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76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1      字数:5133
  弘书忍不住毛遂自荐:“皇阿玛,要不让我去吧。”
  “做梦。”胤禛睨了他一眼,“你去了能出面?怎么,忘了鄂罗斯使臣认识你了?”
  弘书垂头丧气,唉,这可能就是世间没有双全法吧,不接触鄂罗斯人就不能包装情报,接触了就不能露面。
  胤禛想了片刻:“马齐如何?”
  弘书微微皱了皱眉,为难道:“马齐大人都七十七了,这么大年纪怕是受不了路上的奔波吧。”
  胤禛一想也是,又想了想:“朱轼?”
  朱轼在上书房教了几年,弘书对他的印象不错,清廉刚正、望正朝端,也很有能力。
  “我觉得可以,朱大人年纪也不算大,应当能受得住奔波。”
  自古以来,官场上的年纪,就是薛定谔的年纪,朱轼今年其实也六十有二了,可在大多数人看来,他还不算大。
  朱轼接到旨意后立刻收拾包袱,几日后便随着大队一起奔赴边疆。
  因为是中鄂一起上路,弘书不便露面,便只在宫里默送他们:“希望此去一切顺利,诸君能携胜而归。”
  谈判的担子卸下,弘书也没能多出休息时间,书局还在筹备之中,报社这边却是进入重要阶段了。
  “这是目前有意向在咱们报纸上投广告的商家名单。”允禧的表情算不上高兴。
  弘书一边看一边问:“怎么了,要挣钱了怎么还不开心?”
  允禧叹气道:“目前有意向投广告的都是一些中小商号,那些大商号我也有接触,他们对投广告之事却是不怎么热衷,目前没有一个有意向的。”
  “这不是当然的吗。”弘书已经将名单翻看完,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人家那些大商号都做了多少年了,有财力有实力,名声早已传遍京城,甚至外地人都多有听闻,找咱们打广告不说锦上添花,只能叫花冤枉钱。”
  允禧皱眉道:“可是只有中小商号的话,以他们的规模根本给不了多少广告费,那咱们不是还得继续亏?”
  “别急啊。”弘书拍拍他的肩,“不要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继续亏就继续亏呗,我本来也没指望今年能转亏为盈,现在,一切还是以开拓市场为主。”
  “开拓市场?”允禧不解,“可是咱们的发行数量已经很稳定了,京城哪里还有市场给咱们开拓?”
  “京城没有,外地有啊。”弘书道,“最近难道没有外地的商人来找你,想要批发报纸带到外地去卖?”
  “有倒是有几个。”允禧回道,“不过他们要的数量都很少,连你说的批发价都达不到,我都是原价卖给他们的。”
  “原价也够他们赚了,他们带回去至少得翻个几十倍卖。至于数量少也不是问题,这不是才开始吗,他们总要先试试水的,等着吧,过不了多久,这些人的订单就会上去。”
  允禧点头表示明白:“那广告这个,就不争取大商号了?”
  “不用争取,只要咱们把这上面的某一家推出来。”弘书抖抖名单,“他们自己就会捧着银子过来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些里面挑出一家货物好、价格实惠、东家诚信的店来,作为典型和招牌,一举把他推成接下来几个月京城最火的店铺。”
  “让它日进斗金!”
  第60章
  “陶掌柜,我们真的有必要花八百两在《京城周报》上打那个什么广告吗?”郭源很焦虑,他年纪轻,如今不过才十五岁,若不是父亲突然得急病去世,他此时本该在准备大婚,而不是独自撑起偌大家业,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因为他若不能撑住,族中某些心狠的狼是不会放过他们孤儿寡母的。
  可他虽然也跟着父亲学习过如何管理家业,但毕竟年纪还小,学的并不深入,自他接手家业以来,因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不敢继续父亲原本往外拓展的计划,将家中产业往回收拢,只求守成。
  守成也不简单,郭源就很仰仗父亲临走前交代的几位老人,陶掌柜就是其中之一。
  陶掌柜名叫陶益,是郭家的家仆,与郭父从小一起长大,主仆感情很好,一直负责冬月斋,短短六七年时间就将一个小点心铺子做到中等规模,在竞争激烈的京城都闯出了不小的名声,可见能力。可惜,再往上,想和那些成名已久的点心铺子争锋,不只是货物好就行的,还得有深厚的势力和财力,陶益和郭父便不强求,将眼光放到京城外面,原本打算今年往外拓展开分店,但郭父一朝去世,计划自然只能搁浅。
  “有必要。”陶益很坚定的道,“少爷,冬月斋做到现在,要么往上成为和五梅记、禾黍香、金鼎斋一样的驰名老字号,要么往外开分店,否则便不是止步不前那么简单,京城点心铺子众多,大家明争暗斗,很容易就会被人拉下去,咱们这几个月来越来越少的流水就是明证。”
