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115节
作者:百里逍遥      更新:2025-11-03 17:18      字数:3381
  外围监视良久的罗学云迅速跳出,以一己之力,飞快地将玉料收进储物空间。
  他心神激荡不已,就好像农民收获满仓稻谷,钓鱼佬提起沉重的鱼竿,爽快之感堪比数钱。
  确定将五千多斤玉料完全收好,罗学云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继续躲在一旁。
  果不其然,不久后,卡车重新返回,帮工下车一阵扑腾,寻找玉料痕迹。
  罗学云冷笑不已。
  再寻李江波交付尾款时,他没有隐瞒,将此事告知。
  李江波脸色难看。
  “我大意了,下回,我会带他们吃顿饭。”
  可能是罗学云气魄非凡,给钱爽快,让秘密合作者表示赞赏,另外五千斤很快送到。
  有经验的李江波处理更为周到,安全无差地交接。
  “只要这几月,本地区不出现大量密玉西峡玉雕件,今后的合作会更快捷,不需要那么多押金,也可以加大数量。”
  李江波如此说道。
  一千块钱,完完整整变成他的酬劳,可以安心花销,让这个自诩精明胆大的年轻人,大大松一口气。
  月夜西墙掐猫画面,真成他心底的阴影,不想它变成现实。
  罗学云忽道:“你有没有想过,明面上做个正经生意?也让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对你赚到的钱不会产生疑惑。”
  李江波汗如雨下。
  “这你都听到了?”
  “嗯。”
  “那岂不是?”
  “没有。”罗学云果断打破他的遐想,“你可以让你媳妇开个小卖部,卖些零食学习用品等。
  也可以自己搞个古董收购店,既不耽搁你明面上走街串巷打听消息,也能有个明面上的去处,不至于别人找你,每次都得去碰运气。”
  李江波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那太容易被人兜个正着,想跑都没法跑。”
  罗学云道:“你是做中介的,就跟媒婆一样,只要不是骗婚,还怕见客户?就算将来夫妻没处好,也是他们自己的事,跟媒婆没什么关系。”
  李江波道:“我怕的不是客户。”
  罗学云耸了耸肩。
  “我不勉强,你可以考虑考虑我的建议。”
  玉来之后,大展宏图之业,便是只欠东风。
  莲藕好说,玉兰地区向来有吃藕带莲藕的习惯,各种新旧品种都很多。
  茶种有些麻烦。
  罗学云之所以选择种茶,也是因为这两年流行种茶,地区筹备毛尖参加比赛,想打出名声,各县闻风而动,陆续研制自己品牌。
  什么仰天雪绿,金刚碧绿,苏山茗芽,香山翠峰,一个赛一个名头响亮。
  如果不能选个好茶种,先天就落后。
  罗学云干脆奔向本地区最出名的茶叶生产基地,玉阑县附近几个茶场,打听打听消息。
  第172章 好茶
  郡县制以来,县都是主要组织结构,连古代王朝的京城都要依托县存在,比如最出名的长安就是由长安万年两个县构成。
  玉阑地区也不例外,机关原本驻在玉阑县玉阑镇,后来玉阑镇分出,升为县级市,若是抛开名称附带的意义,所谓地区中心和下面的县城乡镇,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可以说都是农村。
  过分点讲,这时候很多所谓的城市,都不够格叫现代城市。
  罗学云望着玉阑县风光,难免生出如此感慨。
  来来往往的人,还是乡里乡亲更多一些。
  玉阑以毛尖茶出名,以“五云两潭一寨”八大名山头的出产声名最著,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这八大山头均是山高云雾多,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令茶叶富含有机质,叶味香浓。
  罗学云说着方言,连问带寻,很快找到最近的有名山头茶场。
  深深一吸,甘香清纯的空气入肺,令人缓解旅途疲乏,精神一震,怪不得经常被评为宜居城市。
  “喂,那小伙,谁让你进来的。”
  罗学云兜兜转转,轻松进入茶场,沿着成丛的茶树,观察踅摸,茶树底部,果然有掉落的圆形茶籽。
  可能是他走来走去,一会站一会蹲的行为,有点鬼祟,引起注意,很快一个瘦高清矍的老头,扬着手边走过来边呼喊。
  “干什么的?”
  老头目光炯炯盯着罗学云,一晃神看到他手上的茶籽,顿时炸毛,吼道:“好家伙,是来偷茶籽的,来人啊,有人偷茶籽!”
