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作者:初禾      更新:2025-11-11 22:18      字数:3234
  贾局长显然被冒犯到,“年轻人,还是应该收敛一点,尤其是这种场合。”
  岳迁正色道:“贾局,如果你没有总是打量我,我也不会早退。年轻人憋不住事,今天要是不问问原因,明天的会我说不定还会走神。”
  “我打量你?”
  “是因为我麻烦关队跟你打听的事吗?”
  贾局长眉间沟壑涌起,沉默不言。
  “那场事故,真的有隐情?”岳迁说:“但你不便告诉关队,他是个彻底的局外人。”
  又是一阵默然后,贾局长说:“跟我来。”
  开会的地方和贾局长的办公室不在一栋楼,岳迁跟在他后面,经过大半个市局,进门后,贾局长让他把门关上,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他愣住了。
  “岳迁,你小时候我见过你。”
  岳迁在记忆中搜索一番,如果说他和贾局长有交集,那只能是事故发生后,柏山市警方调查的时间段。
  “小关来找我,说实话我很惊讶,然后我联系了你的上级,南合市并没有哪起案子,和莱茵格实验室有关。”贾局长目光十分犀利,“岳迁,是你自己在查。”
  岳迁心跳有些快,但看上去依旧镇定,“贾局,你其实没有必要和我说这些,更没有必要带我来你的办公室。既然你这么做了,我猜,你有事想告诉我。”
  贾局长的脸色更沉了些,最终叹了口气,“我那个徒弟,是剖根问底的性子,我不说,你又在一旁撺掇,他必然搅合进来。与其这样,不如我直接跟你说。”
  岳迁放在身侧的手不经意地收紧,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渐渐在他心中弥漫。很奇怪,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害怕,也是他主动接近真相,但当真相真的来到他面前时,他又想要后退。
  或许看出岳迁紧张,贾局长说:“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害你父母亡故的那场事故,并没有任何阴谋。研究中心最后关门,是因为从一开始,它的存在就是钻了空子,这其中水很深,严格说起来,柏科大既是受害者,也不无辜。至于你的父母,也都是被霍斯维克、蓝色巨星两家资本给利用了。”
  第174章 版本之子(27)
  霍斯维克,蓝色巨星。岳迁头一次听到这两个资本的名字。
  “现在我们对外国资本、企业的审查很严格,但几十年前不是这样,很多流程都不完善,普通人对外来的一切,都抱有一种怎么说……憧憬,向往的态度。”贾局长是过来人,说起往事很有感触,“尤其是高校,别管文科工科,有和外国人合作的机会,那都是争先恐后,高校里面媚外的最多,柏科大物理学院那一批说得上话的,早就被利用了。”
  霍斯维克和蓝色巨星这两个资本,最开始是以推广慈善项目的方式进入国内,耕耘青少年教育领域。
  当时很多落后地区的孩子读不起书,他们的父母要么在大城市打工,一年到头只能寄一点维持生活的钱回老家,这些钱花在一日三餐上,家里老人随便生个病,就能花个精光,所以要么是老人干脆不看病,在家等死,要么是小孩不读书,早早在社会上游荡。
  更惨一些的孩子,压根没有父母,不是被拐卖了,就是被送去福利院。
  以前的福利院和现在的不是一回事,孩子们别说读书了,就是伙食、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哪里都需要钱,社会上没有那么多钱。
  霍斯维克和蓝色巨星成了孩子们的救星,他们和当地的学校、社会组织合作,选出一部分孩子资助,让他们有学可上,又赞助福利院,逐渐改善福利院的条件,并在福利院和有条件的外国人之间牵头,帮助他们领养福利院的孩子。
  十多年里,有上千孤儿成为外国家庭的一员,摆脱了穷困的生活。而留在国内的,特别优秀的孩子,读高中时就会得到出国深造的机会,费用全免。很多人在国外读完书,都不会再回来了,时至今日,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在国外取得了不低的社会地位。
  随着慈善项目的推进,两个资本开始与国内的高校频繁接触,设立了很多资助大学生,甚至是大学自身研究的项目。高校虽然每年都会得到科研资金,但当时高校之间的竞争,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术竞争很激烈,一些科研完全就是在烧钱,可以说谁的资金更雄厚,谁就更能出成绩。
  在长久的交流合作中,柏山科技大学和霍斯维克、蓝色巨星建立了非常深入的关系,当时柏科大一位张姓副校长和物理学院的李姓副院长,还有一帮教授、主任被两个资本说服,计划以柏科大的名义,搞一个研究中心,做物理、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
  建研究中心,在哪个大学都绝对算大事,尤其背后还有外国资本。但张校长、李院长,再加上其他资深教授,他们很有话语权,而柏科大在与同类高校的学术竞争中落了下风,急需资金和成果。校方高层权衡之下,决定接受两个资本的注资,把研究中心搞起来再说。
  像柏科大这种名校,在过去是能够规避很多来自外界的审核的,而高校和外国人的交流本就最多,所以在很长时间内,研究中心藏在柏科大这个巨大而安全的庇护所里,进行着如今看来,相当匪夷所思的研究。
  贾局长停顿片刻,看向岳迁,“你的父母,特别是你的母亲宁翎,就是其中一项研究的骨干。而你的父亲岳小旭,你应该知道他有留学背景,他没有家人,老家在特别贫困的小镇,你猜他这样的孩子,为什么能在高中时就得到出国读书的机会?”
