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05节
作者:九月有衣      更新:2025-11-11 22:36      字数:1808
  可见百姓皆苦于修陵。
  秦念为加强国防放弃修陵寝,想到他面对的三境之敌,李世民不想再追究陵寝被盗一事。
  若取出陪葬品有利于华夏,有何不可?
  【嬴政:……可。】
  秦念正在喝茶,差点被呛到。
  祖龙在说什么?
  她就是搁这胡说八道,高冷的祖龙这么回答很让人出戏……
  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也不是很出戏。
  秦念有点懵。
  但既然是好意,那肯定要感谢一下。
  【秦念:谢祖龙!】
  【刘彻:不是塌了吗?怎么葬?】
  【秦念:强点,就是没全塌。】
  【刘彻:……】
  【嬴政:……】
  两位声誉榜数一数二的帝王,其帝陵亦是最为豪奢的两座。
  结果茂陵被盗五次,以至于全塌。
  始皇帝陵强点有限,仅为“没全塌”。
  后世的皇帝都不由得想到自己的陵寝……
  “始皇帝陵和茂陵还算好的”。
  所有皇帝都觉得眼前一黑。
  【朱元璋:后世既然喜好考古,考古时应能另行安葬遗体?】
  朱元璋与太子朱棣商议片刻。
  都觉得秦念就是穷疯了,在借考古之名到处盗墓——难怪知道那么多真实的史实。
  朱元璋只能允许秦念盗他的帝陵。
  陪葬品被取走,也好过遗体泡在水中。
  何况秦念盗墓的目的是加强国防以对抗异族。
  【秦念:你承诺你朝此后修建帝陵从简,朕就勉为其难让人去考古并另行安葬遗体。】
  【秦念:被水淹的帝陵可不好挖。】
  【朱元璋:……】
  “可不好挖”。
  这是装都不装了?
  朱元璋犹豫。
  “秦念说‘越是厚葬考古价值越高’,应是在说越是厚葬,他就越有可能去盗墓。”
  朱棣实在无法接受父皇的遗体浸于水中。
  为了父皇陛下能够安息,往后的帝陵皆从简又有什么不可以?
  后世的明帝都是他的子嗣,朱棣觉得自己做得了这个主!
  伤治下之民,全秦念盗墓之利,遗体还泡在水中?
  朱元璋艰难地作出抉择。
  【朱元璋:我朝帝陵自此从简,此为祖制。】
  【朱棣:谨遵诏令。】
  秦念点点头。
  难得出现一条于民有利的大明祖制。
  【秦念:朕会尽快安排人去“考古”。】
  【朱元璋:……】
  看吧,连天幕都看不下去了。
  将秦念的“考古”二字进行重点标注。
  可当朱元璋说出这个决定,他就看到自己与朱棣的民心排名上升。
  百姓苦修陵久矣。
  【刘邦:汉室帝陵,亦即日起从简。】
  刘邦不觉得自己的帝陵能好到哪里去。
  连始皇帝陵和刘彻的帝陵都是这样的结果,他的帝陵恐怕只会更糟。
  不如就此从简,于民有利,或能延长国祚。
  刘邦对秦念那句“你汉室的国祚才多久”记忆犹新。
  简化修陵,不代表简化守陵。
  刘邦很清楚,迁徙豪强守陵同样于民有利,亦于国有利。
  【刘秀:唯!】
  【刘彻:……诺。】
  秦念笑了一声。
  看得出刘彻是不情不愿了。
  演得可真像啊。
  【李世民:我朝帝陵自此皆从简。】
  【李治:遵诏。】
  第58章
  看到朱姓二人、刘姓八人的民心皆骤升, 李世民知道陵寝从简便是民心所向。
  而随着他这句话说出来,他与雉奴的民心也骤然上升。
  但有一点很奇怪,他发现武曌的民心也再次跃升。
  这是怎么回事?
  武曌分明还没发声要帝陵从简。
  ——这倒是可以理解, 武曌似是并无后人。
  先前只是在秦念说女子为尊时搭了两句话,武曌的民心也是突然跃升。
  不知此人又是如何治国。
  ………
  武曌看着上涨的民心默然片刻。
  她现在修的帝陵是李治的乾陵,她早就决定死后与其合葬。
  武曌吩咐上官婉儿,即日起乾陵不再添置陪葬之物。
  乾陵的主体早已修建完成。
  【赵匡胤:我朝帝陵亦皆从简。】
  赵匡胤现在都没开始修陵寝,本就有薄葬的打算。
  ………
  汉唐宋明皆已发声,现在压力给到了祖龙。
  秦念等了一会,没等到祖龙发声。
  这倒不奇怪,别的朝代还有后世皇帝。
  祖龙的后世皇帝,从目前看来, 除了被她骂蠢货的胡亥, 就只剩下数千年后复国、不修陵打算蹭墓的她。
  秦念被自己的想法逗笑。
  【秦念:祖龙?】
  【嬴政:……】
  【秦念:期待中!】
  【嬴政:……】
  大秦群臣皆面容肃穆。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露出不合时宜的表情。
  李斯更是努力绷着脸。
  其实十日前他就已经接到诏令, 缩减帝陵外围的陪葬坑规模,陵寝内部亦进行调整。
  陛下要求在三年内完成陵寝主体的建造。
  原因没有详说,但李斯看到章邯被派去拜见王翦,就猜到陛下应是想让章邯在三年后领刑徒北却匈奴。
  【嬴政:骊山陵会从简。】
  早在十日前, 嬴政就已经决定对帝陵略作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