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者:万夜明      更新:2025-11-11 19:48      字数:3142
  江晏清解释道:“我制作毛笔的时候,华胥帝君加了一缕神念,这些毛笔无须加墨,还会依照使用者的心念自动书写。”
  “这么厉害,谢谢我们小清,”魏征喜不自胜,然后收敛笑意,“代我们谢一声华胥帝君。”
  谢归谢,他们可没有那么容易接受华胥帝君。
  陆之道点了点头,“别理你魏叔叔了,你来这可是为了四日县的余罪?”
  魏征瞪了陆之道一眼,神色郑重下来,“四日县常年被罪恶笼罩,气数将近,那片区域种什么稀有农作物都不会存活,不过,那里的农田都荒废了,呵……”
  “小清,你如今回归神位,不宜牵扯人世间的因果,”陆之道表情严肃,“罪恶的土地开不出干净的花,倘若你不小心救了一个恶人,他将来造的杀孽,你同样要承担。”
  “我明白,”江晏清宽慰地笑笑,“我想接陈云英去见一个人。”
  “我记得那个案子,她是梅女士的学生,”魏征的手指点了点,“哎呀,那可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可惜被一帮杂……”
  魏征闭紧嘴巴,他不能在小晏清面前说脏话,这已经成了所有人的习惯。
  “是她,”江晏清眼睛一亮,“梅玉山女士昏迷不醒,我需要陈小姐去她的梦中唤醒她,顺便也让她们见最后一面。”
  “那个女孩执念深重,我允她参加罪人的审判,了结恩怨,”陆之道将四支狼毫笔收进乾坤袋,“我带你去见她,晚些时候,再把礼物送去罚恶司和阴律司。”
  江晏清很快见到陈云英,事不宜迟,他直接让雪鸮背着陈云英的灵魂去医院,“拜托你了。”
  “谢谢你,真的谢谢。”陈云英泣不成声,跟着雪鸮离开。
  汽车上,江晏清睁开眼睛,看向窗外。
  天黑了。
  星星,很亮很亮。
  第171章 朗朗乾坤(3)
  梅玉山校长昏迷的消息不胫而走, 牵动万千国民的心,案件的热度居高不下。
  【难怪代孕产业发展得悄无声息,原来发现的人都被砌墙了啊。[恐惧]】
  【翻翻学校的操场跟后山, 没准还有新发现。[恐惧]】
  【梅校长怕陈云英的家人逼迫她嫁人, 不让陈云英回本校教书,陈云英才会去其他县城支教, 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不敢想象梅校长有多崩溃。】
  【梅校长在采访中说过,女高是国家养的孩子, 她一直坚定地相信国家, 国家也在全力支持她, 支持女高的建设, 这些人怎么敢伤害国家的孩子[哭惹]】
  【我被抽调去那边精准扶贫, 回来跟领导说,一定别派女同志去, 那个鬼地方,大学生可以卖20万。】
  【支持大清查, 必须严查严办,不放过一个!】
  在这个悲痛笼罩的夜晚,人们自发走上街头,手中握着小小的蜡烛,它们在风中摇曳,坚定地散发着光芒。
  众人无声地祈祷, 为昏迷中的梅玉山校长,以及所有遭遇不幸的灵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 街道上的队伍越来越长,烛光也越来越亮。
  人们的脸上,映着烛火的颜色, 也映着对未来的希望。
  当最后一缕夜风拂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被烛光照亮。
  这一刻,漫长的黑夜亮如白昼。
  黎明将近。
  在夜色的掩护下,训练有素的特警潜入一家民办的妇幼保健院,逼近“地下代孕实验室”。
  讽刺的是,这家医院以“低廉的价格”和“人性化的服务”闻名,
  不久前,一名勇敢的记者以生命为代价,揭露了不为人知的罪恶——
  一个占地1000平米的代孕实验室。
  据记者生前传出的消息,这家医院今晚将迎来一个价值千万的项目:为国内一位嫁入豪门的女星,生产一对“优质男婴”。
  此时,三队特警严阵以待,紧握手中的武器,准备对这家涉嫌非法代孕的“工厂”进行围剿,他们必须在代孕母亲被推入手术室前结束任务,再将代孕母亲转运到正规医院。
  医院惨白的外墙布满爬山虎,在黑夜中格外阴森,另一面墙画着“保护母亲,守护孩子”的宣传画,人像的脸更是骇人,莫名让人脊背发凉。
  特警身着防弹衣,头戴夜视镜,身影在微弱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队长比了个手势,队员们迅速分散,每个出入口都被严密把控。
  指挥室传来行动指令,围剿行动正式开始。
  特警破门而入,按照事先规划的路线,直奔手术室的准备区,将一路上的涉案人员全部压制。
  随着一声巨响,准备区的门被强力撞开,特警迅速涌入,控制了现场,将所有涉案人员一一带走。
  陆安欣跟江晏清点点头,押着主刀医生先走一步。
  江晏清远远地站在夜色下,冷冷地看着这一幕,一袭黑衣与暗夜融为一体。
  真巧,这个主刀医生,他认识。
  这人是季铭洲的校友徐涛,毕业后进了全国最好的公立医院。
  刚上初中的的季铭洲非常崇拜他,邀请他进入自己的医院,但被对方拒绝了,徐涛更希望在公立学校服务更多的平民百姓。
  一颗星星落在江晏清的手心,那是华胥帝君送来的命簿。
