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叔父 第89节
作者:
再枯荣      更新:2025-11-03 16:45      字数:4583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
  第91章 齐梁界(〇三)
  当日老太太只得自往魏家去了,九鲤在房中坐着,想着今日庾祺带了阿祥出门看诊,外头铺子里只丰桥一个,怕忙不过来,等老太太走了,便到隔壁屋里叫杜仲一齐到铺子里去帮忙。
  谁知进屋一瞧,杜仲也没了踪影,踅到铺子里来也没见他人,只雨青与丰桥在柜台后面,雨青正骂丰桥呢。九鲤留心一听,还是为对过酒肆老板娘的事,好像昨日丰桥同人多说了两句话。
  她忙搭讪着来解救,“青婶,您看见杜仲没有?”
  雨青瞪过丰桥一眼,适才转了话头,“才刚见他换了身衣裳从仪门出去,恐怕是到刘老爷家寻老爷去了。”
  九鲤暗暗一想,不会,杜仲早上没跟庾祺去,这会又跑去做什么?瞒得住别人可瞒不住她,八成是寻绣芝去了,到街上买些礼,巴巴赶着去奉承人家婆婆儿子。
  “唉——”九鲤在柜上支颐着脸感慨,“这寡妇的确也有寡妇的好处哈,年纪虽大些,可倒比岁数小的姑娘懂得体贴人。”
  丰桥站在柜后,望着街对过连连点头,“这话有理。”
  “有什么理?说来我听听嚜!”雨青丢下抹布阴不叽叽笑着走回柜台后面、
  “不是我说的,是鱼儿说的呀!”
  九鲤一看形势不对,暗暗吐着舌头溜了。
  那头杜仲亦暗暗笑着从人家糕点铺子里出来,这一路又是买点心果脯,又是卤肉烧鹅,另买了五斗米,雇个人挑着,高高兴兴寻到春山巷来。
  这春山巷虽稍显逼仄,倒干净,巷中人户多,满是烟火气,其中又穿插好几条小巷,郭嫂的夫家姓曹,曹家的房舍外头就是条小巷,外头围着道云.墙。杜仲认准了那院墙,走到前头来,见院门未关,便自行进院命挑夫把东西搁在院中。
  院内无人,桂香扑鼻,原来右角那屋檐外种着棵金桂,屋檐底下一横摆着几根杌凳,有张小桌,左边檐外养着一缸莲花,檐内靠墙有两把伞,伞上有窗,看着里头是间厨房,厨房后头还有窗,那窗外还有个天井,似还有两间屋子藏在里头。
  看来绣芝她丈夫在世时曹家的日子并不难过,他过世后孤儿寡母虽艰难些,但靠绣芝支撑着,一样过得有板有眼。杜仲四面环顾打量着,脸上带着笑,心里仿佛是回到久违的年幼时的杜家。
  他自拣了屋檐底下一根杌凳坐下,听到墙内一个老妇的声音,“这么说那陈二爷命还真是大咧!这都死不了。”
  又听见哗哗的一片豆子响,郭嫂从中搭着腔,“陈家还是运气好——娘,您坐着,我去把这豆子晒了来。”
  她端着个圆簸箕出来,才跨出门槛,忽然
  旁边“哇”的一声叫唤,吓得她手一抖,咣当一声,侧首一看,杜仲正在一片斜阳里笑得前仰后合,那笑春风恣意,金灿灿的,简直可恶得很!
  杜仲瞥眼一瞧,簸箕掉在地上,豆子覆水难收似的由屋檐底下泼到院子里去了,不怪她会生气。他忙止住笑连声说着对不住,跑去蹲在地上拾豆子。
  曹老太太一出来就见一个穿水色纱氅的少年蹲在地上,纱氅里面是件玉白的袍子,袍子的圆领口自里又立着两片碧色的斜襟,看他的脸浓眉檀口,骨骼清逸,那模样打扮和他们家的灰墙土瓦极不融洽,她心里有一片皱了皱,觉得这人不该到这里来。
  不过来既是客,没有赶的道理,何况院中摆了一地的礼,自古伸手不打送礼人。曹老太太忙上前招呼,听绣芝一说是庾家的公子,不觉意外,去拿了扫帚来扫豆子,一面笑推他往屋里坐。
  绣芝不好看她婆婆忙,就随便招呼杜仲在檐下暂坐,自去将他带来的那堆东西收进堂屋里。收到那麻袋米,有些提不动,便问是什么,杜仲走来笑呵呵道:“是袋精米。”
  她忽觉手给太阳灼了一下,想得真是周到长远,上回送她个金葫芦的坠子,这回来不单带了那些鸡鸭点心,还带这一袋米,好像怕他们家将来随时可能会吃不起饭。
  其实这是没有的事,尽管她是比别家的妇人操劳些,家里家外都要靠她,好歹她娘就是个寡妇,她对做寡妇很有经验。这些东西不免勾起她从前未出阁时跟着她娘到亲戚家打秋风的往事,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杜仲帮她把米提进堂屋,顺便在屋里打量,原来堂屋两边各有卧房,右面是老太太的,左面一间是她母子二人的卧房,门帘子挂着,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儿里面挂着帐子睡觉。
  他低声问:“他不上学去么?”
