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77节
作者: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10      字数:3451
  苏建国和李春兰在苏晓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就给苏晓单独开了一张银行卡。
  苏晓的生活费不是按月给的,她们一次性在卡里放了五万块,给苏晓作为生活开支。
  一方面他们相信苏晓有管理这笔钱的能力,不会出现胡乱花钱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女儿需要用钱的时候,能直接拿得出来,而不是想着怎么跟她们开口。
  毕竟他们也听身边人说过一些谁谁家,女儿上大学父母就给几百块。
  女儿想买套衣服都要批判一顿,结果转头女儿在外面找了个给钱大方的。
  他们家现在条件好了,万没有让女儿因为钱的事情窘迫的道理。
  等吃完刨冰,食堂里的人逐渐开始多了,一家人看这人流量,也不想跟大伙挤了。
  “要不咱们回家吃吧,这会正热,回家我弄点干挑,配上三鲜汤。”苏建国提议道
  “我同意。”苏晓马上举手表示同意,回家吹空调不好吗,食堂什么时候不能吃。
  女儿都同意了,李春兰哪里会有意见。
  等待苏晓吃上干挑,喝上三鲜汤,“呼!谁能有我舒服啊…家就在学校旁边。
  上午报到,中午还能回家吃饭,睡一觉下午再回学校都来得及。”
  “只要你想天天回来吃都行。”
  “爸,你这干挑做的一绝,这要是开家干挑店,那绝对火爆。”
  “还是算了,不能开,我怕生意太好,给我爸累着了。”
  苏建国叫苏晓这马屁拍的,嘴就没合拢过,恨不得再去多给苏晓做几碗不同浇头的干挑。
  李春兰看着苏晓给他爸哄的马上都找不到北了。
  “好了好了,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再夸你几句,你都能上天了。”李春兰打趣着。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画面很是温馨。
  下午四点多,暑热稍退,苏晓才慢悠悠地从家里出发,再次走向清华园。
  这次她没让父母送,李春兰和苏建国晚上还要赶动车回江市处理卖房的事情,也需要时间收拾一下行李。
  苏晓再次回到宿舍的时候,另外两个室友都到了,家长们也都回去了,屋里就剩下三个小姑娘。
  苏晓推门进去,三人正一起边吃着零食,边聊着天。
  见苏晓进来,三人同时转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
  苏晓一瞬间社恐发作,呆在原地。
  就在这短暂的安静即将变得尴尬时,三人里个子高挑、皮肤白皙的女孩,
  率先打破了沉默,她扬起一个爽朗的笑容,带着点东北腔:“哎呀,你就是苏晓吧?上午第一个来的?我们刚才还猜你呢!赶紧进来呀,我们在聊军训的事呢。”
  这一嗓子,瞬间打破了僵局,另外两个女孩也笑了起来,气氛立刻松弛下来。
  “对,是我。”苏晓也笑着走进来,顺手关上门,“你们动作也挺快呀,家长们都回去了?”
  “回去了回去了,再不走我妈能把我这衣柜再整理三遍!”另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说道。
  她长得娇小可爱,眼睛很大,看起来古灵精怪的。
  赵琳还是那副腼腆的样子,推了推眼镜,小声补充:“我爸妈也刚走没多久。”
  四个女孩开始了“室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流。
  “苏晓,18岁,江市,化学工程。”
  “孙薇,19岁,哈尔滨,也是化工。”
  “陈欣,19岁,广州,经济管理学院。”
  “赵琳,18岁,西安,生物科学。”
  “哇,江市!我知道,出了名的宜居城市!”陈欣说道,“你们那的早茶是不是特别好吃?”
  苏晓笑着纠正:“早茶是广府的特色啦,我们江市小吃也很多,以后有机会请你们尝尝。”
  说完苏晓又补充道自己来上学,父母也跟着来了京市,家就在学校旁边,以后有机会带大家去我家玩。
  三人表示真的很羡慕,家离得这么近,不想他们回去一趟要好久。
  眼看说着说着大家都开始想家了,陈欣更是眼圈都要红了,孙薇赶紧转移话题。
  “哎妈呀,咱们宿舍就我和苏晓是化工的,以后上课可以一起了!”孙薇显得很高兴,拍了拍苏晓的肩膀,力道不小,带着东北人特有的实在。
  苏晓差点被拍一踉跄,“是呀,以后咱俩一起上课,一个班。”
  “你俩还有个伴呢,我跟赵琳我俩孤家寡人,很是孤独啊!”说着就要跟赵琳拥抱。
  赵琳性格腼腆,红着脸和陈欣抱了抱,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偶尔微笑着的插一句话。
  四个女孩聊着各自的家乡风物,聊着对大学的初印象,聊着对即将开始的军训的一点小担忧。
  宿舍里充满了青春的笑语声,初次见面的生疏,就在这轻松的氛围中迅速消融。
  苏晓看着眼前三位性格各异但都友善可爱的室友,终于是放下心来,这回不用担心跟室友处不来了。
  “等会晚上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我看食堂有麻辣香锅,你们想吃吗?都能吃辣吗?”孙薇主动提议道。
  “我可以。”
  “我也可以。”
  “我小小可以。”陈欣举了一半的手,“那个我广东人,吃辣一般般,等会微辣可以不?”
