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96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1      字数:4988
  “你觉不觉得,他们布置的这,像一个阵地啊?”
  在立的洋人几乎都算是清国通,所以很快看出来,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守军阵地。
  张安多被其他人交谈的内容吸引,便暂时放弃劝说麦德乐,道:“使臣大人,你觉得清国人这是要做什么?”
  麦德乐眉头没有松开,他还在烦恼面见清国皇帝递交陛下信件之事,他于1725年(雍正三年)从葡萄牙出发,历时两年才来到京城,本以为很快就能完成任务回国,却没想到耽搁半年还没有丝毫进展。若再这样耽搁下去,他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国,等他回去,国内很可能都没有他的位置了,甚至国王换了一位都有说不准。
  心不在焉之下,他只是瞥了两眼,就不以为然的地道:“火.枪已经展示,接下来除了火.炮还能有什么,他们这是想用大炮打人?不过清国人未免也太托大了,火.炮可不是火.枪,弹道计算没那么简单,他们将那些泥人守军摆的太开了,一会儿炮弹发射出来命中不了目标,可要丢脸了。”
  对于这个推测张安多没有反驳,前面就说过了,目前的大炮以实心铁弹为主,主打的就是射程,主要目标是大体积城门或舰船之类。至于石霰弹和榴弹炮,射程短、装量小,威力不大不是主流,所以他们两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又收回注意力开始交谈。
  张安多自然还是竭力劝说,在他的锲而不舍之下,麦德乐终于有些动摇。
  “你说,我若让步不要求亲手将陛下的信交给清国皇帝,他们的官员能不能取消三跪九叩的礼节?”麦德乐问道,若是能免了三跪九叩,其他的礼节他也不是不能妥协妥协。
  张安多犹豫道:“这……恐怕希望不大,您对清国可能还不太了解,负责觐见礼仪的是清国的礼部,这个部门的官吏都格外的……用清国人的话来说,迂腐,他们对礼仪方面的问题十分坚持,甚至连清国皇帝,在礼仪方面也要听从他们的意见,所以,我认为……”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有激昂的号令声:“开—炮!”
  然后,一道仿佛毁天灭地般的声音在耳边炸裂。
  “轰!”
  张安多的嘴巴还在惯性地继续张合,离他极近的麦德乐却感觉自己的耳朵仿佛失聪了一样,什么都听不见。
  发生什么了?刚才那是什么声音,晴天霹雳吗?
  麦德乐茫然四顾,却发现周围同样肤色的同胞们个个嘴巴大张、瞳孔紧缩,仿佛见到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一样。
  就在他想找个人问问时。
  “开—炮!”
  “轰!”
  麦德乐的瞳孔像受惊的猫一样紧缩,嘴巴也变得跟他的同胞们一样大张着。他刚刚亲眼看到,一颗黑色的炮弹落到泥人阵地中,没有像实心铁弹那样弹跳起来,而是触地后轰然炸裂,阵地尘土飞扬,被炸飞的地块跃起四五米高才快速坠落,落点周围的泥人则仿佛被一道看不见的气流掀飞,在空中四分五裂,脑袋和胳膊各自飞向不同的地方。
  等尘埃渐渐散去,落点完全不见炮弹的身影,只有一个大坑彰显这里被狠狠光顾过。
  这是什么?麦德乐的脑子已经凝固住,只有这四个大字牢牢戳着。
  “开—炮!”
  “轰!”
  这不是火.炮!这绝对不是火.炮!麦德乐毫无意识地摇着头,不知道在否定谁。
  “开—炮!”
  “轰!”
  神迹!这难道是神迹吗?主啊,您的神迹为什么会降临在遥远的东方帝国?麦德乐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在胸前划着十字,喃喃道:“主啊,难道您是在提醒您的羔羊,该对清国皇帝尊敬一些吗。”
  没人听到他说了什么,也没人对他的行为侧目,因为现场跪下的人不在少数,洋人和藩国使臣更是大部分都跪下了。
  为了效果,这次演习的落点离检阅台并不算远,声效和视效得到了最大的展示,造成的结果也十分惊人。唯一不令人满意的,就是吓到了外邦人的同时,自己人竟然也有被吓到跪的。
  弘书站在胤禛身边,他们的位置在最高处,所以对下方的情景一览无余,从第一炮开始,弘书就在观察所有人,所以很清楚看到己方有几个第一炮下去就瘫坐在地的。
  此时趁着间隙,翘起嘴角低声道:“皇阿玛,您看到那几个第一炮就被吓跪下的大臣了吗?就这胆子,您是怎么选上来的,回头赶紧送去练练吧,今儿是那些洋人和藩国使臣一起吓傻了,否则可太丢脸了。”
  胤禛不着痕迹地瞪了儿子一眼,这个臭小子,才刚立一点功劳尾巴就翘起来了,还敢打趣他。不过,他微微皱眉,扫视了那几个被吓破胆的官员一眼,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面对这点惊吓都撑不住,以后难道还能指望他们能做成大事?说不定被人吓一吓就同流合污了。
  在胤禛思考着回去找什么借口把这几个人调离重要岗位的时间里,火.炮演示结束了。
  现在造这样一枚炮弹可贵了,弘书可舍不得浪费,完成既定目标就成。
  “好!”胤禛站起身,上前两步,“岳钟琪、弘书。”
  “臣在。”
  “儿臣在。”
  “今日检阅,朕甚满意,你二人有功,赏!”
