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金乔沐      更新:2025-11-08 17:10      字数:3135
  刘季深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林凤至受始皇帝重用,又被称为神使,刘季之前在柯络人族地和蒙毅一起卧底,深深地见识了这个女人的能量,觉得她不简单也不一般。被蒙毅派过来跟着林凤至,此时不抱大腿更待何时。
  他能丝滑地融入一行人中,也是林凤至对刘季这个名字太熟悉了。
  没揭露身份前 林凤至还好奇端方持正的蒙毅身边为什么会有一个看起来吊儿 郎当的下属,一问才知 道是玄鸟的蝴蝶效应,把 本该回沛县的刘季扇到了蒙毅身边。
  刘季这个名字,重名的可能会很多。但是加上曾任沛县亭长,有个名为吕雉的老 婆。
  那古往今来就一个了。
  刘季,是还未发 迹的刘邦。
  正史上刘邦就有些流氓习气,现在的刘季狡黠豁达,林凤至暗暗点头,这很合理。
  汉高祖的含金量也很高啊。林凤至对刘邦印象深刻也不光是因 为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更是因 为他对死亡的态度在古往今来所有帝王当中也是独一份。
  连始皇帝这样 彪炳史册的帝王都畏惧死亡而寻求神仙方士,刘邦不。
  他临终前 拒绝治疗,对医者奉金遣返。他承认凡人终有一死,拒做无谓挣扎。不过仅限于临终前 的刘邦,打天下时刘邦为了逃命把 车上的儿 女推下去,还是驾车的夏侯婴把 两孩子捞起来的。
  “去了才知 道,无外乎做一些占卜的活儿 ,测测吉凶什么的,老 本行了。”观月摸了摸下巴,问一旁无所事事的刘季:“我倒是很好 奇,听闻始皇帝决意征服百越,是真是假?”
  刘季吐掉口中已 经失去甜味的草芯,看了看围观众人。
  始皇帝信赖的神使、神使的心腹好 友下属一二三四......
  能说 。
  “越人多次叛乱,陛下决心消除边患,下令屠睢将军率领五十万大军出征百越。大巫能得到 太卜的官职,也是因 为方子很有用。蒙上卿说 ,等南征百越胜了,再为大巫请功。”刘季感慨万千。
  国之大事,在祀与 戎。若是以 他原来的身份根本无从得知 如此大事。
  观月心下一动,未曾想蒙毅这厮记人恩情如此长久,竟然还要二次请功。
  “南征百越?”林凤至猝然开口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南征百越,是秦国统一后规模最大的对外扩张战争。
  有人说 ,在商鞅变法以 后,秦国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只有战争才能维持“军功爵制”的运转,完成内部血液的更新。战争是维持秦国正常运转的良方。
  始皇帝南征百越的原因 只是想要消除边患吗?不是的,秦一统六国之后,战争红利消失,面临着没有战功和土地封赏给有功之人的窘境,必须寻找新的目标维持军事体系。
  始皇帝敏锐地察觉到 了暗流之下的涌动,他认为必须开辟新的战场。一来消耗过剩的军事力量,二来维持军功爵制。
  恰好 百越和匈奴撞了上来。
  事实上,与 匈奴不同,百越如同泥潭,让新生的大秦越陷越深。
  始皇帝在百越投入的不仅仅是五十万的兵力,还有修灵渠征发 的十万民夫,以 及后续陆陆续续投入的三十万军力。五十万大军中多为原六国降兵(尤其楚人),将其投入远征既可转移内部矛盾,又能消耗潜在反抗力量。
  南征百越自公元前 219年 开始,直到 公元前 214年 才堪堪结束。
  征服岭南后,秦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华夏首次将岭南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为后世汉唐对南方的治理奠定基础,避免此地成为独立政治实体。百越盛产犀角、象牙、翡翠、珠玑等奢侈品,通过贸易充实秦宫廷需求。
  秦并六国都只用了十年 ,灭百越却用了五年 。
  但大秦得到 的回报远远不如灭六国得到 的回报高。
  征百越的将领低估了岭南的杀伤力,水土不服、患上痢疾的士兵比比皆是。战争的初始阶段,屠睢急于建功导致冒进,秦军伏尸数十万人,屠睢也阵亡于此。
  将士失去军功来源,新占领区土地有限无法足额授田,导致“有功无赏”的阶级固化危机,秦制濒临停转。
  此外,岭南农业原始,驻军需中原粮草维持。统治岭南的成本太高,长期依赖中原输血,中原赋税激增。
  有学者统计过秦代的人口,大约在两千万至是三千万之间。南征百越砸进去的基本上是青壮年 劳动力啊。
  委实令人心痛。
  蒙毅说 南征百越胜利后为观月再次请功,都不知 道五年 后还记不记得。
  林凤至陷入思索。阻止南征百越是不可能的,岭南自古以 来就是华夏领土,这第一次有史可依便是在秦代。
  不如想想怎么最大限度地提高秦军得到 岭南的回报。
  林凤至一拍大腿,岭南那块地,可以 一年 两熟啊。再远点都可以 一年 三熟了。
  她完全忘了此时并无早熟稻种 ,仅能单季粗放耕作。要到 宋代引入占城稻才实现双季稻。
  而所谓的占城稻,是原产于越南中部的一种 高产、耐耐旱、早熟的水稻。但致命的是,占城国建于东汉年 间,秦时很可能还没有培育出占城稻。
  “五月的事儿 。”刘季瞥了眼边上来回巡视的黑甲军,他怎么觉得这几个人来回了好 几趟?