  罗学云连忙将茶籽抛下,摊手道:“大爷别误会,我就是过来玩的,你看我手上连个袋子都没有,拿什么偷茶籽。”
  老头左右打量一圈,哼道:“谁知道是不是被你藏起来了,老实跟我去保卫科交代情况。”
  罗学云既然想买茶种,自然跟着他过去,他又没犯罪,无非是打口水仗。
  随着遇到茶场人越来越多,在老头和别人的闲聊中,罗学云得知他的名字,王老实,附近的居民,茶场老员工,现在茶场干着巡逻的闲差。
  “这么个漂亮小伙,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带,咋会是偷东西的,王老实,别给人找麻烦,放了他吧。”
  “是啊,王叔,秋茶采了,茶籽也收了,他只能偷泥巴。”
  王老实名字老实,脾气不然,很是执拗固执,非要带罗学云去见管事。
  罗学云倒表现得老老实实,跟在后面走,不喊不叫。
  这让茶场其他人看不过去,最后出来一位看起来,颇有些威望人缘的中年人拦住王老实。
  “王老叔,就一个半大小伙,来茶场瞧新鲜,没必要闹这么大,难道恁还要治他罪,罚他坐牢。”
  王老实道:“他不是俺们这的小孩,谁知道打的什么歪主意,就算没偷东西,也得拉过去好好教育教育,省得他不打招呼就往茶场窜。”
  罗学云心知中年人说话有点作用,便不装沉默。
  “大爷,叔,我是陈清来的,咱们队想种茶,让我来买些茶种,不认识路,东拐西摸不知咋地就扎进茶场,绝没有偷东西的意思。”
  中年人见状,连忙笑道:“原来是来买茶种的,这不是误会了吗?王老叔,该放开他罢,我带他去见老刘。”
  王老实道:“我跟你一起。”
  中年人无奈,只得在王老实监视下,带着罗学云往山下走。
  “我叫申亮,是试验茶场的技术员?小伙怎么称呼。”
  “罗学云,陈清县的农民。”
  “挺有眼光的,知道响应号召种茶。”
  申亮笑道:“咱们地区要将茶叶做成名片,不仅各大茶场都在研制新品毛尖茶,还从各地引进大自茶、木绪茶、鸠坑、苔茶培育研究,只要种得好,那就是下蛋的母鸡,不愁没钱赚。
  你们要种多大面积茶场,想要茶籽还是茶穗?”
  罗学云道:“五百亩来说,这两者哪样更好?”
  “你自己没有主意?”申亮奇道。
  罗学云毫无羞愧之色,大咧咧点头。
  “我知道茶籽是种子播种,茶穗应该是枝条扦插,对于运用来说,哪样更贴合实际,我没有申技术员懂行,想听听你的建议。”
  申亮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却咽下去。
  王老实可不会顾忌罗学云是客人,直截了当道:“对茶叶一窍不懂,来种什么茶?趁早滚回去,别害得你们队没饭吃。”
  罗学云笑道:“不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学,我们会边做边研究,保证不会亏本。”
  王老实哼道:“茶籽到茶苗要半年,茶苗到茶树还要三年,三四年只出不进,你是多大家底多厚脸面,敢说边干边学?
  你在生产队当什么官,赶紧退了,别祸害乡亲。”
  罗学云故作好奇道:“难道茶场还有客户会亏本,便不做他们生意的规矩?还是大爷愿意教教我,做什么营生稳赚不赔?”
  王老实闻言,吹胡子瞪眼,立时就要发作,申亮赶忙拦住他。
  “王老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罗同志既然能说服生产队乡亲,大种茶树,想必是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的。
  话说回来,罗同志不懂,咱们可以多教教经验,给他些种植手册,不说大赚特赚,能种活出茶,就算是成功。”
  罗学云适时表态:“五百亩的茶场,我们也亏不起,从播种到养护到收成,肯定会请懂行的前辈协助,来这茶场,不正是知道咱们这是玉阑种茶最好的地方么?”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只要夸茶场好,王老实有废话都没法再说。
  申亮放下心来,和缓一笑,讲述种茶的要点。
  “茶籽播种萌发,技术简单,种植时间广泛,譬如现在,茶籽收获后便准备下种,不仅省去贮藏工作的繁杂,还能比春播早生早长。
  缺点就是种子播种,实际生长的苗比较杂乱,个体之间形状差异大,自然有好有坏,对于任何茶,尤其是名茶,参差不齐的质量,问题很严重。
  这么说你能听明白吗?”
  小样,真把我当文盲,什么都不懂的菜鸟?
  “杂交水稻!”罗学云果断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种播作为有性繁殖,能否继承母体优良性状,谁都没法保证,但是种播可以选育优良品种。”
  申亮颔首大笑,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模样。
  第173章 我选茶籽
  “短穗扦插,是直接从母体获取茶穗种植,就像是一根蚯蚓斩成两段,能保持母体遗传特性,节省材料,繁殖数量多,正慢慢成为提供优良种苗的主要途径。”
  申亮缓缓道:“你如果选择短穗扦插,将来只要能出茶,带上我们茶场的名号,不愁销路。”
  罗学云道:“既然没有东风压倒西风,想必短穗扦插还是有很多缺点罢?”
  王老实忽地瞅了他一眼,而后扭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