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12节
作者:
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1 20:19 字数:5072
陈老太看到儿子真被铐上了,顿时瘫软在地,哭嚎着:“我的儿啊!天杀的!你们冤枉好人啊!”但民警并未对她采取强制措施,只是严厉警告她不得再骚扰李夏莲母女,否则将依法处理。
走出派出所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清冷的晨风一吹,李夏莲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把小雨搂得更紧。李栋梁脱下自己的外套,不由分说地披在小妹身上。
“别怕,他十天出不来!正好,我们抓紧时间!王律师约了今天上午九点,咱们回去收拾一下,吃点东西就去!”
回到李春兰家,简单的洗漱和热粥下肚,才驱散了些许疲惫和寒意。
第21章 起诉离婚
王律师是个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精明干练的男人。他仔细地听着李建国和李夏莲的陈述,翻看着伤情鉴定报告、派出所的笔录副本(李建国托关系加急拿到的)、以及苏晓整理的小雨遭受辱骂和威胁的详细记录。
“情况我基本了解了。”王律师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李女士,你的遭遇令人同情,但请放心,法律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们掌握的证据链是比较有力的:伤情鉴定是核心物证,派出所的笔录和初步处理结果(陈志强被行政拘留)是重要佐证,关于对方家庭有遗弃甚至贩卖儿童意图的证人证言(邻居、小雨本人及苏晓的记录)也非常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小雨的抚养权归属,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他顿了顿,看着李夏莲的眼睛:“离婚诉讼,我们主要诉求三点:第一,判决离婚;第二,小雨的抚养权归你;第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以及要求陈志强支付因家暴造成损害的赔偿金,和孩子的抚养费。根据《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家暴是法定离婚理由,且施暴方在财产分割和抚养权归属上处于劣势。以目前的证据,胜诉把握很大。”
听到“胜诉把握很大”,李夏莲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大半。她看着王律师,“王律师,一切…一切都拜托您了!只要能离婚,能拿到小雨的抚养权,财产…我可以不要那么多……”
“该争取的必须争取!”李栋梁立刻打断她,“那是你应得的!还有赔偿金!不能便宜了那畜生!”
王律师点点头:“李大哥说得对。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要理直气壮地争取。这样,我马上起草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李女士,你需要在所有文件上签字确认。另外,”他转向李建国,“尽快联系您提到的邻居证人,我需要和他们见面,固定证词。”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李栋梁拍胸脯保证。
转眼就到了国庆节,因为李夏莲的事情到了离婚这一步,也瞒不了李家二老了,李栋梁就带着李夏莲回了老家呆了几天。
李老太见了自己小女儿的样子,抱着女儿哭的不能自已,叫着自己女儿可怜,为什么受这种罪,恨不得能替女儿分担。
李夏莲也哭着说对不起,这么大了还要母亲担心。
命苦啊哭的不能自已,李大哥大嫂赶紧劝。
李父红着眼睛,默默的抽着烟。
接下来几天李母变着花样补偿小女儿和外孙
李栋梁雷厉风行地找到了刘婶和赵大爷。两位老邻居本就对陈家的所作所为看不惯,得知李夏莲要离婚,都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作证,详细描述了他们目睹或听到的家暴情形和陈家对小雨的刻薄言语。王律师亲自做了详细的询问笔录,并让证人签字按了手印。
十一过完李夏莲回到李春兰的早餐店帮忙,渐渐上手,收钱、招呼客人、收拾碗筷,动作麻利了许多。
虽然笑容还带着些许勉强,但眼神里的怯懦和躲闪在慢慢褪去。每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让她暂时忘却了烦恼,也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靠自己双手挣钱吃饭,是一件多么踏实而有尊严的事情。
