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349节
作者:
百里逍遥 更新:2025-11-03 17:20 字数:5207
“荒唐。”秦远山黑着脸道,“我这么大年纪还要骗人?”
“不管怎么说,当成研发的进项,足够消化几年,将来再如何,真得靠青云自己,若不是分家动荡,担心人心不稳,我是不打算拿出来的,怕青农拐杖用久,离开某个人就走不动路。”
秦远山将孩子还给秦月,撕开一袋,细嗅种子的味道,神色复杂。
“学云,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大山的馈赠。”罗学云笑道,“山里污染少,空气清,除却肥料不够,防虫困难,当真是万物生长的宝地,青农要有本事就该去大山里搬出金山银山,若是不能也得想方设法,多走路子。”
“山里真有这么多宝贝?”
“当然,若不是这样,得道成仙为什么要访山入林,还不是亲近自然。老秦,思路得放开,既然决定扩大业务面,那就不光是农产,生物除草剂能推广,难道青农研究的禽药兽方不能推广?不都是研发中心的成果。”
“发散思维我肯定是有的,只是这些东西上市太麻烦,跟做人用药不差多少。”
“长远考虑,到底是要用的,食品监管终究会越来越严,到时候不光是检测,可能还要对种植过程进行细致的要求,没有经过批准的除草剂兽药,哪怕自用都未必行,以青农这么大的盘子,也算是未雨绸缪。”
罗学云道:“在农产研究过程中,不要光是盯着品级,以为高档的就一定能赚得多,那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得通盘考虑。
比如说金银花薄荷,哪怕就是田黄级普通品质,照样可以推广,使用范围很大,做药做饮料做吃食做菜做凉茶,我可说了,薄荷给我大种,我让青食做口香糖。
还有不必盲目求多求全,青云食品求多是因为不需要考虑原料,机器一开一关占不了多少地方,哪怕失败,机器能卖,工人能转岗,可以迅速转型,农业不一样,土地、气候、经验全都牵一发动全身,在某项产品深耕细作的效果,好过全部都有全部不精通……”
“你这话留着嘱咐田秀禾吧。”秦远山冷笑道。
“田秀禾懂什么,他就会管人,真正落实还得老秦您。”
“哼,我算是瞧明白了,你根本就不是带孩子看姥爷,而是带工作找员工。”
“冤枉,我还不是希望下次开会,您能重整旗鼓,把钟乐驳得哑口无言,展现秦技术的前辈威名。”
罗学云笑道:“钟乐田秀禾这种风格的管理者,都有他们的毛病,哪怕袁晓成都不例外,还抓住刘明现做了一番文章,但话说回来,没有谁十全十美,还不是要磨合,大家求同存异,团结一心?”
秦远山嘴上不屑,心里却听着,锦囊妙计外加神兵利器,到时候真正在青云农业说得算的,还得是研发总监,你们懂什么呀!
一顿其乐融融的午餐过后,秦远山精神抖擞,带着神兵利器前往研发中心,将卢鹏常远洋罗学杰等一干英才叫过来共商大计,又过几日,二次会议召开,他带着小本子上场,准备大杀四方。
先派陈连出场,一堆青云级的新项目震惊众人,而后亲自阐述贵精不贵多,建立核心优势项目的概念,最后指出青农未来的方向。
“生物性状的改变优化,时间以年计,成果以个计,我们只是一家普通的农业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全面开花,必须集中力量优中选优,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
“第二条腿是?”田秀禾问道。
“引进外国名品,做本土驯化,学云说他想吃青农种的车厘子。”
“车厘子是什么?”
“cherries的音译。”
“车什么瑞思又是啥?”
“不学无术。”秦远山昂着头颅,道:“大樱桃。”
不怪田秀禾,一屋子没有几个高学历,卢鹏又是他这边的,对手根本无法阻挡。
“这个什么大樱桃有什么特别之处?”田秀禾疑惑道,“值当罗总想吃。”
“味道鲜美,口感酸甜适中,老少咸宜。”秦远山道,“重要的是,现下车厘子多是进口,价格是樱桃的十倍,个头大,价格还高,引进这种水果种植不光是为了盈利,更是为了让我国群众实现水果自由,青云农业义不容辞!”