  岳迁喉结滚了滚,“霍斯维克和蓝色巨星资助了他。”
  贾局长点点头,“准确来说,他是蓝色巨星教育帮扶项目的获利者。他非常聪明,落后的环境、小镇上贫乏的教育资源困不住他,而且他性格特别开朗,福利院的孩子很多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内向、阴沉,他是他们的极端反面。这样的人,很难不被看到。所以在他还在上初中时,蓝色巨星就注意到了他,他高中考到市里的重点,得到丰厚的奖学金后,伙食跟上了,飞快长高长开。”
  贾局长的视线再次落在岳迁脸上,“你继承了他优秀的基因,你们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外形。”
  岳迁抿了抿唇。
  贾局长继续说,像岳小旭这样几乎完美的少年,蓝色巨星立即行动,与他签协议,送他出国读书。资本已经给岳小旭规划好了未来,他完成学业后,将留在蓝色巨星在国外的研究室,成为最优秀的学者,过上备受尊敬的生活。
  当然,蓝色巨星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学者,他今后的研究成果,都属于蓝色巨星。他有一张好皮囊,蓝色巨星甚至可以将他打造成学术明星,这又是一番极其丰厚的回报。
  但岳小旭却提出一个要求,他不会待在国外,学成之后,他想回国,建设家乡。
  蓝色巨星很是诧异,在岳小旭之前,他们已经送了上百个孩子留学,他们无一例外都不想回来。蓝色巨星给了岳小旭很多时间,让他好好考虑,但半个月后,岳小旭的答案依旧没变。
  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出国读书的机会,一来他实在是很优秀,二来蓝色巨星在国内也有正在推进的项目,在这些即将建立起来的实验室里,蓝色巨星需要自己的嫡系学者。
  就这样,岳小旭在国外完成学业,然后回国。那时蓝色巨星已经和霍斯维克深度绑定,柏科大的研究中心也早已建立起来了。岳小旭顺理成章被安排到柏科大,名义上继续学习,实际上却是在莱茵格实验室工作。
  在那里,他认识了宁翎。和岳小旭的外形相比,宁翎的长相实在不算出众,但也许是在专业上很有共同语言,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确立恋爱关系,不久连孩子都有了。
  自己逐渐出现在话题中,岳迁有些不自在。宁翎和岳小旭的爱情,他是旁观者,自己亲眼看到过,也听宁秦说过。他们在一起得似乎太快了,但真正喜欢的话,哪怕只有一眼,也会产生非对方不可的执念。
  宁翎和岳小旭在一起的那几年,是研究中心的平稳发展时期,霍斯维克和蓝色巨星逐步与其他高校建立合作,并且接触国内相关企业,早期那些教学帮扶项目逐步被边缘化。
  岳迁越听越忐忑,“他们和哪些企业合作?莱茵格实验室研究的到底是……”
  “我只能说,和高精尖的武器有关,需要依靠最新物理、生物等科研成果。”贾局长摇头,“这种研究要是放在现在,绝对不能由高校和外国资本来主导,一定得在多重监管下推进,但当时,柏科大和霍斯维克、蓝色巨星都钻了空子。”
  “那……后来是怎么发现的?”岳迁紧张地问。
  “时代在往前走,社会、校方,还有我们警方的意识也在进步,逐渐意识到过去存在的问题。那时候你还小,你也许察觉不到,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在慢慢被改变,慢慢有了约束。”贾局长说,“不过那场事故,应该说是最关键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