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26节
作者:冬天的柳叶      更新:2025-11-06 17:05      字数:2676
  秋蘅踱步向前,许久没有这种闲庭信步的心情。
  许是巧合,韩子恒戴着枷锁出城之日,也是戍边将领朱强快马回京的日子。
  禁军不能无首,当靖平帝对韩悟没了多年君臣情分,认定他是个欺上瞒下的奸佞,那曾对韩悟表示不满而被排挤出京的将领无疑就是良臣了。
  一番博弈后,大将朱强成为新一任殿前都指挥使,急调回京。
  朱强此人,善练兵,有智勇,幼帝顺利南逃就离不开他对来势汹汹的齐军奋力阻止。
  此时距史上所载北齐对大夏大举进攻还有四年,都城失守还有五年。由他执掌禁军,四年操练,至少不会在面对齐军时不堪一击。
  在那个国土沦陷的夏,帝王身边的文臣智囊,反复讨论推测,若韩悟腾出殿前都指挥使的位子,最大可能接任的便是朱强。
  大夏是富饶的,缺的从来不是军费,甚至不是忠臣良将,而是在关键处用对关键人。
  看着进城的中年将领,秋蘅的心踏实了些。
  事情在向着推测的那般发展,她只有一个人,但从来不是只有她一人。
  秋蘅回到伯府,继续侍弄香材。本以为会有几日平淡安稳,不想第二日就出了新鲜事:两个媒人同时登了永清伯府的大门。
  老夫人见到气氛微妙的两位媒人时,心情也是微妙的。
  孙女们初长成,偶尔有个媒人登门不稀奇,赶在一起还是头一次。
  “不知二位所为何来?”
  两个媒人对视一眼,谁都不想先开口。
  老夫人便把目光对准穿棕色褙子的那位。
  那媒人笑笑,道明来意:“小妇人是替西平侯府的四公子求娶贵府二姑娘。”
  另一位媒人一听,神色松弛下来。
  闹半天不是竞争对手。
  “西平侯府?”老夫人有些意外。
  永清伯府与西平侯府倒是有人情往来,但走得不算近。准确来说,是西平侯府对如永清伯府这类府上,姿态颇高。
  他们家竟来求娶二丫头?
  老夫人内心一片火热,若不是顾着女方的矜持,嘴角都要压不住了。
  “赵四公子是侯夫人的幼子,深受侯爷、侯夫人喜爱。今年刚刚十九岁,与贵府二姑娘年龄相当……”
  老夫人不由点头,看向另一位媒人。
  那媒人笑道:“小妇人是为贵府六姑娘来的。”
  老夫人愣了。
  六丫头?
  这不可能吧,先不说那丫头年纪还小,才从南边乡下来了一个多月就有人求娶了?
  这一刻,老夫人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
  伯爷像中邪似的看重六丫头,几个孙女对那丫头也亲热,如今竟然有人相中她当媳妇了,仿佛所有人都喜欢那丫头,独独她不待见。
  可六丫头长在乡野啊!自幼丧母啊!连养父母都早亡啊!
  到底是这个世界变得不正常,还是她不正常?
  老夫人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怀疑人生,媒人咳嗽了一声。
  “哦,不知是哪家府上?”
  “是步军司崔副都指挥使的二公子。”媒人说这话时,底气十足。
  崔副都指挥使仅在步帅之下,是实权高阶武将,也不知怎么看上了永清伯府这等破落户。
  老夫人比刚刚听说西平侯府求娶二孙女还震惊。
  竟然不是想高攀的小门小户!
  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婚姻大事,老身要与伯爷,还有丫头们的父母商量一番。”老夫人忍着一口答应的冲动道。
  “这是自然。”
  两个媒人起身告辞。
  老夫人立刻打发人去喊永清伯。
  永清伯赶回伯府,一头雾水:“什么事这么急?”
  “来了两个媒人,求娶二丫头和六丫头。”
  “哪两家?”
  “求娶二丫头的是西平侯府,求娶六丫头的是步军司副都指挥使崔家。”
  永清伯抽了口气:“都不错啊!”
