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作者:
荼靡满手 更新:2025-11-08 16:45 字数:3095
因此,她知道,在未来几年里,身边的世界将会产生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变化将彻底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茶话会上,王芳拉着她的手,悄悄问:“周晴,我听说,有人给你说镇上卖油的那家?”
“没有的事,你听谁说的?”周晴面无表情。
“村里都传遍了,你还装呢!你就告诉我,卖油的那家条件那么好,你们家为什么不同意啊?”王芳好奇地说。
周晴笑了笑:“我还小,还想在家多玩几年。”
王芳哦了一声:“我还以为你有意中人了呢!你毕业以后,可有什么打算啊?”
“打算?我们农村人,还能有什么打算,不就是回家种地么!”周晴故意道:“难道还有别的出路?”
“出路可多了,尤其是你这样漂亮的姑娘!”王芳立刻说。
周晴就问:“那你倒是说说,还有什么出路?”
“第一,嫁给城里的干部家庭!第二,到部队参军!”王芳掰着手指头算着。
“还有呢?”周晴问。
王芳想了想:“到城里参加招工!”
周晴心里一动,招工?
嫁给城里的干部家庭,这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能跑到农村说媳妇的,那人一定是有重大缺陷的。
至于到部队参军,那是要走关系投门路的!没有关系想都别想!
招工倒是不错!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就是通过招工到煤矿,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农民身份,进而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对于农家子弟来说,目前的情况下,想要进城,最好就是招工。
茶话会结束之后,周晴就把自己课桌里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大包里,背回了家。
她的初中生涯正式结束了。
回到家里,看见她妈正在切红薯,她放下包就要上去帮忙。
“不用了,你帮我剥点毛豆,我来熬点毛豆酱吃。”汤兰英说。
周晴就去墙角拿了毛豆,又拿了一只碗,搬了个板凳,坐在饭桌边,边剥豆子,边跟她妈拉家常。
“妈,荒地里的芝麻苗又长高了!”
汤兰英点了点头:“村里又有两户人家,也开始开荒了!”
“是吗?那说明人们都觉悟了!”
汤兰英又道:“我和你爸商量着,要不要再开一片荒地。”
周晴摇了摇头:“妈,土地这东西,种出来的东西,够吃饭,够吃油就行,多了也没意思!”
“你瞧你这丫头说的话,咱们是农民,土地就是咱们的命根子!不在土地上下功夫,那咱们还能想什么点子?”汤兰英停了手里的菜刀,数落女儿。
周晴没有做声。
她不想跟她妈争辩,她妈不知道,以后的经济发展有多快。
这时候,院门咣当一声开了。
周晴往院子里一看,却是她爸。
她爸放下锄头,来到锅屋里,拿起灶台上的葫芦挖成的水瓢,朝缸里舀了半瓢冷水,就直接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
放下水瓢,周根民就说:“他妈,再过两天,就是端午了,咱们该怎么过?”
见丈夫提到这个话茬,汤兰英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过了一会,她才慢吞吞地说:“家里原本有点钱,都被拿去买芝麻地里的化肥农药了,现在家里只有一块多钱,这一块多钱,够干嘛呢!”
周晴知道,即便不买种子化肥,家里也是存不住钱的,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首先,每个月的酱油醋和盐是必须要买的,还有责任田里的农药,也是要买的。
此外,还得交她们三个的学费,买作业本,买笔。
稍微存一点钱了,三个孩子要穿衣服,要穿鞋穿袜子。
即便是自己动手做衣裳,也要上街买布,何况家里的鸡牛猪这些牲口万一哪天生病了,还得找兽医看。
最要命的是,一家五口人,一年到头不可能没有个头疼感冒,所以,家里一定要有一点应急的钱。
听了妻子的话,周根民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他犹犹豫豫地说:“大丫头出嫁,也快两年了,两个端午节了,咱们都没接她回来过过!”