李春兰也大方,每天结算工钱,虽然不多,但李夏莲拿着那几张带着油渍的钞票,心里却无比珍重。
小雨的情绪也明显好转。在苏晓的陪伴和开导下,她脸上的笑容多了,晚上惊醒的次数越来越少。
李春兰托关系,暂时给小雨在附近的小学办了借读,让她不至于落下太多功课。
看着女儿背着新书包,怯生生却又充满期待地去新学校,李夏莲的心被填得满满的,那份离婚的决心更加坚如磐石。
十天的行政拘留期很快过去。陈志强出来了,但李家已经严阵以待。
李大哥专门找了两个信得过的朋友,暗中在早餐店附近留意,防止陈志强狗急跳墙来报复。
陈志强果然来过一次,远远地在街角徘徊,眼神阴鸷,但看到李建国魁梧的身影和店里人来人往的热闹,终究没敢靠近,骂骂咧咧地走了。
法院的传票如期送到了陈志强手中。开庭的日子定在了一个月后。
庭审那天,
李夏莲在李建国和李春兰的陪同下走进法庭,王律师一身笔挺的西装,神情自若。对面,陈志强脸色铁青,旁边坐着一个看起来有些油滑的男律师,陈老太没被允许进法庭旁听。
庭审的核心围绕家暴和子女抚养权展开。
王律师沉稳有力地陈述诉讼请求,并一一出示证据:医院的伤情鉴定报告、派出所的笔录和行政处罚决定书、邻居刘婶和赵大爷的证词、苏晓整理的关于陈家威胁送养小雨的详细记录。
他逻辑清晰,引用法条准确,将陈志强的家暴行为和其家庭对小雨的恶意暴露无遗。
陈志强的律师试图反击,质疑伤情来源(说是李夏莲自己摔的)、否认邻居证言的真实性(说是李家收买)、辩称关于送养小雨只是气话并非真实意图。
但王律师早有准备,他出示了伤情鉴定中医生对伤痕成因的专业分析(明显是外力殴打形成),质询对方律师是否有证据证明邻居被收买,并强调多次、长期、针对未成年人的恶意威胁,无论是否“气话”,都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足以影响抚养权的判定。
当王律师请求传唤小雨作为证人(在法官特别允许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下,由法官单独询问)时,陈志强猛地抬起头,眼神凶狠地瞪向李夏莲。
李夏莲毫不畏惧地回视着他
法官单独询问小雨的过程很短。孩子虽然紧张,但回答得很清楚,确认了爸爸打妈妈,爷爷奶奶骂她是“赔钱货”,说过要送走她的话。孩子的证言,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陈志强一方本就脆弱的防线。
陈志强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异常沉默,除了最初否认几句,后面几乎不再开口,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的律师也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调解环节,法官例行公事地询问双方意见。李夏莲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坚定:“法官,我坚决要求离婚。为了我自己,更为了我的女儿小雨,我们必须离开那个家。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小雨的抚养权。” 陈志强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不!离!”
调解失败。
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走出法庭,李夏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姐,哥,”她看着李春兰和李建国,眼中闪烁着泪光,嘴角却努力扬起一丝笑容,“我感觉…我们快赢了。”
李栋梁用力拍拍她的肩膀:“那当然!邪不压正!”
李春兰搂住她:“以后的日子,会好的。姐帮你一起,把小雨好好养大!”
苏晓拉着小雨的手,站在不远处看着。小雨仰着小脸问:“姐姐,妈妈以后是不是再也不用挨打了?”
苏晓用力点头,“嗯!再也不会了!
第22章 苏记早点变苏记小吃
一周后,法院的判决书送达。
王律师特意亲自送来。“李女士,恭喜你。”他将判决书递到李夏莲手中,语气带着一丝温和,
“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婚生女小雨由你抚养,陈志强每月支付抚养费直至小雨成年;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向你倾斜,位于老城区的那间小平房判给你,作为补偿,你无需再向陈志强支付其他费用;
同时,法院支持了你关于家暴损害赔偿的请求,陈志强需在一个月内支付相应赔偿金。”
李夏莲的手指微微颤抖,她看着判决书上的字迹,眼圈瞬间红了。积压了多年的委屈、恐惧,在这一刻化作滚烫的泪水滑落,这一次,却是轻松和释放的泪。
“太好了!夏莲,你看!”李春兰凑过来,声音哽咽又激动,“终于解脱了!”
“以后好好过日子,没人再能欺负你娘俩了!”