  没说具体赏什么,就是要交给内阁讨论,而一般能让内阁讨论的赏赐都不会差。
  “臣谢主隆恩。”
  “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张廷玉是个机灵的,立刻出列道:“臣恭喜皇上拥将才、得神兵,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下拜:“恭喜皇上拥将才、得神兵,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势浩大的叩拜之后,胤禛心情愉悦的离开,其他人则留下收拾现场。
  礼部侍郎三泰正指挥人将龙椅等御用之物小心抬走,忽然被两个人挤到身边,定睛一看:“麦德乐使臣,张神父,两位有什么事吗?”
  麦德乐张嘴就是一大串葡萄牙语叽里咕噜出去。
  张安多在三泰疑惑的目光下尴尬地笑笑,翻译道:“使臣大人说,他想尽快觐见贵国皇帝陛下,请问侍郎大人什么时候可以安排礼仪演习?”
  第85章
  虽然麦德乐十分想要立刻觐见清国皇帝陛下,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一边焦急地等待礼部的通知,一边带着葡萄牙使团的人在京城疯狂作秀。
  “当街撒银币?”弘书看完允禧拿来的稿子,失笑摇头,这些洋鬼子,倒是很会把握人性。
  不过,他可不吃这一套:“不予报道。之前忘了交代了,以后只要是关于外国人的稿子,必须要由我审阅同意后才行,而涉及两国邦交和宗教的,等我吩咐,我没吩咐的情况下报社无须关注。”
  允禧有些不解:“为何,之前你不是还说要多报道一些外国的事情,要给百姓们开开眼界吗?”
  “注意我说的主体,外国人,外国的事,这两个可不一样。”弘书道,“关于外国的一些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神话野史之类的可以报道,但关于具体的人、尤其是正在大清国土上的人,就不要去关注他们。”
  允禧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懂了。”
  “李盛山割肝救母?”弘书看到几个字就皱眉,“这种愚孝的家伙有什么好报道的。”
  允禧讶异道:“你不知道?这件事是地方才上报给皇上请加旌表的。”
  弘书不屑地把文章扔到桌上:“皇阿玛肯定不会答应的,他看到这种折子只会生气,回去重写。以后这种愚孝的例子,还有那什么贞节牌坊通通都不许报道,除非是批判性的。”
  允禧微微皱眉,有些为难:“这可不好弄,你不知道,我之前根据你说的,向一些人开放投稿通道,他们写的稿子,十有八九都是一些孝子事迹;而与女子有关的,不是通奸的香艳之事就是贞洁烈妇得牌坊,排除这些,基本就没有可用的。而且退稿理由也不好写,要用你的说法,怕是会掀起轩然大波。”
  “没有可用的那就不用。”弘书毫不犹豫,他现在虽然没有能力去破除这些陈规陋习,但也不会去吹捧,“天下这么大,没了他们的投稿,你们难道还找不出能报道的事情了?你也不要本末倒置,给他们投稿机会本来是要培养报社需要的人才的,是要他们适应报社的行为处事,而不是报社反过来适应他们,至于退稿理由,让他们多关注关注民生,地主压迫、恶官欺民、纨绔霸市,这些事情哪天不发生?有胆子揭露这些的才是咱们需要的人。”
  “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投稿,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投稿人的身份。”
  允禧点点头,表示记住。
  等弘书将新一期稿子看完,不再发表意见,允禧才舒了口气,放松姿态,从上下属模式切换到叔侄模式:“过几天你堂弟的满月宴,你能来不?”
