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文元党      更新:2025-11-03 17:07      字数:3031
  齐帝牵着儿子的手,看他一双短腿,嘿呦嘿呦的倒腾。
  当年皇爷爷也是这般牵着他,如今由他牵着祚儿。
  同样的地方,不同的心境。
  齐帝触景生情,看着努力爬台阶的小儿,止不住的爱怜汇成眼里润润的水迹。
  等日后的哪一天,祚儿也会这样牵着自己的儿子,三九台,不知还要见证多少对皇家父子。
  祁元祚登顶后,身体蓦地腾空,被齐帝抱进了怀里。
  他那一天被欺负三次的老父亲又哭了。
  祁元祚去数齐帝手腕的草珠子,缀珠还剩七颗,没有再少。
  他大松一口气的表情,得了一记刮鼻子。
  “小混蛋,脑子里天天想什么呢。”
  小太子:“想父皇是不是又被欺负了才哭鼻子。”
  齐帝:“人不是只有被欺负了才哭鼻子。”
  小太子:“谁家大人会和小孩儿争论哭鼻子的原因?”
  “父皇,你笨笨的。”
  被儿子嘲讽了智商齐帝依然乐呵:
  “等会儿见了长淮不要害怕,他看着严肃,其实你朝他身上撒泡尿他都不会生气,人可好欺负了。”
  小太子:“真哒?”
  齐帝模仿着他的古怪发音:“真哒。”
  苏长淮抽了抽嘴角,陛下,这几米的距离,臣能听到。
  他无奈行礼:“微臣苏长淮,参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齐帝:“免礼。”
  “说了好几次私下里不用多礼。”他找儿子告状:“瞅瞅,棺材板都比他知道变通。”
  小太子踢着腿下去,扯了扯他的衣服:“你可以蹲下来吗,你太高了,孤看不到你的脸。”
  苏长淮照做:“太子殿下。”
  “孤可以叫你长淮吗?”
  “自是可以。”
  “父皇说要孤拜长淮当老师,当了老师,孤还可以唤你长淮吗?”
  “臣之荣幸。”
  “好耶!”小太子欢呼一声,拉着齐帝炫耀:“孤也可以喊他长淮,和父皇一样。”
  齐帝忍俊不禁:“没大没小,你怎么不叫太傅张尧呢?”
  小太子自有一番歪理:“太傅没有长淮好看。”
  这句话说到了齐帝心坎。
  一个激动的抱起小太子:“好儿子,像朕!”
  齐帝下了一封旨意,让苏长淮做大皇子的武学师傅,日后太子年龄到了,在继任太子的武学师傅。
  苏长淮与大皇子是亲叔侄,没道理让苏长淮只教太子不教大皇子,齐帝干脆成人之美,让两人多亲近亲近。
  苏长淮心领,他作为齐帝的侍卫统领,本事不弱,放出去也能做战场先锋。
  可齐帝一是无人可用,二是怕他折在战场,三就是,苏长淮自己没有功利之心。
  齐帝与小太子道往昔:“朕与长淮还有长河,一起长大,文武同出一门,是师兄弟,长淮教你,就如朕教你了。”
  小太子仰慕的哦了一声,腔调婉转乐人:“那他一定很厉害!”
  齐帝微挑眉。
  小太子贴着父皇夸夸:“父皇就很厉害,和父皇是师兄弟,一定也很厉害!”
  小太子用手比划着:“孤要学那一招就是父皇那一招。”
  祁元祚想着那晚齐帝夺剑的帅气,分外心仪,两只短手嘿呦一阵比划,给两人看笑了。
  齐帝压根没看出来他比划的什么,一味依着他:“学学学,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但是,你得与朕拉勾,这几年好好吃药,这样才能学武。”
  小太子认真点头,说的豪情万丈:“吃!”
  就算只为自己的健康,他也不会做出什么逃药的事。
  一口灵泉水,补了他被伤透的底子,可真是好东西。
  祁元祚越发不舍得杀姜良了。
  “过几日,朕带你去灵觉寺求个平安符。”
  齐帝自上次尹太尉十问,就想带儿子去灵觉寺见见断言儿子被天收的秃驴。
  他本不信这劳什子,可祚儿今年多灾多难,齐帝真的怕了。
  作话:有的章节无聊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人和事,不要嫌弃我~
  第67章 狼顾鹰视vs为光为武
  说完这一事,他又拿出一本奏折
  “尹太尉说你年纪到了,该选伴读了。”
  “朕想想也是。”
  齐帝问苏长淮:“朕记得苏家有几个适龄的孩子。”
  苏长淮推脱:“承蒙陛下厚爱,苏家旁支不成器,臣怕他们带坏了太子殿下。”
  大皇子也没选伴读,旁支无论做哪一位皇子的伴读都不是好事。
  苏家旁支都是糊涂蛋,不堪造就,他怕苏家未来仗着皇子伴读的身份参与党争。
  大哥生前与族老撕破脸分家,就是为了防止旁支惹出祸来牵连他们两兄弟。
  齐帝理解苏长淮的忧虑。
  “也罢,长淮啊,朕连你孩子未来叫什么都想好了,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家啊?”
