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不远 第29节
作者:
陆有间      更新:2025-11-03 16:46      字数:3862
 
  回程没有合适的直飞航班,绕经首尔,空客320,中型飞机。
  姚远刚打开餐食里的紫菜汤,遇到强烈气流机身颠簸,紫菜汤洒在姚远的手背上,烫得姚远倒抽一口气,等气流颠簸过去乘务员拿了冰袋,手背已经起了水泡。
  下午四点回到上海,落地连接上廊桥,飞行十几个小时,姿势僵硬,腿部水肿,跟随着人群移动下飞机。
  刚走上廊桥,走在前面的周洲顿住脚步,前面有举着姚远名字抬头牌子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谁安排在接姚远。
  在商珂问姚远航班号的时候已经想到商珂会接机,不过不知道在廊桥接机,姚远走过去说:“你好,我是姚远。”
  举牌的工作人员说:“姚总您好,波光科技各位好,请跟我走贵宾通道。”
  波光科技的其他人齐齐看向姚远,这从来不是波光科技低调务实的风格。
  这一霎那姚远尴尬得头皮发麻,心里默默在接机这件事情上打了叉,没有下次。
  周洲笑说:“谢谢姚总。”
  蓝蔚转了转僵硬的脖子:“可以快速过关。”
  董岚问蓝蔚:“贵宾通道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走?”
  蓝蔚漫不经心地说:“支付宝铂金会员。”
  董岚翻了个白眼。
  姚远一行走贵宾通道快速通关,过了海关被告知行李箱已经在停车场,跟着工作人员到了停车场,就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辆有点眼熟的黑色车。
  董岚刚才已经让波光科技的商务车过来她说:“波光科技的车在前面。”
  姚远说:“你们先走。”
  姚远推着行李箱走过去,商珂打开车门从驾驶座那边下来,看到姚远,脸上的笑意就没收住。
  商珂也刚从北京回到上海,他要靠近姚远又不能太越过姚远的边界,到底怎么做他心里也没底,完全是凭着直觉。
  在北京的时候看到姚远问得那句他在上海吗,他直觉和姚远的事情有一个转机,他才回了那句把航班号发给我,快速把北京的事情收尾回到上海。
  有几天不见这个男人,感觉头发短了点,眼睛黑亮了点,脸上带点青色胡茬。
  看到这个笑容,姚远也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连日出差长途飞行的疲倦都减轻了不少。
  商珂接过姚远的行李箱,把行李箱放到后备箱。
  商珂打开副驾驶座车门姚远上车,商珂没走开,弯腰调整了头枕和座椅的位置,然后说:“这样可以吗?”
  毛茸茸的短发看起来触感很好,姚远心不在焉地说:“谢谢。”
  商珂绕过前面坐进驾驶位,在左手边的门上按了m2,记录了适合姚远的副驾驶座椅参数,车开出了机场环线。
  姚远问:“我们去哪儿?”
  商珂说:“汉堡吃腻了吧,带你去吃点辣菜。”
  姚远说:“深锐创投投资决策效率都这么高吗?”
  商珂说:“还行。”
  事实上商珂还行,叶道生不太行。
  智能制造行业资金运转量很大,利润却很低,非常容易陷入营收越大利润越低的怪圈,从订单到收款哪个环节没有衔接上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运营难以为继。
  究其根本原因中国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分工的末端,二八原则,八分利润被二分欧美产业链头部企业分走,剩下二分利润的环节八分企业在竞争,为了生存打价格战,打了价格战更难以生存,恶性循环。
  企业的竞争是从人才,技术,资金到人脉的全方位竞争,上市企业占有更多的资源,资金流转量也更大,为了完成财务数据目标,不择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盘剥下游供应链,导致整个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要跳出怪圈只有一条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条太漫长的路,中小企业就没有不缺钱的,为了生存做的都是苦力活脏活,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
  深锐创投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找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用深锐创投的钱去养这些企业的情怀,试图孵化出一批走技术创新路线的企业,打破产业链分工的现状。
  像波光科技这样有技术创新能力,又恰好在细分领域经营上已经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已经是万里挑一。
  叶道生太了解商珂,就是因为太了解商珂,反而不理解这种让渡治理权只保障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只保障经济利益还加了一条随时退出的条件。
  叶道生说:“你到底是看好波光科技还是不看好?”
  商珂说:“看好也不看好。”
  说得是人话吗?叶道生无语:“你被陈若虚下迷魂药了?”
  听到这句话的商珂正在喝咖啡,差点一口咖啡喷到叶道生脸上。
  商珂佩服陈若虚不假,以陈若虚的处境走到这个位置实属不易,背后有无数支持他的人,他有他的责任。
  陈若虚坐在这个位置上有太多身不由己,波光科技规模越大,陈若虚在美科兴远的位置坐得越稳。
  陈若虚和姚远之间的分歧,商珂作为旁观者看得很清楚。
  商珂投这笔钱的目的依然纯粹,波光科技这个企业值得,企业基因很好,他还是有所期待。
  即使现在商珂更看好这笔钱的投资回报率,对技术创新保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除此之外,对商珂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要追求姚远。
  商珂现在有点骑虎难下,最早接触姚远确实是因为波光科技,说起来还是姚远把他介绍给陈若虚,商珂一开始就有意向投资波光科技不假,欣赏陈若虚也不假,但要论初衷,商珂要投资的却是姚远作为一把手的波光科技。
  他不做违背本心的事情,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他可以不投资波光科技,准确地说是可以不投资陈若虚作为一把手追求规模扩张的波光科技,并不是姚远以为的因为想追她而轻易放弃投资波光科技。
  这句话却没办法说出口,陈若虚和姚远作为企业合伙人是一体的,商珂作为投资人说这句话对波光科技毫无益处。
  一句话不说出来只是个人价值倾向,一旦说出来就有了自由意志,不以表达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商珂只能折衷处理目前的局面,他按原计划投资波光科技,完全让渡治理权,不以投资人的身份介入波光科技的经营管理,保留股权无限制条件退出的权力。
  名义上是投资人实际上只保留了股东经济权益,尽量减少工作上和波光科技的交集。
  姚远看了眼手背问:“有纸巾吗?”
