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者:
金乔沐 更新:2025-11-08 17:10 字数:3145
淳于越嗤笑一声。
叔孙通沉默片刻,火光在他脸上明暗交错,他的神情变得复杂。
“陛下不是什么仁善之人 ,你敢在推广冬麦之时号召弟子们宣扬扶苏公子仁德,你是打量儒家如今还不够低谷吗?还是说 你有自信能够瞒过陛下的耳目。这里是关中,是咸阳。扶苏公子偏向儒家,但执掌天下的还是陛下。
“淳于兄,你太执拗了。夏、商、周三代之法,古固然好,然则时移世易。如今天下一统,陛下雄才大略,创万世未有之局。你我所学,当用于辅佐明主 ,安定天下,而非......空谈尧舜禹汤,触怒天颜。”
淳于越眼中猛地爆发出剧烈的光彩,声音虽弱,却字字如铁:“空谈?教化百姓仁爱,劝谏君王行义,这是空谈?扶苏公子仁厚,若继大统,必施仁政,息兵戈,养民力,这才是天下苍生之福!难道如你这般,揣摩上意,阿谀趋避,枉道而从势,便是儒者 所为 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的‘义’在何处?!你的‘道’又在何处?!”
只听叔孙通大笑起来,若是在今日之前,他或许还会因 为 淳于越这一番话有些许的羞耻,然而今日,偏偏是今日。
淳于越皱着眉,叔孙通这厮是疯了吗?
叔孙通敛了神色,朗声道:“仁?义?敢问淳于兄,你的仁义,如今可能救你出去?可能救你三族性命?道,需要活着才能传承! 如磐石当道,不知迂回,唯有粉身碎骨一途!身死道消,你的仁义,于这世间又有何益?!”
叔孙通向前逼近一步,压低声音:“你看不清吗?陛下之心,如浩浩昊天,顺之者 昌,逆之者 亡。儒学若想存续,必须先活下去!像种子埋在冻土之下,等待春来!而不是像你这样 ,硬要以身试斧钺,被连根铲除!”
淳于越听完这番话,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他眼中的怒火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疲惫却又无比清澈的决绝:“活下去?像你一样 ,做一条......能活下去的狗吗?”
叔孙通身形一僵,脸上的笑慢慢淡去,他半蹲下来,自怀中取出一本小 册子,那本册子边缘裁剪整齐、由一张张泛黄的纸张编撰而成。册子的封面用小 篆写着《农政全典》四个字。
叔孙通将书页一页页在淳于越面前翻开,上面的文字、图画一一展示在他的眼前:“看到 了吗?今日朝议陛下给 所有朝臣每人 一本。眼熟吗?”
推广冬麦之时,淳于越便见过纸张。这种比竹简更轻便的的东西无疑让劝农的工作进 展更顺利。那些农家弟子十分宝贝,竟然愿意分发给 黔首。
他们说 纸张得来不易,要用在实处。
原本口耳相传、缓慢抄录的冬麦种植技巧,飞速地在关中大地上复制和传播。
淳于越当时也只觉得甚是便利,并未深想,直到 如今叔孙通将这本《农政全 典》摆在他的眼前,他意识到 了什么,彻骨的寒意忽然攀上他的脊柱。
竹简笨重、昂贵、制作耗时。这样 一本轻便、可以随身携带的册子上刊载的内容若是做成竹简,那该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毋庸置疑,对所有学派来说 ,它的存在意味着旧的生存和传播模式被彻底颠覆了。而这个恐怖的东西,它掌握在始皇帝手中。
淳于越良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哑声道:“是神使?”
叔孙通说 道:“是。神使麾下的工匠改良了配方,纸张可以量产了。陛下也因 此 欲效仿稷下学宫开设咸阳学宫,邀请诸子百家大贤之人 来咸阳。若是能得陛下准允,相关的经典即可发送全 国,供天下学子观阅学习。哦,对了,今日陛下宣布,大秦将以关中为 试点,尝试新的选官方式。”
淳于越想起在湘水河畔见到 的那个穿着祭祀衣袍的少女,他欣赏她所展露的爱民,却无法认同 她对女子的观点。
他闭了闭眼睛,时事变矣。
上苍竟然如此 眷顾始皇帝,将这样 一个堪称神异的人 送到 他身边。
他忽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男女皆可入咸阳学宫?”
女子岂能为 官?