  苏长淮一囧:“臣愿一生,为陛下鞍前马后。”
  齐帝只觉得糟心,摆摆手道
  “退吧退吧。”
  苏长淮作揖退了。
  齐帝拉着儿子继续选伴读。
  当年齐帝的伴读有四人,不过苏家兄弟太出色,遮盖了另外两人的光芒。
  如今他也想给自己儿子选四个,真诚的祝愿祚儿也能如他一样,遇到跨越君臣的友谊。
  “朕这里有八个人选。”
  “他们的家世身份,性格,你自己看,让朕看看你进学这几日的本事。”
  祁元祚想,他若能看懂,是不是太妖孽了?
  齐帝拍拍他的屁股:“别跟朕装,快点。”
  行叭。祁元祚无法,拿起折子认真看。
  齐帝挑眉,呦呵,还真能看懂啊。
  齐帝选出来的八人各有千秋。
  祁元祚脑子转了一下,父皇早把伴读筛选出来,苏家人不在此列,父皇却问苏家可有适龄者。
  是真心发问,还是帝王试探?
  祁元祚注意到其中一人很是特别。
  祁多鱼,肃敬王的孙子。
  皇室册封王爷可享受封地租赋,却并不会让他们就藩,而是在皇城赐予宅子荣养。
  这就有一个弊端,一堆王爷聚在一块儿,还没有一个宰相有实权,作为高高在上的龙子怎么甘心?争权。
  争权争的心大了,就要争储。
  肃敬王看不上先皇,一门心思要夺了先皇的太子位,别说肃敬王了,齐帝都看不上他老子,可先皇命好,生了个好儿子。
  肃敬王没被先皇斗下去,被侄子干下去了。
  他自然不甘心,太祖怕他走了死路,以不孝不悌的名头将其圈禁了。
  明着圈禁,暗里还是好吃好喝大庄园住着。
  儿子生了一堆,孙子也生了一堆。
  但点儿背,十几个孙子里,就祁多鱼品行过得去,还被认为是多余的,被他父亲看不起,打成了呆子。
  祁多鱼今年十岁,这孩子有一年夏天捅蜂窝、秋天从树上摔下来,冬天掉冰河里,春天又感染时疫,至今活蹦乱跳。
  上面就写了这么多东西,别的人简历写着爱好、性格、擅长的学问、优点,唯独祁多鱼评了两字——命硬。
  父皇可能想着,把这样的人放他身边,他也能命硬?
  祁元祚迟疑的看过去。
  齐帝微笑不答。
  于是他把祁多鱼挑了出来,好奇他是怎么入齐帝的眼并入八人之列。
  剩下三人,他选了方藻、尹守知、卢芝。
  尹守知六岁,是太尉的孙子,住承祚殿那几天,可观此人谨慎。
  方藻十二岁,九卿之一太仆卿的儿子,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上面说他写的一手好字,擅射,他身边急需一个小太阳。
  卢芝,大司农之子,十二岁,算学极佳,缺点,沉迷铜臭,优点,为了钱,杂学百家,什么都懂一点。
  等四个人选出来,齐帝只看了一眼,就让人下旨了。
  或者说,八个人里,他只稍微在意祁多鱼,其他的祚儿选谁他都没意见。
  肥公公走进来,禀报:
  “陛下,苏州刺史司马节风前来面见陛下。”
  祁元祚抓到了‘司马’二字。
  齐帝给了儿子一个小玩意儿,捏捏儿子的脸:
  “自己玩一会儿。”
  肥公公讪笑着又道:“陛下,司马刺史,带了两个人进来,说是……献才。”
  “不如奴才,将太子殿下带去偏殿?”
  齐帝眼睛一眯,献才?献人还差不多。
  司马节风与死了的司马术同出一源,不过追族谱得追到太爷爷那一辈儿了。
  算起来司马节风才是司马家的主宗,司马术这一支是分出来的。
  齐帝摒除亲情,好比拨云见月,之前没注意司马节风,等司马术死了,总觉得苏州司马家不顺眼。
  苏州是江南经济要地,而且水宽皇帝远,干脆调来京城放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