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188节
作者:
百里逍遥 更新:2025-11-03 17:18 字数:3206
张平带着邓明给三人送别,直送到站台,望着火车远去,前者格外感慨。
“我有种预感。”
邓明问道:“什么预感?”
“他们会再回来。”
“搞什么鬼,肯定要回来的,还得来运货呢。”
“我是说……”张平道,“他们会光彩万千的回来,将来老板未必比得上罗学云。”
“你这话夸张了吧。”邓明道,“我承认罗学云在他这年纪中非常显眼,可一个大江楼都够他挣几年,更别说还有旁的东西,什么时候他出行能跟老板一样,车接车送,再说超过老板的事不迟。”
张平瞟了邓明一眼:“以后跟罗学云买菜的事就交给你,好好做,用心做。”
邓明未必懂得张平的用意,但陈连罗学龙却被罗学云结结实实折服。
“这么说来,舒咏周岂不是吃了大亏?”
罗学龙眼睛瞪得老大。
“他费尽心思,要我们青云菜独家销售,结果蹚出路子后,我们反手把田黄菜大量运进来,同样能赚啊。”
陈连当即反驳。
“舒咏周哪里亏了,学云计划中青云菜本就跟田黄菜有差距,完全可以当做两样菜,不能因为是我们一家生产的,就画等号。
既然他已达成目的,何必在乎我们有没有得到益处,若真要斤斤计较,只能说他所谓的独家就是冲着坑我们来的。”
第288章 风继续吹
车窗外,草木山石飞速后退,时间亦随之溜走。
陈连和罗学龙压低声音的讨论,难掩内心激动情绪。
上罗坡和青云菜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说整个老罗家人,都依赖着青云菜生活慢慢富裕起来。
有头脑肯钻营的,负责管理经营;有才能肯进步的,可负责技术生产;实在没什么别样本事的,也可以做个小领头,搞一摊子,真不扶上墙的,就跟叔伯们一起,伺候田地。
耕地租出去有一份钱,做工有一份钱,年终奖金还有一份钱,青云菜业的头汤,罗家人没少喝。
无论虚名还是实利,青云菜业好,就是罗家人好,这件事上罗坡老老少少都很明白。
正是基于此,罗家人的眼光胆魄慢慢培养出来,罗学龙才敢跟陈连垮区进省,来大城市闯荡。
火车到站停下,收到电报的罗学晖等人,早就备好推车等在站台,把东西搬下来,运上汽车。
“这是什么货物吗?”
学晖眼看大包小包,忍不住问道。
“不是货物,是礼物。”罗学云笑道,“也有你的份哦。”
学晖有些晕乎。
“这么多都是礼物,那得花多少钱?”
罗学云耸耸肩。
“谁让我掏得起呢。”
一年多司机生涯历练,罗学晖驾驶技术愈发熟练,从火车站到家里,一路平稳,没出什么岔子。
看到车的孩子奔走相告,很快全坡老少云集,把罗学云家门口的水泥坪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都是来凑趣的,问一问大城市是什么光景,城里人是不是个个穿金戴银,吃香喝辣。
这可碰到罗学龙专业,丝毫不在意旅途劳顿,说贯口似的,给老少爷们唬得一愣一愣。
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艺术加工,但架不住精彩,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一般。
罗学云懒得搭理他,一边吃着面条,一边让大姐二姐组织人手,分发礼物。
衣服鞋袜秋衣秋裤、牙刷牙缸毛巾洗衣粉、玩具文具闹钟灯泡、麦乳精奶粉雪花膏……
东西五花八门,有些是明年百货店采购计划的样品,有些事专门挑选做礼物的。
数量很多,可面对整个青云农业体系,还是太少,毕竟现在有青云菜业,田黄家禽,长毛兔,还有马上得担当重任的田黄蔬菜、田集建筑队。
只能分清远近亲疏,罗家人作为亲戚自家人先拿,拿的多些,其他人只有评价优异的能得到奖品。
毕竟百货批发生意还没完全建成,又捱到年关,好东西正是吃香时候,真要打肿脸充胖子,非搞普天同庆,未免代价太大。
何况有差距不是坏事,能提升青云农业的凝聚力,能让更多外人积极向青云农业靠拢。
笑容如晕,很快从众人的脸上渲染开来,他们最喜欢的不是闹钟灯泡,而是衣服鞋袜。
尤其是孩子,欢笑着跑来跑去。
“过年有新衣服穿喽。”
“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是新的!”
