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28节
作者:
百里逍遥 更新:2025-11-03 17:21 字数:5008
费专家沉吟道:“各地摆脱贫困必须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路子,这些年大江南北我都去过,苏南、温州、珠江这些发展乡镇的模式,确乎不能直接套用在中西部上。青农经验就不错,公司加农户,一花多叶,因地制宜,踏踏实实往前走,总比徒有羡鱼情好,是不是?”
见罗学云不说话,费专家笑了笑。
“田黄大米,田黄面粉,青云蔬菜,青云水果,田黄鸡鸭、陈清鳝甲,还有常见诸报端的青云绿茶饮料、冰红茶、果粒橙、方便面、八宝粥……很多我没吃过,可结结实实听过,身边人不少赞许者,小罗已经走在路上,何必还有犹疑和愤懑。走,去养鸡场看看。”
石桥养鸡场的负责人叫李严,是当地的创业积极分子,有他成头说服乡亲,才从无到有把养鸡场建起来,村里人穷怕了,经不起大风大浪,经常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李严能做起来,真的耗费心血。
“耳目一新呐,小李,你这鸡舍一点都不邋遢,没有半点将就的样子,水泥地石灰墙,电灯电扇还有温控设备,专业程度不比外头小厂差多少。”
“专家有眼光。”李严竖起大拇指,“石桥养鸡场生产的是肉用鸡,跟肉蛋两用,营养著称的田黄鸡需要半放牧走地不同,它活动量少,出栏时间快,因而特别要注意科学管理,以免生病等问题。鸡舍搞得好,周转才能快,积累经验后才能越做越大,带领全村致富。”
“稳妥好,俗话说家产千万,带毛的不算,尤其是规模养殖,必须得小心谨慎,宁可前期投入大,不能后期收获懊悔。”
“可不是嘛,村里老老少少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咋能不小心翼翼。”
费专家再问:“你们跟青云有什么合作?”
李严答道:“鸡种是青云帮我们选的,外国洋品种结合本地的新品类,鸡苗也是他们帮忙育的,健康强壮防病,成鸡青云给个包销底价,如果我们自己能找到销路,他们也愿意我们自己卖。”
“哦?那你们会自己找销路吗?”
李严道:“咋不找呢,村里胆大的往外跑,可到城里两眼一抹黑啊,谁要买鸡,怎么卖鸡,价格怎么往上谈,谈出价格怎么把鸡健康送到,全都是问题,搞来搞去,还是青云货车开到门口,当场称重结钱痛快。
咱们一合计,青云啥忙都帮,还在村里招工,没那本事块儿八毛的就别去赚了,想法子把养鸡场做大才是正理。”
从养鸡场出来,费专家问李严:“忙活养鸡场的事恐怕片刻不得闲,家里田地还顾得过来吗?”
“家里兄弟多,东家把一点,西家让一块,顺带手就帮种了,每年交粮不用操心,真要谁家忙不过来,租给种田能手,过年也是有新米吃的。”
“把田租给别人,这种事你们接受得了吗?”
“老专家别把咱乡下人当傻子,啥事真正对俺们好,大家伙心里算明白账哩,田地是命根子不假,可今天发下来,明天就能收回去,真打主意焊死在地里不出来,怕是打一辈子赤脚。
家里年轻孩娃要能上学分工,壮劳力能有个收益更高的活做,一些田地做什么不舍得租出去,不挣钱三提五统这费那费都没法交。”
“说得好,小李,祝你把养鸡场越办越红火。”
“借您吉言。”李严笑道,“到俺家喝口水吧,远道而来不容易,别跟逃难似的。”
李严说话非常硬核,听得陈助理眉头频皱,还好费专家不以为意,欣然跟着他家访。
远远看到明亮的楼房,费专家便连连赞叹,虽然是毫无设计和美感的三间两层,仿佛推倒土坯屋,换成红砖然后上面加盖一层的简单思路,但粉刷的白石灰和点缀的瓷砖,还是异常夺目。
研究乡村问题造诣很深的费专家清楚,乡村是非常讲和光同尘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不露富不摆阔,否则别说外人打秋风,有什么事安排你,光是亲戚动不动上门求接济,你就很吃不消。
既然李严敢把房子建成这个规格,说明他觉得这样的房子在石桥可能优秀,但却不会突兀,会让人觉得他家日子过得富裕,而不到眼中钉肉中刺的嫉妒程度。
“宽敞漂亮,小李一家子住得得劲,瞧这墙刷得雪白。”费专家猛猛夸奖,或许跟他去过的许多沿海乡村,还有很多差距,但对玉阑已经非常不错,该是鼓励鼓舞的时候,而不是泼冷水。
果不其然,他话音未落,李严的嘴巴就咧到耳后根,呼儿唤女,忙前忙后地端茶倒水,起锅烧饭。
“小李别忙,中午那顿还在肚子里呢。”
“下碗挂面卧俩蛋,少少吃一口,也是那个意思。”
“你要开火,我马上就走。”
李严终于被喝住,乖乖坐到费专家面前回答问题,家里有哪些收入,跟村里比怎么样,孩子都是怎么安排的,吃饭见不见得到荤腥,很家常且朴素。
他说出来的数据已经非常令费专家惊讶,比玉阑很多村子要好,可他就是不满足,频频偷看罗学云,嘟囔道:“啥时候跟黄岗人一样,家家买得起电视摩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才算好。”
费专家讶然道:“小罗,你们村已经这么好了?”