周晴知道,此地风俗,是端午节的时候,娘家要接出门的闺女回娘家过节。
可是,既然接了闺女女婿回来过节,自然就不能粗茶淡饭地招待。
而她们家,实在是没钱上街买鱼买肉。
周晴叹了口气,插嘴道:“爸,妈,姐夫那么计较的一个人,既然咱们家过节吃不起鱼肉,就不要让他们来了。”
“可是,总是不去接他们,你姐夫岂不是又要嘀咕了?”周根民反问道。
“放心吧,爸妈,姐夫不会嘀咕,反倒会庆幸你们不去接他们回来过节的!”周晴缓缓道。
“为什么?”周根民和汤兰英一起瞪大了眼睛。
周晴笑道:“他们回来过端午,难道还能空手回来?不得买礼物?就他们家那情况,能买的起礼物吗?”
她这样一说,周根民汤兰英都恍然大悟。
“不错,那干脆就不接了!”汤兰英对这个大女婿可谓是极度不满,立刻就说。
周根民点了点头,对妻子的话表示同意。
可是,随即他又说:“可是,根红今年端午肯定也要回来的。”
周晴抬起头,看了她爸一眼。
她爸嘴里的根红,是她唯一的姑姑。
这位姑姑比她爸小两岁,是她爷爷奶奶唯一的闺女,也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
姑姑嫁在十几里外的桃园村,逢年过节,总是要回娘家走动的。
不过,这位姑姑,对她们家也一直瞧不上。因为爷爷奶奶偏心大伯一家,所以姑姑每次回来,也都不到她家待会,好些她只有一个哥哥似的。
“爸,姑姑回娘家,从来就没想着到我们家坐坐,她上次带了糯米面回来,有大伯的,却没有我们家的,你还想着带她过节”周晴反问。
周根民叹了口气:“二丫,这个事情,也不能全怪你姑姑啊!你想想看,她来我们家坐了,我们是不是要留饭?我们自己家的粮食都不够吃的了?哪里还招待得起客人?再说,就算粮食够吃,咱们又哪里有钱买鱼买肉招待她?”
周晴不做声了。
平心而论,她爸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就算姑姑不嫌弃她家穷,她家也拿不出什么招待客人!徒增为难而已!
这就是贫穷带来的痛苦。
就像上辈子,她刷抖音的时候看到的一句话:“贫穷就是我的原罪!”
“他爸,你这个时候提根红,是什么意思呢?”汤兰英说话了。
周根民叹息道:“根红是我的亲妹妹,年年端午,我都没有带她过过节,年年端午,都是大哥家带她过节……”
汤兰英沉默了。
她知道,公公婆婆不喜欢他们家,瞧不起他们家,跟这些事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是,她又到哪里变出钱去,买鱼买肉带这个小姑子过端午节呢!
看着她妈脸上为难的神色,周晴缓缓道:“爸,今年就算了吧,明年,我跟你保证,明年咱们一定能体体面面过个端午节,到时候,你把姑姑和大姐都接来!”
周根民嗯了一声,满怀憧憬地说:“明年,那片芝麻丰收了,就去卖芝麻,宁可平时再吃几顿野菜,也要把你姑姑和你大姐接回来过端午节!”
“爸,你放心吧,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周晴把一把毛豆放进碗里。
“你一个姑娘家,能有多少力气,还敢说这个话?”周根民看着女儿瘦弱的身子骨,叹息道。
周晴微微一笑:“爸,靠力气挣钱,那挣到的都是小钱,你就等着瞧吧,国家的政策,会不断下来的!到时候我们多找些挣钱的路子呗!”
第9章 一只麻鸭 男配出场
第二天,就是端午节了。
这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节,男人忙着去带自己的姐姐妹妹和女儿回来过节,女人们就在厨房里准备过节的饭菜。
周晴家虽然穷,可是,也在准备过节的饭菜。
平时吃的野菜,今天肯定是不能上桌了。
就换成白面吧!
菜园里的韭菜,可以割来,配上周雷昨天去河湾里涝捕的小虾米,搁上菜籽油炒一炒,也是平时吃不到的美味。
白面就做成手擀面,配上一点辣椒和葱花,浇点麻油,吃起来喷香。
再炒一碟子豆角,用大蒜泥凉拌个黄瓜。
当然,端午的鸭蛋是不能少的,为了过端午,汤兰英早早就积攒了十个鸭蛋,今天煮熟了,正好全家五口,一人两个。
看着这简单的白面,还有桌子上正在切菜的汤兰英,周晴不由得心酸起来。
上辈子,家里再穷,过节的时候也有鱼肉吃。
哎,等这个夏天过去,秋收过后,自己一定要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