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107节
作者: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11      字数:4034
  看到伙伴们重新燃起的斗志,苏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分歧和困难是存在的,但她们想要共同走下去的意愿,同样强烈。
  在又一次深入讨论了数个夜晚,甚至咨询了学校的创业指导老师和一位做企业管理的校友后,一个关于“403实验室”未来的初步方案逐渐清晰:
  四人核心团队暂时保持现有股权比例不变,但一致同意,在未来引入关键员工或职业经理人时,共同稀释部分股份设立期权池,以激励团队。
  尽快注册成立正式的公司,设立董事会,四人均为董事。重大事项需至少三人同意方可执行。
  在几人出国前,全力物色一位靠谱的运营经理,负责日常的行政、财务、客服、仓储物流等事务,向核心团队汇报。
  同时,招聘一名研发助理,在国内配合赵琳进行实验和品控工作。
  全面推行在线项目管理工具,建立严格的文件管理和版本控制制度。
  固定每周日晚上进行核心团队视频会议。
  每年年底共同制定下一年度的产品规划、营销计划和财务预算,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目标。
  这个方案并非完美,执行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它为迷茫中的四人指明了一条可以共同努力的道路。
  决议初步达成的那个晚上,四个女孩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散去。
  她们一起离开了科技园的办公室,走到了大学城旁边她们常去的那家小咖啡馆,坐在了熟悉的靠窗位置。
  窗外华灯初上,学生们三五成群,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她们看着彼此,仿佛又回到了大三那个为洁面乳配方争得面红耳赤,又为一次成功测试雀跃不已的夜晚。
  “真快啊,”陈欣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感慨道,“感觉昨天我们还在宿舍里,用晓晓的小电锅煮泡面,讨论着要不要试试做手工皂呢。”
  “是啊,”孙薇笑了,“那时候哪想到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还能为要不要继续把公司开下去而‘烦恼’。”
  赵琳的嘴角也难得地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苏晓看着她们,灯光在她眼中映出温暖的光点:“不管未来我们在哪里,403实验室永远是我们四个人的。
  它不只是一个品牌,一家公司,它是我们青春里最疯狂、最勇敢、也最珍贵的证明。”
  “没错!”孙薇举起咖啡杯,“为了我们的403,也为了我们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的未来!”
  “为了更好的我们,和更好的403!”陈欣积极响应。
  赵琳也举起了杯子。
  苏晓看着伙伴们,心中充满了力量。前路未知,挑战重重,但她们拥有彼此的信赖,拥有共同的梦想,也拥有了面对变化的勇气和智慧。
  “干杯!”
  四只咖啡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如同一个郑重的承诺。
  第177章 继续深造
  决议既定,行动便雷厉风行地展开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四个女孩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在准备出国事宜的间隙,全力投入到“403实验室”的架构重组和团队搭建中。
  在学校的创业指导中心和一位相熟的企业家校友的引荐下,她们面试了多位候选人。
  最终选定了一位有着快消品行业多年运营经验、性格沉稳细致的女士周韵,作为公司的运营经理。
  周韵年近四十,对这几个年轻女孩的创业故事颇为欣赏,也对“403”的品牌理念很有认同感,愿意在她们出国期间挑起日常运营的重担。
  也有她来招聘403的各个岗位的员工,完成公司框架的搭建。
  同时,她们也招聘了一名化学专业刚毕业的本科生小王,作为研发助理。
  由赵琳几人远程进行系统和严格的培训,负责国内日常的实验室数据监测、样品测试以及与代工厂的技术对接。
  公司的法律主体正式确立,股权结构和远程协作章程经过反复推敲和专业律师的审核后。
  白纸黑字地落定,成为了维系这个分散团队的最坚实的制度保障。
  忙完这一切,离别的日子也悄然来临。
  机场的送行,充满了不舍与期待,四个女孩用力地拥抱彼此,没有太多伤感的话语,眼神交汇间,是对彼此的信任和对未来的笃定。
  “国内就交给你们了,周姐,小王,辛苦了!”几人与留守的团队成员郑重握手。
  “放心吧,苏总,赵总,孙总,陈总,”周韵微笑着,语气沉稳,“我们会守好大本营,等你们学成归来,带领403飞得更高。”
  带着家人的嘱托、伙伴的期待和对未知学业的憧憬,四人分别登上了飞往不同国度的航班。
  一段全新的、充满挑战的异地协作与个人成长的篇章,就此拉开序幕。
  最初的几个月,无疑是混乱且充满挑战的。
  尽管事先制定了看似完美的协作流程,但现实的骨感远超想象。
  苏晓和孙薇在美国的理工学院,立刻被淹没在繁重的课程、无尽的实验报告和苛刻的导师项目中。
  化学工程的深度远超本科阶段,她常常在实验室熬到深夜,回到宿舍已是筋疲力尽。
  与国内有12-13小时的时差,固定的每周团队视频会议,对她们而言常常是在凌晨时分,有时顶着困意参加,脑子却像一团浆糊。
  有时因为实验关键时刻,不得不临时请假,供应链和生产协调的事务,隔着太平洋,沟通成本倍增。
  一次因为代工厂原料批次的一个微小波动,需要她们反复邮件、越洋电话沟通确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差点耽误了一次重要的生产排期。
  赵琳在瑞士,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以其极高的学术标准和严谨的学风闻名,她沉浸在微生物科学的微观世界里,孜孜不倦,但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智力挑战。
