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
金乔沐 更新:2025-11-08 17:10 字数:3141
林凤至预想 中毁天灭地般的帝王之怒并未爆发。
时间仿佛在 此刻停止。
嬴政保持着掀翻案几后的姿势,高大的身形在 阳光中投下巨大、沉默、令人 窒息的阴影。
他剧烈起伏的胸膛缓缓平复,赤红的双目中,那要焚毁一切的狂怒被他强行摁入深渊。取而 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冰冷的、毫无温度的清明理性。
他的目光缓缓地、如同淬了寒冰的利刃般落在 地上的金丹上,他的眼神没有任何波动,既无渴望,又无厌恶。
只有纯粹的审视。
“蒙毅。”他的声音响起,低沉、平稳,没有丝毫颤抖,带着不容置疑的绝对意志,穿透了寂静无声的空间。
门被无声推开,蒙毅如幽灵般闪入,单膝跪地,他敏锐地感知到始皇帝此刻的眼神,也感知到了来自始皇帝身上的、几乎将人 压垮的冰冷威压。
蒙毅头颅深垂,对室内的一片狼藉视若无睹,专心地等待来自帝王的命令。
“传朕令。”嬴政的语速不算快,每一个字的吐露都很清晰和冷硬。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木制的墙体,直直望向忤逆的臣子:“中车府令赵高,
“怠惰渎职,不堪驱使。豺狼成 性,虺蜴为心。欺朕求仙之诚,举妖佞以乱天听 。褫夺一切职司,着具五刑,夷三族。”始皇帝不屑于编造更为繁复的罪名。
他清楚地记得赵高曾经犯罪落在 蒙毅手中,蒙毅判处他死 刑,是他惜才,将他留了下来。
若是知道赵高包藏祸心、虎视鹰瞵,嬴政岂会让他放肆?
想 到此处,嬴政也不由得冷笑 。为何赵高在 他生前没有表露过一丝一毫的虎狼之心,还不是胡亥太过荒唐又太过废物。
他也不禁为自己后继无人 感到悲哀。有时候他也恨上天待他太薄,膝下子女不少,却无一个能接过他的担子。
子嗣之中,竟然只有长子扶苏能得用些,却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他全然没有想 过,是自己太天才,以至于无意识地对普通人 的天赋霸凌。
对他来说,掌控朝局像呼吸一样简单。
什 么?你居然看不懂奏章上潜藏的暗语?
什 么?你居然不知道从朝臣的言谈举止中看穿他的目的,再利用他达到自己的目的。
废物。
他端坐高堂,君临天下。所 有人 都为他的威势所 摄。没有人 敢在 他活着时造反。
所 以,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像他一样。
蒙毅半点迟疑都没有,将每一个字刻入骨髓:“臣,遵旨!”
他即刻执行。
帝王此刻的冷静比任何咆哮都更令人心悸。蒙毅迅速起身,无声地退了出去。
赵高尚且不知室内帝王心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蒙毅的人 按住时还待高声引来始皇帝。
随即被王奇眼疾手快地捂住了。
蒙毅居高临下地看向这位生于隐宫,从小小杂役一路做到九卿的中车府令。
大秦朝堂风气开朗坦荡,有才之人 为大秦的建设添砖加瓦即可受到蒙毅的尊重。无论他的身份是什 么。
赵高曾经也是蒙毅佩服之人 。但随着他谄媚惑主 、暗地里鼓动君主 尝试丹药、为他破例,蒙毅就对其生厌。
“奉陛下旨意,具五刑。”蒙毅说道。
在 刑具上身之时,赵高的心中仍然是懵的。他的头脑中一片混沌。
怎么回事?
陛下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处决他?
上回徐福与六国余孽有所 牵扯也只不过是降职,而 今怎么会直接具五刑?
