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07节
作者:九月有衣      更新:2025-11-11 22:36      字数:2071
  只看秦念的语气,李世民就知道这次和亲令其极为不满。
  也知道吐蕃必然是后世唐皇面临的“外患”之一。
  【秦念:汉朝被迫和亲时也只是送财物和公主。】
  【刘邦:……】
  【刘彻:……】
  被迫和亲,这四个字着实难听。
  刘彻答应分封女诸侯,已收到十数封有野心的宗室女的上书。
  【秦念:二凤,到底是谁在教你打赢了还和亲,和亲不仅送公主,还送对方农具粮种?知道资敌坑的是你的亲儿子吗?】
  文成公主入藏被视为唐蕃友好的象征。
  但秦念对此持保留意见。
  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入藏的九年后就死了。
  二十年后,吐蕃入侵西域,攻占安西四镇。
  又过八年,吐蕃占领赤岭,使得鄯州再无屏障,之后饱受吐蕃侵袭。
  这时候文成公主还活着。
  两国交战,可想而知她的处境会有多艰难。
  唐蕃之间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
  单是安西四镇,吐蕃就与大唐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直到长安二年武皇置北庭都护府,这场拉锯战才宣告结束。
  秦念不知道有多少唐军死在这场拉锯战中,但必然在十万以上。
  至少十万唐军埋骨异乡。
  若唐太宗知道这样的后患,会在贞观年间想办法处理掉吐蕃的威胁吗?
  她不知道,但这是秦念的意难平。
  【李世民:朕虽然还没有这么做……但确实是朕所为不妥!】
  早在看到“资敌”“坑亲儿子”时,李世民就对长大后的雉奴充满了歉意。
  显然,吐蕃在雉奴继位后再次袭唐。
  看秦念的语气,就知道那时的大唐极有可能失利。
  ………
  “必须防范吐蕃!”
  武照看出了秦念的言外之意。
  十年前开始,吐蕃就屡屡进犯西域。
  四年前吐蕃联合疏勒、龟兹反叛,攻入安西四镇,虽然此次叛乱已经镇压,但吐蕃袭唐之心不死。
  三年前,吐蕃大败吐谷浑,已占领青海全境。
  武照六年前开始参与国政的决策,深知吐蕃之害。
  秦念之言更是让她明白,吐蕃之害还是被严重低估。
  “高句丽之战还未结束,两线作战……”李治眉头紧皱。
  他当然也看得出大唐应是失利于吐蕃。
  “陛下,应以异族之奴筹集军饷。”
  李治头又有些疼,武照见状连忙伸手为其按揉。
  “此事就交由皇后处置。”
  【李世民:朕应如何处置和亲之后的吐蕃?】
  第59章
  李治按住皇后的手。
  看着天幕上阿耶之言, 他只觉眼眶酸胀。
  阿耶已不可能再赐婚吐蕃。
  这个问题,是阿耶替他问的。
  【秦念: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谈,现在谈没有太多意义。】
  【李世民:你知道朕是想要问什么吗?】
  【秦念:正是因为知道你要问什么, 所以现在没必要说。】
  【秦念:毕竟你与李治的处境完全不同。】
  秦念当然知道这个问题李世民是替李治问的。
  这样一段对话,应该是为了增强沉浸感,体现李世民与李治的父子情深。
  毕竟群里的打工人都清楚,肯定是武皇的话题最适合讨论“如何处置和亲之后的吐蕃”。
  【李世民:有人与雉奴的处境相似?】
  从三个话题都是“常驻成员”来看,李世民知道以后的话题大概率也是常驻成员。
  难道……
  【赵匡胤:的确如此。】
  【朱元璋:武曌。】
  【武曌:……】
  武曌默然。
  岂止是相似。
  那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
  “皇后,你本家可有人名为武曌?”
  李治按着皇后的手,从额头缓缓放下。
  阿耶不知他的皇后姓武,但李治自己清楚。
  天榜上无太子李弘之名。
  武姓皇帝只有一人,正如新朝也只有一个皇帝。
  叫做王莽。
  “我族中并无名为武曌之人, 天榜有显儿的名字。何况此时并无‘曌’之一字, 这武曌应是后世之皇, 恰好同样需要与吐蕃、高句丽两线作战。”
  弘儿变成显儿,或许是弘儿因体弱早逝。
  李治又将皇后的手按至额头。
  武照继续为陛下按揉。
  她心知武家的男丁恐怕都将被陛下软禁,只等天幕透露武曌的身份。
  【李世民:武曌,难怪你先前会询问羁縻之弊。】
  李世民懂了。
  这武曌恐怕就是效仿大唐用了羁縻之策。
  或是因为寿数比他更长, 故而人到晚年就已经面临羁縻政策的弊端?
  武曌声誉排名如此之高, 必然是一代雄主。
  天榜只有武姓一人, 其王朝难道正是因此一世而亡?
  看到排名如此靠前的武曌都未能解决外患,李世民更加担忧雉奴的处境。
  只希望武曌的话题尽快到来。
  【武曌:太宗不必过于忧心,你的继承人极为优秀。】
  【秦念:武皇说得对。】
  换作以往,朱元璋必然会想方设法透露武曌的身份。
  但得知上古时期女子为尊的史实后,朱元璋只是看着天幕上的对话, 并未多言。
  待武曌的话题, 唐太宗自然会知道武曌的身份。
  ………
  李治知道自己很优秀。
  在他看来, 武曌如此褒赞于他,反倒显得更加可疑。
  若非顾及皇后,他此刻就该通过天幕,令人即刻抓捕皇后本家的所有武姓男丁!
  【李世民:多谢二位。】
  李世民并没有起疑。
  虽然秦念说话很少这么好听。
  但此前就太子更易之事进行谈论时,秦念就盛赞雉奴为“正确的继承人”。
  此时附和武曌之言,应是他本就喜爱雉奴。
  至于武曌……
  李世民认为武曌应是没有合格的继承人,才会有感而发。
  可惜了,心胸如此豁然且声誉排名极高的一代雄主,其王朝却未能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