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一现      更新:2025-11-11 20:08      字数:3251
  随着时间渐渐推移,厂房内周围几人明显坐不住了。
  当初巨人机械厂房的一角如今被改造成了环形的巨大屏幕,二十四小时监控着各个平台的舆情。
  这些被放大的文字评论像针尖一样扎在每个人心上,但厂房内没人说话,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关键的指示。
  空气中弥漫着静默,他们像百米赛道前默默倒数的运动员,只等着最终的发令枪响。
  方灼坐在屏幕前的沙发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光脑上星联邦有关娱乐行业的各种政策,只偶尔才会抬头看一眼屏幕。
  他能感知到周边略显忐忑的氛围,不同于身边人的紧张,他只关注对方引导的舆论是否已经到达了不理智的顶点。
  在乔安况即将第六次出门透气的时候,方灼拦住了他,轻轻昂了昂下巴:“可以发了。”
  他说话声音不大,但几名工作人员也跟着反应迅速地动了起来。
  [@乔安况:不好意思,是我太粗心了哈,午觉睡醒才发现刚刚发错版本了,竟然一不小心传了初版。
  现在已经更正成最终版了,也同步上传到了云音乐平台,赔大家一个精美mv一饱眼福]
  [@星联邦古蓝星音乐博物馆:闻古音之妙,听天籁之美,诚邀大家共赏@乔安况的新歌《蛰伏》]
  而先前为萤萤女神摇旗呐喊的粉丝们这才发现,中午乔安况在星网上发的初版原来并没传到云音乐平台上——他把她们所有人都耍了。
  而点开mv,里面的音乐竟和最开始的初版有着巨大的出入。
  开局就是肃穆的编钟声,宛如千年前传来的古音,伴随着笙箫凄婉的齐鸣,令人震撼的鼓点声声打在每一个听众的鼓膜。
  而更为震惊的是,mv里的画面几乎没有公共素材,绝大部分都是实景实拍。
  开场便是一只手指引着缓缓旋转的俯拍镜头,观众随着被风吹得振动的书画缓缓沉入金碧辉煌的正厅,看那只手随意敲着编钟,如同亦步亦趋地跟在古代乐伶的身后,听她将过往几千年被尘封的音乐娓娓道来。
  别说这个mv的直接成本了,这里面的乐器大部分人从来没见过,就算有钱都难买到。
  整个视频不过四分钟,但每分每秒都透露着燃烧经费的味道,无论是从天而降的摇臂远景、还是整个富丽堂皇的乐师工坊,制作精度和场景搭建堪称星娱顶级。
  路人观众看到这个mv的第一反应甚至不是打抄袭,而是惊叹于这家制作公司不计成本的诚意。
  在这个短短十分钟的舆论真空期过后,知名乐评人也发了条动态出来:
  [@阿凯听音乐:很多粉丝私信我做《蛰伏》最终版和《惊蛰》的音轨对比,我也宠一下粉,五分钟后开直播简评一下这两首热门歌曲,看看到底构不构成抄袭]
  江虞手里拿着便携实体光脑,提醒道:“方总,阿凯老师只肯象征性收我们一千块的酬劳,他说他要对音乐负责,对粉丝负责,我们不能左右他的最终对比结果。”
  方灼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他将《蛰伏》的mv画面、阿凯的直播间、乔安况与池莹莹的最新评论区、和两首歌被指抄袭的广场舆论一起投屏在了眼前这个巨大的环形屏幕上。
  一时间整个大屏幕分成了六七份,数不清的评论如弹幕般涌出。
  这个角落并没开灯,黑暗中的环形屏幕将他的整片视野毫无保留地圈了起来,方灼的眼前快速划过一条又一条的信息,他如同置身无数复杂画面组成的数据洪流之间,很容易让人产生随时会被其中某块屏幕吸进去的错觉。
  他对这个效果很满意。
  [亿点点,麻烦帮我开启系统直播]
  [好的宿主,计划为您打开直播功能,该直播将锁定为宿主眼中的第一视角]
  [您将有概率在直播中获得积分或道具打赏,观看量达到一定人数后将提升直播等级]
  [3,2,1,系统直播已开启]
  作者有话说:
  ----------------------
  第9章
  先前发在系统论坛里的帖子已经成了几千条回复的热帖,让大多数经营者都眼熟了方灼的id,在他开直播的一瞬间,弹幕就飞快刷了出来。
  [好炫酷,我眼睛都不知道该看哪了,哥们有点实力啊[打赏2积分]]
  [这是上一次发帖说要速通的那个新号822?]
