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227节
作者:九月有衣      更新:2025-11-11 22:44      字数:2531
  “朕未曾改史,有何不能言?”
  政事相关也就罢了,刘彻确实得担忧明朝的过错与儒家有关,稍有不慎就会牵连自己。
  但此时秦念说道的是朱棣为粉饰造反篡位而改史。
  刘彻未曾改史,自是能理直气壮予以嘲讽。
  “陛下,明帝亦是后世皇帝,此前还详谈制造楼船之事。此时与之交恶,倘若再有事务需要询问明帝,就难以得其详解。”
  卫青只得再次提及楼船之事,寄望于陛下依旧会因此慎言。
  “朱元璋朱棣所知,秦念亦知;他们不答,秦念自会作答。”
  刘彻是领楼船之情,但他数次忍下讥讽朱祁镇,已然偿还此情。难道还要因为区区楼船,此后就只能保持缄默不成?
  卫青知陛下心意已决:“陛下圣明。”
  确定陛下俨然是以讥讽其他皇帝为乐,卫青也只得退而求其次:
  后世皇帝中,就以那位秦皇最为促狭,只要陛下不是与她争执,他就无需再劝。
  【秦念:就是整张脸非常狭长,下巴向前异常突出,比上颚长出一寸多,宛如一个鞋拔子——哦,也叫猪腰子脸。】
  【刘彻:哈哈哈……】
  发出笑声的远不只是刘彻。
  只是其他皇帝多少都有了心理准备,没有让笑声现于天际。
  【朱元璋:朱!棣!!】
  【朱棣:父皇面如满月,绝非这般模样,乃是后世误传!】
  太子朱棣深感绝望。
  他知道父皇处置不了这个未来的朱棣,但能处置他。
  朱元璋的确是怒火中烧。
  老四篡位也就罢了,篡位之后改史却反过来牵连他这个开国皇帝!
  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秦念:为了迎合明帝对太祖的神化,大明画师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神化力度,比如说把刘邦左股上的七十二黑子画在你的脸上。】
  有种说法,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现存的画像中多为面部圆润、五官匀称的形象,鞋拔子脸应是清人对明太祖的抹黑。
  但嘉靖年间进士的官员张瀚《松窗梦语》中有这么一段: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这就足以说明在明时,明太祖在民间就已经“变了模样”。
  也有人觉得鞋拔子脸是朱元璋的审美。
  根据成化年间进士陆容《菽园杂记》的记载,是朱元璋不喜欢写实风,只嘉奖了“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的画工,并将这幅画“传数本以赐诸王”。
  但朱元璋喜欢的是“加穆穆之容”,也就是更加端庄严肃,且需要“稍于形似”。
  张瀚在武英殿看到的明太祖画像也是“面如满月”,显然朱元璋并不喜欢鞋拔子脸。
  【刘邦:噗嗤……】
  刘邦本是不欲公然嘲笑后世帝王。
  但秦念这话让他实在是没忍住,甚至没能做到掩饰笑声。
  一张鞋拔子脸上有着七十二颗黑子……
  这脸还能看吗?
  【朱元璋:朱棣!朕无需你再澄清朕的长相,这七十二黑子不如点在你的脸上!!】
  【朱棣:儿臣真的知错了!】
  朱棣已经不知道自己认错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之后还要认错多少次。
  早知改史的后果如此严重,他绝对不会行这般之举!
  他改史的目的是美化自己的名声。
  可如今看来,改史的结果却是让他声名狼藉,甚至连带父母兄弟一起被野史编排。
  【秦念:因为著名的“洪武三十五年”事件,还有野史称你没有死在洪武三十一年,而是被朱棣囚禁了四年,亲自将皇位传给了他。】
  至于这个野史其实出自后世的某种文学,群里的打工人们肯定都心知肚明。
  秦念就是乐于迫害这位需要装作不知情的朱元璋扮演者。
  【朱元璋:……】
  朱元璋没有再在天幕上发怒。
  他正在让宦官取来马鞭。
  “父皇!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朱棣连声为自己辩解:“儿臣绝不会犯下此种大错,错在天幕上的朱棣,并非儿臣啊!!”
  众大臣皆不敢侧目,也不敢表露出丝毫情绪。
  陛下和太子,他们都得罪不起。
  【朱棣:绝无此事!朕甚悔矣,是朕不知改史的后果竟然严重至此!】
  朱棣悔不当初。
  野史野到这种地步,朱棣已经不敢想父皇将是何等暴怒!
  【秦念:这囚禁四年,加上你不断在史书中编造大量“我爱我爹”“我爹爱我”的内容,于是衍生出了你和你爹存在不伦恋的野史。】
  秦念初次看到网上这个说法时,那叫一个深受震撼。
  这个说法不算普遍,秦念拿出来说,既是为了迫害朱元璋父子,也是为了将著名的沟子文学与朱棣的改史联系到一起。
  迫害得越狠,各朝剧本中皇帝改史的可能性就越低。
  【朱元璋:?????】
  【朱棣:这就是伪史!朕实不该改建文年号,父皇就是洪武三十一年崩!!!】
  朱棣整个人都麻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因私愤改年号,却会引出这般……野史!
  编造的父子情,也只是为了伪作父皇真正属意的继承人是自己。
  怎么到后世就传成了这副模样?!
  ………
  “逆子!”
  太子朱棣被他的老父亲拎着马鞭追得到处乱窜。
  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朱棣清楚这段野史绝对会换来“大杖”,坚决不能受!
  洪武朝的官员皆注视天幕,不敢分出半点眼神给这对尊贵的父子,更不敢露出肃穆之外的神情。
  想想三族,自己绝不能神色异常!
  ………
  “陛下!臣想起一事!”
  卫青早已做好预案,一看到这“不伦恋”之说,就立即出言吸引陛下的注意力。
  以免陛下在此时于天幕出言。
  “何事?”
  刘彻亦是心惊。
  倘若没有大将军出言,他的“采”字就要脱口而出。
  届时秦念极有可能又提及邪说。
  故而卫青只是说出一件小事,刘彻也状似认真考虑。
  涉及这种内容的野史,他绝对不能参与其中!
  【秦念:而这不伦恋又衍生出另一知名野史——沟子文学。】
  第134章
  沟子文学其实算不上野史, 只能说是个梗。
  出处在于2024年1月19日某乎用户对问题“朱元璋为什么保留他做过乞丐的历史”的回答。
  秦念初见沟子文学时,甚至都不是这个回答。
  因为这个梗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从那一个回答发展成了“知名文学”。
  历史圈无数皇帝以及不是皇帝的名人惨遭毒手。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沟子文学纯属恶搞, 秦念的目的也只是强化改史的后果。
  只需要委屈群里的明太祖就行,不用牵连他人。
  【朱元璋:……】
  朱元璋终究是老了,没能追上这个逆子。
  看着天幕上的“沟子”之说,朱元璋脸色骤变。
  因为他“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居然是……
  【秦念:就是说你在那个老百姓都吃不饱的年代,却能乞讨三年养活自己,是因为……卖沟子。】
  【刘邦: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