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425节
作者:
百里逍遥 更新:2025-11-03 17:20 字数:6457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沉默,万事只怕对比,近些年人口流动的限制近乎瓦解,无数大城市建设像鲸吞牛饮一样,吸纳村里正当年的男男女女,然而人离乡贱,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普通话都说不明白,还要求人给个工作机会混口饭吃,可想日子过得多艰难。
有老乡帮忙或者遇到好心老板还算幸运,遇到骗子小偷啥的,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听到这些亲戚过年回来讲的伤心惨事,谁能不动容?若没有青云给机会,岂不是一样的水土一样的根苗,成就一样的结果?
世上圣人和大盗都是极少,浑如正态分布,普通人占据多数,谁真心付出,多半会得到真心回报,罗学云这一路走来,无疑是真心中的真心,包括这次毫不犹疑的职工持股。
会议室沉默,罗学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不想占股太多,导致许多人不满,届时弄巧成拙,反而失去分股的意义,就实际而言,他更将青云视作潜心经营的游戏,苦心打磨的作品,希望它得到认可,发挥作用,而非谋取利益。
光是要钱的话,清兰投资、联合制造还有昌达电影,都在以一种啸聚的姿态换来收益,甚至优选超市若是不再扩张,也能沉淀许多资金。
钟乐瞧出罗学云的为难,咳了两声道:“大家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先锚定青云市值为五千万,每股一块配发五千万股,其中三千到四千万直接给罗总,其他人再分剩下的股本,权当罗总对青云的前期投资以及他工作付出的总价值折合。”
罗学云立刻道:“总裁职级最高,以后每年配发新股依旧很多,如此一来,我岂不是要一直占大头?”
钟乐打个响指道:“这件事要分两头看。
第一,从青云菜业开始一直都是罗总在投入资金和承担风险,包括引入清兰投资,开拓江城和香江市场,无论出资出力甚至出技术都是响当当的最大功臣。
我还没说你自己掏钱捐建的青云教学楼,给公司带来声名上的无形价值,全部折合起来,别说七八成,就是九成给你也是理所应当。
第二,青云给职工的股份都可算作出力股东,是一种在工资奖金之外的额外分红,希望他们能有更大热情,更强忠诚为青云发展努力,从这点上讲,大多数职工都不具备股份竞争力,尤其是青云的薪水福利待遇已经是地区顶尖的情况下。”
他顿了顿,环顾众人,继续道:“倘若青云职工今后的增股,包括老员工升级分股,出资增股以及新员工配股,加起来仍旧不能比肩罗总的配额,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青云在止步不前或者萎缩,这种情况下,罗总的苦心等同被辜负,那么将所有的钱还给罗总,也是理所当然。”
袁晓成反应很快,当即鼓掌赞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职工持股的核心在于让所有青云人都如家人,同享家庭努力的成果,而非养少爷。即便至亲血脉,哪个兄弟姐妹游手好闲,白吃白喝,不也要戳着脊梁骨骂,何况只是同事?
如果老罗的原始股一直都占绝对的大头,恰恰证明他的贡献始终位居青云榜首,以我个人来讲,希望拿到的钱是帮助青云壮大干干净净分来的,不是吸老罗的血肥私。”
钟乐回以掌声,得到场中所有人的认可,目光灼灼看着罗学云,令他根本不能反驳。
唉。
他心中五味杂陈,一时有太多说不出的滋味,青云真没有白做,大家伙还是眼明心亮,很实在的。
“如果这样,公益部要允许接受职工爱心捐款。”
众人一听就明白,罗学云还是希望能舍己为人,在钱不能更多分给职工的情况下,顺带给公司减轻负担,毕竟青云公益没有独立做成非盈利团体,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经营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却是为了青云学校家庭关注这些内部职工的关爱行动。
他说要接受爱心捐款,摆明要把钱通过其他途径,继续作用在青云职工和社会上,这样一想,不免更加佩服,真是大写的人,对金钱着实淡然。
话说到这份上,众人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就交给你们吧。”罗学云苦笑着等掌声停息,继续道:“分股的事可以慢来,人员就位刻不容缓,飞鹰计划已经到国外上映,既然在香江取得不错效果,那么就该乘胜追击,将高丽霓虹东南亚纳入市场中,梁家强那边需要补充人手,出口业务部同样需要充实。”
青云普通职工不愁来源,本地区多的是,中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即便薪水待遇更好,却没有区位优势,光是本地区的高端人才回流并不理想,毕竟大专中专还分配工作,对许多人仍旧充满吸引力。
像法务董冰、审计王庚应都是不满原单位待遇跳槽来的,新人嘛,不吃吃苦碰一鼻子灰,往往不能理解天下无桃源,各处都是好坏参半,只能找适合,却没有绝佳最好的道理。
相较来说,江城橙分厂和香江分公司更容易招揽人才,前者有部分落户名额,后者有高薪水就是亲爱的。
所以青云高素质职工的获取,还有很长路要走。
“说到底青云的招牌还不够硬,老罗职工持股的策略想来也是想吸引些卧龙凤雏。”袁晓成朗声道,“大伙,还得努力啊。”
卧龙凤雏……
罗学云无语。
需求职工的招新培训麻烦着,老职工的调度转换却非常快捷,秦远山卸任青农研发中心总监,前往公益部挂名主管,陈连接**监,卢鹏升任副总监水到渠成。
范兴宗论功行赏,成为橙分厂副总经理,兼任对北出口业务主管也是应有之义,能干又有冲劲,谁能不爱?