从包裹拆开,欢笑声都没听过,拄着拐杖的幺爷,望着孩子们打闹,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多少年了,咱罗家孩娃终于能吃饱穿暖,不用再东奔西跑,忍饥挨饿。”
“是啊,不容易啊。”上年纪的伯佬们附和。
罗学云抱着箱子,走到幺爷面前。
“幺爷,这是您的。”
幺爷摸着丝滑柔顺的皮毛大衣,眼眶微红。
“给小孩娃买就行,我这把老骨头还要什么新衣服?”
罗学云笑道:“少了谁,都不能少幺爷的,问问大伙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学晖带头哄闹。
幺爷含泪带笑,将衣服罩在身上,说道:“合身,合身呢。”
众人纷纷大笑。
罗学云外出归来“犒赏群雄”的消息,很快传遍田集,成为年前又一火爆新闻,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见此情状很难不生出羡慕,恨不得罗学云跟他们姓,也能分到好处。
这事潜移默化地,坚定了他们跟青云菜干,赚到钱自己买的信心。
“年前最好把电入户,起码解决照明问题。”
被这消息鼓舞的曹国宏,决定要为此事锦上添花,连忙筹备人手,帮助铺设供电设施,同时让培训归来的电工,开始给各家安装入户电路。
田集第一个实现全村电力照明的生产大队!
这个名头想想都激动,无疑是从最后一名,实现惊天大翻盘,杀到状元之位。
曹国宏的信心正是来源于罗学云带回的物资,那些灯泡黄岗人家分的最多,很明显是在为通电做准备的。
正合我意!
得知消息的罗学云,连忙让农业补习班中,学过农业机电的员工,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挨家铺设。
这些员工本身是为青云农业准备的,将来无论是蔬菜大棚还是饲料厂,抑或是灌溉,通电之后,肯定是要依托电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必须得有自己的电工班组。
收拾停妥后,罗学云才有闲心把积累的报纸,一一翻阅,瞧瞧风声。
可以说,风继续吹。
罗学云挑出跟他相关的几条。
第一条是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生产结构,陈清或许不是山区,但田集肯定是,在这项决定下,推广蔬菜种植,非但再无阻力,可能还能迎来助力。
只要能脱贫,能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种蔬菜可以认可,想必周民的想法也会更坚定。
第二条就是粮食统购,变成合同定购,理论上,庄稼户多余的粮食,可以挑选卖家,拿粮食做生产原料的工厂,也可以不再依赖定额划拨,而是自己去市场买粮。
当然有一定的限度。
这意味着,罗学云可以开始小范围尝试,对稻麦的改造,都是植物,青云菜好吃,青云米和青云面难道不能别具一格?
相较蔬菜保质期短,在交通不发达的这些年,产业规模注定受限,米面更具优势。
后世本省可出了不少知名面制品产业,都是依托农业发展,青云就不能分一杯羹?做面条饺子米糕,可没科技代差,较容易起步。
这两条之外,还有些比较有意思。
譬如,百货蔬菜饮食等公司,要么撤销,要么改制,削去其行政职能,然后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真刀真枪到市场上竞争。
赵庆同假设不走,仍留在原单位的话,非但管不了罗学云,反而要因为竞争不过青云菜业,脸面难看。
陈清学生殴打辱骂老师的现象,上了工人月报,省里要下来人慰问老师,检查教育工作,为此陈清掀起尊师重道的浩大宣传。
粗鄙浅陋的何永树能否安然无恙,罗学云表示关切。
第289章 不同意
“回来了,大城市跟咱玉阑相比,差别挺大吧?”
田集,周民望着罗学云,笑容很是和蔼,仿佛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
“确实,毕竟是大城市。”
罗学云不想跟周民聊太多这方面的问题,要跟他说咱玉阑再干几十年都看不到人家后脑勺,真不知周民能否接受。
还好,周民亦只是寒暄,没有追问。
“电力主线路已经铺到田集,年前集上和你们村,多半能实现电力照明,这是县里拍板的,觉得有电之后,青云菜能更好发展,我听说**车间和蔬菜大棚,都建的差不多了?”
“是,有电之后,青云菜的经营会更方便。”
“那就好。”
周民话锋一转。
“电力设施的维护、用电费用的缴纳,同样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乡里一致认为黄岗在你的带领下,会大步前进,积极大方地抛弃煤油灯,改用灯泡,这方面你得多费心,给各村做好表率。”
罗学云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