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作者:
甲子亥 更新:2025-11-12 01:17 字数:3071
“要不你们过来钓吧?我今天还没有给它们喂食呢,钓的话应该能钓上来。”
钓甲鱼?
牧兴怀真就还没有体验过这个娱乐项目呢。
管老三又说:“对了,池子里现在不仅有甲鱼,还长了很多小龙虾,你们也可以试着钓一下。”
牧兴怀更惊喜了:“哪儿来的小龙虾?”
管老三:“应该是其他人家池塘里的小龙虾爬过来繁殖的。”
所以从四月份开始,他每天给池子里的甲鱼投喂螺蛳和小鱼小虾的时候,都会有意识的多投喂一些。
那些螺蛳和小鱼小虾当然是他每天早上去空军基地那边下笼子,晚上的时候收回来的。
牧兴怀当即说道:“行,我们马上就过来。”
三分钟后,他们接上了牧建国的小朋友小泉。
十分钟后,他们就来到了管老三家。
管老三已经帮他们把杆子和饵料都备好了。
牧兴怀:“我去钓甲鱼,你们去钓小龙虾?”
虽然在这之前,他跟着牧建国他们去钓了四五次鱼,一条鱼都没有钓到过。
牧建国没有意见:“喵!”
袁煜祺也没有意见:“好的干爸!”
管老三给他们准备的饵料是猪肝和鸡肝。
鸡肝切碎拌上玉米粒之后扔进池子里打窝,猪肝切成小拇指粗细的长条,往鱼钩上一挂,再往池子里一扔,正常情况下,就可以等着甲鱼上钩了。
结果一分钟后,三分钟后,五分钟后,浮漂还是一点大的动静都没有。
牧兴怀忍不住了,把杆子提起来一看。
鱼钩上的哪还有猪肝的踪影。
牧兴怀沉了沉气,又拿起一块猪肝重新挂到鱼钩上,并且只留了一小截肉在鱼钩外面,然后扔进了池子里。
这一次他长教训了,浮漂一动,他就直接把鱼竿提了起来。
好消息,鱼钩上的猪肝还在。
坏消息,只有猪肝。
牧兴怀:“……”
他调整了一下猪肝的位置,再次把鱼竿甩了出去。
两分钟后,浮漂终于又有了动静。
这一次,等到浮漂一半没进水里的时候,他才猛地提起鱼竿。
鱼竿瞬间就弯了下去。
牧兴怀再定睛一看。
鱼钩上面果然挂着一只大甲鱼。
等到他把那只甲鱼提上来,管老三就第一时间凑了上来:“这只甲鱼大,我估摸着至少有三斤重。”
牧兴怀直接就笑开了花。
他就说嘛,哪有孩子天天空军的。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之后,牧兴怀瞬间士气大涨。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他果然又钓上来了三只两斤多重的大甲鱼。
再看牧建国他们。
他们也已经钓了小半桶的小龙虾上来了。
牧兴怀抬起手腕上的手表一看:“已经五点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我们还得把这些甲鱼和小龙虾送去食堂那里,要不然就赶不上六点开餐了。”
袁煜祺也已经玩得很尽兴了:“好的。”
就是那半桶小龙虾肯定是不够的,毕竟他们可是有将近五十多号人呢。
牧兴怀又去向元明家的虾塘里捞了满满一桶回来。
所以晚饭的时候,他们就都吃上黄焖甲鱼和蒜香小龙虾了。
就在牧兴怀忙着跟碗里的小龙虾战斗的时候,邹教授和温教授都端着餐盘坐了过来。
邹教授:“牧大夫,我大后天要跑一趟上京,有个朋友请我去给他的老师看病。”
温教授:“牧大夫,我大后天也要跑一趟边省,家里有个长辈病了。”
牧兴怀点了点头:“好的。”
听见这话,刘老当即说道:“邹教授,我也有个病人在上京,他本来是想请我后天去一趟的,如果你要去的话,能不能顺便帮我把那个病人也看了。”
邹教授:“行。”
刘老:“那就麻烦邹教授了。”
一旁的袁煜祺忍不住说道:“我怎么感觉最近这段时间,干爸你们出外诊的频率都大了很多啊?”
