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雪山亭      更新:2025-11-06 16:58      字数:3196
  她福了福身,拖长了声调,“还望小女子今日有幸,能再为孟小姐研一回墨。前几日你为我画得那幅画,极好。”
  只看她神情,孟令窈便知晓,那画应是让谢大将军满意的。
  于是展颜一笑,“允了。”
  午膳设在临水轩中,雅集素来不拘座次,各人寻相熟友人而坐即可。孟令窈与谢成玉方踏入膳堂,便见周希文自另一处走来,盈盈福身,“令窈,可否与我同席?”
  话音未落,谢成玉抢先开口,“那可不成,我与窈窈一向是一起的,周小姐万不能横插一道。”
  “成玉年年皆与令窈一起,”周希文柳眉微蹙,感伤道:“我只今年,让一让我也不成吗?”
  “不成。”谢成玉笑容不变,话语内容却丝毫不客气,“有一就有二,周小姐,恕难从命。”
  二人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孟令窈扶额,“何必争执,那株海棠下有一方长桌,尽可三人同席。”
  谢成玉同周希文对视一眼,同时迈开步伐走向海棠树。粉色海棠花瓣时有飘落,恰似天女散花。孟令窈居中而坐,两位友人分列左右。
  谢成玉殷勤布菜,“窈窈尝尝这糖醋鲈鱼,是依照江南做法烹制的。”
  周希文亦不甘示弱,斟了杯桂花酿,“这酒温润甘甜,最适宜女儿家饮用。”
  二人轮番上阵,你布菜我斟酒,将孟令窈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在其中,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有些无奈,眼角笑意却始终未褪。
  不远处,赵如萱冷眼旁观,心中莫名酸楚难当。她身旁的李小姐低声道,“孟令窈倒是好福气,谢周两家小姐皆如此倾心。”
  “哼。”赵如萱撇撇嘴,“不过是她们未识得孟令窈真面目罢了。待时日久了,自然会看清她的为人。”
  李小姐连忙附和,“正是如此。周小姐怕是父兄一齐入狱迷了心智,在她面前如此盲目。这般识人不清,纵是将来承继了周家万贯家财,恐怕也要尽数败落。”
  赵如萱闻言心情稍霁,目光不自觉飘向另一桌的林云舒,眉头重新蹙起。林云舒今日着一袭湖绿罗裙,独自坐在紫薇花下,神色恬淡。
  她们有些日子不曾交谈了。纵然自她与三皇子定亲的消息传出去后,身边就不曾少过旁的贵女小姐,可她心中,这些人皆是不及林云舒的。
  原以为兄长回京后,林云舒会与她重新亲近——毕竟她一向倾慕她兄长。可如今看来,林云舒竟连兄长也不在意了。
  “好善变的女人。”赵如萱心中暗恼。
  “如萱,听说此次雅集颇为盛大,不仅来了京中许多家族的元老,连谢大将军也来了。”另一位小姐凑近低声道:“他可是战功赫赫,还曾经是两位皇子殿下的授业恩师。”
  “你消息倒是灵通。”赵如萱矜持颔首,“谢大将军今日确实是来了,如今正在崇文书院讲学。殿下近来政务繁忙,稍晚些会来拜访。”
  那小姐艳羡道:“三皇子殿下连这等事都与姐姐商议,真是情深意重。”
  赵如萱唇角微扬,却不接话,只轻轻抿了一口茶。
  几步外,林婉清垂眸听着,指尖轻抚茶盏边缘。她知道的比旁人更多些——今日来的,不止三皇子,还有那位。
  膳毕,孟令窈回到漱石居的画案前,重新润笔调色。她早有准备,更兼今日灵感如泉,下笔如有神助,不多时,一幅《桃溪春晓图》便已臻于完美。
  画中桃花灼灼如火,近处溪水潺潺奔流向树林深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
  周围渐渐聚集了不少公子小姐,纷纷发出赞叹,“孟小姐此画,当真妙绝!”
  “这桃花的晕染,仿佛能闻见香气。”
  “远山空灵,近水灵动,真乃佳作!”
  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赵如萱远远瞥了一眼,心中不屑,“不过尔尔。”正欲转身,却见兄长赵诩已像被烛火吸引的飞蛾似的,不由自主朝画案走去。
  她急忙上前阻拦,一把扯住赵诩衣袖,“二哥,方才膳堂的荷花酥你尝了吗?据说是江南来的厨子,最擅做点心。”
  赵诩不明所以,“我不喜甜食。”
  “那...那边廊下新摆了几盆兰花,品种稀罕,不如我们去看看?”赵如萱急中生智,只要能拦住兄长不去凑那个热闹就行。
  赵诩皱眉,“如萱,你今日怎的……”
  话未说完,人群中走出一道颀长身影。裴序行至画前,细细端详片刻,抬眸问道:“孟小姐此画意境高远,不知可否割爱?”
