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79节
作者:
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1 字数:5126
至于魏定国,弘书并没有立刻将他提上来,毕竟他来詹事府也不过才半年,并没有立下特别显著的功劳,贸然提拔只会让杨炳元等一众老人心有不平。
于是詹事府现在就是一个詹事一个少詹事的配置,弘书不打算再从外面找人进来填补空缺,这两个位子就是吊在詹事府众人面前的胡萝卜。
尹继善赴任离开后,詹事府的工作并无多少不同,弘书也正常处理阿玛分过来的事务和奏折,顺便抽出空来,将《五年模拟三年科举》第二卷 出了。
“快!快!跑快点!”
宽阔干净的水泥路上,一个书生拉着另一个书生,在路上夺命狂奔,沿路的人却都见怪不怪。
来京城探亲、被亲戚带来瞻仰京城“仙路”的庞新荣咂舌:“这…京城的读书人都这么…不羁吗?”
周海笑道:“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是这样的。”
庞新荣好奇:“特殊的日子?”
“进士宝典知道吧?”周海与有荣焉地道,“今儿是第二卷 发售的日子,京城的读书人从昨儿晚上就开始在惠民书局门前排队了,刚才跑过去那俩肯定是耽搁了,这会儿过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抢的到。唉,要不是我家那小子不成器,一把年纪连《论语》都背不下来,我也早去打地铺排队了。”
庞新荣疑惑:“进士宝典?那是什么?”
“你不知道?”周海惊讶的像在看才从山里出来的野人,“《五年模拟三年科举》啊!你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庞新荣:“……我当然知道五年模拟三年科举,我们县里的读书人家家都有,不过我并不知道你说的进士宝典是这个。”
“哦,对,你才来京城,这个名字恐怕还没传到你们那儿去。”周海恍然大悟,解释道,“这个名字是去岁殿试后才传开的,你应该知道,去岁的进士比以往多了快二百人,这些进士老爷都说能考上是那本书的功劳,后来不知道谁给起了个诨名,就传开了,如今京城的人都叫进士宝典,不叫原来的名字了。”
庞新荣点点头表示了解,他又看了一眼鬼斧神工、平整干净到不可思议、确实配得上仙人走的路之说的“仙路”,恋恋不舍地道:“惠民书局是不是也在仙路边上开着?我们顺着仙路走过去看看吧。”
周海闻言带路:“你来的还挺是时候,因为太子殿下说惠民书局是为咱们普通老百姓开的,所以惠民书局以前都是在城南城西的巷子里,也是这次进士宝典的消息出来,想买书的读书人把巷子都堵了,住在书局附近的人连门都出不了,怡亲王世子才紧急在这仙路边盘下一个铺面,新开了一间惠民书局。”
庞新荣即便在外地,这两年也没少听太子的贤名,闻言点头道:“太子殿下心系咱们小民,以后一定是个明君。我听说,有救了皇后娘娘的神医坐镇的仁心医院,治病和寻常诊所一样,一点都不贵,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一说起这个,周海立刻炫耀地撩起褂子,指着腰上的一道疤说道,“看到这个没,过年的时候杀猪,那猪烈,大意之下砍了自己一刀,都能看见骨头了。这要是搁别处,我就算不死也得躺在床上当个药罐子,现在呢,除了留下一条疤,别提多好了,知道为什么吗?”
庞新荣看着那条触目惊心的疤,几乎都能想象当时的狰狞伤势,周海说的不错,这样的伤势,能留下一条命都是大幸。
尽管猜到肯定与仁心医院有关,他还是虚心求教:“为什么?”
“因为你嫂子把我送去了仁心医院!”周海不出所料地道,“你嫂子当时把房契都拿上了,只求能救我。结果仁心医院只收了二十两,二十两,一条命,你说划算不划算?”
“划算,那肯定划算!”庞新荣和周海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家中却也都有营生,二十两不少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自然是划算的不得了,“表兄,仁心医院的大夫是怎么救的你?开了什么药?”
对于能活人命的手段,他太好奇了。
说起这个,周海却有些郁闷:“我当时神志不清,后来大夫给我喂了一碗药,我就昏睡了过去,等醒过来的时候,大夫的诊治都结束了,我什么也不记得。”
庞新荣不甘:“嫂子也没看着?”
“你嫂子没看着,她说把我送到医院后,几个大夫就直接把我抬上了医院三楼,进了一间屋子,人家大夫不让她进去,她在外面等了大半个时辰,才把我等出来,那时候我身上已缠上细布了。”
“不过给我治病的大夫你知道是谁吗?”
不等庞新荣回答,周海就骄傲地道:“是院长叶大人的长子!那可是给宫里贵人都看过病的!还见过太子殿下呢!”