  允禧的妾室吴氏才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也是他的长子。除此之外,他还有两个女儿,如今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工作更加卖力。
  弘书点点头:“那天没什么安排,应该能去。”
  允禧开心了些,换个姿势,调侃道:“那明日的春猎,我便让让你,让你尝尝做榜首的滋味。”
  弘书鄙视道:“你?让我?先把你那三个力的弓换成五个力的吧。”他这半年,虽然骑射课常常请假,但有赖于身体发育的金手指,武力方面还是不错的,不敢说能比天生武将苗子的伴读阿桂,吊打艺术生允禧还是没问题的。
  时间跳到春猎当日,弘书依然一身量身定制的甲胄,正在安抚福慧:“好了,别闹,你才病过,如今这天气还没回暖,皇阿玛不让你下场也是为你好。”二月一场倒春寒,福慧咳嗽了好几日才好。
  福慧真的很委屈:“每次都说是为了我好,但是夏天的围猎也不见让我下场啊。”
  夏天也怕你中暑,现在这时候,一场中暑真的能要人命的。不过孩子也确实被拘的太狠,弘书只能拍拍他,道:“这样,你从现在开始,如果能半年不生病,那六哥就答应你,在秋猎的时候帮忙求皇阿玛让你下场,怎么样?”
  “好!”福慧立刻高兴起来,他知道,六哥一向说话算话,而有六哥替他背书,皇阿玛肯定会答应的。
  “去陪着皇阿玛吧。”弘书看时间差不多了,打发他去找阿玛。
  没过多久,胤禛简短的说了两句之后,一声令下,今日参加围猎的人便直奔猎场而去。
  弘书带着四个伴读和四个侍卫一马当先,冲入密林中才放缓速度。
  “六阿哥,咱们往哪边走?”到了主场,阿桂显得格外活跃。
  弘书道:“当然是往猎物多的地方走,布三。”
  野外生存专家布三立刻出列:“是。”四处做了一番不明觉厉地查探之后,往西南方一指,“那边有湖泊,猎物会饮水聚集。”
  “……”阿桂委婉道,“布三大人,那边有湖泊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南苑是皇家苑囿,又不是荒郊野岭,里面的地形分布自然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这时候恐怕一半的人都在冲着那儿去。
  “哈哈哈。”郎图和苏尔玛很不给同僚面子的笑了起来,另一个侍卫俞亮与他们三个都不熟,只抿嘴微笑。
  弘书和徐以烜他们也是轻笑出声。
  布三挠挠头,嘿嘿笑道:“我就是想耍个机灵,你别拆穿呀。”说完指向西北,“去那边吧,那边野猪应该不少。”
  布三还真是有点东西,他们骑马走了不过一刻钟,就发现了一小队野猪,个个膘肥体壮——别奇怪才渡过冬天的野猪怎么会膘肥体壮,朝廷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春猎秋猎,为了有足够的的猎物,负责管理猎场的人自然不会真的任凭猎物自生自灭。
  “小猪崽子别动,另外注意分辨怀孕的母猪。”弘书提醒一句后下令,“自由狩猎。”
  说完搭弓引箭,瞄准最大的一头公猪。
  ‘咻!’箭枝高速飞行,精准地插入公猪脖颈两寸有余。
  “嗷嗷嗷!”公猪吃痛地嚎叫起来,原地蹦跶一圈,发现了这群打他的仇人,蹄子在地上刨了几下就呲着獠牙冲了过来。
  弘书啧道:“力道还是不够。”
  郎图恭维道:“在您这个年纪,能开六力弓已经是佼佼者了。”军营兵士的实战要求也才六力弓而已。
  弘书摇摇头,没有接受马屁:“好了,别愣着了,散开,自由行动,不用顾忌我。阿桂,今日瞧你的了,争取拿个前五回来。”
  他从没想过榜首,阿桂虽然天生武将苗子,但到底年纪小,才十一岁而已,今日参加围猎的选手囊括了八旗、宗室、大臣家的二代们,有不少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壮年,阿桂不可能力压全场。
  “好嘞。”阿桂咧嘴一笑,拉开他的八力弓,一箭射中正狂奔而来的公猪眼睛,深深扎进猪脑子里。
  公猪保持惯性又冲了一段距离,才悲鸣着倒下。
  阿桂、徐以烜、鄂容安和张若霭四个人散开,各自去追刚刚被惊得散开的野猪,弘书也带着四个侍卫追上一头——郎图他们只负责保护弘书和拿猎物,并不参与围猎。
  一个时辰后,弘书小队已经收获满满,每个人的马上都挂着成串的猎物,这还不是全部,有一些已经令人提前送出去了。这其中以阿桂的猎物最多,弘书次之,鄂容安再次之,张若霭这个文艺生最少。
  “可惜没有大家伙。”阿桂遗憾道,目前为止,他们打的体形最大的还是野猪,其他虎、熊、鹿是一头没看见。
  阿桂有些不甘心:“布三大人,你能不能找到熊瞎子?”
  布三看向弘书:“我……”
  “吼!”一声咆哮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