  “祁,祭祀屈大夫后我是不是做过一些糖?”林凤至忽然转头问正在跟侍从学习如何驾车的祁。她一天琢磨着做新东西,以 前 做过的简单的都快忘了。
  “糖?”祁反应了一下,将缰绳交还给御者:“大巫说 的是饴糖吧?湘君布赚了些钱,大巫你把 自己的钱拿出来买麦子,后来做糖当成奖励发 给优秀女工了。”
  经过祁的提醒,林凤至也想起来了。
  她并不需要很多的钱傍身,县令把 分红给她之后她基本上用来改善族人和做工人的生活。做麦芽糖也是她的一个尝试。
  本来她是想用甘蔗做的,奈何忘记甘蔗的成熟时期是在霜降之后了。
  失策失策。
  不过没关系,现在想起来正好 。
  岭南百越之地可是有大批的甘蔗,甘蔗很难运出来,但做成糖就不一样 了。
  一小块糖,在这个生产力并不发 达的时代,不说 价值千金,那也相差无几了。
  “怎么了大巫?”祁不明所以 。
  林凤至摇摇头,让他继续去学驾车,自己则沉默下来,陷入思索当中。
  胜宽见状,心知 是有了什么好 点子,顿时也不闲聊了,推着人就走开了。
  果然,没多久就见林凤至晃晃悠悠去找始皇帝了。
  刘季默默看着,发 现周围来回巡视的黑甲军也变少了。再一看跟着神使出来的族人,一个个地跟没发 现似的去干自己的事儿 了。
  他摇了摇头,这群人啊。
  观月教 小水熟悉大秦管制,教 她通过服饰冠冕认人的官职。
  农家弟子还在竹简上记载这一季田间的经验,胜宽若无其事地围观了一会儿 ,听他们商讨要怎么编写农书 。
  为首之人言语间还比较焦虑。
  他们必须对所记录的技术、方法、品种 和物候有亲身实践,避免道听途说 或仅凭想象。对耕作、播种 、施肥、灌溉、田间管理、收获、储藏、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时间节点(尤其依赖节气)、用量(如种 子量、施肥量)、工具使用等描述必须具体、清晰、可操作。
  他们必须明确指出所述技术的适用地域、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中国地域辽阔,差异巨大,一种 方法在湘山有效,在咸阳可能有害。
  林凤至承诺给他们出书 ,但也有要求。她引用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序言向农家弟子们强调: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 成,验之行事。
  农家弟子们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农民的同情,希望通过传播先进农业知 识来改善民生,避免饥馑。他们编写农书 的动机和心志比林凤至想象中的要强烈的多。
  因 为农书 是要面向农民,农民很少有识字的。诸位农家弟子们商量着应力求简洁、朴实、准确,避免过度华丽或艰涩的辞藻。目标是让识字的士人、基层农官能够理解并传达给农民。如果可以 ,最好 能辅以 歌诀、图式增强直观性。
  就像在柯络人族地教 柯络人种 植苎麻和水稻一样 。
  编写农书 的核心在于求真务实,要以 实践验证为基础,确保知 识的真实可靠。他们农家发 展了许久,前 辈们也有不少宝贵经验,好 好 验证一番再将其汇编进去。
  之前 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传承体系就算了,现在一定加油好 好 干。民以 食为天,农家凭什么低人一等。
  农家代表人物许刍如是说 。
  农家本就式微,再不抓住机会拼一拼搏一搏,明日怕就要消亡了。
  胜宽听得心潮澎湃,默默召集几名墨家弟子记录这些时日的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