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56节
作者: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09      字数:3392
  李夏莲答应着转头看向苏晓:“晓晓,你怎么想?喜欢那里吗?”
  苏晓用力点头:“喜欢!爸妈,我觉得为了这样的环境和未来的机会,值得投入。
  而且…我觉得这里的房子,以后肯定会更值钱。”她带着前世的模糊记忆,小声补充了一句。
  苏建国一拍大腿:“好!我闺女说值,那就值!明天就让中介约房主谈谈价格!咱就在这清华旁边安家了!”
  因为要买房的原因,苏晓她们还要在北京多待一段时间。
  李夏莲就决定带着小雨先回江市,她的小吃摊必须要开了,一天不开就一天不见钱进账。
  送走了李夏莲和小雨,苏建国立刻联系了中介小哥。
  :“小张啊,对,是我,苏建国。我们商量好了,就定昨天看的那套十五楼的!
  第96章 华清嘉园
  你帮忙联系房主,看看价格能不能再商量商量,咱们约个时间面谈!我们诚心要,手续啥的越快越好!”
  中介小张一听,连声答应:“好嘞苏哥!您放心!我这就联系!
  房主是位老教授,人很爽快,我尽量帮您争取个优惠价!约好了时间我马上通知您!”
  挂了电话,苏建国搓着手,在房间里踱步,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一百多万呐…这辈子都没花过这么多钱…”
  “瞧你那点出息,又不是没买过房子,花园里单套房子也百十万呢,没见你这样。”
  “那能一样吗,那花园里你自己去看的,看完就买了,全程都没我啥事,能跟这个比?”
  “行行行,还是赶紧想想咱们是贷款还是全款吧。”
  “全款来不急吧,咱们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回去买房子也不是立马能卖掉的,还是得贷款。”
  “那我们外地人在京市好贷吗?”李春兰担心的问。
  “不慌,等见面问问中介。”
  等待中介回复的间隙,一家人也没闲着。
  又去了一趟华清嘉园附近,这次不像游客,更像未来的业主,带着审视和规划的眼光细细打量。
  去中介说的那个菜市场转了转,果然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种类齐全,价格也算公道;
  去了附近的超市,看了看日常用品的供应;还特意去坐了坐地铁和公交,体验了一下周边的交通便利程度。
  越看,心里越踏实,越觉得这地方买得对。
  下午,在中介公司的会议室里,苏晓一家见到了那位气质儒雅的老教授房主。
  双方沟通得很愉快,原本一百二十二万四的房价,一百二十万成交,老教授还夸苏晓一看就是读书的料,祝她将来学业有成。
  “小马,我们不是京市户口能贷款吗?”苏建国想起光顾着谈价格,忘记问贷款的事。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有点麻烦,如果是公职人员公积金贷款,或者有差不多价值的房产会好贷很多。”
  “房产,房产有啊,我们拆迁房五套行吗?”李春兰一听这事能成啊。
  “呦!那行啊,江市也不是什么小地方,那可太行了,哥姐。”
  中介心想早知道拆迁户,当初就带着看更大的户型了,谁能想到不显山不显水的一家是拆迁户啊。
  (老天爷!你偏哪~这世界多我一个有钱人又能怎么样!)
  (今天也是得红眼病的一天哦,等会路过垃圾桶踹两脚泄愤。)
  中介小马内心戏结束,调整好心情,很专业的带着苏建国走流程。
  签合同、交定金,一切进行得顺利又迅速。
  跟老教授说定首付三天内打到他卡上,到时候中介带着他到银行走贷款流程。
  等银行拨完款就能拿钥匙了,现在的房屋贷款可比后世快多了,一个多月就能拨款。
  也就是说,十一之后他们在首都京市,就拥有一套房子了!
  苏建国和李春兰回到酒店,归拢了一下自己手里的现金,大概七十多万。
  30的首付肯定够了,再抛去装修,还能剩点。
  因为拆迁房签了三年的代管协议,最快也得后年才能卖。
  苏建国和李春兰打算把花园里那套120的房子卖掉。
  苏晓一听,那哪成啊,“爸妈,家里买了这个房除了装修还有其他要用钱的地方吗?”
  “那倒没有,就是有贷款要还,但是租房和仓库租金足够还的了。”
  “就算加上这个房子的贷款也够还了,日常开销靠店里的就足够了。”
  “那我们卖房子干嘛?”苏晓听着爸妈的话很是疑惑。
  “对呀,卖房子干嘛?”苏建国和李春兰一看看我,我看看你。
  两人像是反应过来一样,笑了起来,“我和你爸想岔了,卡里突然就剩这点钱,我俩有点不习惯,总想着把卡里的钱补上。”
  “是啊,原来可是一百多万,现在装修完估计就剩十多万了!”
