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84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896
光线太暗,那两头牛撞了几回树,到这儿后,四肢软绵绵的趴着,然后口吐白沫。
赵广安问梨花,“你要杀了吃吗?”
症状跟那头病牛不同,梨花往牛群走去,平日被伺候得锃亮的牛耷拉着眉趴在树下,牛头牛尾满是嗡嗡嗡飞舞的苍蝇,一走近,一股熟悉的刺鼻的血腥味传来。
赵广安说,“山里地形复杂,每头牛都有磕伤和擦伤。”
梨花走到他说的吐白沫的两头牛前。
刘二正给它们擦嘴角的白沫,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朝梨花摇头,“救不过来了。”
“那就杀了吃。”
山里是什么情形还是未知,囤些肉,哪怕在山里住下来也能有点底气,她和刘二说,“趁它们没断气时杀了吧。”
没有水冲洗,牛皮处理不好,只能丢了,梨花说,“肉割成小块,抹上盐像蝗虫那样串起来亮着。”
刘二没有杀过牛,但赵家的鸡都是他杀的,手法娴熟得很,梨花喊了四个叔伯给他打下手,和赵广安说,“阿耶,你在旁边看刘二叔怎么用刀的,第二头牛你来杀。”
赵广安舔了舔发干的唇,“我不会。”
“跟刘二叔学。”梨花用干净的帕子蘸草药水给他擦脸上的伤,鼓励他道,“阿耶你聪慧过人,学什么都快,换成大伯,牛死了发臭估计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
赵广安被夸得高兴,“那我待会试试。”
然而牛终究不是鸡,鸡小,放血破肚后扯出肚里的东西扔掉就行,牛太过庞大,血就装了好几碗,肚子破开,血淋淋的,看得人想吐。
赵广安也真吐了。
梨花给他扇风,“阿耶,我就说你学得快,落刀的地方没有丁点偏差。”
赵广安背过身吐得昏天暗地,“三娘,我好像不行。”
之前看到尸骨都没这么吐过。
梨花扯了些嫩草给他擦手上的血,脆声道,“你做得很好啊。”
“但腥味太重了。”
“煮熟就香了。”梨花故意嗅了嗅鼻子,“阿耶,明天咱们炖牛骨汤喝。”
“这玩意能喝吗?”赵广安吐得满嘴酸臭,怕恶心到梨花,说话时头偏向另一边。
梨花道,“牛骨汤香着呢,阿耶,苍蝇蚊虫越来越多了,你动作快点啊。”
赵广安深吸口气,提起口鼻巾,转过身去,刘二已经把另一头牛清理出来了,牛皮和不吃的肉找地方挖坑埋了,这会儿正往牛肉上抹盐和姜。
见赵广安难受,问道,“要不我来吧。”
赵广安瞅一眼闺女,见她朝自己笑,鼓起勇气道,“我能行。”
他用刀的时候不多,梨花上手帮他,从剥牛皮到劈骨头再割肉,费了不少时间。
期间,赵大壮他们把丢失的物件全找回来了,看她忙,自顾领着人除草挖茅坑,然后烤蝗虫...
这一晚,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睡,梨花让小吴氏盯着附近的草叶,若有露水就拿竹筒收集起来。
山里雾气重,露水也重,在村里时,一大早上山,裤脚都是湿的,经过梨花一提
醒,所有人都来了精神,有露水,他们就不会渴死。
于是,抓完附近的蝗虫,大家又开始收集露水。
赵广安处理完一头牛累得双手发软,梨花手巧,割成长条的肉已经全部抹了盐和姜,那些姜原本留着过冬用的,但牛腥味太重,她将姜切成片却腥,别说,效果出奇的好。
赵广安伸了个懒腰,望着两箩筐肉向梨花邀功,“三娘,我厉害不?”
梨花竖起沾满血的大拇指,“没有比阿耶更厉害的了。”
“那是。”赵广安有些自得,“我当年要是好好读书,考个秀才不是问题。”
那时候教书的夫子没少夸他,奈何他心思不在考取功名上,想到这,赵广安又想起王家人来,“不知道王家人有没有顺利进京。”
王家走得早,快的话已经过了益州,离京城还远着呢。
梨花说,“提他们作甚,只要咱们想,咱们总能到京城的。”
吹牛!
不远处刮露水的赵广昌满脸鄙夷,不愧是父女两,都爱说大话,就赵广安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想考秀才?做梦呢...
第67章
他撇撇嘴,正欲挪腿,左边突然冒出个脑袋,元氏一手握竹筒,一手抖叶子上的露水,眼睫轻颤着,“大郎,我爹崴了脚,我娘胳膊又在树上撞伤了,我能否给他们送点水去?”
三娘说了,收集的露水需倒水桶里煮沸再喝,可水桶属于赵家,水倒进去就不能私自盛出来,所以元氏才来问赵广昌。
赵广昌的目光仍在自夸的父女两身上,并未细听元氏说了什么,应道,“你拿主意就行。”
元氏心有顾虑,“三娘要是问起怎么办?”
“你是长辈,还怕她一个晚辈不成?”
元氏轻轻抬起眼,漂亮的眸子隐有水雾,“三娘和以前不一样了,有四叔撑腰,谁都不能忤逆她。”
这点赵广昌已经感受到了,任何时候,只要梨花张口,立即有许多人附和,且凡是她安排的事儿,大家伙会毫无怨言的去做,尤其是赵大壮,无论梨花说什么,他一股脑的支持...