不用解释,田秀禾等人都看出秦总监背后有“高人”,那就没什么讨论的,鼓掌就是。
“这倒是一个明确的思路。”
钟乐赞同道:“一方面做本土品种的不断优化,一方面做国际名品的本土种植,双管齐下,也比较符合青云公司出口内销并举的理念,只是玉阑虽然横亘南北之交,又有大山阻隔,毕竟不能尽善尽美,恐怕可选择的余地不多。”
秦远山斜睨他一眼道:“青农不需要选太多,即便只做成车厘子一个就够了,若是全国都知道,吃得起的车厘子,找玉阑青云,就已经算是达到目的。
至于更多选择余地的事,还是等钟副总回到省城,给领导们好好提提建议,不失为提高本土经济的好法子。”
田秀禾有点牙疼,怎么这俩人看起来像是杠上了?难不成秦总监想在副总经理的位置上退休,不对呀,随时能加把交椅,没必要瞄准钟乐开炮。其他人亦是咋舌,好像变化动荡之时,大家心里都有火气,忍不住要找人发泄。
“我会的。”钟乐淡淡笑道,“若是领导们同意,我争取亲自带队,回青农实地学习经验。”
秦远山并不咄咄逼人。
相比较罗学晖叶帆这些年轻人,钟乐虽然年纪不大,却很老辣,点到为止即可,没必要真翻脸,只要以后开火,别怼着研发,大家相安无事还是可以好好做同事的。
“农产的问题就告一段落,项目经理准备资料上会评级,而副产品,我觉得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
田秀禾道:“以罗总……哦不,秦总监的意思,生态农药兽药乃至有机肥,不管是否上市,内部自用可能都要经过批准,既然如此,早做准备,无论是跟监督局还是合作企业打交道,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钟副总,你来牵头成立一个新部门,如何?”
“一定要成立新部门么?放在供应下面,搞个专项组应该就足够。”钟乐道,“有问过罗总吗?”
“不必事事都问罗总,你兼任部门主管,正式建成部门,可以体现青农对这项业务的重视,才会有职工踊跃报名参与,倘若做得好,真能推广上市,说不定这部门的盈利,要超过其他事业部。”
“田总是在激将吗?我愿意接下筹建任务,把架子搭起来,只是架构改变不是小事,最好大家举手表决一下,否则朝令夕改会挫伤员工积极性。”
“也好。”田秀禾道,“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要不要成立新部门负责,或者有更好的主意,都可以提出来。”
众人当然是从善如流,明摆着要将副产作为第三条腿,谁敢不识眼色?
第535章 高瞻远瞩的好处
在钟乐看来,场中这些人做生意都不专业,哪怕段位最高的田秀禾跟秦远山,都很业余,不懂得喜怒不形于色,不懂得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还好做的是农业,跟乡里乡亲打交道,有什么事一手人情一手钱补多半可以摆平,若是做别的行业,恐怕要被骗子哄得团团转。
可话说回来,做农业确实得有他们这般的真性情,要在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中,耐得住性子,磨得住劲,否则跟土地打交道,生生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涌上来,真有可能疯掉。
钟乐没想好接下来何去何从,一方面是省城没有动静,仿佛巴不得他留在乡镇支援下去,一方面青农待他确实不薄,哪怕回去都没这么好的生活,只是没想好这件事真的很折磨人,时不时跳出来搞他一下,就像提前预知前面有石头,却不知哪天突然砸下来。
所以他苦中作乐,跟田秀禾秦远山逗趣,让他们知道做企业不是管班级,学生很单纯,一句叫家长就能镇住,而是如官场,每个人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说是搅屎棍太难听,应该是鲶鱼,搅动沙丁鱼活蹦乱跳,卖上更高价格。
他反复提醒田秀禾,组建新部门这种事应该问过罗学云,后者虽然名义上是总裁,实际上把着一半总经理的权力,光是把庶务抛出来,这种攸关公司未来的重大决策,不能不通过罗总。
但效果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人生真是寂寞如雪,跟这些不懂的人聊一些需要心领神会才懂的乐趣,当真是无趣。
“市场部的叶帆,生产中心的张代兴,还有财务的罗学鹊,先借我用用,负责前期筹备工作。”钟乐道,“等步入正轨,再说具体人员安排的事。”
没人反对,包括他们本人,留在原部门按部就班,刚来还好,久了便无趣,相较他们之前涉及全局的工作,渐渐有些乏味,不够生动,不够精彩,而钟乐,是个有意思的人,跟罗学长这些老哥哥截然不同。
“不搞乱七八糟的。”
钟乐把三人叫到办公室,道:“青农的主要业务依旧是种植养殖,所谓生态农药特研兽药新型农具,最多就是个装饰,不可能真用来走路,所以我把这个部门叫做‘辅助业务部’,意味着做辅助工作随时可以调整放弃。
田秀禾怎么想的,我不清楚,罗总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他肯定不是想让青农把化工制药搞成下属产业,那是比食品加工还难搞的东西,他只是想找一到两家亲密合作伙伴,并收取一些广告费。”
张代兴问道:“什么广告费?”
