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02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732
  是啊,落到岭南人手里,哪怕活着也会去掉半条命。
  女人眼里的光黯淡下来,“三娘,没事的,找到他们就行了。”
  哪怕死了,她也想孩子们有个安宁的栖息地。
  梨花嗯了声。
  怕跟那群岭南人撞到,她们没有点火把,走路也轻轻地,李解懂得识方向,一直走在最前,刘二则断后。
  仍像出来时那样,凡有死人,扒了他们的衣服,一开始是李解他们动手,慢慢的,女人们加入进来。
  在城里时,梨花找了完好的衣服给她们换上,虽不知梨花要这些衣服有何用,但她要,她们就扒。
  许是运气好,走到树村都没遇到岭南人。
  她跟其他村子的人说了戎州的情况,然后让他们警惕些,发现岭南人放声大喊,她们会出来帮忙。
  岭南人数众多,想活下去,必须聚集所有人手抵抗。
  树村的人听说此事后惊慌不已,“要不我们都住在山谷去?”
  梨花说,“真到那一日再说吧。”
  不是她心眼小,这么多人住进山谷,矛盾肯定会增加,连这些女人她都不准备带进谷,何况其他人了,梨花说,“这儿毕竟是益州地界,岭南人不敢乱来的。”
  益州几万兵,一旦出兵,岭南那几千人哪儿是对手?
  再就是戎州城已经烧毁,岭南人想找乐子,只能去底下几个县,所以不会往北来。
  当然,前提是得断了岭南人的粮草。
  树村的村长是老木匠,梨花和他说,“你们村的屋大概要建到哪儿?我想找块地让她们安置...”
  她已经让刘二回去知会族里了,顺便让他们带上锄头出来帮忙。
  赵铁牛来得最快,见梨花衣服上沾了血,咋咋呼呼道,“我就说该带上我吧,我那铁棍一挥,看谁敢嚣张?”
  他大嗓门一喊,女人们害怕的后缩。
  已经形成下意识的反应,一时半会很难改,梨花提醒赵铁牛,“大晚上的小点声,别吓到睡觉的孩子了。”
  赵铁牛不好意思的挠头,想起什么,兴奋的凑到梨花耳朵边,“三娘,我和你说,你堂伯他们挖到好东西了。”
  能让赵铁牛夸好东西的不是钱就是粮,梨花眨眼回应,“先挖茅坑去。”
  挖茅坑已经是赵家人落脚休息的第一桩事了,赵铁牛昂起头,大摇大摆的往前走。
  女人还是怕他,脸色惨白。
  赵铁牛见了,掐着声音细细的说,“我这人很好说话的,一点都不吓人哟...”
  一听这话,女人们捂住耳朵,呜呜呜哭起来。
  赵铁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娘,我...”
  梨花摆手,“做你的事儿去。”
  赵铁牛闷头闷脑的走了,梨花握住其中一人的手,“我会让人出来替你们巡视,夜间好好休息,养好身体后,咱们就开荒种粮。”
  她们将戎州城搜寻了一遍,种子是有的。
  “三娘,你不要走好不好...”
  “我不走,我守着你们。”
  她们是她带进来的,当然要好好拉拢,梨花说,“你们已经见过其他村子的人了,平时遇到事,尽管与我说。”
  毕竟不了解其他人的品行,她怕她们吃了亏闷声不言。
  “好。”
  老木匠指出村里建屋需要的位置,梨花想让她们离山谷近点,茅坑挖在左边的,这儿离山洞也就十来米,往上通向山顶,山顶上住着十来户人家,梨花道,“遇到事就去山上喊赵大壮,他是我堂伯,会帮你们的。”
  第79章
  谷里的人来得很快,便是溪对面的几家人也跟出来看热闹。
  妇人们已经拾掇过了,但脸上的血痂看上去触目惊心,面对陌生人时,她们既胆怯又崩溃,由不得大家不多想。
  罗老太更是挤到梨花面前悄悄问,“她们的家人呢?”
  梨花找了块地堆行李,眼神都没抬一下,“走散了。”
  “都走散了?”
  梨花抬眸,清澈的眼底闪过不易察觉的厌恶,反问,“有事?”
  罗老太被问得一怔,尴尬道,“没事,我就随口问问。”
  梨花淡淡嗯了声,没有要理会她的意思,罗老太讨了没趣,视线落在地上的被褥衣物上,“这么多褥子啊?”
  一入夜气温就骤降,若有床褥子,夜里不至于被冷醒,说着,罗老太就弯腰要拿,不远处挖茅坑的赵铁牛见了,怒喝,“干什么?”
  他这一吼,放行李的妇人们尖叫着往梨花背后冲,仓皇间,罗老太被撞倒在地,哎哟一声哭喊起来,“我的老腰撞坏了哟。”
  赵铁牛面红耳赤的直起腰,指着人群后的罗老太,“三娘,她偷东西...”
  如惊弓之鸟的妇人们被他一指,瑟瑟发抖的往后退,露出罗老太故意眯眼的嘴脸来,梨花低头一看,与身后的人说,“那是我铁牛叔,嗓门出奇的大...”
  “我...我们没偷东西。”
  好不容易有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她们哪儿敢做坏事?
  “他说的不是你们...”梨花扫过别开脸不与她对视的罗老太,“婆婆来这是有什么事吗?”
