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3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350
许是看他握着锄头背着背篓,周身气质冷厉,官差的问题要多些。
“姓名。”
“赵大壮。”
“哪儿人?”
“井田镇近溪村人。”
官差手里有本册子,翻到近溪村的那页,抬眉注视着赵大壮,“赵广昌是你什么人?”
“我堂弟。”赵大壮依照梨花的吩咐,“我们进城来投靠我堂弟,哪晓得铺子遭人偷了,我堂弟不知所踪,没办法,只能北上逃荒。”
赵记铺子的粮价低,昨天好多人买了一次接着排队,因此衙门一直注意着铺子动向,对铺子被偷一事也有所了解。
“你堂弟可还在城里?”
“不知道,我们刚进城没多久。”
官差去看他背篓,见都是些不知名的草药,又去看其他的背篓,确认没有粮食后才放他们离开。
衙门有规定,凡超过一石粮者不得离城。
面前这群人没有粮食,放出城没什么不妥。
明四挨了打,讪讪的回到队伍里,左看右看不见亲娘,心里慌了,“娘...”
赵四娘目光闪烁,“娘先出去了。”
刘二打她婆婆时她看到了,虽不知刘二为什么那么做,但闹起来不是好事,因此她没声张,除了她,还有赵家的两个亲家看到了,碍于日后要指望赵家过活,即使看到刘二动手也不敢声张。
明四探头瞅了眼,不太相信,“他们会这么好心?”
“我四叔病了,三娘做的事都是四叔授意的...”赵四娘为梨花解释。
明四又去看他兄长。
他兄长没走过这么长的路,气色一直都不太好,加上他在最后面,没注意刘二打人的动作,点头道,“地主家的长工扶娘出的城。”
明四这才没有起疑。
出城时,天已经黑了。
暮色落下,月光铺满了官道。
出城后,梨花就掐老方氏胳膊的软肉把人掐醒了。
老方氏不知身在何处,睁眼时,整个人哆嗦了下,“啊...老...老二...”
从村里到县里,她几乎没有合过眼,偶尔打盹,脑子里全是发黑发臭的尸骨,以及凶神恶煞的嘴脸。
路上多了许
多难民,死掉的难民吓人,活着的难民抢人。
见她吓得花容失色,梨花回头喊明二和明四。
两人小跑上前,“娘。”
老方氏回过神,认出面前的是梨花,“我怎么在这?”
梨花道,“你睡着了,明四他们只顾着抢钱,还是刘二叔扶你出来的。”
钱...提到钱,老方氏如梦初醒,“银子...”
明四拉起她的手,“没抢到。”
手一抬,老方氏觉得胳膊内侧疼得很,不仅这样,脖子后方也钝痛,她揉揉疼的位置,想到什么,大惊,“刚刚有人打我。”
“你可别冤枉人。”刘二板起脸,“我看你摇摇欲坠,伸手扶你罢了。”
他语气笃定,老方氏不确定起来。
其他人虽知道怎么回事,却也不敢开口。
赵大壮维护刘二,“婶子,你若觉得我们居心叵测,趁早离去吧。”
老方氏讪讪的笑了笑,“许是我太累产生幻觉了。”
她看向官道,“我们现在往哪儿去?”
破庙在两里外的半山腰,梨花故意不说,反而阴阳怪气的说,“逃荒,沿着官道走就是了。”
第31章
天色将黑,月亮还没爬上来,官道上的牛车宛若蚂蚁似的驶远,没有尽头,老方氏心下惶惶,“日后可怎么办呀。”
赵大壮接了四娘就走,她怕追不上,好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收拾,侥幸的以为进了城有赵家地主帮衬,日子不会难,可赵家地主都逃荒去了,谁还有粮接济她们?
她看了眼梨花,后者拿着发黄的竹筒,表情出奇的镇定,她心下思量,“三娘,你家还有多少粮?”
“没了。”梨花看了眼剩半筒的水,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挂在腰间,“粮食被偷了。”
“都被偷了?”
“对啊。”
这两字犹如晴天霹雳砸在老方氏身上,只见她脸色灰败,两眼戚戚,半晌后,不死心的问道,“那地里呢?”
赵家田地多,哪怕庄稼枯死在地里,勉强收一收,应该能熬过今年吧?
这话不用梨花回,赵大壮接过话说,“三娘家的田地休耕。”
老方氏胸口一阵窒息,还欲说点什么,两人不耐烦的往前走了。
她再次看向官道,前所未有的茫然。
看她脸色不对,明四迟疑的问道,“娘,咱真要北上吗?”
