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糖油粑粑真好吃      更新:2025-11-06 16:57      字数:3213
  这力气的大小看被救的人年纪、体型来改变,孩童就稍使力即可,成丁和高壮如大兄这般的男子则要使大力气,但不可过大,以防胸骨断裂。”
  李三娘一边说,一边招呼李大郎到跟前,伸出手在他上腹部的那个位置比示了一番。
  “并且这个方法用于自救也是可以的,力大者可以自己手握拳冲击按压这个位置,力弱者可找一坚硬的物件上用上腹部去压,像咱家这个竹椅子的椅角就可以,经过反复多次冲击,即可把堵物从气道里顶出了。”
  “至于二郎问的原由也甚是简单,二郎去屋里拿你阿耶的一个水囊来,我演给你看,通俗易懂。”
  待李二郎拿来李大兄每日上值时带的羊皮水囊来,李三娘把水都浇在院儿里的枣树根上,对着水囊吹气,把水囊吹鼓,赶紧塞上木塞子但并不拧紧。
  李三娘又让李二郎去存药材的库房拿了一片白芷切片,并掰成比水囊嘴儿稍大些的样子,李三娘拿着这片白芷赶紧打开瓶塞放到水囊嘴儿处,然后双手用力从水囊底部挤压,瞬间水囊嘴儿上卡着的白芷片就飞了出去。
  李家众人都看呆了,反应最快的是李父,李父捋了一把自己精心保养的胡子恍然大悟道:“这水囊儿就是人的肺,就和那太医署印发的册子里写的,人的肺里有气,能吸能呼,若是以拳头冲击上腹部就可使人肺中的气涌向气道,从而把堵物咳出。”
  “阿耶总结的很对,就是这么个意思。”
  听了李父的话,现场懂了的都点了点头,就连李四郎、露珠儿和小黄在一旁也随大流的点点头。
  “三郎说这事是一件好事,我觉得确实,现在天下承平,哪里有不爱孩子的人家,不论是小郎还是女娘都是害怕失去的。”
  李三娘环顾一周后,看着李父李母脸上浮现一丝温柔才说道:“儿始终记得少时跟着阿耶背记那些药材药方,看阿耶给人看诊开房,阿娘给人接生,儿就觉得这给人缓解或解除病痛,给人家带来新生就是功德了。
  阿耶以前常对二兄和儿说,那穷苦人家来看病必是熬不下去了才来的,既然如此就帮上一帮,也是一件好事。
  儿常看着阿耶给人免了诊金,药钱也是赔本给了的,儿想着,将来儿要是学有所成,也要如此做,才不枉阿耶的教导。
  所以,大功德这一说法就算了,我就是巧了,遇上了而已。”
  李三娘这一段儿感情剖析,让李父李母心中酸涩,李父是想起了李三娘还是一个扎着小揪揪的小童儿时就跟着他在医堂看诊了,这么些年了,小童自己都有了自己的小童,却始终记得她阿耶的所言所行。
  李母却是想起了李三娘少时胆子大,未及笄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非要跟着她去人家家里看看女人生产是如何的样子。
  但这么些年过去了,那个有着明朗笑容的少女不仅有了自己的宝贝,还记着她说的,有能力则帮,做一件就是一件好事的话。果然不愧是自己的贴心大宝贝。
  李父示意李大郎,这事儿听完了就赶紧回屋子写大字儿,别忘了月底前每人给他的十篇大字儿就好。
  赶了四小只回屋后,这个点儿了,小露珠儿也有些困觉了,眯瞪着眼睛,还非要给小黄顺毛,小黄倒是老老实实的趴着不动弹,任由她摆弄。
  李三娘一把把露珠儿抱到怀里,一下下拍打她的后背,没一会儿露珠儿就被哄睡了。
  好了,孩子们都可以说是都暂时下线了,接下来就是成年人的谈话时间了。
  “三娘说的钱娘子应是大理寺少卿钱少卿家的小儿媳妇,那小郎该是钱娘子唯一的孩子。
  坊间流言说是钱家小郎去年上跟随钱少卿去江南查案子,路遇水匪,九死一生,曾经还虚弱的下不来床。”
  “坊间流言不可尽信,但三娘救得那个小郎确实是他们夫妻现在唯一的孩子,这意义不小。”
  李大兄没觉得李三娘救了大官家的子孙是有利可图,倒觉得跟这种人家牵扯上麻烦可不小。
  一是大理寺少卿本身就是个不好坐的位置,这位钱少卿也是去年带着儿子去江南查了个大案才升至少卿的,那原本的少卿是因收受世家的贿赂隐瞒案情被不良人找到的证据拿下的,揪出一连串来,武帝对待这种囊虫是从来没有赦免的。
  当时下了场大雨,不然京兆府门前的血腥气哪里能那么快消散。
  “大兄不必如此紧张,这样的人家自不会张扬,估计到时会发名帖低调前来。
  咱们行的端做得正,若是有麻烦前来,到时自有解决办法。
  换个方面想,如此有了些交集,也算咱家多条人脉关系。”
  李二兄没在官场,不是很在意李大兄的担忧,随口安慰了几句后就满心好奇的问李三娘:“三娘这法子在哪儿看到的?或是有人教授?果真神奇。”
  李父没开口,也是这么奇怪李三娘所学皆是自小由他教导,虽然李三娘在改方上有些天赋,但这急救之法可是新奇的法子。
  李父也想到了难道是太医署新近印制的书籍里写的?