  十五年,徐涛从一个两头受气、会跟患者顶嘴的实习生,变成一个为被患者指着鼻子骂,还能保持微笑的好医生。
  有一次,徐涛去四川某地飞刀,两万的费用被减成四千,进手术室后,患者家属不仅不给钱,还把徐涛医生举报了。
  患者家属认为医生是服务行业,应该便宜惠民,医护人员有义务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无论两万还是四千,都不该向他们收取。
  后来,再没有医生敢去那个地方飞刀,其他走投无路的患者,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见不到。
  医疗行业是服务行业没错,但是,医疗行业存在“不可能三角”。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石,承载着为广大民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任,它们高效运作,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并以低廉的费用,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在这背后,公立医院始终受资源有限、人手紧张、环境拥挤等问题的困扰。公立医院的服务,尽管高效又便宜,但难以避免地牺牲了服务质量。
  私立医院,则是医疗市场中的另一股力量,它们以高昂的费用,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更为先进的设备、更为精细的服务。在这里,患者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感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这样的服务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得起,高昂的费用成为了普通民众难以逾越的门槛。
  它们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各自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局限。公立医院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同时,不得不牺牲部分服务质量;私立医院则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难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医疗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医疗费用的敏感性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所谓的“医疗不可能三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只有一百八十度,所以,在这个三角形中,任何一个角的扩大,都会导致其他两个角的萎缩。
  诸华帝国的公立医院提供高效、便宜、不完善的服务,私立医院提供高效、昂贵、完善的服务,两者一起构成诸华帝国的医疗服务体系。
  这些年,诸华帝国的医生、患者、医院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医疗服务既高效又便宜,还能保持良好的服务质量。
  可惜,十五年前的徐涛,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因为患者投诉和违规飞刀,被医院停职。
  屋漏偏逢连夜雨。
  供养徐涛上大学的姐姐,在生产二胎的时候难产而死。
  他的姐夫也跑了,留下一个三岁的女儿。
  徐涛回到四日县姜吉村,开了一家诊所,独自抚养姐姐留下的女儿。
  生活的磨难泯灭了他所有的理想和情怀,他只想赚钱。
  他要赚很多很多钱,把姐姐的孩子养大,让她替自己的母亲享受所有未能享受的幸福。
  平静的日子过了一年,徐涛的诊所来了一个特别的病人,正是他那个不负责任的姐夫吴德。
  这位姐夫有了个新媳妇,漂亮听话,听说还是个大学生。
  徐涛无语,心想,多傻的女人才会看上这个酒鬼。
  他看到女人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了。
  这个女人目光呆滞,还真是个傻的。
  吴德跟他嘚瑟,比了个数,徐涛那时不懂,后来回忆起来,才知道那是价格。
  徐涛收了钱,把孕检的结果给了吴德,吴德顿时挂不住笑,直接把女人拖走。
  半年后,吴德又带了那个女人过来,这次怀的是个男孩,把吴德乐坏了。
  徐涛心堵。
  吴德塞了两万给他,让他给点特殊关注,徐涛才略微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