“青云农业联合某某厂共同研制的生态农药,除草除虫效果好,绿色无污染,能经过各种食品安全要求,青农指定合作商,为青云农产保驾护航。”
钟乐笑道:“明白吧,这些农药农具兽药等等,可以是我们研发的,也可以不是,最关键我们能让厂家蹭名头扩大销量,因而要明确分一杯羹,既是为了保证自己供应,也是为了多一项收入。”
“乐总,罗总真是这个意思吗?”叶帆道,“我怎么觉得不靠谱,跟外人走得太近,让他们蹭青农的名头,若是出了事岂不是会连累自己?”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青农涉及这么多人这么多店,若怕连累根本不用做生意。”
钟乐道:“就说唐桥的邓鲁峰,赚了钱不知道咋花,骚包没边,脸上写满要出问题的样子,难道就因为这,无视他对当地菜业的影响力,跟他分道扬镳不再合作?
人无完人,道德楷模也做不了生意,关键我们要自己长脑子,出问题之前做好防备,该甩锅甩锅,该切割切割,像邓鲁峰这般,只是青农普通合伙人,平素只涉及业务交易,没有私人交情,我们能保证产品质量,没法保证他人品,懂我意思吗?
你们就照这个思路去忙活,叶帆负责挑选玉阑地区内靠谱的合作者,张代兴整理青农内部相关产品资料,罗学鹊做好资金估算,还需要什么人给我写名单,我去借调。”
叶帆等人不明白钟乐的打算,还是按照要求去准备,而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很敏锐,罗学云确实跟他一样的思路,不但大力表扬筹备小组的工作到位,还夸他们没有给总办公室丢人。
等启动合作洽谈,钟乐带着他们东奔西走时,这种劳有所获,众人夸奖的感觉,让叶帆等人飘飘欲仙,深刻体会到脑袋灵活的好处,选对路不仅事半功倍,更关键是挫折不多,成功的顺遂感猛烈。
说人话就是,好像个天才,好像个战神。
叶帆因此愈发崇拜钟乐,深刻明白不一定非要搞技术才有立身之本,只要有这种凌厉的眼光和高绝的意识,无论做什么,都会冒尖。
“乐总,我拜你为师学习经营管理可以么?”
“在职场混,最好不要喊师父。”钟乐笑道,“真想跟我学,叫乐总就足够,我也不能包教包会,保你出师,叫老师都折煞。”
“为什么呀?师父不是很亲切么,青农好多职工都喊前辈师父。”
“好多人做就对吗?”
“应该有它存在的道理。”
钟乐摇了摇头道:“师父一词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旧社会讲究三年学徒两年效力,远比上下级复杂,你若只想学点东西,端茶倒水说说好话就足够,不必师父师父的叫。”
叶帆哦了一声,道:“乐总为什么看出罗总青睐授权合作制,而不是控股分红甚至另起炉灶?”
“你们村刚开始种葡萄园的时候,田集乡亲都是怎么说的?”
“笑话叶岗逞能,尾巴翘上天,赚两个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一样的道理,你好好琢磨琢磨。”
话说到这份上,叶帆也明白七七八八,农业嘛,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泥腿子干的活,看着你干都要嘲讽一句乡巴佬,更别说过来跟你抢,哪怕种出青云菜叶岗葡萄这种别具一格的东西,多半也只是冷嘲热讽一句,还真叫他干出名堂。
即便有什么歪脑筋,多半是要技术要配方去卖,而不是苦哈哈自己来种。
但工厂就不一样,先不说工人地位崇高了多少年,光是操作机器,观察反应,测算数据这些,都是需要知识、技能等基本素质的,不然为什么要把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
化工机械制药都是其中佼佼者,别说人,很多小城市都没资格搞的,在圈内人眼中,青农搞搞农业就行了,了不起造纸**,做做文具,再随便越界,抱歉,就不是朋友而是对手。
而要做对手,就得有竞争抗衡的准备,投入人力物力,否则面临的就是必败结局,既然能预料这种结果,从一开始又何必拎不清?
蔡波搞的那些事足够作为教训,在很多人把行业看成圈子,当成自己的盘子时,对外来人是多么警惕,打不过的也要恶心人,没必要不务正业,为了非核心业务处处树敌。
反观合作让利,别人会放松警惕,把你当财神,当好朋友,待遇天差地别。
叶帆深感自己境界不够,还要继续学。
等回家跟叶保荣提及此事,老支书慨然长叹。
“钟乐是个好人,起码对你来说,不坏。”
“乐总确实很好,没有架子。”
叶保荣摇头。
“不是架子不架子的问题,关键是心好,不想坑你,你叫他一声师父,场面倒是好听了,等将来他走,你顶着钟乐徒弟的名头,从前看他不过眼的人,就要把霉头撒在你身上。
喊副总,他该教给你的还教你,将来无论怎样,你都是听公司安排去给他打下手,别人招惹不了你。”
叶帆皱眉。
“有这样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