市场销售中心仍没有建立的打算,继续以不同业务不同区域各自为战,一来陈帆并不足以统揽全局,二来物流调度未及统一,可以等一等公司管理体系更加成熟。
随着业务的发展,青食厂区不断扩大,连带着各事业部都在不断调整升级,诸多岗位增加,事业部的主管们虽然名称没变,实力却大大提升,很有底气调教职工,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胡萝卜才好激励兄弟们拼命。
罗学云没涉及那么细,最多到主管一级,再往下他即便记得住名字,也不清楚工作状况,没必要强行插手,等于说是青云已经壮大到必须升到主管,才能进入总裁法眼,可见早来几年多么重要。
第628章 小心竞争对手
谈及出口业务,就得召集青食众将,众将亦是精神振奋,哪怕并不能接触到外国客户的支持部门,提到外贸订单也要眉飞色舞,原因很简单,外贸做着舒服。
首先是各地区发展都需要外汇,没有外汇别说行业尖端技术设备,甚至连最新论文都看不到,最直接的一点,若要出国考察,第一步申请签证都得向目的地使馆或者领事馆支付相应外币。
这些外汇不是凭空来的,需要通过双方贸易挣取,早些年用得少,农产品换来的珍贵外汇节约着堪堪过日子,现在不行,一套设备动辄千万级别,需要卖多少猪鬃兔毛?
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多是无奈之举,真是没钱。
这般情况下,出口企业说出去就威风,外人相见总是给些薄面,同行佩服,知道你兜里有货,说不定哪天能帮上忙。
其次就是外贸市场广阔且优质客户多,此时华夏经济总量都排不到前十,距离庞大消费市场的潜力兑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说乡村,许多地区县城都仍旧过着称薪量水、精打细算的日子,额外消费并不容易拓展。
这正是许多家长严禁孩子吃零食喝饮料的缘故,这时候还没兴起什么垃圾食品的概念,连方便面都视作稀奇物,不常能吃到,说直接点,烟酒消费横亘古今,为什么花起来不心疼,甚至每天少不了,因为能挣钱的人需要。
出口市场,譬如一些大的经济体,家庭收入高的自然会给孩子更多零花钱,抑或蓝领白领自己都是饮料零食的忠实顾客,相对来说,只要打通渠道,生意做起来舒适。
“既然jchan的影响力在全球都广泛,罗总有没有考虑跟他长期合作,即便全球代言的费用出不起,至少可以保持赞助,在他的影片长期出境,做固定广告位。”
市场主管陈帆提出见解,以香江而言,飞鹰计划和龙叔宣传可谓利器,东南亚和霓虹高丽这些地方亦是龙叔电影票仓,让他打头阵效果拔群,何不抓稳摇钱树?
罗学云微微摇头:“那只是表象,陈主管并没有抓住青云食品能立足香江的根本原因。”
“产品质量好,口碑稳定么?”
“只是一方面,任何产品的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稍有不慎就不知道怎么没了,青云食品质量好,宣传佳,服务到位是成功的基础,可要形成势如破竹之势,如同明星冉冉升起,却胜在一个新字。
青云茶饮、果粒橙、申龙辣条都是市场上绝无仅有且稳定成熟的产品,处于一种人无我有的状态,而陈清方便面、空心贡面之类的,则是人有我精,田黄面的耳目一新做基础,风味配方精心调整,对顾客来说就是一记重锤。
但这种势头能持续么?以茶做原料打造饮料,绝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碳酸汽水、牛奶果汁这些东西太流行,导致企业都去卷这个,等同行看到青云的成功,能不效仿么?
