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109节
作者:
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11 字数:3576
第180章 一些日常
秋意渐浓,美国东海岸的枫叶染上了一片绚烂的红。
苏晓裹紧风衣,快步走在校园里,脑海中还在回响着刚才与导师关于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讨论。
她的博士生涯已然步入正轨,挑战依旧巨大,但她已能更从容地面对。
那份在“403实验室”历练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无形中也在帮助她应对学术上的难关。
回到与孙薇合租的公寓,她意外地发现孙薇竟然在家,正盘腿坐在沙发上。
抱着笔记本电脑,眉头微蹙,似乎在进行一场严肃的线上会议,苏晓没有打扰,轻手轻脚地放下东西,准备去厨房倒杯水。
“……所以,卢卡斯,这个社媒互动企划案的kpi设定,我认为还需要更细化,
不能只看曝光量,更要关注有效互动和转化路径……”孙薇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清晰而专业。
苏晓挑眉,卢卡斯?那个“小学弟”?看来他已经成功打入“内部”。
开始参与实际工作讨论了?她饶有兴致地靠在厨房门口,听着客厅里的动静。
会议似乎告一段落,孙薇合上电脑,长长地舒了口气,一抬头就看见苏晓带着笑意的眼神。
“哟,孙总,现在开会都带‘特别助理’了?”苏晓打趣道。
孙薇难得地没有立刻反驳,反而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
“别提了。这小子……确实有点东西。他之前提的那些关于dtc和社群运营的建议,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很有尝试的价值。
正好最近我们在规划下一季度的品牌活动,就让他试着参与一下,做个初步方案。”
“然后呢?”苏晓走过去,递给她一杯水。
“然后……”孙薇接过水杯,眼神里闪过一丝欣赏。
“他交上来的方案,超出了我的预期。数据支撑扎实,创意点也巧妙,最关键的是,
他对z世代的沟通语境把握得很准,有些想法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可能想不到的。”
她顿了顿,似乎有些不服气,又补充道,“当然,整体框架和策略把控还得我来。”
苏晓看着她口是心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看来我们薇薇姐,这次是遇到对手了?不仅是追求者,还是潜在的事业伙伴?”
孙薇瞪了她一眼,但嘴角却微微上扬:“少来。公是公,私是私。他的能力我认可,但其他的……再说吧。”
然而,她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光彩,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松动。
卢卡斯用他的才华和真诚,正在一点点瓦解她预设的防线。
与此同时,瑞士的雪季即将来临。赵琳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从实验室走回公寓。
阿尔卑斯山的冷冽空气让她头脑格外清醒。
她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某种天然提取物稳定性的苛刻测试,数据完美,这为她接下来的论文提供了关键支撑。
回到温暖的书房,她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登录公司的协作平台。
国内正是深夜,但研发助理小王刚刚上传了一批最新的产品稳定性跟踪数据。
赵琳熟练地调出分析软件,开始比对、建模。
屏幕上跳跃的数字和曲线,对她而言如同最优美的乐章。
偶尔,她会停下来,看着窗外远处积雪的山顶,思绪飘远。
她想起来之前与苏晓视频时,苏晓提到父亲苏建国的“苏记卤味”正在接触风投,计划进一步扩张。
这让她不禁思考“403实验室”更长远的未来,是满足于现在小而美的状态,还是像“苏记”一样,拥抱资本,寻求更大的舞台?
这需要核心团队共同决策,她将这些思考记录下来,准备在下次视频会议中提出。
严谨的科研训练让她习惯于未雨绸缪,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学校的数据库资源。
检索全球护肤品行业的技术前沿和并购案例,为“403”未来的技术路径和可能的资本运作,默默做着知识储备。
对她而言,这种前瞻性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保障。
而在另一个国家,陈欣刚刚布展完毕,她的课程要求完成一个实体快闪店项目,她将自己对“403实验室”品牌理念的理解。
与在美国学到的空间叙事技巧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名为“成分探秘之旅”的迷你体验空间。
她拍下照片,发到核心群里,立刻引来一片赞叹。
孙薇:“哇!欣欣,这个视觉冲击力绝了!那个放大版的‘分子结构’互动装置太酷了!”