  “可以啊,那我们等会就点微辣吃。”剩下三人都表示可以。
  等到四人在食堂吃上微辣的麻辣香锅,看着对面孙欣被辣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第129章 魔鬼军训
  看着陈欣被辣得鼻尖冒汗,眼眶泛红,不停地吸着气,还倔强地不肯放下筷子,另外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欣欣,要不你去买瓶冰饮料缓缓?”苏晓忍着笑建议道,她看陈欣那样子实在有点“惨不忍睹”。
  孙薇更是直接,把自己那瓶还没开封的冰镇矿泉水推了过去。
  “快,喝点冰水压压!我说微辣,没想到这京市的微辣也这么带劲啊!” 她自己是面不改色,吃得津津有味。
  赵琳也细心地递过去一张纸巾,小声说:“擦擦汗。”
  陈欣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大口,又用纸巾擦了擦眼角生理性溢出的泪水,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带着点委屈的腔调:“哎呀嘛呀……这哪里是微辣,这分明是欺负我们广东人!” 她的话又把大家逗笑了。
  “看来以后咱们点餐,得给欣欣单独要个‘广东微微辣’才行。”苏晓打趣道。
  “这个可以有!”陈欣用力点头,引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虽然被辣得够呛,但陈欣显然很享受这种集体氛围,稍微缓过来一点。
  又小心翼翼地尝试起来,只是这次学乖了,每次只夹一小点,配上大口米饭。
  四个女孩一边吃,一边继续聊天,话题从食堂口味发散开去。
  孙薇说起哈尔滨的锅包肉、红肠,描述得绘声绘色,让没去过的三人心生向往;
  陈欣则分享了广州琳琅满目的早茶点心,光是听她说虾饺、烧麦、凤爪的名字,就让人食欲大增;
  赵琳虽然话不多,但也说起西安的羊肉泡馍、肉夹馍,语气里带着家乡的自豪;
  苏晓也介绍了江市的特色小面和卤味,还特意提到她爸爸手艺很好,以后有机会请她们到家里尝尝。
  通过这顿饭,彼此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她们发现,虽然来自天南海北,饮食习惯各有不同。
  但年轻人之间那种快速建立友谊的奇妙化学反应正在悄然发生。
  吃完饭,四人一起把餐盘送到回收处,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校园里。
  晚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吹散了食堂里的喧嚣和烟火气。
  “明天就要开始入学教育了吧?然后就是军训……”孙薇看着路上张贴的各种通知,说道。
  “嗯,听说军训挺严格的,太阳也毒。”赵琳有些担忧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不怕!咱们买好防晒霜,互相提醒着涂!”陈欣虽然怕辣,但对防晒很有心得,“我带了超级防晒的,明天分给你们用!”
  “太好了!我就指望你了欣欣!”孙薇一把搂住陈欣的肩膀。
  苏晓也笑着说:“我也带了,不过多备着点总没错。”
  晚上躺在各自床上,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因为新环境和新朋友而有些兴奋。
  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先起了个头,聊起了高中生活,聊起了对大学课程的想象,聊起了对未来的一些模糊憧憬……低语声和轻笑声在夜色中流淌,直到夜深才渐渐平息。
  苏晓在临睡前,收到李春兰发来的短信,说他们已经安全坐上回江市的动车,让她早点休息,别熬夜。
  苏晓看着手机上妈妈发来的简短信息,回复了一句“知道了妈,你们也注意休息,到了报个平安”,便放下了手机。
  宿舍里已经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窗外隐约的虫鸣和室友们均匀的呼吸声。
  第二天,大学生活的序幕正式拉开。
  上午是院系的入学教育,在宽敞的阶梯教室里,化工系的领导和辅导员向新生们介绍了。
  学校的历史、院系的概况、专业设置、学分制度以及一些重要的校规校纪。
  苏晓和孙薇坐在一起,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
  周围是同样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让苏晓真切地感受到了顶尖学府汇聚英才的氛围。
  下午则是全校的新生大会,在综合体育馆举行。
  场面更加宏大,校领导、院士代表、优秀学生代表轮流发言,激昂的话语、殷切的期望,
  让在场的每一位新生都心潮澎湃,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一丝肩负重任的使命感。
  入学教育结束后,真正的挑战——军训,便如期而至。
  领完军训服,宿舍里一片忙乱,肥大的作训服、硬邦邦的胶鞋、不太合适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