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8节
作者:烤饺      更新:2025-11-03 16:37      字数:3212
  “你给的钱是假的,我不能收……”
  “怎么会是假钱,这是我亲自画的,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劳动人民……”
  “你不收我就打你……”
  “呜呜呜,小叔,妹妹打我……”
  林三七知道自己又要做“判官”去哄小孩了,刚要站起来,突然眼睛一亮,拿起粮票开始恶向胆边生!
  “好了好了,别吵了,小叔这里有两个小蛋糕,你们两个乖一点坐着吃,谁也不要出家门听到没,小叔一会儿就回来。”
  两个小孩一听有蛋糕吃,魂都没了,哪有心思吵架,于是赶紧乖乖坐好听着分果果。
  林三七将两个小屁孩哄好后,推开房门,唰一下又穿回了2023年。
  王文娟刚准备好晚饭,就看到儿子风风火火往屋外跑去,连连喊住:
  “嗳嗳,七仔,吃晚饭啦,你还往外跑干嘛?”
  “妈,我有事情找阿明哥,你们先吃,不用管我!”
  王文娟看儿子都没人影了抱怨了句:“这孩子最近是不是不正常?风风火火,人影都看不到。”
  林木森一边坐下,一边帮着打掩护道: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情了,你看现在连人参都能搞到货,总比以前颓废来得好吧,不要管他,管多了当心他搬出去住。”
  林冰巧这时候也蹦蹦跳跳跑下来了:
  “我哥最近开朗多了,那天龙船赛还跟一个女同学打打闹闹,眉来眼去的。”
  “哟,哪里来的女同学?长得好靓不?”
  “对岸平乐村的。”
  “平乐村呀?哟,平乐村可不行!”
  林三七穿着拖鞋,一溜烟地朝村子边缘的几家作坊式小工厂跑去。
  第74章 55版粮票太粗糙
  石楼村的南边有一大片仓储区。
  改革开放前这里原来是大片的农田,后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农田都慢慢变成了厂房。
  再后来“腾笼换鸟”政策出台,大量工厂外迁,这里就变成了仓储区,也可以对外出租做为办公用房。
  在一片仓库区里面,其实还是有不少小作坊的,这次林三七来的就是找其中一家印刷厂,老板叫林秦明。
  林秦明在族里排行老九,从小属于不爱读书,专爱打架那种,
  石楼村那么多物业保安,仓储区那么多管理员养着,关键时刻就可以变成战斗力。
  像早几天林三七在粮油批发市场遇到的小麻烦,尹涟漪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群保安就赶来就打,。
  保安可以是本村的,也可以是外聘的,只要求战斗力,但忠诚度要打折。
  但村中的“治安小队”那绝对是族中子弟才能担任,这批人属于“锦衣卫”,干脏活的核心。
  ......
  毕竟是法制社会,人间正道是沧桑。
  林秦明这时候刚吃完晚饭,一边饮茶一边在看综艺节目,然后门就被敲响了。
  “边个?”
  “我呀,三七。”
  “哟,七仔,你可是稀客,怎么突然到九哥这里来了?”
  林三七刚屋后,马上打开电扇,空调加电扇才是绝配,一边说道:
  “明哥,这次过来是想请你帮个小忙。”
  林秦明一边倒水,一边随意说道:
  “嗨,找我帮忙?我能帮啥忙?是不是让我帮你一起去砍死那个带教医生?这個九哥我拿手!”
  林三七有点尴尬:“不是这事,九哥,我想让你帮我印刷一些东西。”
  林秦明嘿嘿一笑:“印刷啥?这哥九哥我可内行了,是那个带教老师的罗照还是黑材料?拿过来,九哥连夜帮你开工,再半夜找人撒满全城。”
  林三七这个汗呀,赶紧摆手:“我就是想让你帮我搞一些粮票。”
  “粮票?”