庞新荣立刻露出敬仰的眼神,连周海身上那道疤都在他眼中渡上了光芒。
“表兄你…嘶…”庞新荣倒吸一口凉气,看着前面的人山人海,“怎么这么多人!出什么事了吗?”
周海踮脚看了看,道:“应该没出什么事,前面就是惠民书局了,估计都是来看买书的人。”
“买书有什么好看的……”庞新荣不理解的嘀咕道。
周海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咱们不也是来看买书的?”
庞新荣:“……”
好吧,他确实是来看买书的。
“那我是外地人,没见过,你们不经常见吗……”
“谁说我们经常见啦。”旁边同样踮脚的一个不认识的人接话道,“这场面,我们也没见过几回,再说,就算经常见,有热闹你就不看啦?”
……庞新荣闭嘴了,默默踮起脚,就前面这人头叠人头的架势,是别想挤到跟前看了。
看完热闹回到家,周海妻子吕桃招呼两人:“当家的,你今儿带表弟去惠民书局看热闹了没有?我听说有两个书生被人趁乱轻薄了!”
周海家里开的猪肉铺,吕桃平日里剁肉叫卖,与人闲聊这些都是常事。
周海咧开嘴笑:“我和表弟就在现场呢!那两个书生报官了,五城兵马司的大人从我俩身边过去的……”
兴致勃勃地分享了一手的热闹,吕桃听的意犹未尽,道:“对了,我刚才听隔壁婶子说,明儿个仁心医院要义诊,庞家表弟,明日咱们得起早些,去帮忙,刚好带你去看看医院那栋摘月楼!”
“是不是听错了,明儿也不是十五啊,怎么会义诊?”周海疑惑。
吕桃毫不客气地一巴掌呼在相公背上:“太子殿下千秋!你居然连这个都能忘!是不是忘了你的命是谁救的!”
周海龇牙咧嘴的忏悔:“我错了我错了,我去给殿下磕头认罪。”说完当真跑到家里供的长生牌位前磕头去了。
庞新荣礼貌忽略表兄两口子的互动,问道:“表嫂,医院义诊,咱们为什么要去帮忙,是徭役吗?”
“不是。”吕桃摇头道,“是我和你表兄为了感谢医院的救命之恩自愿去的,医院其实也不需要我们帮忙做什么。不过是总有些仗着大夫们宅心仁厚的不要脸之人,要么插队、要么闹事、要么非要大夫上门去给看诊,真是没脸没皮,大夫们宽厚不与他们计较,我却是看不惯的,非要去骂骂他们才可!”
庞新荣咂舌:“太子殿下的地方还有人敢闹事?”
吕桃哼道:“他们就是知道殿下心善,不会因为这些与咱们小民计较,才蹬鼻子上脸的。”
庞新荣却觉不对,他家里也做着小生意,不同于周海肉铺老字号客源稳定,没什么竞争,他家做的生意是才兴起的眼镜,周边几个县城做这个生意的数不胜数,竞争也激烈,因此他下意识就觉得,这些闹事的别不是被人专门雇的吧?
明儿去看看。
今儿是弘书的生日,也是他当上太子后正儿八经过的第一个生日——去年的生日他是在四川的山里过的。
胤禛想给他大办,弘书拒绝了,阿玛和额娘这些年的生日都是简单过的,他大办像什么话。
不过他也给自己放了一天假,今天不工作!
微服私访去!
第199章
“六哥,咱们去哪儿玩!”蹭上六哥的生辰得以‘逃课’出来玩的福惠格外兴奋。
弘书没好气地拿折扇敲了他一下:“稳重点,都是当叔叔的人了,给侄子做个好榜样。”
几个月前他还在嫌弃允禧没事摇个扇子,今儿却在出门前专门挑了一把郑板桥亲笔画的竹石扇面。
就是说,人果然是双标的。
——弘书:……什么双标,我这是七月份,天热!禧叔那都十月了!
福惠捂了下头,撇嘴,瞪春佑:“你七叔我没有给你做好榜样吗?”
春佑入上书房已有几月,不再如才入宫时那般小心翼翼,但也没有胆大到哪儿去,见状腼腆地抿嘴笑道:“七叔是侄儿的好榜样。”
福惠下巴一扬,就要找他六哥讨说法,嘴还没张就又被敲了一扇子。
“不许以大欺小。”
福惠憋气,目光有些不善地看向便宜侄儿,自从这小家伙入宫之后,六哥都不宠他了!