以可乐而言,各家做出各家的味道,却都是标准的碳酸汽水,试问青云绿茶饮料能不被大伙研究明明白白,推出同类产品么?
我甚至可以明白告诉你们,月前去省城,各家面粉厂试制辣条的消息都不是新闻,只是还没有申龙的水准而已,你们觉得对手四起的时候,青云还会有这样的好日子过么?百佳超市没有列入采购订单的产品,还不足够说明问题?”
罗学云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到青食管理者身上,令这段时间沉浸在分股和销售额猛增喜悦中的他们,汗毛炸起。
面制品事业部的许真不知是没过脑子,还是担忧自家核心业务,说了一句:“田黄麦新种就不能不上市,交由青农种植,专做青食的原料?”
他刚说完,就迎来全场冷寂,数道幽深目光令他毛骨悚然,半晌没人接他的茬,更让他心底发寒。
袁晓成咳了两声道:“即便青食不是合资公司,说到底跟青农也是两家独立业务子公司,我们没理由牺牲兄弟的利益成全自己,田黄稻麦是获得农业部表扬的技术,亦是青农核心业务,让他们研究一款远超市场品质的种类,还要约束产量,这代价青食支付不起。”
事实上,袁晓成的话还是委婉了些,没有将青农市场部的旧事翻出来,指着许真鼻子骂不长记性,不管青农靠着青食,还是青食靠着青农,都不该有这种偷懒的想法。
回过神的许真由寒变热,羞惭不已。
以方便面辣条而言,正道方法应该是在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度、风味种类等诸多方面寻求突破,跟同行拉开距离,而不是垄断原材料的神异,他倒是方便省事,青云全局的利益受损。
好在罗学云没有揪他出来批评,使最后的面子保留下来。
“在同行开启竞争之前,我们要扩大市场份额,占有稳定销售渠道,对消费者人群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再推出新品、举办促销活动等巩固市场,同事们,市场从来是残酷的变化的竞争的,没有一劳永逸,没有旱涝保收。”
罗学云淡淡道:“明年之前,茶饮料要做出冰红茶,果汁要做百分百,方便面也要增加口味,维持顾客新鲜感,使青云牌子不在他们眼中黯淡,而水饮料和福凤来食用油则要在年前上市,持续增加青食的业务厚度。
谢厂长要加把劲,如果纯净水和矿泉水不能同时上,就先选其一尽快登陆市场,也好增加青云货柜的长度。”
谢裕连忙表态,说玉阑分厂已经进入试产阶段,元旦前后水龙吟纯净水保证能在水分厂批量。
甜枣大棒交换着来,令青云职工痛并快乐着,哪怕远在香江青云分公司的徐长甫、杨希几个都能感受到那股炽热的滔天浪潮。
“我浑身像有蚂蚁在爬。”杨希捧着邮来的青云公司经营章程,似哭非哭,似笑没笑。“感觉一张无形大网将我们笼罩住,若不走,终究会被越捆越深,若要走,舍不得网上悬挂的诱饵。”
高明眼中闪烁精光,摇头不已:“倘若远径在,一定要狠狠反驳你,什么叫网?分明是通天之路!
每年十三薪打底,还有数月不等的年终奖,三年一次配股,每年不等利润分红,管理技术两道升级序列,少则获得股权分润青云发展好处,大则一路升到高级管理甚至决策层主宰公司发展。
这能叫挂着诱饵的网,摆明是同患难共富贵,休戚与共的仙境,市面上找找,哪家企业能和青云一样接轨发达经济体的标准?”
张远径性格生猛,不甚在意各种道道,只要有好处就愿意拼命,主动报名跟张家豪留在欧洲搞办事处,负责青云食品当地市场维护,可见一斑。
毕竟异国他乡风土人情截然不同,干的又是嘴上说得好听叫区域经理,实则相当于现场服务的苦活,可想而知多么难搞,但张远径就是冲着丰厚的驻外补贴,做出成绩更容易出头的机会,勇敢向前。
所以高明才说张远径看到青云公布的章程一定会非常欣喜,等同为他这样的人上进指明道路,尤其是青云公司小火一波的声势,注定不会在商界寥落。
谁敢断言绝对无法一窥总经理宝座?