  林秦明有些不理解:
  “粮票这玩意儿网上有卖,而且价值也不高呀,毕竟是小众藏品。再说了,别人又不傻,印刷的粮票和正宗的粮票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些专业藏家一个个跟猴精似的,伱没办法糊弄的。”
  林秦明说完,对着电脑一顿输入,然后指着屏幕上跟人民币印刷很相近的粮票说道。
  “你看,网上搜一搜都是卖粮票的,但这些粮票一眼看就是假,几乎都是现代印刷的,所以定价才会这么便宜。
  闹,这些都是真粮票了,皱巴巴的,真正收藏价值的粮票,但价格也贵啊。就跟旧版人民币一样,二版三版人民币死贵死贵的。
  看这个第二版人民币大黑拾,40分评级钞,成交价:34.13万元;还有这个,民族大团结黄5元五星水印,67分评级钞,成交价:1.1万元。
  如果你要买粮票,六六版的大约一枚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关键是你不一定能保证人家寄给你的就是真货。
  所以你眼睛一定要擦亮了,不能贪图网上的便宜货,这一行水太深,连九哥我都搞不定,你还年轻,多学几年再说。”
  林秦明以为林三七被学校开除后,异想天开想做古玩生意了,于是暗暗在劝阻他。
  林三七赶紧解释道:
  “明哥,你放心,我不是要做粮票买卖生意,所以不用这么精美印刷的粮票,这是六、七十年代版本。我要的是五十年代版本的,比如这样的。”
  林三七说完,将自己从1959年带来的粮票拿了出来,放到桌上。
  这是1955年版的粮票,印刷颜色单一,不同斤两呈现不同颜色,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花纹图案,更没有什么防伪标记。
  (粮票眼人民币一样,不同时期有不同版本)
  林秦明拿起一张看了一下,又用手指感受了一下纸张,无所谓说道:
  “嗨,我以为是什么样的精细活呢,就这样的粮票,这技术也太菜了,我手画都能画出一模一样来。”
  林三七心想,这是1955年的手工印刷技术,当然菜啦。
  但在1955年所有印刷机都掌握在公家手里,私人就算想要造假都很难。
  历史上,一直要等到1966版粮票才开始出现防伪标记,为啥这么做,就是因为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假粮票”。
  为什么五十年代假粮票没有呢?
  不是没有,而是五十年代的粮票印刷技术估计是太低,普通工作人员很难鉴别。
  不过因为数量少所以没有成为社会公害,也没有打乱粮食市场,更没有引起饭店粮店的重视。
  不重视好呀,不重视才有可趁之机,然后林三七这种投机分子才能找到缝。
  “九哥,这种粮票我有大用,你能不能帮我搞到一批,我不问来路。”
  换了别的长辈肯定要骂人了,怎么能动歪心思。
  但林秦明的思维跟其他人不一样,要面子,自己族弟求自己办的事情当然要办好了。
  “洒洒水啦,既然你求到九哥这里,九哥一定帮你办好,就这样的粮票唯一的难度就是纸线,这种粗糙的纸我没有,不过我朋友有存货。”
  说完,林秦明一个电话拨了出去,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秃顶男就过来了。
  “七仔,这位是天河区鼎鼎大名的诚哥,你这粮票的事情找他准没错。”
  诚哥看起来跟林秦明很熟,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这位小兄弟要什么样的纸?最好有样品,其他的就包在我身上。”
  第75章 饭店帮忙做鉴定
  林三心又不是傻子,自然意识到,这位诚哥估计也是啥三教九流,但也不能否认,这批人全都是他娘的人才。
  “诚哥,这就是我要用的粮票,你过目。”
  诚哥接过来,摩挲着手里的粮票,一会儿就心里有底了:
  “1955版的粮票,用的是1号凸版印刷纸,不是我吹牛,这种凸版纸整个花都只有我才有存货,你阿明哥可算是找对人了。”
  林三七心想,你一定是在吹牛,整个花都多少办证中心。
  但他嘴上还是在奉承:
  “诚哥真牛逼,那就拜托你了。”
  第二天,林三七就拿到了粮票,还是“旧粮票”,不禁啧啧称奇。
  “这1000块钱花得太值了”,林三七暗喜。
  林三七购买粮票花了1000元,是不是友情价不知道,但换来了整整两万斤的各种粮票。
  这里面17000斤是全国粮票,3000斤是首都地方粮票,面额从伍市斤、叁市斤、贰市斤、壹市斤、半市斤、贰市两、壹市两都有。
  林三七听说过沪海市当年还发行过“半两”粮票,不过在四九城似乎没看到过,可能南北方人饭量不一样吧。
  这么多粮票,林三七在开心之余也是有点心慌的,这要是一口气拿到市面上去,估计被枪毙三百回都算少的。
  不过他也不准备拿这些粮票去换粮食,破坏粮食供应市场。
  他又不缺粮食,只是为了去吃遍全国老字号饭店做准备,并且是给钱的。
  再说了,偶尔去吃一回,偶尔拿出来一次,这些粮票在若大个国家根本溅不起什么水花来,国家也不会承受太大损失吧?
  我与黄赌假不共戴天~~~
  拿到粮票,林三七又匆匆穿回了1959年。
  两個小朋友已经吃完了小蛋糕,正在一起玩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