  远程指导研发助理小王,时差6小时相对友好,但实验细节的传达,仅靠文字和偶尔的视频,总有力所不逮之感。
  一次,小王在处理一个稳定性测试数据时,理解稍有偏差,导致整个实验周期延误了一周。
  赵琳在视频会议里,虽然语气依旧平静,但紧蹙的眉头显示了她内心的焦灼。
  她开始制作极其详尽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数据分析模板,几乎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以确保信息的绝对准确。
  陈欣在英国商学院的日子则相对“丰富多彩”一些。
  课程压力不小,但更多的是案例讨论、小组项目和社交活动。
  她如鱼得水,疯狂吸收着全球化的营销知识和品牌管理案例。
  然而,将理论应用于“403”的实践,同样遇到阻碍,她根据市场趋势提出的一个社交媒体营销新方案,因为与国内团队的理解和执行节奏有偏差,效果大打折扣。
  时差8小时,让她与国内团队的在线沟通往往在她这边的下午或晚上,有时正参加着有趣的派对或讲座,却不得不找个安静角落处理工作群里的紧急事务,让她颇感分裂。
  困难是真实的,疲惫也是真实的,深夜独自在异国他乡,对着电脑处理国内工作时的孤独感,也时常侵袭着每个人。
  但是,她们谁也没有退缩。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似乎成了她们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
  苏晓调整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将一些非核心的决策权更多下放给周韵,自己则更聚焦于战略方向和关键节点的把控。
  她利用学校先进的模拟软件,开始尝试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将学术与实践结合。
  赵琳在与小王的沟通中,逐渐摸索出更有效的远程指导方法,不仅教他“怎么做”,更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培养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甚至将研究中接触到的一种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纳入了“403”未来的备选方案库。
  陈欣则发挥她的沟通优势,主动与周韵建立了更密切的私人联系,不仅谈工作,也分享生活,增进理解和信任。
  她将自己的营销方案拆解得更加细致,提供更多的参考案例和执行范例,确保国内团队能够准确理解她的意图。
  她还利用在英国的机会,积极参加美妆展会,结识了一些小众原料商和设计工作室,为“403”的未来储备资源。
  磨合期在磕磕绊绊中度过,团队的韧性在挑战中得到锤炼。
  大约半年后,国内的团队在周韵的带领下愈发成熟,远程协作的流程也越来越顺畅。
  公司运营逐渐步入正轨,现有产品线销售稳定,甚至因为孙薇策划的几个成功的线上营销活动,销量还有了小幅提升。
  她们甚至通过远程协作,成功推出了一款限量版的联名面膜,市场反响不错。
  “403实验室”这艘小船,终于扛过了最初的风浪,在核心船员远程操控下,开始在大洋彼岸稳步航行。
  在美国的校园里,苏晓和孙薇因为同在一个学校,交流自然比其他两人更为密切。
  她们合租了一套学校附近的公寓,既是战友,又是室友。
  孙薇的性格,无论在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在这个国际化的环境中,她自信、开朗、善于交际的特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她很快成为了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活跃分子,在各种派对和社交活动中游刃有余。
  然而最近,这位一向在感情上抱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态度的孙大小姐,却似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第178章 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麻烦”来自一个名叫卢卡斯·李的混血学弟。卢卡斯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是新加坡华人,比孙薇小两岁,在读市场营销。
  他有着深邃的眼眸和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身材挺拔,是学校篮球队的替补后卫。
  在一次联谊会组织的迎新活动上,卢卡斯对台上作为主持人、光芒四射的孙薇一见钟情,随即展开了热烈、直接甚至有些“笨拙”的追求。
  为什么说笨拙?因为这位从小在美国长大的男孩,追求方式带着典型美式青年的直球风格,又混杂着一些从母亲那里听来的、或许已经有些变形的“东方浪漫”。
  他会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孙薇的课堂外等她,只为送上一杯她随口提过喜欢的燕麦拿铁。
  他会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孙薇,发一些他自己觉得很有趣、但孙薇看来有点傻气的 meme。
  他还会在孙薇代表小组做课堂展示后,当着全班的面送上了一大束鲜艳的玫瑰,让一向大方的孙薇都罕见地有些脸红耳赤,哭笑不得。
  “薇薇,他又在楼下等着了。”苏晓刚从实验室回来,放下沉重的书包,透过窗户看到楼下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
  忍不住笑着对正对着镜子化妆、准备晚上参加一个行业讲座的孙薇说道。
  孙薇对着镜子翻了个优雅的白眼,手上画眼线的动作却没停:
  “让他等着吧。说了多少次了,晚上有正事,没空陪他去吃那些腻死人的美式快餐。”
  苏晓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抱着篮球、穿着运动服、一脸期待的卢卡斯,觉得这画面颇有几分喜剧效果。
  “说真的,薇薇,这都坚持快一个月了,毅力可嘉啊。你就一点不动心?长得帅,身材好,还是个小狼狗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