  众人皆惊。
  孟令窈也佯作惊讶,疑惑问道:“裴大人为何突然求画?”
  裴序神色从容,“长公主殿下近日不在京中,前日来信,言及错过栖云春景,甚是遗憾。此画笔法精妙,殿下又素来对小姐的画技赞誉有加,若能得此画,待殿下归京时呈上,想来能稍慰其心。”
  他指着画中几处细节,一一品评,言辞间既赞画技,又不着痕迹地抬高了孟令窈,更借长公主之名,将此事说得合情合理。
  四下的公子小姐们艳羡不已。能得到裴序如此赞誉,又有长公主背书,孟令窈今日可谓风头无两。周围无数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汇聚而来。
  孟令窈享受着这般众星捧月的感觉,看向裴序的眼神更是前所未有的柔和。
  不错,她就知道,依裴少卿之能,定能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如此,就原谅他前几日故意不还她未成画作的罪过了。
  孟令窈手指轻轻抚过发间步摇,假意思忖,片刻后。
  “既然是为了长公主殿下……”她正欲应允,忽听一道清朗声音传来——
  “裴大人求画之心固然诚挚,但在下亦对此画倾心已久。”
  第37章 胜者 “窈窈,你希望谁赢?”
  赵诩终于摆脱了妹妹的纠缠, 拨开人群,大步上前,“在下于画作一道并不精通, 只觉孟小姐此画甚好, 观之如沐春风, 若能有幸得之, 悬于书房, 日日观赏,想来定能涤荡我胸中尘俗, 叫我也做一回风雅之士。”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裴序出言求画已经够叫人惊诧了, 这位初初回京便得陛下青眼的赵将军竟也下场, 还说得这般……
  在场有小姐望着他英俊的眉眼,没忍住捏紧了帕子。
  孟令窈微微一怔,眉尖轻挑。
  好一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将今日之事推向了新的高峰。
  她眉心泛起褶皱, 很是迟疑的模样,“两位大人如此抬爱, 倒叫我为难了……”
  正此时, 远处忽然传来击掌声,随即有人高声唱道——
  “皇上驾到——”
  一道明黄色身影缓步行来,三皇子亦步亦趋, 跟在其后。
  席间诸人连忙起身相迎, 跪地叩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摆手示意众人平身,目光扫过在场诸人, 最后落在画案前的《桃溪春晓图》上。他身后跟着的人身量极高、面如冠玉,正是谢大将军谢归。
  “朕听闻漱石居今日雅集颇为热闹,特来一观。”皇上目光带着几分兴味,“这便是引得两位爱卿相争的佳作?”
  孟令窈屈膝行礼,“回陛下,民女拙作,侥幸得两位大人抬爱,实在愧不敢当。”
  皇上走近细看,频频点头:“不错,笔法精妙,意境深远,确是难得的佳作。”他转头看向裴序与赵诩,笑道,“你二人皆为朕的肱骨之臣,今日竟为一幅画争执,倒是稀奇。”
  裴序神色平静,拱手道:“回陛下,臣欲将此画呈予长公主殿下,以慰殿下思乡之情。”
  赵诩亦道:“臣亦爱此画意境,望能悬于书房,日日观赏,以涤心中烦闷。”
  皇上哈哈大笑,“有趣!二位爱卿为一幅画作如此较真,倒让朕也为难了。”他转向孟令窈,“你意下如何?”
  孟令窈眸光一转,福身道:“臣女不敢擅专,还请皇上做主。”
  皇上沉吟片刻,忽而问谢归,“朕记得谢卿年少时也是一等一的风流人物,可有法子解此僵局?”
  “陛下是取笑微臣了。”谢归淡笑,略一思量,道:“《西京杂记》载,上巳佳节,有射雁卜吉之仪。今日恰逢上巳,二位又皆是精通六艺之人,何不以射雁定胜负,胜者得画,岂不应景?”
  皇上龙颜大悦,“妙哉!一炷香内,射中雁数多者胜,如何?”
  旁人自是不会驳了皇帝的兴致,裴序与赵诩皆道:“臣遵旨。”
  仆役很快取来了特制的丝线箭,这种箭矢射中猎物后可以顺着丝线将其拖回,既不会让猎物坠落湖中,又便于计数。
  二人各自检查弓箭,试拉弓弦。赵诩用的是军中制式硬弓,弓身乌黑发亮。裴序则用一张黑漆反曲弓,弓弦紧绷如月。
  孟令窈远远看了一眼,觉着有些眼熟,好像是她曾在裴序马车上见过的那张。
  她立于观景台上,面上淡然无澜,一派云淡风轻,心里已悄悄放起小烟花。皇上的驾临、谢大将军的提议还有这场射雁比试,无不将她推至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