赵家地主没了粮,没准要靠树皮充饥,留在城里,总能找到挣钱的路子。
老方氏愣了片刻,回神咬着牙道,“北上。”
赵家没了粮还有钱,跟着他们,总能捞到点好处,想着,招来儿媳妇,教她待会遇到娘家人要怎么做。
路上时不时有牛车经过,扬起的灰扑了两人一脸,她烦躁的呸一句,像在骂人。
刘二回头看她,与梨花道,“我看明家是会来事的。”
虽然听不清老方氏说了什么,但观其表情,阴险又贪婪,委实不讨喜。
梨花瞅了眼,讽刺的勾起唇角,“随她们去吧。”
老村长嗓子没恢复,怎么对待明家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儿?
赵大壮也不喜欢明家人,几步拉开距离走到前面来,见梨花眉头皱得紧紧的,问族里怎么样了。
梨花还怕找不着机会抹黑赵广昌,听他一问,当即添油加醋的说一通,“我让阿耶他们把粮运出城回来接我和村长爷,哪晓得我大伯太强势了,自己不回就算了,还不让其他人回来。”
“哪怕二堂伯跟我大伯吵架也没用,最后还是他和刘二叔回来的,因为这样,好多行李都没拿。”
离村时,除了过冬的棉被没拿,家里其他物什能带则带,为此还凑钱买了五辆牛车,到头来还是落在铺子里了。
赵大壮难以置信,“你大伯为何这么做?”
“谁知道呢?”梨花不满的翘起嘴角,装作童言无忌的来了句,“莫不是以为没了村长爷他就能当族长了?”
赵大壮皱眉,赵广昌最有能耐,即使不争不抢也会是下一任族长,何苦如此钻营?
“会不会有什么误会?”他记忆里的赵广昌不是冷血无情的人。
“可能吧,你问问二堂伯,他知道怎么回事。”
梨花知道三五两句抹黑不了赵广昌在他心里的印象,左右待会就知道了。
白天的热气还没消散,一行人走得很慢,快到上山的小路口时,恍惚有道宽大的身影立在那儿,梨花一眼认出是赵铁牛,兴奋的招手,“铁牛叔。”
赵铁牛昂头,高兴的朝山上喊,“三堂弟,三娘她们回来了。”
他阔步迎上去,目光落在梨花有些狼狈的脸上,“怎么弄成这样了?”
梨花拍拍衣服上的灰,“村长爷呢?”
“在庙里睡着呢。”提到老村长,赵铁牛一肚子话想说,但看后头跟着一群熟面孔,使劲将话憋了回去,问赵大壮,“都接回来了?”
赵大壮摇头,“我爹身体怎么样?”
“嗐!”赵铁牛拂手,“别说了,差点被大堂兄气死。”
因梨花那番话,赵大壮精准的知道他口里的大堂兄是赵广昌,“他做什么了?”
“就是啥都不做才气人。”赵铁牛急着跟梨花说悄悄话,打发他道,“你去庙里看看就知道了。”
赵大壮惦记亲爹身体,先走一步。
他一走,赵铁牛立刻牵着梨花往边上走,余光瞥到竖起耳朵偷听的老妇人,登时沉下脸,“谁啊?”
老方氏热络的寒暄,“我啊,明婶子。”
女子在外冠以夫姓,赵铁牛恍惚记得四堂妹婆家就姓明,问梨花,“她怎么来了?”
不是说好只接赵姐姑娘回来吗?
梨花不想回答,往路边树林走去,赵铁牛迅速跟上,压低声道,“三娘,幸好你神机妙算,否则还真乱了套了。”
“咱们到庙里后,你大伯提议选族长。”赵铁牛语速极快,“要不是我拦着,他就是族长了。”
四叔发不出声,赵广昌以族里诸多事需要人安排为由提议重新选个族长,族里人被他蛊惑,纷纷表示支持。
他按照赵广安的交代跳出来反对,并推脱说是四叔的意思。
老实说,四叔怎么想的他不知道,但他私心不想赵广昌当族长。
赵广昌这人太精明,爱计较得失,哪日穷了,肯定会省着粮不给族里人,赵广安就不同了,他没什么心计,为人还大方,做了族长,势必不会饿着族里人。
“三娘,我支持你阿耶当族长。”
出城的路上,赵广安让他借四叔的名义阻止赵广昌当族长,他以为赵广安对那个位子有兴趣,满心欢喜的应下,事后兴高采烈过去表忠心,哪晓得赵广安从来没想过,只说是梨花的意思。
赵铁牛恨不得删赵广安两耳光,为了他,自己已经把赵广昌得罪了,若不扶赵广安上位,等赵广昌当族长肯定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三娘,你劝劝你阿耶,族长之位不能让。”赵铁牛不好说自己急得嘴里都起泡了,只道,“让了会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