杨希瞧他这副欣喜的样,就忍不住吐槽:“好兄弟多读读历史吧,入职三年首次配股,随后三年一配,abc三个标准的考核,你不觉得眼熟?跟明朝的‘考满大计’有什么区别。
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长平短、廉平贪、勤平怠、青平老,最落得个坐着吃、站着吃、看着吃。这套玩法有养出多少能臣干臣保江山,最后崇祯还不是煤山挂树,以发覆面?”
高明跳起来,道:“明朝兴亡跟考成法有什么关系,来,你告诉我有什么好方法,既能保障职工利益,还能激励职工奋斗热情,说个道道出来,要是胜过这本章程,立刻寄到总公司,当不了总裁,至少也是个总经理。”
高明这话尖酸刻薄,杨希却没法反驳,希冀事半功倍,渴求一本万利是人的固有性,没谁天生勤快,生来就是老水牛,就连造物主都要用饥饿寒冷欲望去推动人物行动,何况凡人自己,大棒甜枣的策略谁来都避免不了,这本身就是效仿天地自然枷锁万物的法子。
杨希无论是觉得青云章程严苛,像胡萝卜吊着驴子干活,还是内心喜欢自由放松不定量,都没有远胜现在法子的主意,更何况一旦转换身份,譬如说成为组长需要对团队负责,团队的成绩就是他的成绩,还能大放厥词么?
久不开口的徐长甫终于出声:“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咱们做基层员工的讲这些没有道理,有好建议就写信反馈,没有好建议就先这么着,实在受不了辞工也行,趁着现在新章程还没有完全推广,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手续。”
杨希愈发无言。
青云的诸多变化都是两条线齐头并进,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一方面吸引人才加入,激励职工奋斗,另一方面也是解决一线员工的保障问题。
不光是工作苦,更是晋升难,上头注定没有那么多位置让所有人都坐到,但通过虚拟股权和严进严出,保证他们哪怕一直都是普通操作员,没有显著的职级提升,也有一席之地,是青云一家人。
杨希不是看不到这点,反而就是看得太透,才会嘟囔,新开的厕所香三天,现在大家充满新鲜感,光想着好的,没想到坏的,但新鲜感终究会过去。
无论是业务小组生产车间还是整个部门,势必会因为这些要求互相竞争,互相监督,有些东西没有直白写出来,但是读过书的杨希明白,不可能全部都是优秀,不可能每个员工都能顺利升级。
工作虽不是考试,却跟考试没两样,都过了六十分只是及格,要拿到最佳却要做到拔尖,否则所有人都考到一百分,也要有人算作合格。
年终奖多发几月工资,数额不等,股份配额根据资历、职级、成绩评估,数额不等,这个不等显然在说要拿到好处非得拼命不可,而那些没拿到好处的,还会成为严格的监督者,所以杨希才将这些东西称作诱饵,外面是肉,里面是钩子。
可就像徐长甫说的,基层员工谈这些没有用,若是不肯离开,个人的不舒服终究只能自己消化。
“啪啪,伙计们看过来。”
梁家强双手拍掌走进办公区,说道:“公司来任务了,进来听一下。”
杨希赶忙收拾情绪,跟着众人涌进会议室。
“罗总担忧竞争对手大量涌现,嘱咐我们趁热打铁,以青云茶饮和陈清方面便为拳头,借着飞鹰计划的热度,狠狠砸进东南亚等地市场,我整合分公司手上的资源,制定三条路线,你们要根据这三条路线形成三个小组,打通出口通道。”
梁家强道:“公司章程你们也看了,想要提升职级,光靠熬年头可不行,得有具体成绩,所以这次机会很重要,必须得抓住。”
此言一出,会议室火花就出来,尤以徐长甫三人最显眼,他们是分公司老资格,先后参与对欧出口和百佳合作,若选组长非他们莫属。
高明带着玩味的笑容盯着杨希,后者轻轻一叹,到底没否决同事们的推选。
梁家强见组长人选出来很快,亦是暗暗点头,这说明三人的能力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初步具备管理者的资格,最起码当下的团队,会听他指挥。
“第一个方案,借助百佳相关渠道,跟目标地的经销商搭上线,第二,借助飞鹰计划的院线资源,第三华侨会、老乡会等团体……”
梁家强上面说着,众人下面想着,思索哪条容易成功,以争取有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