  苏建国说完这话自己都愣住了,就剩十多万了,这话放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自己都嫌少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建国负责和中介、银行对接,了解贷款流程和所需材料。
  李春兰和苏晓除了去银行那天跟着,其他时间俩人都在一起研究装修的事情。
  “这房子虽然简单装修过,但是我打算拆了重装,等你来了北京读书,我们就定居在这了,可得好好装一下。”
  “嗯嗯,我看行,我的房间这里打一组柜子,床旁边是我的书桌,这一面墙再给我打上书柜,我要放书。”
  苏晓拿着自己画的图,跟李春兰要求自己房间怎么装。
  “行行行,你的房间到时候全按照你的想法来。”
  “但是有个问题很棘手啊,装修咱们找谁啊?”
  李春兰想到装修就头疼,装修本来就是一件麻烦事,自己家还有人在京市。
  找熟人没有,再说装修就忌讳找熟人,找装修公司,自己家没人在京市,等于是全凭装修公司良心。
  这哪敢赌啊…
  对于这个问题,苏晓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先把房子卖了再说。
  一周后,所有前期的手续基本办理妥当,购房合同正式签订,首付款也支付完毕。
  剩下的贷款审批和过户手续,有一些需要他们回到江市后,准备好相关材料,到时候苏建国一个人在过来办一趟手续。
  踏上返程的火车时,三个人的心情与来时截然不同。
  来的时候只想着带苏晓旅游散心,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谁知道回来的时候包里就装着购房合同了。
  火车哐当哐当地向南行驶,窗外的风景再次流转。
  苏晓靠着车窗,手里摩挲着新家的效果图,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前段时间的阴影好像也消散了很多。
  从北京回来后,苏晓更加坚定自己考清华的决心,一头扎进学习中,自己缺了小半学期的课,必须要补上,不能影响后面的学习进度。
  苏建国则是在一周后带着准备好的材料又去了一趟京市。
  第97章 有一些小插曲
  从北京回来后,苏建国又独自跑了两趟京城,主要是办理银行贷款面签、提交江市房产出售的证明材料以及最终的过户手续。
  过程繁琐,但一切进展顺利。最后一次回来时,崭新的房产证上已经写上了苏建国和李春兰的名字。
  然而,最后一次去办理贷款手续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让苏建国心里有点发虚。
  负责跟进他贷款材料的中介公司那个年轻女业务员,似乎对他格外热情。
  几次接触下来,不仅言语间嘘寒问暖,有一次递材料时,手指还有意无意地碰了他的手背,眼神也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苏建国虽然是个大老粗,但这点暗示还是能感觉出来的。
  他当时就心里一咯噔,立刻板起脸,公事公办地把手缩了回来,语气也冷淡了不少:“材料齐了吧?齐了我就走了,家里还有事。”
  那女业务员看他这副不解风情、甚至有点避之不及的样子,脸上有点挂不住,讪讪地说了句“齐了”,也没再多话。
  回来的火车上,苏建国心里直打鼓。他倒不是有什么歪心思,纯粹是怕惹麻烦。
  这要是让李春兰知道了,哪怕他什么都没干,依着春兰那性子,也得闹一场大风波。
  他越想越觉得不能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以后跟那中介公司也没太多打交道的机会了。
  这些苏晓都没有参与了,重新回到熟悉的校园,走进教室前,她心里其实是有些忐忑的。
  她不知道同学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她,是同情、好奇,还是议论?
  然而,让她松了一口气的是,班级里的氛围和她预想的不一样。
  许是班主任显然提前和大家沟通过,同学们见到她,虽然眼神里有关切,但并没有人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只是像往常一样打招呼。
  “苏晓,来了啊!”
  “暑假作业写完了吗?”
  最多就是关系好如王圆圆、孙悦,会私下小声问一句“没事了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默契地不再多提。
  这种正常化的对待,恰恰是苏晓最需要的。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桌上摆着简单的两菜一汤。
  李春兰给苏晓夹了一筷子青菜,开口道:“晓晓,北京那边房子的钥匙,你爸已经拿回来了。”她说着,看了一眼苏建国。
  苏建国立刻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那把崭新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脸上带着几分自豪。
  “嗯,手续都办利索了,房本也拿到了。就等咱们啥时候想装修,就能动工。”
  苏晓眼睛一亮,拿起钥匙看了看:“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