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他山之猹      更新:2025-11-11 21:27      字数:3121
  话语间,肖于念秋手里的那只白鼬伸长了脖子,睁着一双桃红晶亮的眼睛,看向江封。
  江封面色微冷,道:“这只是暂时性的连结,出于任务需要。”
  “什么任务?”
  “军事机密,无可奉告。”
  “这样啊……”肖于念秋拉长了说话的尾音。
  话音刚落,她四周的威压暴涨,顷刻间铺泻的精神力让不算宽敞的会议室顿时如乌云压顶,暴雨将至。
  藏于天花板中的顶灯发出微小的“嗞”的一声,光线也随之闪烁了一下。
  肖于念秋望向江封的表情似笑非笑,“放心,很快就不是了。”
  江封脸色一变,不是因为她这一瞬间释放出的威压,而是她说的那句话。
  向导中存在着一类被称之为“媒介者”的人,拥有干涉哨向之间连结能力。江封对此的了解并不深,只知道这类向导的数量极少,其中大部分归拢于圣所——这也是圣所作为了一个非官方组织,却能拥有大量特权的原因——却并不知道这种能力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肖于念秋就是一名“媒介者”。
  江封的情绪波动只显露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很快,他又恢复了之前的从容,在还未停歇的精神力风暴中,姿态平和如闲庭信步,完美得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他狭了狭眸子,“我想我有必要提醒你,这里是军部。不是圣所。”
  “那又怎么样?”
  “有来访记录,监控录像,以及精神力的数值监控。”江封道,“刚才的峰值明显高于合理范围了。肖主任现在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在安保处来的时候,编一个合理的理由。”
  肖于念秋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片刻的沉默之后,她收回了自己精神力,那只白鼬模样的量子兽也在她掌中淡去了身影。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我。”肖于念秋话语中终于带上了藏不住的狠意,“在这一点上,你是我的后辈。江首席。”
  江封只笑了笑,没有接话。
  肖于念秋深吸一口气,站起了身,“我要去找老肖了。”
  她口中的“老肖”是她的丈夫,亦是在军部任职,在八常委中同样占据了一个席位。
  “至于禁闭所那边。”肖于念秋深深地看了江封一眼,“我会去要证明的。”
  肖于念秋:“你最好不要让我看到,你和那个哨兵在同一个场合出现。”
  ……
  江封离开之后,唐珩连着几天都没有见到他。
  在这期间,唐珩不是没有动过逃走的念头,但仔细想想,又总觉得这种行为太损面子——就是要走,他唐珩也要找机会,当着那个向导的面,光明正大地走出去。
  于是,唐珩便在这个房子里待了四天。
  当时他对这间房子的印象并没有错,这里其实和样板房差不了多少。
  厨房里没有碗筷,没有刀具,甚至连所有与烹饪有关的设备全部被切断了能源,变成了单纯的摆设。那天下午,饿的半死的唐珩终于在储物柜中找到了足量的营养剂。
  事实上,当他拉开储物柜门,看见整整三大箱的营养剂的营养剂时,脑子是有些发懵的:这个向导,是把这里当作避难所了吗?