  “开分店目前是不可能了,那么就只能试图往上。之前我和老爷没有考虑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往上所需要的财力和势力不是咱们家能支撑的起的。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京城周报》,它在京城的影响力少爷你应该是有切身体会的,咱们家不就定了十来份年报吗。”
  “八百两一篇文章,说实话,这个价格是咱们占便宜了,您不知道。”陶益道,“就《京城周报》第一期登的那篇母告儿不孝的文章,里面的某某斋其实就是咱们铺子,虽然报纸上没写明咱们的名字,但有人看了报纸专门去打听,然后上咱们铺子买点心的,人还不少,那几天咱们铺子的进项远超平日。”
  “这还是没明写,若是专为咱们写一篇文章,就现在全京城都看的情况下,咱们冬月斋立刻就能名扬京城,短时间必能跻身五梅记、禾黍香之列,只要咱们稳住,或者多投几次广告,今年内上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郭源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但巨大的压力还是让他不敢轻易答应,八百两可不是一笔小钱。
  陶益知道他的心结,对准症结下药:“少爷,八百两不算什么,就算达不到预期咱们也不会伤筋动骨,顶多拮据一些罢了。若是老爷还在,哪怕要花一千五百两,老爷都一定会去做的。”
  这句话令郭源下定决心,自从接手家业以来,郭源在外没少听虎父犬子之类的闲话,虽然他现在还在保住家业的阶段,但哪个儿子不希望能超越父亲的功绩呢。
  亏就亏了,大不了血本无归,他心里发狠:“好,那就去做。”
  ……
  “八百两,唉,挣钱可真不容易啊。”允禧叹道。
  依旧和他挤一个办公室的弘暾调侃道:“禧叔你也太不知足了,八百两还嫌少?忘了您的年俸是多少了?”
  允禧恼羞成怒,将一张废纸团成团扔向弘暾:“你怎么也跟着小六学坏了!”
  弘暾轻松躲开,呵呵直笑,他从报社退出后,面对允禧就少了原来的一些小心,不再刻意相让低调,反倒让两人的相处更加轻松愉快起来。
  正当叔侄两人忙里偷闲玩笑的时候,他俩的贴身随从匆匆进来,禀报道:“爷,有消息说三阿哥病危。”
  “什么?!”
  弘书惊讶道:“三哥病危,三哥什么时候生病了?”
  匆匆来找他的朱意远道:“奴才也不知,三阿哥府上下人在宫门口求入宫之时是这么说的,如今太医已经赶过去了。”
  弘书立刻起身赶往养心殿,虽然这几年阿玛对弘时基本是忽视状态,但怎么也是亲儿子,骤然听闻这样的消息,阿玛心情起伏之下别闹出什么毛病来,他还是去看着点。
  谁知进了养心殿,看到的胤禛却没有一点惊讶担忧,反而是怒火冲天的样子。
  不是吧,阿玛对弘时的厌恶已经如此之深了吗?听到人有事不难过就算了还生气?
  弘书绕开地上还没来得及打扫的碎片,走到胤禛身边,一边伸手帮他顺气一边委婉道:“皇阿玛,三哥虽然糊涂了些,也是您的亲子,现在这样,还是先将人救回来要紧。”
  他真怕阿玛一气之下将太医都叫回来,那不是又要落个杀子的名声。
  谁知道胤禛听了这话却更加生气:“救什么救!他自己既然都不想活了,朕就成全他!”
  所以弘时不是病危,是自杀?不能吧。弘书微微皱眉,要是想死早在阿玛要把他出继给允禩的时候就自杀了,哪会一直等到现在。虽然不能和他们这几个兄弟比,但弘时的生活也不差,内务府每年的用度也没克扣他的,不能让他挥金如土,但日常生活绝对没问题。
  何况这时候自杀可是大不孝,皇子自杀死后连皇陵都入不了,弘时但凡有点理智,顾念着点宫里的齐妃,都不会选择这条路。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弘书道,“三哥不会做出不孝之事的。”
  “有什么误会!”胤禛怒道,“他府上下人亲口说的,将下人都赶出去,自己一个人醉醺醺的泡在浴桶里抱着酒坛子喝,不是打着把自己溺毙的盘算是什么!”
  “……”
  弘书万万没想到,弘时竟然是因为这个‘病危’的,嗯,病危这个借口应该不是下人自行决定,该是三嫂特意嘱咐的,毕竟皇子沐浴喝酒差点把自己淹死什么的,传出去叫人知道未免太丢人了些,也就比那位掉进粪坑淹死的晋景公强些。
  弘时要是以这样的结局名留史书,阿玛怕是要呕死。
  费了好一番嘴皮子,才算将胤禛给劝的消气了些,弘书犹豫了一下后,征询道:“儿臣去三哥府上探望一番吧。”
  不只是为了做样子表现兄弟友爱,也是想着他从养心殿出去,某种程度能向外界表明阿玛的态度,还是关心弘时的,不是任由儿子生死不知,显得冷漠无情。
  胤禛阴着脸没说话,弘书知道这就是默认了:“您休息一会儿,儿臣确认三哥脱险便会回来。”
  来到弘时府上,发现弘历弘昼已经在了。
  “小六。”弘历脸色凝重,“皇阿玛如何,可有受惊不适?”