“家家户户有些夸张,但七八成是有的。”
“看来黄岗我不得不去了。”
在石桥多转几圈,离开时已能看出夕阳的金光,罗学云自然要问行程,是接着向前还是返回地区。
“我听说陈清繁华不差玉阑多少,难道一个像样的招待所都没有,非得我来回舟车劳顿?”
“那倒不是,就是规格水平比不上国际饭店。”
“有就行了,要不是人多势众怕你们担忧,老乡家也能住。”
车队继续向前,经过坎坎坷坷的上坡下坡,眼看就到陈清,费专家忽然叫停,陈助理赶忙拿起对讲通知前车后车。
窗外,金黄的麦田被风吹过,形成优美的麦浪,尽是收获的美景。
“整齐划一,生长均匀,本地的乡亲是好手啊,下车看看。”
临近端详更能看出细节,引水渠规整,机耕道宽阔,麦子长得格外旺盛,比前面一扫而过的都显得有生命力。
“这是……”
田野上插着牌子,费专家终于看清上面的字。
青云农业板店村专业生产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呀,怪不得一股子精心设计的味道,小罗,这个示范基地是你们公司负责还是村子生产。”
“我们公司负责,如果标有合作生产,就是双方共建。”
费专家道:“地是流转的?”
“对。”罗学云道,“乡亲们将地流给青农,在合约期,青农会重建农田,包括修建便于机械作业的道路,便于引水排水防灾的水渠以及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
“没有耕地,乡亲们做什么?”
“壮劳力被陈清的企业招工,稍微上年纪的在村里搞副业,青农种植这些农田同样会消化一部分人力,再加上自谋出路者,约莫能得到平衡。”
“真能么?若是有几户不愿意,岂不是示范基地就连不起来,或者说,你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若不能达到一致的同意,我只能说条件还不成熟,没必要强行改为示范基地。”罗学云顿了顿道,“就像李严说的,乡亲们心里明镜似的,能算账会算账,什么真正有利对他好,心里盘算得来。”
“有些过于理想,不是谁都能说明白道理的。”
“确实如此,可在现实方面,个人面对公司实实在在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公司加农户模式的弊端,说是互利互惠彼此尊重,但拥有更多资源,处于引领地位,产前产中产后,加工销售皆能涉足的公司,很容易造成体量上的压制,以至于原本不错的模式走形,最终酿成苦果。”
费专家惊诧,上下打量着罗学云,道:“没想到你思考如此透彻,不仅仅站在青云角度,也为农户着想。”
罗学云道:“青云是有愿景的企业,希望能把好处分享到每一个职工和职工家庭、职工乡亲,不纯粹是为了发财,若只为获利,许多自讨苦吃的事,没必要做。”
“三农大不容易。”费专家叹息,“所以你给石桥养鸡场留下自售的口子,就是希望能有解决之道?”
“对。”罗学云道,“团结起来的力量远大于个人,青云公司和农户之间要多一层缓冲,最好就是乡镇企业或者村合作社,他们可以是生产型联合,也可以是销售型联合,总之要能发挥更多人的力量。
届时,不管是跟外地客户谈判,还是跟青云讨价还价,都有胆去争取更多利益,才能像种子一样茁壮生长,独当一面。”
费专家深深看了罗学云一眼,什么叫自讨苦吃,这就是自讨苦吃,非要给青云添麻烦,一般人恐怕做不了这个决定,不光要违背内心,还要说服别人。
只是这样的行动,却践行他说的话,青云是家有愿景的企业。
“这样的中间构成,多么?”
“多,种田能手、积极分子、亲戚抱团、村组合作,形式各种各样,他们团结起来,也能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接受度不低,就是缺真正有威望还能把事情做好的领头。”
费专家打趣道:“就像你和穆盛荣一样?”