  除了大批量的营养剂以外,房子里还有一些生活用品,都只有一人份,崭新地放在储物柜里,连外部的封膜都没有被拆开过。
  衣柜里的三套正装唐珩没有碰。
  晚上洗过澡之后,他披着浴袍大大咧咧地将整个房子逛了个遍。
  客厅和厨房在一楼,二楼有三个房间,除了主客卧外,剩下的一间应该是训练室。
  唐珩在那里面发现了一个椭圆舱,是军部制式的,舱体外壳上的编号被涂料掩盖住了。
  托某位走私军用器械的“朋友”的福,唐珩曾使用过这种椭圆舱,也知道这东西主要是给那些军人用来锻炼精神力的。
  至于使用的经历,只能可以用酣畅淋漓四个字来概括。
  一开始,唐珩出于顾虑并没有使用这台椭圆舱,他只摸了摸椭圆舱光滑的金属外壁,便有些舍不得地离开了。
  但他的这种克制只坚持了三天。
  那天下午,唐珩再一次踱进了那间房间,他看着椭圆舱外壁上那一处丑陋的“疤痕”,终于抑制不住心底的那股跃跃欲试。
  试试呗,反正无聊。唐珩想道。
  椭圆舱的使用权限是开放的,这件事唐珩在找到它的第一天就发现了,现下的他没有多作迟疑,下了决定后便利落地钻进了舱内。
  他将头盔戴上,按下了身侧启动的按钮。
  椭圆舱内的位置狭窄,是仅容许一人平躺的宽度,看似坚硬平坦的金属材质却恰到好处地贴合了生理曲线,能让躺在其中的人彻底将身体放松下来。
  唐珩长舒了一口气,下一口呼吸却被带有向导信息素的气味灌了满鼻满腔。
  是江封的味道,他不会认错。
  这一认知让唐珩不禁皱起了眉。
  舱内的空气似乎太过于闷热了些,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竟然感到有些发汗。但这个时候舱体已经启动了,嗡嗡的运作声响起,脉冲信号开始调整到与精神力相匹配的频率。
  见此,唐珩不得不定下心神,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回这上面来。
  他合上了眼皮。
  “匹配成功,开始确认舱体信息……”
  伴随着机械的电子提示音,很快,就有什么东西在唐珩眼前显现出来。
  那是一个苍茫的蓝色空间,四面八方都延伸向看不见的远处,仅有一方大约三平方米的透明平台浮在半空中,供人站立。
  账号是已经登入的状态,唐珩看了一眼,兴许是因为没有正式的在册身份信息的缘故,用户名的位置是一串乱码。
  唐珩又看向身前的位置——那里浮着一个选项框,里面的内容很简单,二选一的两个选项:“向导模式”和“哨兵模式”。
  和之前的那台机器一样,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什么新奇的功能。
  唐珩想着,毫不犹豫地点向了第二个选项。
  第十二章
  在第一次见到这种椭圆舱的时候,唐珩不是没有好奇过那个“向导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也点进去看过。
  结果,他只看到了空气。
  对,就是空气,高渺的天穹之下,除了延伸向远处的地平线以外,什么都没有。他当时在原地才站了一分钟,就见眼前一片红光亮起,被莫名其妙地判定为失败逐出了局。
  ……那些人真是会玩。唐珩嘲讽地想道。
  但好在“哨兵模式”要显得平易近人地多。
  前三关被设计者定位成了帮助使用者了解机制的模块,第一关是辨认,第二关是基础移动,第三关是攻击。
  唐珩回忆着,对于眼前浮现的那一大串安全提示和文字指引,他看都没有看便点击了关闭。而在起保护作用的初始化光圈淡去的同一时刻,任务完成的提示音便随之响起。
  说是“辨认”,但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寻找——一只蠕虫模样的生物伏在不远处的平地上,由于没有参照物的缘故,并不能估计出它的确切大小,但看它身下那片明显的阴影就知道,总归不会是正常虫子会有的体型——这就是这一关的任务目标。
  而不是那向导模式里虚无缥缈的“空气”。
  和第一关类似,第二关和第三关都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操作,而且任务目标也都是外形丑陋且体型巨大的虫子,无一例外。
  如果不是这些巨型虫子的模样足够恶心,唐珩觉得自己无聊得都快要睡着了。
  但唐珩知道,真正的难题其实在后面。
  从第四关开始后每一关的任务,无非都是在偌大的城市群中找到那些虫子,躲避它们的攻击,然后击杀。可虽然机制相同,但随着关卡数字的逐渐升高,难度也在呈几何级数上升,虫子们的移动速度,攻击威力,乃至于体型、数量,无一不在随之增长,到了后面,虫子们拥挤着出现的场景,甚至呈现出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景象。
  唐珩是见过那一幕的。
  他的巅峰记录是第四十三关。在那里,视线所及全是各式各样的巨型虫子,几乎可以用层层叠叠来形容。那些体型臃肿的虫子们占据了整座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将所有的高楼大厦蚕食得一干二净。
  片刻之间,夷为平地。
  那样才有点意思。可惜了,眼下只是第四关。
  唐珩走了会儿神,这才又重新集中了注意力。他转了转手里拿把材质特别的短刀——这是系统附赠的唯一武器,朝四周大致看了看,轻易地便锁定了这一关的目标。
  那是一只和第一关外型差不多的蠕虫,依旧是伏在地面上,可这时周边有了植被的参照,就愈发地显出它那小山似的身子形状可怖了起来。它像是被庞大的身体压得不堪重负,趴在那里,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