  弘昼悄悄翻了个白眼:“小六,是皇阿玛让你来的?”
  “嗯。”弘书简单答道,“皇阿玛没事,三哥如何了?”
  弘昼皱眉:“太医还在救治,尚不知情况。”
  他们俩来了后就被请到前厅坐着,也没能见到弘时的面。
  弘书看向弘时府上的下人:“三嫂可在?请通传一声,皇阿玛担心三哥的情况,可否叫我过去瞧瞧。”
  下人自去通传,很快回来:“六阿哥,福晋请您过去。”
  弘历起身道:“老五,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下人有些为难,福晋只让请六阿哥一人,但他也不敢反对。
  弘昼坐着没起身,耷拉着眼皮道:“四哥,里头想来正忙乱呢,让小六一个去看看就行了,毕竟他还要回宫禀告皇阿玛,咱们就没必要去添乱了吧。”
  弘昼不配合,弘历也不好再强求,虽然他直觉弘时这场‘病’来的奇怪,但说到底不过一个废人罢了,病的再奇怪又能有什么用,难道濒死一回皇阿玛就能看重他了?
  弘书随着下人来到弘时住的地方,董鄂氏面容憔悴的迎上来见礼:“六弟。”
  “三嫂。”弘书回礼,“三哥如何了?”
  董鄂氏抿了抿唇,猜弘书已经知道真相,便道:“水已经吐出来了,呼吸也有了,就是醉的太深,一时半会儿醒不了。因为溺水的时间不短,太医不能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损伤,如今正在想法子让他快些醒酒。”
  弘书点点头:“我能进去看看吗?”
  董鄂氏让开。
  弘书进入屋内,发现屋内的太医都是熟人,带队的正是吴谦。
  “六阿哥,您怎么来了?”吴谦正愁的挠头,一抬头看见弘书,犹如看见了救星,“快快,帮臣想想,有没有什么不伤人的法子能让三阿哥快些醒酒。三阿哥喝的太多,臣等想的法子都没起多大作用,您那个化学有没有办法?”
  好家伙,您这脑洞真大,化学醒酒怎么醒,合成个纳络酮给弘时灌下去吗?那可能本来没事都能有事了。
  弘书微微摇头,他可不敢给什么醒酒偏方,万一吃出点什么事来他满身是嘴都说不清。
  吴谦失望的叹气:“唉,要靠三阿哥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的过来,到时候即便有点什么损伤,耽误的时间也难治了。”
  “尽力而为吧。”弘书道,“我会给皇阿玛说明情况的。”
  吴谦点点头:“多谢六阿哥。”他就怕到时候三阿哥留下什么后遗症皇上迁怒,如今有六阿哥帮忙说明情况,皇上应该不至于太过责怪他们。
  弘书安抚好太医们,走到床边去看弘时的情况。
  弘时满脸胡茬不知多长时间没刮,仿佛野草丛生一样狂野,因为溺水的缘故脸色青白、唇色微微发紫,头发散乱着,瞧着落魄的很。
  唉,曾经也是意气风发过的少年,弘书想起大婚时候的弘时,骑在高头大马上颇为气宇轩昂,谁能想到不过几年时间就变成这般模样呢。
  哦,不对,他能想到。弘书面无表情的想,他早知道弘时的结局,被过继给允禩、玉牒除名然后抑郁而终,历史上弘时是哪年哪月去世的来着?他记不清了,但就目前来看,弘时的命运应该是被改了,没被过继给允禩、也没有玉牒除名,只是还是抑郁,那今日这一遭会不会就是他原本的死劫?
  很有可能。
  希望这一劫度过了弘时的脑子能变得清醒些,然后否极泰来吧。弘书心里叹气,阿玛要强、也重感情,弘时要是能回头是岸,父子俩也不是没有重修旧好的机会。对于弘时弘昼这些没有威胁的,他还是希望他们能和阿玛保持一个较好的关系,这样阿玛心情好了,说不定能多活几年。
  至于历史不能改变什么的,弘时都能改变命运,阿玛肯定也能。
  看过弘时,弘书出来见董鄂氏:“三嫂,府中如今可有什么难处?”
  董鄂氏摇摇头:“多谢六弟关心,并无什么难处。”这府里除了她,就两个妾室,平日吃用都不多,凭内务府给的份例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