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63节
作者:九月有衣      更新:2025-11-11 22:34      字数:2108
  这个却是真的。
  若只是如此,刘彻会认为秦念与“真信以德治国”的蠢笨之人无二。
  但他也同样想到了秦念的处境。
  假如自己是夜郎国君,一个强汉就足以令他寝食难安。
  秦念面对的,却是三境强汉。
  在这种情况下,秦念此言就又多了几分无可奈何。
  而这样的处境……
  似乎正与他“抑黜百家、尊崇儒术”、以致华夏不断衰落有关。
  心虚之下,刘彻果断要求换话题。
  哪怕是改成谈论高祖的过错!
  【秦念:那就谈萧何?】
  【刘彻:……】
  一看秦念这个问号,刘彻就知道要谈的是什么。
  高祖,愿安。
  殊不知他的沉默,则让刘邦倒吸一口冷气。
  难道他除了辜负武将,就连萧何也未能善终?
  萧何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悲哀。
  天幕现世,韩信得获生机。
  倘若他原本不得幸终,有秦念点破其中原委,他反倒能因此获益。
  【秦念:你们汉家的皇帝忌惮武将朕能理解,怎么文臣你们都不放过?难道你们觉得文臣能篡汉家天下?】
  【刘秀:……能。】
  秦念感到非常庆幸——
  还好她用的是反问句!
  光顾着讥讽刘邦连萧何都要猜忌,她居然把王莽给忘了!
  ………
  刘邦眯了下眼。
  文臣篡汉?
  先前秦念言“三分天下取其二的至德之臣”时,就曾唤刘秀之名。
  有“至德之文臣”篡位?
  既然有刘秀的存在,这次篡汉显然没有成功,但也足以警醒刘邦。
  文臣也需提防!
  萧何暗自苦笑,面上不敢表现分毫。
  后世汉帝此言,就足以让汉朝文臣皆受忌惮。
  【秦念:少抬杠。难道你们认为萧何会篡汉?盈恒彻秀?】
  【刘彻:唤朕何故?朕未曾怀疑萧何之忠。】
  话是这么说,刘彻却是在思索刘秀之言的含义。
  后世哪个汉帝被文臣篡权?
  必然不是刘弗陵或者刘询,霍光已被认定是忠臣。
  那就只能是刘询之后。
  难道是那个真信以德治国的皇帝?
  【刘恒:……酂侯于大汉有功无过。】
  多次无辜受到波及,刘恒很是无奈。
  【刘秀:朕只是有感而发,并无他意。】
  刘秀真就是看秦念总是将高祖之错波及所有汉帝,所以在其语言中有明显的缺漏时,没忍住说出那个字。
  绝无质疑萧何之意。
  汉家的皇帝,谁会不希望自己能得萧相国辅佐?
  【刘盈:阿母说酂侯行事无差错。】
  这刘盈真打算立稳妈宝男人设?
  秦念不由得再次被逗乐。
  【秦念:萧何当相国当得实在太完美,就被刘邦所忌惮,逼得他不得不“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来自污名节。】
  【刘邦:竟是如此?某必不会再犯此事!】
  刘邦果断认错。
  他说的是不会再逼萧何自污名节,但不代表不忌惮。
  话说出口时,刘邦还有点担忧被天幕所阻——
  有点担忧但不多。
  就算天幕认定这是谎言,萧何身为文臣,只要他没死萧何就不可能反。
  即便他死了,有娥姁和韩信在,萧何也还是不可能反。
  当然,天幕没有将此话视作谎言,那就更好不过。
  萧何对陛下感激不尽。
  他不是看不出其中深意,但他必须感激,也只能感激。
  【秦念:跟你说话真没劲,没刘小猪有意思。】
  【刘彻:你不要得寸进尺!】
  【秦念:咦?你什么时候给朕让了寸?朕怎么不知道。】
  【刘彻:……】
  第34章
  “果然还是逗刘彻更有趣。”
  秦念不得不感慨。
  刘邦实在太滑头了, 脸皮厚比城墙。
  秦念怀疑哪怕是把“分一杯羹”拿出来嘲讽他,也照样破不了防。
  其实她本想说一下“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 有恶自与”这件事——
  萧何自污名节后,刘邦非常高兴。
  于是萧何趁机请求刘邦允许百姓进上林苑耕种,结果刘邦勃然大怒,立即把萧何下狱。
  理由是李斯当丞相时,会把功劳归于始皇帝,罪名归自己。
  而萧何却反过来,这算是“自媚于民”,所以刘邦要治罪于他。
  神一般的媚民。
  这已经很离谱了。
  后来刘邦在他人的劝说下放出萧何,等萧何光着脚入宫请罪时, 还阴阳怪气地说:
  “相国为民请苑, 吾不许,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你为民请苑,我不允许,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昏君, 而你是贤相。我故意把你关起来, 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的过错。
  对此, 秦念只想说:
  “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但她知道说了也没用,刘邦油盐不进,真拿出来说,只会被刘邦一句“必不再犯”堵回来。
  这样反倒显得她落了下风。
  【刘邦:某还有寿数几何?】
  秦念正思考怎么在刘邦的话题水时长,却见刘邦已经主动搭话。
  看着这句话, 秦念怔愣了一下。
  她对汉高祖有喜爱, 但没有到三位千古一帝的地步。
  因不平于韩信的遭遇, 对刘邦还有些偏见。
  但在此刻,秦念感受到了汉高祖的人格魅力。
  刘邦不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史书上多次记载他战败后逃跑的事迹。
  也不是礼贤下士的皇帝,经常辱骂重臣,骂到张敖的宾客都看不下去,想要刺杀他。
  同样算不上爱民如子,见萧何为民请愿,他都要阴阳怪气“为民请苑”。
  但见到这个谈及生死时的“某”字时,秦念想起了刘邦重病时拒绝医治的那句话: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不是朕,是吾。
  骂走名医后,还赐金五十斤。
  未被权势所迷的皇帝极其罕见,连李世民都不能如此平静地对待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