他至今无法忘怀在她的族地上的那一番争论。所以回到 咸阳之后 ,他亲自收了一批母鸡,就为 证实她说 的母鸡变公鸡的言论。
谁曾想,在他入狱后 没多久,家中传信给 他,豢养的母鸡中确实表现出了公鸡的特征。
它竟然在早晨时啼鸣。
叔孙通不意淳于越有此 一问:“是,陛下还特许朝中官员子女入学。约莫来年八月设一场考试选官,男女皆可为 官。”
淳于越不知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只麻木问他:“除此 之外呢?陛下这些日子没有处理我,今日派你来,想来已经有了结果。”
“百越战场顺利推进 ,章邯带着墨家研究出来的新东西去了战场。想来不日就能再有好消息。神使和扶苏公子为 你求情,你可愿去百越教化黔首,让他们心向朝廷?如此 可免死罪。你的弟子们都已经同 意了,明日就要启程。”
百越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复杂,与中原雅言难以交流。教化第一步的沟通就很 难进 行。百越有独特的断发纹身、鬼神信仰、生活习俗等。儒家那套基于中原农业文明的“礼乐”制度,在当地人 看来可能是荒谬和不可理解的。
此 外,当地气候炎热潮湿,遍布瘴气沼泽,中原人 极不适应,疫病流行。即便有观月献上的药方,也很 难避免疫病,儒家弟子大多是文弱书生,生存下来都是巨大挑战。
更何况淳于越已经一把年纪了,能不能活得下来都是两说 。
在朝臣看来,名 为 教化边民,实为 流放。
但是,有能活着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始皇帝终究愿意给 林凤至一些面子。
叔孙通也觉得这是始皇帝难得的让步。儒家思想当中也有关于教化的部分,教化边民,那也算是教化。
淳于越却只觉倍感羞辱,他毕生致力于用儒家学说 教化文明的君王和百姓,却要被发配去教化被大秦视为 蛮夷的边民,他的理想被践踏了。他的坚持被当作一件工具被丢弃。
他不能让自己的死亡毫无意义,他也不能让儒家的学说 从此 消逝。
他缓缓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叔孙通,你记住。道,不是用来传承的香火。道,是人 之所以为 人 的那根脊梁。脊梁断了,纵然活着,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我淳于越,不怕死。今日虽死,明日,后 日,千百年后 ,世人 谈及秦事,会知有一儒生,为 护心中之道,甘愿流血而死。他们也应该知道,天下儒生,不都是你这般趋炎附势之人 。”
叔孙通实在无法理解淳于越的脑回路,明明不是必死的局面,却偏偏要做一个所谓的殉道者 。
牢房之中长久沉默,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淳于越面色苍白 ,仿佛耗尽力气,重新靠回墙壁,闭上眼睛:“你走吧。我与你,无话可说 。我就在这里,等着我的结局。这,便是我的道。”
叔孙通站在原地,脸色铁青。他看着眼前这个形销骨立、却仿佛拥有一种无法摧毁的精神力量的老者 。他张了张嘴,心知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最终什么也没能再说 出来。
儒家也确实不能只有他这样 的人 。
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淳于越要完成自己心中的义,他也是儒家弟子,有什么理由 阻止呢?
他既敬佩又无可奈何。
他猛地转身,裘袍带起一阵冷风,快步走向牢门,再也没有回头。
沉重的牢门在他身后 轰然关闭。
新的秩序、新的风暴正在形成,淳于越决意赴死,他不会阻拦,他也要为 儒家在咸阳学宫之中争取一席之地。
始皇帝不喜欢的内容隐藏或者 删改,法家已然将《商君书》、《韩非子》付梓,听闻李相正召集法家之人 ,预备写一本新的书籍以用于咸阳学宫中的教导。
甚至连道家、纵横家、名 家、医家的大贤都在赶赴咸阳的路上。
农家、墨家更是不甘示弱,儒家怎可落于其后 。
甬道的尽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第51章 “好好去上学吧……
“好好去上学吧。多学点, 成为咱们柯珞人 中学识最好学历最高 的。”
温泉宫外,林凤至正在送别祁。
学完驾车之后,不知受了什么刺激, 他发奋图强,要将柯珞人 的历史记载下来。
林凤至充分尊重 他的意愿, 表示自己教不了他。恰好始皇帝准备开设咸阳学宫,李斯任咸阳学宫祭酒, 也 就 是名义上的校长 , 蒙毅任学宫丞, 所谓学宫丞,依林凤至看来才是咸阳学宫真正的管理人 。
因为李斯日理万机,实在没办法对咸阳学宫事无巨细地进行管理。
咸阳学宫一出, 涉及到法家之后在大 秦的地位,李斯即便是忙得不可 开交, 也 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放到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