苏晓拉着小雨的手,蹲下身对她说:“小雨你看,妈妈赢了,我们以后都好好的。”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妈妈脸上的泪水,伸出小手笨拙地帮她擦去,“妈妈,不哭。”
陈志强自然是不服判决的,据说收到判决书后在家摔了不少东西,但王律师早已提醒过,对方上诉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李夏莲一家也就没再多理会。
拿到判决书的第二天,李春兰带着苏建国和李栋梁陪着李夏莲回了陈家收拾东西。
陈志强不在家,陈老太坐在门口唉声叹气,却也没敢再多说什么。李夏莲只捡了些自己和小雨的衣物用品,其他的,她一点都不想带走,仿佛那些东西上都沾染着过去的屈辱和痛苦。
搬离陈家的那一刻,李夏莲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曾经让她以为是“家”的地方,如今只觉得陌生又压抑。她深吸一口气,转身牵着小雨的手,头也不回地跟着哥哥姐姐离开了。
转眼到了和王大爷签租房合同的那天,第二天装修队就进场了。
砸墙、铺砖、刷漆……不大的空间里一片忙碌。李夏莲每天早上先去早餐店帮着忙活一阵,等高峰过去,就立刻转到隔壁装修现场帮忙。搬个材料、打扫卫生、给工人师傅递瓶水……她手脚麻利,眼里有活,一点都不含糊。
李春兰看着妹妹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那个曾经唯唯诺诺、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妹妹,正在一点点找回自己的力量。
小雨在新学校也适应的很好。新学校的老师很和蔼,同学们也很友好。
刚开始小雨还有些拘谨,但在苏晓一有空就去接她放学、陪她聊天的鼓励下,没过多久,她就渐渐融入了新环境,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还交上了两个新朋友。
苏晓初二的学习生活也非常紧张,下午六点放学,六点半左右吃饭,吃完饭跟小雨聊会天,再问一下学习情况,七点半左右开始带着小雨一起当天的家庭作业。
学校每天都会给各个年级准备练习卷子,再加上各科老师根据学习进度布置的其他作业和练习。
还要负责给小雨讲解不会的题目,期间小雨写完作业就先回房睡觉,基本到十点十点半苏晓才能完成作业。
这还没有包括背单词,背课文,背公式等,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苏晓只觉得自己每天的觉都不够睡。
周末两天虽说是双休,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到根本没时间休息,每天争分夺秒的学习。
小雨在这种氛围下做完作业也不看电视了,也开始抱着书在旁边看。
李春兰看着实在心疼,但又没有办法,她和苏建国都在忙着装修,只能让夏莲每天晚餐多烧点营养的犒劳一下两个上学的。
早餐店的扩大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没多久就到元旦。
苏晓背着一书包的卷子开始了元旦假期,李春华和苏建国自然是要忙装修的事情,苏晓带着妹妹在家里学习玩耍,李夏莲每天中午晚上回来做饭。
放假第一天,苏晓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在家陪着小雨看看电视,下午一起跟着去店里送饭。
“你们怎么来了,这里脏死了”李春兰看着苏晓和小雨问道。
“这不是好奇吗,都还没来看过”
苏晓观察着目前的进度,想着年前应该是能完工后的,一家人忙了一个下午,李夏莲要带她俩回家,顺便做饭,苏晓和小雨不愿意,想在店里再玩会。
李春兰决定晚饭不做了,买点肯德基在店里吃,最开心的莫过于小雨了。
新店里弥漫着新鲜油漆和木屑的味道,与肯德基炸鸡汉堡的浓郁香气奇异地混合在一起。工人们早已收工,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苏建国、李春兰、李夏莲,还有两个眼睛亮晶晶的孩子——苏晓和小雨。
“哇!汉堡!”小雨捧着比她脸还大的汉堡,小口小口地咬着,脸上是纯粹的、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快乐。这种“洋快餐”对她来说,是极少尝到的奢侈味道。
“慢点吃,别噎着。”李夏莲温柔地帮小雨擦掉嘴角的沙拉酱,自己则拿起一块鸡翅,动作却显得有些拘谨。这种花钱买来的现成食物,对她来说还是有些不习惯。
苏晓则斯文地吃着薯条,一边打量着焕然一新的店铺。明厨明档的区域已经砌好了墙,贴上了光洁的瓷砖,水电管线也基本布好。
桌椅虽然还没进场,但规划好的区域错落有致,想象着以后坐满食客的样子,她心里也涌起一股期待。
“爸,妈,小姨,你们看,”苏晓指着操作间的位置,“等灶具安好,这里一开火,热气腾腾的,外面就能看见,多吸引人。”
“是啊,”李春兰笑着点头,疲惫的脸上满是憧憬,“你王大爷说了,过两天水电验收完,就能安设备了。争取年前把硬装都弄利索,年后再收拾收拾,开春就能开张!”
苏建国喝了口可乐,看着妻子和妹妹:“辛苦你们了,尤其是夏莲,两头跑。等店开起来,日子就好过了。”
李夏莲连忙摆手:“姐夫别这么说,能帮上忙,我心里才踏实。”
她看着这间一点点从破旧变得规整明亮的店铺,又看看身边叽叽喳喳的小雨,心里那份对新生活的渴望越发清晰。
这里很好,姐姐姐夫待她如至亲,但……这终究是姐姐的家。她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能让她和小雨安心扎根的小窝。王大爷那间准备出租的小房子,她一直记在心里。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吃着聊着,卷帘门哗啦一声被推开了。门口站着穿着厚棉袄的王大爷,手里还拎着个工具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