春佑缩了缩脖子,讨好地冲便宜七叔笑笑。
弘书无奈地摇头,小七只比他小了两岁,却也是货真价实的孩子,此时明显是吃醋了。
“春佑,六叔一会儿送你去怡王叔府上好不好?你入宫这么久,还没回去看过王婶,她恐怕想你了。”弘书倒不是嫌弃春佑,只是这孩子跟在他们身边明显还是拘束,他小孩子一个,也玩不到一块去,再加上福惠闹别扭,没必要强留着,两厢都不痛快。
春佑眼睛顿时亮了,随后想到什么眼中的光又暗了下去,手攥着衣角揉搓:“不…六叔不用麻烦了,今日是您的生辰,侄儿…侄儿跟着伺候您。”
弘书怜惜地拍拍小侄子的脑袋:“六叔有手有脚,说什么伺候不伺候的。再说就算要伺候,也该你七叔伺候,好了,就这么定了,先去怡王叔府上,你陪陪十三婶,等晚些我和你七叔回宫的时候再去接你。”
春佑忍不住露出笑脸,眼睛弯弯的道谢:“谢谢六叔。”
将春佑送到怡王府后,弘书也没多留,这个点,十三叔已经上朝了,弘暾也在书局忙碌,怡王府其他人他并不熟悉。
终于只剩自己和六哥,福惠的兴致重新提了起来:“六哥,去哪儿!”
弘书想了想,一时还真不知道去哪儿好,唉,这京城他也不熟啊。
“嗯……要不先去看看禧叔吧。”
“啊——又去报社啊。”福惠肉眼可见的失望,抱怨道,“不会一会儿还要去书局印刷厂吧,六哥,你说了今天是出来玩的,怎么又变成巡视了!”
额……弘书挠挠头,还真是,说好微服私访的,怎么一出来就想着去巡视产业呢。
弘书想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满脑子除了公事就是产业,愣是想不到纯休闲放松的地方,干脆放弃思考:“那你说去哪儿,今儿听你的。”
福惠顿时满血复活,扯着嗓子吩咐车外的车夫:“去灯市!”
“灯市?”弘书扬眉,“京城还有这么个市场?专门卖灯的?”
难得有他六哥不知道的东西,福惠嘿嘿一笑:“不是,这名字是大家私下叫开的,其实就是崇文门运河进城那一带的市场,因为一到夜晚,灯火长明,大家就叫它灯市。”
“那里啊。”弘书了然的点点头,这个地方他是知道的,因为运河进城的那道门每年都是税收最多的,从那条河入城的基本都是大商贾,有钱,有货,市场自然就繁荣。
当然,三教九流也齐全,算是个微服私访的好去处。
崇文门大街是主干道,也是前岁道路翻修的主要道路,现在弘书坐在马车上,和前世坐车的差别并不大,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撩开帘子,看看路上的马车有没有按照规章在规定行道上行驶,再看看路边有没有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巡逻,以及路两边的行人是不是好好走在人行道上,绿化带里的花有没有被辣手摧花……
福惠无奈的声音响起:“六哥,你又看见什么不满意的了?可别皱眉了,你一皱眉我就感觉今天的休沐要完蛋。”
弘书放下帘子,松了眉头:“没什么,就是觉得这马拉车还是不方便,街上时不时就有它们的排泄物,不太雅观。”
原来是这个,福惠松了口气:“这也没办法吧,畜生也没办法控制,让五城兵马司打扫的勤一点就是了。”
弘书摇摇头:“五城兵马司也不是干这个的,还是得找专人来做…”他握着扇子敲敲手心,“…回去找顺天府尹聊聊,以后这马车上路每月得收他们一点儿卫生费才行,专用来请人打扫,也是创造就业岗位了。”
福惠已经习惯他六哥嘴里时不时冒出来的听不懂的词,反正要不了多久,这些词就会在一些人口中被反复提及,到时候就懂了。
顺利抵达灯市,这个点时间还早,灯市却已经人声鼎沸,运河两边挤挤挨挨地泊着不少船,各家船夫伙计以及雇来的力夫忙忙碌碌地搬运着船上的货物。
还有些一些特别华丽精致、明显是私人拥有的画舫在河中央飘荡。
双脚落地,车夫和其他人赶着车去停车处等候,弘书和福惠一人带了四个侍卫在街市上游走。
灯市里百货云集,即便是弘书,也有许多东西不认识,兄弟俩时不时驻足、或者钻进街边的店铺去询问不认识的东西,他俩气质卓然,即便穿着打扮不算特别富贵,也像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哪怕只问不买,掌柜的也笑脸相送。
这让还幻想了一下,如果被人看不起该怎么打脸好的弘书不由失笑,自嘲自己不知不觉居然也被龙傲天思想荼毒了,人家这些日日开门迎客的老掌柜,那眼力怕是和后世刑侦科的老师都有一拼,怎……
“谁叫你在这摆摊的!这是谁的地盘你知道吗?啊!这是我们石爷的地盘!你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摆上了,怎么,不把我们石爷放在眼里是吧。”
这嚣张的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京城都是他们石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