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作者:
云深处见月 更新:2025-11-08 16:49 字数:3092
白雪柔失笑。
“不行,还和之前一样,你的小金碗半碗哦。”她说。
凤凰儿垮下脸,祈求的看着自家爹爹,见爹爹不为所动,便就恹恹的趴在他怀里,放弃了挣扎。
等银桂姑姑端上姜汤,拧着小眉头,痛快的一口气喝完。
白雪柔就又笑了。
凤凰儿又去玩玩具,但刚刚跑动到底消耗了好些气力,坐在那儿没一会儿就犯困,被抱去哄着睡觉了。
白雪柔的事情还多着,许久没回来,她第一件事就是要熟悉王府里的种种。
主人常年不在家,难免会有人生出异心,这都是要留心的。
府里还没安顿好,外面的帖子已经雪花似的送来了,都是拜见或者问候所用。
帖子不急着看,白雪柔正想着先将府中梳理一遍,谁知宫中就来人了。
小皇帝要见镇北王。
宫中内侍小心翼翼,连‘召见’二字都不敢说。
凌峋眉微扬,亦有些惊讶,宫中那个小皇帝他是知道的,早就被朝臣们架空了,丝毫治国之术都没有教他,小皇帝也老老实实的,没试图反抗,每日就读书玩耍度日。
这会儿竟然主动要见他?
至于为什么是主动。
之前封禁诸位大臣府邸后,镇北军就已经由镇北军接手,而今日并无人进宫见小皇帝。
所以只能是他自己的想法。
凌峋决定去看看这个小皇帝想做什么。
白雪柔让他小心。
谁知,凌峋这一去,竟然很快就回来了。
白雪柔率人迎了出去,两人自然而然挽手,她正要问,凌峋已经神情微妙主动开了口,说,“姐姐你绝对猜不到,小皇帝同我说了什么。”
“哦?看来他的话的确出人意料。”白雪柔顿时生了些好奇,不由追问,“快与我说说,别卖关子。”
“小皇帝问我,若禅位于我,准备怎么处置他?”
凌峋记忆回到在紫宸殿中时,虽说是小皇帝,但他今年已经十六了,是个有些青涩瘦弱的少年人模样。
他站在高大宏伟的宫殿里,却没有一国之主的气势,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有些孱弱的,看他时暗藏胆怯却要强撑着虚张声势,却轻而易举就让人看出他的底气不足。
凌峋当初听到这话,有些惊讶,只笑道,“陛下何出此言。”
他不否认自己对帝位的志在必得,但装还是要装一下的。
小皇帝有些无措,他其实不是如此无用的人,但凌峋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他不过二十许就已经扫平天下,立下这不世之功,朝堂上,宫城内,许多人都说,他下一步就是称帝,那他这个末帝自然是要死的,不然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即便禅位,可到底会留下后患。
那段时间小皇帝惶惶不可终日,半夜时常惊醒,唯恐会被人悄无声息的弄成病逝,就此落幕。
但并没有。
镇北王已经归京,显然是不准备让他死的,那就只剩下禅位。
小皇帝深深的松了口气。
若说对皇位毫无留恋那是假的,虽然无权,但这样万万人之上,所有人都要尽皆向他俯首的滋味,是在是太过让人着迷。
但他不想死,也,想去宫城外面的世界看看。
小皇帝几乎迫不及待的将凌峋叫进宫,主动告诉他自己会禅位。
希望看在这个份上,凌峋能对他好点。
白雪柔听完,不由惊讶。
“没想到……”她组织了一下语言,“他竟然是这样的脾性。”
虽然在长安生活了几年,但白雪柔对这个一直呆在皇城里的小皇帝实在不算熟悉。
只是每年年夜会见上一次,印象中是个很老实安静的性格。
“我也没想到。”凌峋笑道。
他其实并不在意小皇帝如何,走到这一步,大势所趋,小皇帝已经无关紧要。但对方能如此识时务,还是让他高兴了些。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白雪柔有些好奇的问。
“我说,天下之大,不缺一个国公。”
“你要给他国公的爵位?”