  绣芝怕将他儿子吵醒,拉着杜仲仍到院中来说话,她知道他不会介意,他除了相貌出众,脾气也出众,不大讲那些俗礼,多半是跟庾祺学的。
  她道:“那先生闭了学堂,说是不得空了,自己要专心读书,应对明年科考。”绣芝笑了笑,“那些先生总是这样,教一阵就这事那事的,他读两年书,只学了三字经,别的都没学,都给耽误了。”
  两个人在门旁坐下来,曹老太太扫完豆子进屋去拿茶壶,绣芝歪着脑袋朝屋里瞅一眼,果然老太太站堂屋里稍作逗留,特地把那些礼物细数了一遍。
  她心里有点没趣,扭过头来和杜仲闲聊,“嗳,你们从前在苏州上学是怎么样?”
  “先是师父亲自教,后来师父见鱼儿仗着不打她,学习懒惰,师父就请了位先生住到家里来教。我本来跟着我爹时就比她早认得些字,因为她才又从头学起!”
  请先生到家来教,绣芝想都不敢想,一来是没这些钱,二来是她婆婆对她毕竟有点不放心。
  “你们姊妹间真是——”绣芝笑着摇摇头。
  杜仲现在不大喜欢她这口气,就像老太太和雨青他们无可奈何的打趣,总拿他当孩子。她们是看着他长大的,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家里来了个新的女人,他希望在她心里留下个大男人的印象。
  她却还说:“我们狗儿再长十年,能长得像你这般高就好了。”
  拿他和她儿子比,还是当他是孩子,他贴在墙上斜着笑眼,声音放得更低了些,怕曹老太太听见,“这是随爹的,你丈夫有我高么?”
  曹老太太早到西面厨房里烧水沏茶去了,绣芝忙慌低朝那边窗户看一眼,又扭头嗔他一眼。只这一眼杜仲就心领神会了,原来她懂得他的意思,这些日子在家还净同他装傻。
  他开怀不已,歪着脑袋直睨着她笑。绣芝给他看得紧张羞赧,便欲给他找个合理的缘故,瞪他一眼道:“你拿我当你娘么?”
  “我早不记得她长什么摸样了。”
  “正因这样,你才——”
  杜仲忙道:“打住,你别来恶心我,你才多大岁数啊。”
  绣芝憋不住好笑,“你娘要是还在世,也比我长不了几岁。”
  “女人不都想年轻么,你怎么反同我充老?”
  她低下头,仿佛一声叹息,“三十岁的女人,还不算老么?”
  他一看她脸上蒙着片哀愁,敛住那不正经的笑,忽然曹重地说:“你看着一点都不像三十的,顶多二十五。”
  “你这哄人的话是和谁学的?老爷可不是这么油腔滑调的。”
  “我这不叫油腔滑调,这是实话。”
  绣芝轻嗤了声,曹老太太正提了茶端了杯来,杜仲忙起身接过,放在桌上,曹老太太只在桌前拉着裙子搽手,冲他呵呵笑着却不走,东打听西打听的,终于打听到他可曾订过亲。
  杜仲笑着摇头,“还没呢,家里这会正忙着给姐姐定亲,大约要等她出阁。”
  老太太笑道:“男人家晚几年也不算晚。”
  他还不知老太太问这话的用意呢,还笑呵呵应酬着。绣芝却是知道的,她老人家是有心防范着,她更不好赶她,免得像做贼心虚,只好走到院中那石桌上前去筛方才扫起来的豆子,筛了好些灰出来。
  曹老太太扭头瞅她一眼,想想还是钻进屋去了。杜仲便也走到那石桌前去,低声道:“我来帮你筛。”
  “你会么?”