  商珂伸手打开手套箱,姚远抽了张纸巾,她右手上的水泡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用纸巾一摁,姚远嘶了一声,有点疼。
  刚才姚远的手侧收着商珂的角度看不到,这才看到姚远手背的水泡,皮肤泛红一片,水泡破掉的地方皮肤起了褶皱。
  姚远用完一张纸巾,商珂伸手去接,她把纸巾放在他的掌心,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停顿了下又去抽第二张纸。
  商珂打了一把方向盘说:“先去我那边消毒处理一下吧。”
  姚远看着商珂笑了一下。
  商珂不知道想到什么,也轻笑了一下。
  狭窄的密闭空间里,姚远觉得有点热,转开头,忍着不去看这个男人。
  第39章 分享私人时间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 加上时差,姚远出于礼貌才坚持着没睡。
  这会儿两个人没说话,车里一如既往没有音乐, 隔音很好, 异常安静,有微微的白噪音,窗外掠过繁华都市的街景。
  姚远没一会儿就闭上了眼睛。
  醒来的时候, 车里只有她自己, 车子没有熄火,身上搭着一件风衣外套, 显示屏上的时间是六点,她有点口渴。
  姚远摁下车窗, 前面是个音乐喷泉,不远处是现代时尚的大都市建筑群, 车在停车场里。
  商珂从大楼里走出来, 穿得颇正式,审美很高级的套装。
  姚远的视线从衬衫上的纽扣一粒粒往下, 这人的腿怎么能这么长。
  商珂一只手撑在车顶上,把手里的那瓶水递给姚远, 低头看姚远, 姚远睡了快一个小时,他刚才打电话让孙宏把公司的药箱送过来, 顺便去旁边酒店开个房间,又去楼上餐厅拿了一瓶水。
  姚远很轻松地拧开瓶盖喝了一口, 睡了会儿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也有了饿的感觉。
  仰头喝水的动作让商珂的视线落在她脖颈那颗小痣上,他转移视线问:“睡醒了吗?”
  姚远点点头, 把怀里的风衣外套递给商珂。
  商珂接过去放到后座说:“睡醒了吃饭去。”
  姚远说:“这是哪?”
  商珂说:“外滩。”
  姚远隔着车框看他,她打算先把这次来上海的目的说清楚。
  她还没开口,商珂问:“你想说什么?”
  姚远说:“我很忙,你也很忙,我暂时不知道可以在亲密关系中付出和得到什么,输入和输出之间我没有算法,也暂时不打算构建算法,你的输入未必能得到你想要的输出,但我不排斥和你分享一些私人时间。”
  姚远把她和商珂的相处限定在分享私人时间。
  这对姚远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让步,她的时间很宝贵。
  商珂喜欢姚远的直接,他也想和姚远分享私人时间,想让姚远了解他的生活。他的私生活很健康,身体也很健康,没有传染病,爱好养鱼,在公寓里养了三条鲨鱼,有一个小型海洋馆。
  他也很想知道姚远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姚远的一切他都很感兴趣。
  前两天他在北京出差路过a大,年轻人骑着滑板在路边飞过,他想到了姚远,他很想知道姚远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有那么一秒他想了一下如果他在国内上大学,也许早就碰到姚远。
  商珂说:“我有时间,走吧。”
  姚远下车后走进大楼,门厅处放置大捧的木槿和茶花,散发着让人放松愉悦的香味。
  商珂在电梯里摁下数字37,迅速升高,气压变化,耳朵有轰鸣声。
  餐厅的层高非常高,上下两层打通,落地窗外是万千灯火的黄浦江夜景。
  尽头一边是个长条形的电子壁炉,火苗跳跃,另外一边是管弦乐团。
  在窗户边靠近壁炉的拐角包厢入座,刚坐下服务生拿过来一个药箱,商珂打开药箱。
  姚远说:“我先去洗手。”
  从包厢走出来,身处精致优雅的用餐环境,经过衣香鬓影轻声细语的用餐者。
  洗手台旁边的女孩穿着连衣裙,戴着腕表,拎着手袋,全身上下精致到头发丝,洗完手从手袋里拿出口红对着镜子补妆。
  镜子里的姚远穿着一件风衣里面是白t,素净的一张脸,全身上下一件首饰都没有,头发还有点乱,姚远用手整理了一下,碎发拢到耳后。
  水龙头打开是温水,姚远切换成冷水,伸手在水龙头下冲了会儿,手背的疼痛缓解不少。
  姚远回到座位说:“我这样不太合适。”
  商珂说:“不用担心,这里没有着装要求,我觉得你这样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