  “二郎,最近联盟会里可有新书送来?”
  “阿耶,最近可没有,要有新书,儿也是先拿给您看的啊。”
  武帝登位后,大力推广各行各业广开联盟,探讨技艺,促进发展进步。
  太医署就专门集合了太医署内的名医大家、长安城内在册的坐堂大夫、长安城内的各大药商们一起开了集会,宣告成立自己的出版社,往后会印制些医药经典来,各家要有少见的书也可送到出版社印制,旨在贯彻武帝所说的百家争鸣,促进医药发展进步。
  所以,集会的每家基本上都交了定钱去买那太医署出版社印制的医药书来,除了早就有的书,太医署后来还出过不少小册子,好多大夫都印证了上面写的法子行之有效,导致就连长安城外的知道几个方子和一些土办法的村医也都托了货郎带了这些册子来,不认字的还会找那书生给念着听听。
  其实,李三娘和李大嫂傍晚坐驴车往家走的时候,就在路上想了这个知道如何急救的法子怎么才能自圆其说。
  李三娘也想到了,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这是自己想出来的,但实在做不到,毕竟李三娘仅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实践者而已,剽窃可耻。
  还能说是偶然看书看到的,但问题就随之而来了,什么时候在哪儿看的书,书呢?可还有其他急救方法?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啊,而且,以后绝对会掉马的。
  所以,李三娘决定撒一个无影无踪的弥天大谎!
  第16章 大恩不言谢上
  “阿耶,儿去岁随王子恒去玄都观给他阿耶做坛醮,傍晚回去就下起了雨,遇一女道求宿,儿便央求了王婆母允了那女道在家留宿一晚。”
  李三娘一边说一边观察在场另外四人的表情,四人均肃穆无言,坐等李三娘下文。
  时人对道教较为推崇,认为其“清静无为”的中心思想很有风范,且时下道教里的道人还兼职着化学家、医药家的身份,比较著名的有写出《千金要方》的孙思邈。
  所以,李三娘要以这事作一幌子,期望可以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往外传播,能够救治更多的人,就还是有那么一丝希望的。
  “儿便给那女道寻了一未住人的厢房,奉予了斋饭。
  第二日那雨不见停,还愈发的大。
  儿便同那女道说不如再住一晚,等明日雨停才好出城,不然如此出城,车把式都不送的。
  女道说了好,又说儿心善,与道有缘,便与儿讲道。”
  李父他们四人听到这里,面部表情有点儿收不住了,都是一脸惊诧的模样。
  道人主动讲道这事可是少见的,多为信众主动前去道观听道找道士解惑的。
  “第三日,儿便送那女道出门,还帮着叫了驴车。可儿却一点儿记不起第二日女道给儿讲道的内容来。
  儿也没当回事,只以为大概不甚重要便没记住。
  直到今儿和大嫂在香桂记遇那小郎突然被糖块堵住喉咙的时候,儿在场一看那小郎的处境,脑子里就蓦然响起这女道讲道的声音来,儿便知道了这个急救法子,儿便用这法子救了那小郎。”
  李三娘说完之后,十分忐忑,也不知道这漏洞百出的谎言,能不能靠着还没有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大唐人在亲情的掩盖下信了这话。
  李母此时却是完全信了的,她日常做稳婆,在与后院的女人们打交道的时候,那真是不知道信了多少神仙,别管有用没用,都要拜一拜的。
  “三娘你这是遇到了真仙,那女道说不得是哪个尊位真仙的化身,到凡间找了你传授道法好救治世人的。
  我儿这是大功德,是好事。”
  李母说完,还拱手朝上拜了拜,又说要去玄都观请神像回家每日参拜。
  “阿娘说的有理,改日咱们一大家子都该去玄都观拜拜,这能救人的法子那是大善事大功德,合该去拜谢点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