  “这有什么不会,我常筛药。”
  他端起那簸箕一抖,满天金齑,绣芝仰着眼看他在空中里不停扇着手,沐浴在金色阳光里的眼睛又黑又亮,以及他脖子上玉白领子套着碧色的一截衣襟,哪种颜色都显得他格外年轻,在他的映衬之下,她觉得自己似乎很老了,心里沉沉的。
  她走神的工夫,他突然掰过她的下巴,低下来在她唇上亲了一下。
  彼此都始料未及,她满面惊慌,他却在她的慌张里笑起来。
  绣芝慌得没处站,只管推他走,“你先家去吧,我在家歇一夜,明天一早就回去了。”
  他见她羞得满脸通红,眼也不敢抬,只好答应回去,便走到屋里去同曹老太太告辞。
  可巧庾祺带着胡阿祥从左边一条小巷里穿到这春山巷来,看见远远有个人昂首阔步地走在前面,他瞅那简直不知怎么得意才好的背影一会,认出是杜仲,便扭头打量这巷子。
  阿祥遂道:“先生,这是春山巷。”
  庾祺听着耳熟,稍一会才想起来,郭嫂她家里像是在春山巷。他扭头把阿祥看一眼,好在阿祥还没把那背影认出来,那背影已走出街去了。
  他这里走回家来,脸色就有些不大好,快到晚饭时候了,铺子里只得两个抓药的客人,丰桥在柜后应付着,九鲤却趴在里头打瞌睡。
  不知怎的,她像是觉得他进来了,忽然醒了,把脑袋抬起来,一见果然是他,忙笑着踅出柜去,“不是说您要在刘家吃过晚饭才回来么?”
  “谁说的?”庾祺在铺子里睃一眼,“仲儿呢?”
  杜仲回来时九鲤正在打瞌睡,丰桥道:“也刚进来没一会,这会估摸在屋里换衣裳。”
  庾祺心下冷笑,到郭嫂家去还特特地换身体面衣裳,真
  是屎壳郎学戴花!他叫上九鲤,一径踅进后头房里去。九鲤以为他叫她是要做什么,一颗心窃窃地欢蹦乱跳着。
  他先进门,扭过头说:“把门关上。”
  九鲤咬着下唇回头把门阖拢,回头见他已在对过椅上坐下了,凛然地撩起衣摆翘起腿来,“你过来。”
  她脸上一红,绞着耳后一缕碎发缓步往前走,眼睛若无其事地往天上看着。
  谁知到跟前他却问:“仲儿今日出门到哪里去了?”
  她心里一凉,把头发丢开,赌气一屁股坐在下首椅上,“不知道,问我做什么!”
  “他没和你说?”
  她大大翻个白眼,“他又不是什么事都和我说,您看他几时真拿我当姐姐啦?!”
  庾祺笑笑,“那好,我再问你,他近来是不是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九鲤前后一思,看他的神色才像有些不对,威严中透着一丝嘲讽,难道杜仲去寻郭嫂被他撞见了?
  她窥着他的脸色,“您是在哪里瞧见他了?”
  “春山巷。”
  话音甫落,雨青端着茶推门进来,庾祺马上住口不言了,雨青见他面色凝重,只当是九鲤犯了什么错,不敢多问,放下茶就忙出去了,依旧带上门。
  趁这工夫九鲤心窍已转了大半天,春山巷可不正是郭嫂的婆家!这叫她怎么说?她只得装聋作哑。
  庾祺又问:“你知道春山巷是谁家么?”
  九鲤忙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庾祺陡地拍了下桌子,“你还敢替他遮掩!连我都记得,郭嫂家就在春山巷,你们成日说话,会不知道?!”
  她见遮不过去,只好装傻,“啊,是啊,郭嫂家好像是在那里,那又怎么啦?”
  “他跑去郭嫂家做什么?”
  “大概是郭嫂有什么忘了带回去,他给人家送去吧。”
  “给人送东西至于那副欣喜雀跃的样子?我看他跑得脚底生风,都快飞到天上去了。你再替他瞒着,连你也一并要罚。”
  九鲤仗着今时不同往日,不像从前那般怕他,只把身子转到一边去,“我又没做什么凭什么罚我啊?我什么也不知道还有错啦?哼,您又摆出那副臭架子!”
  庾祺觉得真是应了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阖家如今都乱了套。
  好在杜仲不一样,他太年轻,又是男人,三心二意是常事,也许对绣芝不过一时新鲜,因为撞上这冲动的时候,身边偏没有一个年纪相当的丫头。
  杜仲还有药可医,就替他另买个丫头好了。庾祺不得已长泄一口气,有些乏力地朝九鲤摆摆手,“好,我不问你,你出去吧,我歇歇。”
  九鲤走到门前来,回头看他歪坐在椅上,脸上有一种疲态从淡青的下颌间突显出来,看上去更有种阴郁的美,她忽然有种凌.虐他的乐趣。
  便在门后背起双手,云淡风轻说:“对了。老太太也出去了,说是去魏家,好像是要和魏老太太通气,叫她请人来咱们家提亲。”
  -----------------------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