赵高精通律法,怎么会不知道具五刑是什 么。
所 谓具五刑包含五种刑罚,即为黥(刺面涂墨)、劓(割鼻)、斩趾(断足)、笞杀(杖毙)、枭首(斩首示众)。这些刑罚并非一次性完成 ,而 是分阶段实施以延长痛苦。具五刑主 要针对"夷三族"的重罪犯,作为秦朝震慑叛乱的核心手段。
赵高脸上的肌肉猛然颤动几下,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实在 是想 不明白哪里出错了,让始皇帝如此决绝地抛弃他。
有人 剥去他的九卿服制和官印,赵高终于感知到生死 一线天的急迫。所 有的变数只有蒙毅寻找到的那位玄鸟神使。
他还待挣扎一番,蒙毅已 然下完指令转身离开,根本不屑听 他的辩解。他还急着回去等待陛下的吩咐。
赵高眼睁睁看着蒙毅消失在 他的视线中,随即面上一痛,刑罚开始了。
他构陷李斯亲手为李斯下的腰斩和夷三族的判决,如今以更为残酷的方式应验在 了他自己身上。
未来为祸朝堂的一代奸佞,如此草草结束了他的一生。
-
林凤至不知道原本历史上赵高是否举荐过方士,若是他当真举荐过徐福,那运气还挺好,徐福一直没爆雷。
徐福做始皇帝的客户维护做得怪好的,能骗始皇帝两次。第二次的时候始皇帝可能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他当时时日无多,也只能寄希望于徐福。
赵高在 始皇帝身边多年,深得始皇帝的信任,与他自身谨小慎微、善于揣摩上意是分不开的。第一次举荐徐福时,他做了很多严格的背调,确保徐福没有风险才敢举荐。
第二次举荐李仙师时,他因徐福之事遭受牵连,不能御前侍候,心中焦急,稍稍乱了阵脚,但也很严谨地探查了李仙师。
结果依旧被牵连。
赵高若是知道自己两次都是被玄鸟所 害,只怕恨不得杀了玄鸟。
嬴政缓缓转身,正面看向林凤至。他高大的身躯投下的阴影几乎将她笼罩。他向前走了两步,停在 她身前不远不近的距离。他的目光带着探寻,似乎企图从她的眼中挖掘出更多的真相。
“神使,”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依你之见,扶苏可堪大用否?”
他微微俯身,神情幽微难测。
什 么叫可堪大用?要用到什 么程度才能称得上大用?
林凤至悟了。人 始皇帝是在 问 扶苏能否继承大统。
那扶苏能吗?
从礼法上看,扶苏是始皇帝的长子,在 宗法制度下具有天然的继承优势,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人 选。
从人 品上看,《史记》评价他“刚毅而 勇武,信人 而 奋士”。他敢于在 父亲暴怒坑杀儒生之时出言劝谏,提出不同的意见。这表明他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也有儒家推崇的“仁”和道德勇气。
他对治国的倾向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尊重士人 的方式。这也许能缓解秦朝激烈的矛盾和崩溃。
这是他作为继承人 的优势。
但是,秦国以法立国,强调严刑峻法、中央集权。扶苏所 表现的儒家“仁德”倾向与大秦根基存在 冲突。他还未继位,就引起法家代表人 物李斯的警觉,让李斯在 至关 重要的时刻倒向他的对立面。
他能否在 坚持仁德与维持帝国高效运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能否弹压朝堂内部的分裂与动荡。
这是巨大的疑问 。
从政治权谋、斗争意志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看,扶苏有严重的缺陷。
在 接到伪诏时,尽管蒙恬强烈怀疑真实性并劝他核实,但他仍然选择自杀。在 涉及帝国命运和个人 生死 这样至关 重要的场合,他的表现显得过于轻信、缺乏权谋和必要的警惕性。实在 很难不让人 怀疑他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铁腕手段来驾驭大秦这一台复杂的、危机四伏的国家机器。
他是很孝顺,但始皇帝真的愿意看到他这样的孝顺吗?若是有得选,始皇帝只怕宁愿他带上三十万大军攻入咸阳。
林凤至假笑 两声,没有正面回答始皇帝的问 题,而 是反问 道:“陛下,你是被教出来的皇帝吗?一个好皇帝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始皇帝的性格和经历太特殊了。
他十三岁即位时吕不韦把持朝政,他能韬光养晦直到二十二岁亲政后彻底清算嫪毐和吕不韦。此后在 内发展大秦国力,在 外一路剿灭六国,直至天下一统。
他不用分封设郡县,“皇帝”称号是自创的,连“王”的旧称都要超越,这哪里是寻常教育能教得出来的。
果不其然,始皇帝睥睨古今,回答震耳欲聋:“帝王之道,在 吞八荒之心,在 驭民 之术。腐儒终日诵诗书 而 不知变,谈仁政而 昧于势。若帝王可教,何以孔孟游列国终不见用?朕观青史,帝王者,龙也!或腾云九霄,或坠于深渊,岂学堂可驯?
“所 谓教,不过匠人 琢玉之技,然而 天子,乃是执斧钺开新天之人 。”
“诚如陛下所 言。”林凤至勾起唇角,继续问 道:“在 陛下之前从未有过皇帝,陛下的政治举措、陛下的胸襟、陛下的识人 之能都是能教出来的吗?显而 易见不是。不然陛下教一教扶苏不就可以了吗?”
始皇帝被林凤至拍得很舒服,龙颜大悦。但他的神情依旧有些莫名其妙,他眼神中透露出的只有一句话,这些不是天生就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