  与曾老头打交道久了,知道些罗家的事,罗老太磋磨儿媳,饥荒时,儿媳受不了,偷了家里的粮跟其他人跑了,她们进谷后,她就琢磨着重新给儿子讨个媳妇,奈何一直找不着机会打听底细。
  那天,明二媳妇跟老方氏撕破脸去找王家兄弟,被拒后去小溪对面碰到了她,她嫌对方有累赘没吭声,然后明二媳妇跟了隔壁人家的汉子。
  看人家日子慢慢好起来,她后悔了,常常冒些酸话出来。
  罗老太坐在地上,脖子扭向一侧,叫人看不到她脸上的表情,“许久没出来过了,想看看外头怎么样了。”
  “黑灯瞎火没什么好看的,婆婆要是好奇,改天我带你下山如何?”
  山下的人都往山里跑,她哪儿还敢下山?罗老太不装了,拍着衣服起身,“不了,我去其他村转转。”
  山谷周围好几个村子,总能找到合心意的儿媳。
  许是这趟引起了轰动,附近亮起了许多火把,待她走后,梨花领着大家清点行李,进山时就商量好了,粮食钱财她们自己留着,被褥分梨花一半。
  族里人带了背篓出来,妇人们帮着往里塞被褥,心里还怕着,“三娘,这儿离戎州说远也不远,他们找来怎么办?”
  “这儿已是益州境内,他们暂时过不来的。”梨花蹲着叠被褥,被褥软和,有些沾了
  血迹,她挑了几床干净的让给老太太和老吴氏她们送去。
  年纪大了惧冷,有好东西,自然要先给她们。
  族里人背着装满的背篓就回去了,留下都是干活的人,黄月她们也在,她们年纪小,干不了重活,但除草捡柴这种事不在话下。
  “三娘,要不要烧水让她们洗洗...”
  有的人脸上的伤口崩开了,寒气入体会生病的,梨花看了眼,轻轻点头,“这事我让叔伯他们去做。”
  黄月背着身认真捡柴,笑道,“好吶。”
  许是大家的帮衬让妇人们感受到一丝丝温暖,待茅坑挖好后,她们大着胆子向赵铁牛道谢,吓得赵铁牛憋红了脸,手在空中挥半天就是不说话。
  草篷离茅坑两三米距离,因天色已晚,篷顶用的藤蔓,稀稀疏疏的,四周也没有围竹帘,因此是通风的。
  往里一站,仿佛又回到残垣断壁的戎州城,大家惊恐的不往里去,帮着搬行李的赵铁牛见了,朝梨花唔唔唔几声,梨花道,“我叔伯他们会留下来守夜,坏人不敢来的。”
  “还...还是怕。”
  不得已,梨花先进去,族里人手脚快,除了草篷,还做了个简易的柜子,摆放在西北的角落里。
  柜子旁边是堆积的树叶,地上湿气重,睡上面会着凉,铺上厚厚的树叶会暖和得多,梨花盘腿坐下,“秀儿婶,咱的褥子多,铺一层在树叶上啊...”
  秀儿婶姓李,是梨花在戎州城最先遇到的人,见梨花朝自己招手,她深吸一口气,视死如归的走了进去。
  其他人仍在犹豫,直到梨花躺下滚了两圈她们才抬脚走了进去。
  风很大,吹得地上的树叶飞出去少许,她们小心翼翼把树叶推到一起,再慢慢挨着坐好,抱着膝盖出神。
  怕她们回忆不好的事,梨花坐起,指着柱子上的火把道,“看火把...”
  所有人木讷的抬头,朝火把的方向望去。
  “亮不亮?”
  众人有些懵,火把当然亮了,哪怕刮风也吹不灭火把的光。
  梨花说,“进山那日碰到官兵,情急之下跑进山里,那晚没有火把照路,好多人都受了伤...”
  大家齐齐将目光投向她,梨花看向夜风里摇曳的火光,像陷入了沉思,但语气坚定,“那晚我以为必死无疑了,族人受了伤,牛也死了,没有水,还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采集露水。”
  短短几句,仍能感受到走投无路的绝望。
  树叶堆上,响起低低的呜咽,“后来呢?”
  “后来我和李解走到了这儿...”梨花说,“从青葵县到戎州城,我们天天都活在恐惧里,绕是这样,我们没有人想过寻死,不为别的,要为那些无辜枉死的人讨个公道。”
  “去哪儿讨?”有人哽咽出声。
  “不知道,但只要我们活着,总会知道找谁讨公道的。”
  梨花起身,去抱被褥铺上,那些人坐着没动,但呜咽声明显大了许多,外头的赵家人怕吓到她们,不敢站太近,倒是觊觎行李的老方氏跃跃欲试。
  正要往里走,突然被一只大手抓住。
  赵大壮不甚耐烦的说,“时候不走了,回去睡觉吧。”
  老方氏心下不愿,却也不敢忤逆赵大壮,“三娘出去好几日,没受伤吧?”
  “受伤也不归你管。”赵大壮不留情面的说。
  最担心女儿的赵广安都没形影不离的追问,其他人哪儿的资格?
  老方氏没跟梨花说上话,惋惜不已,老二媳妇铁了心不回来,再不巴结好梨花,四娘恐怕也要和离,这可不是她胡思乱想,以前四娘对她这个婆婆毕恭毕敬,现在则是阳奉阴违,偶尔还甩脸色。
  长此以往,情分肯定会消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