“嗯。”凌峋说,“我不准备给异姓封王。”
说道这里,凌峋的目光看向凤凰儿,她正在下人的守护下玩耍。
那次白雪柔难产,吓到了他,他给自己下了药,再不能有子嗣,以后凤凰儿便会是他的太子。
他会为凤凰儿铺好路,让他的女儿接手这一切。
唯一不确定的是,凤凰儿是否可堪造就,但目前看来,她是个聪慧的孩子。
“也好,那凌家族人呢?”白雪柔又问。
“再说吧。”凌峋并不在意他的那些所谓家人,但终究是要安置的,至于到底如何安置,那就交给他手下的属官们,让他们商量出一个万全的流程来。
白雪柔本就是随口一问,并不如何在意,看凌峋不放在心上,便就没有再问。
“那小皇帝很快就要禅位了?”她问。
凌峋嗯了一声,说,“皇帝说明日早朝便会宣布,我已经叫下面的人开始准备了。”
白雪柔不由深深呼吸。
任凌峋的语气如何轻描淡写,都不能掩饰这句话里的含意,足矣让目前的一切都行事都天翻地覆。
绵延两百多年的大齐即将要陨落。
哪怕一直以来都对皇帝没有多少敬畏之心的白雪柔,刺客也不由生出诸多感慨。
新的朝代,将要如朝阳一般缓缓升起。
而这轮太阳,又会照耀这片天多少个日月呢,
没人知道。
第72章 又道夫妻一体同心,白雪……
白雪柔只希望这轮太阳能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新的国度要叫什么呢”白雪柔问。
“属官们去商议了。”
白雪柔笑起, 说,“我还以为你们都早早想过了。”
“我也觉得,不过表面上还是要装一下的。”凌峋笑道, “总不能让人觉得迫不及待。”
白雪柔就忍不住明媚笑开。
与此同时, 长安各家重臣府邸都知道了宫中发生的事, 得知小皇帝要主动禅让,不少人气急, 但也有不少人松了口气。
若能禅让, 平稳过度,是最好的。
反对的人更多,他们有些是身家性命都维系在大齐上,有的是放不下旧日的荣光。
大齐也曾辉煌,而依附在大齐之上的属于他们的家族也同样辉煌过, 可如果大齐没了, 这一切就都会成为过去。
他们不能接受, 但事实就是, 他们连皇宫都进不去。
镇北军阻拦时他们尚能强撑一口气呵斥,但宫中小皇帝却也递出口信不见, 让他们气恼至极,恨其不争,俱都跪在了宫门前。
有百姓们好奇,很快知道了始末, 一一嗤笑。
长安城中的这些家族就没有几个干净的,这会儿凌峋称帝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他们却要反对,没人觉得他们中心爱国,只觉得他们是想继续和从前一样, 作威作福。
毕竟,如果凌峋称帝,这些人就再也不想和从前一样肆意妄为了呀。
众人没想到会这样,从前这些泥腿子连看他们都要小心翼翼,现在竟然敢指指点点,言语奚落。
而护卫皇城的镇北军丝毫未曾加以理会。
众人一时羞恼,一时又心中悲凉。
有老伯爷踉跄上前,口呼,“太祖爷,您睁开眼睛看看吧。”然后一头撞向城墙——
被镇北军拦住。
“老大人糊涂了,宫墙之上,岂可见血,带下去。”眼看着就要是他们王爷的大日子,他们可不想这个关头出了见血这样晦气的事情。
老伯爷挣扎着,还要叫嚷,被人封了声音带走。
剩下的人见了一时又怒又惊,但到底没再生出以死明志的想法。
这一跪就是一下午,可镇北军没人搭理,皇城中也不为所动,渐渐的就有人晕倒,然后被自家人掩面带走了。
真晕假晕,无人在意。
第二日,早朝。
百官上朝。
还有好几个人跪在宫门外坚持,上朝的人有人感慨,有人劝了几句,但最后依旧是该干嘛干嘛。
大势所趋,又岂会为了这几个人更改。
郎澄欲要强撑病体上朝,但刚起身就晕了过去。
早朝上,众目睽睽中,皇帝起身,缓慢的声音几乎有些颤抖般,说出了自己禅位之意。
朝中有人劝说,有人赞陛下深明大义。
如此劝说再三,皇帝依然坚持,凌峋没有立即介绍,而是请皇帝好好考虑,退朝。
答应的太痛快,未免有些迫不及待,吃香太难看之感。
凌峋本就不急于这一时半会。
天下都已经在他掌握之中,无甚可即之处。
第二日继续。
如此三次,凌峋才在小皇帝的坚持下,同意了。
两人一同站在玉阶之上,百官拜伏,浩大的声势中,小皇帝控制自己后退一步,站在一侧,再三强忍却依旧有些落寞的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