  老夫人笑着点头:“我也这么觉得,那就给两家回话?”
  永清伯冷静下来,摆摆手:“先不急,我再想想。”
  殿前司各种动荡,虽然没波及到步军司,最好还是观望一下。
  西平侯府倒是没问题,明显是永清伯府高攀了。
  “你和老二两口子说一声,没问题的话就把二丫头的事定了,二丫头也不小了……崔家那边,我问问六丫头怎么想。”
  望着永清伯离开的背影,老夫人瞠目结舌。
  问六丫头的意思?
  伯爷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胡话!
  永清伯其实不是真顾及秋蘅的想法,而是韩悟之死让他想等三衙人事稳定下来,可又怕错失了这大好姻缘。
  “崔家求娶我?”听了永清伯所言,秋蘅脑海中闪过画面。
  带着恶意飞来的鞠球,带着恶意邀请她蹴鞠的少年。
  是韩子恒的朋友崔二啊。
  对上人后,秋蘅大为疑惑。
  第32章 亲事
  秋蘅记性不错,还记得崔二笑容里的恶意,被薛寒压着道歉时的不服气。
  他求娶她,是准备娶回去方便报复?
  怎么会有这么无聊的人,真是近墨者黑。
  “祖父,崔二公子与韩子恒是好友。”
  永清伯意外扬眉:“是么?”
  谈婚论嫁,大人考虑的都是身世地位,家族利益,最多留意一下对方年龄,哪里会了解这么细。
  其实了解了也不在意。
  这么一想,永清伯反而不犹豫了。
  韩悟的案子还没结,是因为刺杀他的歹人还没查到,但该倒的都差不多了,崔副都指挥使好好的呢,且不属同一衙。
  “这崔家在京中是不错的人家……”
  秋蘅看出永清伯的心思,直接问:“祖父想答应这门亲事?”
  她的语气并不柔软,永清伯自然听得出来。
  没有外人的时候,他们不像一对祖孙,更像谈买卖的人。
  买家高高在上,端看卖家能拿出什么让他满意的。
  之前是安神香,现在他要看看是什么。
  “蘅儿不愿意么?”
  少女嫣然一笑:“当然不愿意。”
  “为何?”
  “崔家虽是不错的人家,可也仅仅是不错而已。孙女觉得,我能嫁更好的。”
  对永清伯这样的人,装乖卖巧没有用,同类才会让他把话听进去。
  “嫁更好的?”永清伯先是心一动,而后朗声大笑,“蘅儿啊,你凭什么觉得能嫁更好的?”
  笑声在秋蘅耳边回荡,没有慈爱,只有贪婪。
  秋蘅想,如果没有那十年奇遇,单纯是乡间丫头的阿蘅此时该多么绝望啊。
  还好她不是。
  见过了乱世的满目疮痍,她早就明白,没有自保之力的一切美好都脆弱如琉璃。
  痛一点,苦一点,都不算什么,比靠人庇护要强许多。
  永清伯还在说:“你有五个姐姐,论品性,她们自幼读书习礼,你长在山野;论出身,她们个个父母双全,你自幼丧母;论容貌,你确实略胜一筹,可谈婚论嫁之时容貌才是最次要的。蘅儿,你说说你比姐姐们强在哪里,能嫁得更好?”
  永清伯说这些话,不是打击小孙女,反而抱着些期待。
  乖巧听话的孙女他已经有五个,并不缺。这个不像孙女的孙女,才是最让他惊喜的。
  可惜生得晚,不然远比大丫头适合进宫。
  永清伯想到因为要进宫就闹绝食的大孙女,就心烦。
  那丫头就是个蠢的,进宫多年还在坐冷板凳,浪费了他当年争取的好机会。
  这么一想,永清伯看眼前的小孙女更顺眼了。
  “就凭——”秋蘅对上永清伯的眼,“就凭孙女长在乡野,自幼丧母,进京一个多月就有崔家这样不错的人家上门求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