  [系统id不允许重复,当然是同一个人。但是822刚到bc35没几天吧,这就整上这么高端的科技了?别是打肿脸充胖子]
  [大屏幕最中间的是电影画面吗,好华丽啊,什么时候我也能去娱乐圈位面过把瘾[打赏1积分]]
  [这福气给你吧,反正我是不想去bc35,怎么屏幕上大多数评论都在喷抄袭?好像是说一个新公司抄了什么萤萤女神的歌?有人看懂的没]
  [结合另一位大佬发的帖子,这个萤萤女神应该就是重生者之一,乔是822这边签的人。
  对面是真狠啊,只要乔上一世创作的歌记下来提前发布,就能污蔑乔才是那个抄袭的……看架势822这是要跟那几个重生者正面硬刚?]
  [看明白了,但是822拿什么跟对面刚,音轨对比结果一出来就完蛋了]
  [唉,新人才三格投资槽,这么快就毁了一个……]
  [兄弟,看在咱俩都在bc35待过的份上,送你个好东西,上路之前能痛快点[打赏两颗止痛丸]]
  [!!合影,捕捉一枚大佬]
  屏幕上,乐评人阿凯的直播刚刚开始,而随着《蛰伏》mv的发布,原本一边倒的舆论逐渐在阿凯的直播间互相吵得有来有回。
  阿凯已经将《惊蛰》和《蛰伏》的音频对好,同时播放了前奏。
  两道乐声同时在直播间内作响,透过昂贵的音响设备传递到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而事实上,哪怕来的不是专业乐评人,就算是普通听众都能听出来这两首歌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弦、曲调、节奏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更别说《蛰伏》中运用了大量的古蓝星乐器,把整首歌最抓耳的高潮片段直接放在了开场,编钟和大量吹奏乐器被很巧妙地结合到一起。
  大量冷门乐器的使用将整首歌的氛围塑造得肃萧又独特,仅从听感上就能和99%的流行乐拉开一大段差距。
  阿凯听了一会,忍不住将池莹莹的那首《惊蛰》直接暂停,连上耳机,让《蛰伏》充斥着双声道。
  后者在录歌的时候就在左右声道做了细腻的差异处理,将如泣如诉的笙箫声主要放在右耳,近乎有种天边来音的错觉。
  尽管在中段也有着一段节奏加快的几个小节,或许是为了在音希平台上推广而准备的,但这个片段完美地融进了整首歌里,并没打破总体那种古典感。
  这是今年最让他惊艳的原创曲目了,无论资金成本还是创作精力,整个制作团队都明显下了功夫。
  阿凯跟着节拍满意地频频点头。
  而《惊蛰》则远没有这么复杂用心的编曲,从他的角度看,完全是一首无聊的口水歌。
  他听着听着甚至笑了,还没看弹幕就将耳机摘下来放到一边:
  “网上怎么能吵成这样,我先下个结论,乔安况绝对没有抄袭,这两首歌除了歌名以外没有任何相似点。”
  他的点评格外犀利,不考虑任何创作者或歌手的咖位,从不捧知名歌手的臭脚,就算是天王级别歌手的敷衍之作仍会在他这里收获差评,也因此他在圈内的地位和口碑都相当高。
  阿凯清了清嗓子,毫不客气地评价道:“其中一首是艺术,另一首是屎,我指的是谁大家都懂。”
  现在他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已经突破了八万人,不同于一开始针锋相对的争辩,池莹莹的粉丝已经被涌入的大波路人淹没。
  大家的话题逐渐从抄袭偏到了《蛰伏》这首歌本身,不止有人夸歌好听,还有人在趁机安利mv。
  从最终版发布到现在不过短短半小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路人真正开始听歌,舆论也发生了反转。
  就在阿凯打算就此关闭直播间的时候,弹幕里有好事者建议他把初版也锐评一下。
  伴随着初版伴奏在直播间响起,弹幕不约而同地刷起了问号。
  没别的,这个初版和池莹莹新发的那首歌就很像了。两者用了同一种和弦,连副歌部分都极其一致。
  阿凯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他马不停蹄地点开乔安况上一首发布的《灼烧》,发现这三首歌简直是一个妈生的。
  但专业人士一听就能听出来,哪怕只是初版,乔安况对变调转音的处理都极其细腻,而池莹莹的创作明显要稚嫩很多。
  双手撑着下巴,他眉头紧锁,将直播主界面调到了乔安况的星网账号页面上,又看了看乔安况和池莹莹分别发动态的时间。
  也就是说,是乔那边先发了《灼烧》,而在《蛰伏》初版发布后不久,池莹莹拿出了一首和它们高度相似的新歌,试图靠粉丝的力量按头对方抄袭,可没想到乔竟然反手又抬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