苏晓:“空间布局很有巧思,既体现了科技感,又不失温馨,和我们品牌的调性很契合。”
赵琳:“材料的选择和灯光色温对成分展示区的凸显作用,数据上很合理。”
陈欣看着伙伴们的反馈,心里美滋滋的。
这次实践让她深刻体会到,好的设计不仅是美观,更是与品牌策略、用户心理和产品特性的深度融合。
她甚至开始构思,如何将这种快闪店模式,未来引入到“403实验室”的线下活动中去。
成长的痕迹,清晰地刻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她们不再仅仅是凭着一腔热情创业的学生,而是在各自专业的淬炼下,逐渐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战略思维的“准企业家”。
国内,苏建国和李春兰的生活,也因为事业的扩张和资产的增加,翻开了新的一页。
搬入京市二环的大平层,最初几天,李春兰还有些不习惯。
厨房太大,打扫起来费劲;视野太开阔,晚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反而有点睡不着。但很快,她就爱上了新家。
周末,她会邀请店里关系好的员工或者老邻居来家里聚餐,用她那手好厨艺招待大家,宽敞的客厅充满了欢声笑语。
苏建国则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新厂房投产,“苏记卤味”的产能和品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与风投的接触,让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开始学习看更复杂的财务报表,理解什么是估值、对赌协议、退出机制。
虽然过程辛苦,但他劲头十足,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刚摆摊创业的那段岁月,充满了开拓的激情。
上海的房产购置后,他们暂时没有去住,而是委托给了专业的机构打理。
苏建国去考察过几次,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力和消费潜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未来要让“苏记”进军华东市场的决心。
视频时,苏晓看着父母精神矍铄、侃侃而谈的样子,心里既骄傲又踏实。
父母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舞台,并且演绎得如此精彩,这比任何成就都让她感到幸福。
第181章 !
日历一页页翻过,北美的秋色愈发浓烈,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被点燃了。
苏晓穿行在校园如火如荼的枫叶长廊下,心中那份因学业和“403实验室”双重压力带来的紧绷感,似乎也被这炽烈的色彩熨帖了些许。
她对化学工程的理解日益精进,甚至开始尝试将实验室里关于界面化学的一些前沿理论,与“403”产品中乳化体系的稳定性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一些跨界的思考。
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她充满了探索的激情。
公寓里,孙薇和卢卡斯的关系,似乎进入了一种微妙的“战略合作”阶段。
卢卡斯凭借其在数字营销和z世代洞察上的天赋。
以及…或许更重要的是那份不依不饶的真诚。
成功地在“403实验室”的品牌营销讨论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他不再仅仅是送咖啡的追求者,而是变成了一个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编外顾问”。
苏晓时常能看到两人在客厅里,对着白板或者电脑屏幕激烈讨论。
孙薇时而蹙眉反驳,时而点头认可,卢卡斯则总是眼神发亮,充满干劲。
偶尔,争论到关键处,孙薇会习惯性地用中文快速表达。
卢卡斯虽然听不懂,却会努力捕捉她的语气和表情。
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尝试回应,那认真的模样,常常让一旁“观战”的苏晓忍俊不禁。
“他进步很快,”一次深夜,只剩下她和孙薇时,孙薇难得客观地评价。
“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对社交传播热点的捕捉,确实有独到之处。
而且,他愿意学,甚至开始缠着我教他中文,说什么要更好地理解品牌的文化内核。”
孙薇的语气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所以,‘小屁孩’的标签可以摘掉了?”苏晓笑着问。
孙薇斜睨了她一眼,嘴角却微微翘起:“勉强……算是个有潜力的合作伙伴吧。”
但苏晓知道,那道曾经坚固的防线,已然出现了明显的缺口。
卢卡斯正以一种笨拙却坚定的方式,不仅走进了孙薇的工作,更似乎在尝试叩击她情感世界的大门。
瑞士,格劳宾登州的山区已经落下了第一场雪。
赵琳站在公寓窗前,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内心却如同她正在运行的计算机模型一样,冷静而高速地运转着。
她主导的一项关于“微胶囊包裹缓释技术在高功效护肤品中应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不仅有望为她带来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更让她立刻想到了“403实验室”未来高端产品线的技术壁垒构建。
她将初步成果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技术前瞻报告,发到了核心群。
报告中,她不仅阐述了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更附上了初步的成本评估和供应链可行性分析。
这份报告在群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苏晓立刻从工程化角度提出了问题:“琳琳,这个技术的放大生产,对设备和工艺控制要求极高,目前的代工厂能否满足?
如果我们自己搭建产线,初期投入会不会太大?”
孙薇则从市场端思考:“这是个绝佳的‘黑科技’故事点!如果能成功应用到产品中,绝对是碾压级别的优势。
可以支撑我们进军高端市场。但消费者教育成本也会相应增加,需要提前规划沟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