第766章 行行重行行
罗学云浅浅一笑:“过奖。”
费专家望着整齐的田块,问道:“小罗很推崇机械化生产么?”
“一个人能拿到多少工钱,取决于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镰刀抢收的麦客再能干,一天不过亩许,然而驾驶收割机,将是他的几十倍,以时间累积摊平机器成本,收入可以预料。
青云若不能跟上脚步,等同输在起跑线上,休说跟国际巨头比较,便是国内同行都逊色很多,本地农业生产出来的东西,难以带来足够的收益。”
“一路走来,青云合作的生产示范基地并不多,就像你说的,纯粹种植养殖不占业务大头,又何必耗费这么大的成本改造农田,引进机械?”
“还是那句话,青云是家有愿景的企业,不单纯为自己考虑,也为家乡担忧,倘若乡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年轻人不得不外流,则耕地势必荒废,必须有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或者让种地这件事的收益能留住一部分人。
我不是危言耸听,已有不小苗头,譬如玉阑从前是稻麦轮作,一年两耕,现在有不少地方两年三耕,或者一年一耕,水田不种麦宁可荒着。”
“或许是休耕,恢复地力呢?”
“化肥产量越来越高,农户不仅买得起,还有意愿买,能买得到,只要粮食产量较历史数据增加,则没有休耕的必要,一般都是家里年轻人外出太多,挣到的工资远超过种地,以至于农忙时都无暇回家帮手。”
“所以你的判断是农田耕作终究要变成公司化农场化?”
罗学云没有半分犹疑,直截了当回答:“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后,手工纺车即被淘汰,就像人们出行更喜欢坐汽车,省时省力舒舒服服,之所以步行或者乘牛,是因为眼下买不起汽车,如此而已。”
话题就此打住,费专家未在这方面过多计较,转而问道:“陈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很丰富,不止是小麦花生大豆,还有很多……草?”
“是的。”罗学云点头道,“玉阑广大乡村规模最大的产业还是种植养殖,家禽畜牧若要做得好,也得科学管理,包括饲料上的专业化,是以因地制宜,围绕种植养殖上下游,咱们能立足的就多介入,每多一个法子,乡亲们就能高一分收入,也能少几个人背井离乡前途茫然。”
费专家笑道:“我是来看产业模式的,不是背着尚方宝剑扫荡奸邪,你个小罗怎么老是高抬金字招牌?乡村发展需要农业,也需要工业,需要粮食作物,也需要经济作物。
种牧草也好,种稻麦也罢,都是生产,只要如你说的,乡亲们真心信赖,的确能带来好处,没谁会批评责怪。”
罗学云闹个红脸丝毫不以为意,反而道:“我还以为上头下来的,就喜欢这个调调呢。”
“我算是瞧明白了,你小子面上人畜无害,心里焉坏,怪不得能混得风生水起。”
“村里人经常告诉孩子,脸皮厚吃块肉,脸皮薄吃不着。”
陈助理暗暗咋舌,罗学云这家伙还真是不一般,竟然敢跟费老这么讲话,真是古里古怪。
晚饭在陈清有间商务酒店吃的,商赟带人招待,费专家不是多么喜欢,但饭总要吃的,不过是规格高低而已,干脆就见一面。
吃完饭顺势在有间下榻,罗学云不敢须臾离也,给家里人去了电话说明情况,就守在酒店,他自信陈清祥和安宁民风淳朴,不会有什么不开眼的闹事,可到底担心步后尘,哦不对,应该是蹚某阳前车,有些人成事的本领不咋地,坏事的能耐一套一套。
“小罗走了?”费专家问道。
“没有,和青云商务接待住在二楼前面几个房间,说是要轮流守夜。”陈助理答道,“跟我们来的人住在二楼其他房间。”
“年老竟为盛名所累,想当年跋山涉水,哪个老乡家不能猫个十天半月,同吃同住考察研究,现在倒跟个琉璃似的,谁都小心翼翼捧着,生怕磕着碰着。”
“有事弟子服其劳,您要真想细致了解青云模式,可以让学生或者研究员过来常住,至于您,走马观花地看看就足够了,还劳累您下田地钻树林,助理学生什么的,不成吃白饭的。”
费专家笑道:“你觉得小罗这人怎么样?”
陈助理认真道:“挺了不起的。”
“哦?”
“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养鸡场的李严,看得出,都是诚心诚意佩服罗学云的,路上遇到的小学中学,都有青云捐建的教学楼或者操场,可见他这人不坏,否则得不到大家真心认同。
而那些青农生产示范基地和村办企业、合作社,都是青云公司带来的影响,可见他这人有本事,德才兼备,不得不佩服。”
“你倒是对他评价很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