他收回视线,看向哭肿眼的元氏,拉过她拥入怀里,低低道,“无事,我替你受着。”
不信梨花敢对他这个大伯不敬。
周围还有人,元氏推他,“有人看着呢?”
赵广昌埋到她颈间吸了口气,闷闷道,“不知啥时候是个头。”
元氏羞红了脸,拿着竹筒跑开,赵广昌被勾了魂儿,看梨花愈发不爽,当初要是留在青葵县,就不会这般颠沛流离了,想到这,他黑着脸走向自我沉醉的父女,“三娘!”
见是他,梨花收起脸上的笑,沉稳道,“何事?”
“何事?”赵广昌竖起眉,一脸阴翳,“你让大家北上去益州,结果碰到这种事,不该给大家伙一个说法吗?”
附近收集露水的族里人放轻动作,偷偷看向梨花。
梨花双手腥红,一双眼在朦胧的雾色里分外明亮,族里人屏住呼吸,欲听她怎么说,可片刻过去,小姑娘都没说话,就在大家以为她答不上来时,她开口了,“这么说就没劲了啊,青葵县已乱,留在那儿没活路,奎星县瘟疫横行,买不到药只能等死,而戎州快征兵了,咱不跑,叔伯们都得服兵役...”
“一路过来,要不是四爷爷未雨绸缪,咱们不知道困在那儿跟难民斗智斗勇呢,现在碰到益州兵大伯就埋怨上了?难不成还是我把益州兵招来的?”
赵广昌没料到她嘴皮子如此利索,不悦道,“你就说往后怎么办!”
总不能一直待在山里吧?
梨花还真是这么打算的,这儿已经是益州地界,合寙族北上,只会侵占戎州,所以哪怕益州禁止百姓进入,但山里至少是安全的。
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赵广昌,“大伯觉得该怎么办?”
“我哪儿知道?”
梨花弯眉,“我以为大伯想到法子了呢。”
他不是想当族长吗?连族人都安顿不好,如何有资格当族长?
赵广昌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要找补,可梨花没给机会,只见梨花扬起眉,不卑不亢的说,“我想过了,益州和戎州都在征兵,咱到哪儿都是个死,既然那样,不如留在山里,等外面太平了再出去。”
是啊,外面在征兵,出去的话离不开家破人散,山里或许过得苦,起码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赵广安赞成女儿的话,“对,咱们有粮,便是开荒种地都不至于饿死。”
对啊,大不了开荒种地,怕什么?
竹筒装满露水的小吴氏道,“堂弟说得对,咱们有锄头,有粪肥,有人手,开荒很快的。”
赵家当初搬到近溪村也是从开荒做起的,二堂爷说,“咱听十九娘的。”
倏地,树丛里钻出两个人影,李解边摘头上的草叶边道,“前边有山谷,山谷里有新搭的茅草屋...”
这话像鸡血注入人们血液里,二堂爷兴奋道,“真的?”
有茅屋就有人,有人就意味着有生路,二堂爷看向树叶交错的远处,“远不远?我去瞧瞧...”
雾气未散,但天儿渐渐亮了,远处的树不再是绊人的硬桩子,而是承载着无数葱郁树叶的枝干,二堂爷高兴地走了两步,李解道,“有点远,我和青牛叔站在山上,怕惊到山谷里的人,并未出声。”
他说,“青牛叔怀疑是早先进山的百姓。”
“甭管他们啥时进的山,咱们搬过去,官兵追来的话,咱们或许能击退官兵...”
都说民不与官斗,可官兵都要杀他们了为啥不斗?二堂爷这辈子经历过两次饥荒,上一次,州府不让进,但让他们往西安置,而这次,朝廷不给他活路了,他只能靠自己。
“十九娘,咱们得趁早赶到山谷去。”
梨花心里不急,“会去的,二堂爷,你先刮露水,我随李解去瞧瞧...”
她给李解使眼色,后者默契的上前,小声道,“山谷里约有五六户人家,有多少人暂时不清楚。”
“有小溪吗?”
“天色已暗,看不清楚。”李解道,“可要再回去看看?”
梨花准备找片地安家,位置当然要选好了,“等我擦了手上的血和你一起。”
赵铁牛也要去,梨花看了眼萝筐里的肉,“你把肉串起来晾着...”
“不是有刘二和你阿耶吗?”
“这不怕有人嚷着吃肉吗?他们耳根太软,应付不了那些人,铁牛叔你刚正无私,族里的东西交给你看着再合适不过。”
赵铁牛得到表扬,登时挺直了脊背,“你放心,不管谁来我都不会让他拿走一块肉!”
梨花抓过叶子擦手,不吝啬称赞道,“铁牛叔,你就是赵家最值得信任的。”
牛骨炖汤已经交给菊花婶她们办了,梨花放心的和李解走了,走时,赵铁牛怕她路上口渴,给她装了一竹筒草药水,另外还装了几个菽乳饼,见状,赵广昌骂他狗腿子。
赵铁牛满不在意,“三娘为族里忙前忙后,吃几个饼算什么?要不是牛肉没煮,我都想给她带块牛肉了。”
“......”
赵铁牛早就选好了阵营,只会加倍的对梨花好,又怎么会看赵广昌脸色?梨花一走,他过去帮赵广安的忙,顺道夸他,“堂弟,你这刀法可以啊,难怪三娘让你杀牛,换成我,都不知道往哪儿落刀。
”
忙了一宿,赵广安有点体力不支,但赵铁牛这话听得他身心舒畅,“是吧,三娘也这么说。”
赵广昌再次翻白眼,以前怎么不知道两人脸皮这么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