邹教授:“没办法。”
主要是这段时间,他们的医术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他们的医术一长,原本很多西医治不好,他们也治不好的病人,现在他们都有很大的几率能治好了,他们的名气可不就跟着又暴涨了一大截吗?
然后来找他们看病的病人自然也就更多了。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
但耐不住他们现在更想沉下心来研究那些典籍啊。
偏偏那些病人各有各的来头,他们也不好拒绝。
想到这里,陈老说道:“牧大夫,要不我们还是建一栋住院楼吧。”
一来,来找他们看病的那些外地病人里,不少都是重症病人,他们租住在村民的房子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隐患的。
等到住院楼建起来之后,就可以安排他们住进诊所里了。
而且这样一来,他们以后能报销的医药费也就更多了。
二来,他们以后也能团结起来,立下一个规矩,那就是他们不出外诊,再有想找他们看病的,不管是什么人,都只能来北定村找他们。
反正他们这里有住院部。
毕竟他们医术涨了,脾气跟着涨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牧兴怀:“……也行。”
正好袁煜祺他们把他的家具都包了,给他省下了一大笔钱,而且最近这段时间,他又挣到了不少外快。
而且晒谷场那一块确实还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建住院楼。
虽然他们原本是准备把那一块规划成一个小花园的。
不过现在想想——他们这里本来就是农村,建什么小花园啊!
想到这里,牧兴怀直接就拨通了唐二舅的电话。
第二天下午,唐二舅公司的设计师就把设计图做出来了。
新的住院大楼一共八层,预计十一月份完工。
一到五层是普通病房,每层十二个房间,每个房间三张病床。
六层和八层是特需病房(劫富济贫病房),每层六个房间,每个房间一张病床。
接下来的日子,如流水般过去。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七月十二号这天。
中午的时候,唐波峻刚刚告诉牧兴怀,他们第一批整理出来的那一百三十一张处方中的五十张处方,全部通过知识产权局的初步审查了。
晚上的时候,邢慕悦就宣布,他们的app所有的手续全都办好了。
这意味着,他们的app可以正式上线了。
第169章
牧兴怀毫不犹豫道:“既然这样,那我们现在就把那些处方都上传到app上面去。”
邢慕悦:“好。”
郑玄静随后就说道:“牧大夫,可以把那八张治疗红斑狼疮和老年性白内障的经方,最后上传吗?”
因为这样一来,在把下一批处方上传到app上之前,那八张治疗红斑狼疮和老年性白内障的经方,将会一直占据分享主页的顶端。
所有点进分享主页的大夫,第一眼看到的,就将会是那八张治疗红斑狼疮和老年性白内障的经方。
众所周知,荣南郑家以擅长治疗红斑狼疮和老年性白内障闻名西北。
而郑玄静是荣南郑家嫡系的小女儿。
她曾想要继承荣南郑家祖上流传下来的那七张治疗红斑狼疮和老年性白内障的秘方。
但是时至今日,荣南郑家依旧坚持传男不传女,传儿子不传徒弟的封建糟粕。
即便郑玄静的两个哥哥在中医上都没有什么天赋——她大哥是托关系才考进的上京中医药大学,二哥考执业医师证考了三次才过。
因为她的坚持,荣南郑家甚至直接跟她断绝了关系,把她赶出了家门。
所以,郑玄静这就是赤裸裸的想要膈应荣南郑家。
对此,牧兴怀毫不犹豫道:“当然可以啊。”
“更何况那三张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方子还是你和祝萱教授一起加班加点改良出来的。”
郑玄静当即就笑了:“那就谢谢牧大夫了。”
随后,牧兴怀和郑玄静几人就开始着手将手里的一百三十三张处方,连同研究思路,以及相关的上千个医案一起,上传到app上。
——他们目前只整理出来了五十张处方,多出来的那八十三张处方,都是陈老他们自己的专利。
当然了,在这之前,他们每个人手里掌握的专利处方就算是没有一两百,也有七八十个。
毕竟他们哪一个不是在中医的殿堂里浸淫了几十年,要是连这点成就也没有,他们也就不配被尊称为国医或是专家了。
然而以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些研究成果,在五位医圣留下的那些璀璨经典面前,却是远远不够看的。
所以挑挑拣拣之后,他们能拿得出手的专利处方,也就是治愈率能够超过那五位医圣留下来的处方的,加起来就只剩下了八十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