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48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324
李家在山上的房屋在风雪天塌了,但地基仍在,百姓们搬上去,起屋很快的。
“人心险恶,谁知她们是好人还是坏人?而且她们初来乍到,哪儿敢住到前崖后村的地方?”
也是,那些人不堪官吏迫害才逃到山里来,在不确定周围人的品行之前,不会靠近他们的,赵大壮看向石坡,“她们住到坡底下的话,我让人给她们挖个石梯,日后有危险,她们能往树村逃。”
“石梯的事儿不急。”
如窦家娘子所说,益州的官吏每个月都会进村巡视,一个村的人突然消失,官府肯定会派人查探...
她不怕官府的人搜山,就是舍不得那些庄稼。
官府发现村民跑了,肯定会派人接手地里的庄稼,这样一来,窦家娘子她们这个月就白忙活了。
沉思间,被赵大壮拉回了村。
山里暗得早,大家收工也收得早,但都是勤快人,等候晚饭的间隙,年轻汉子继续砍树,妇人们则抱着柳条回来搓绳子,说是将来抓了官兵绑手绑脚用。
石洞口冒着青烟,釜下的柴啪啪啪燃着,四周的树桩坐满了人,梨花正要往石洞走,突然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她。
手背沾着泥,指甲缝里也是。
梨花抬头,见是赵广安,“阿耶...”
石洞外面有一座坟包,是去年为了震慑想进谷的坏人,现在上面长出了草,赵广安背对着坟包,朝梨花摊开手,“三娘...”
声音委屈巴巴的。
梨花看向他的手掌,虎口处结疤的血泡旁边又起了水泡,看着就疼。
“怎么弄成这样了?”
“是啊...”赵广安打发儿子才跑来女儿面前叫苦的,“你堂叔说刚开始挖地会磨起水泡,习惯就不会了,可都这么多天了,怎么还起水泡啊。”
之所以坚持到现在就是想在族里人面前扬眉吐气一回。
都说熟能生巧,他以为挖地能像杀牛那样,多杀几头就能变厉害,谁知挖地难多了,血泡像汗似的消了又来。
他瘪瘪嘴,“我好像不是挖地的料。”
“那就不挖。”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何必在不擅长的领域消磨光阴呢?梨花掏出棉巾,轻轻擦他手上的泥,“阿耶你跑得快,去外面打猎怎么样?”
先前捉回来的兔子长大不少,但要留着生小兔子不能吃,买回来的鸡鸭又还小,不想办法猎些动物,农忙还得杀一头牛。
赵广安和曾老头学过打猎,可只有皮毛而已。
在女儿面前,他实话实说,“我只会守株待兔的办法。”
“我记得曾爷爷有一把弓箭,阿耶会用吗?”
“会啊,但准不准不保证。”
“准头不好就练...”梨花鼓励道,“阿耶你双目清明,肯定能练好。”
“那我试试?”不挖地什么都好商量,而且他相信女儿的眼光,女儿说他行就一定行。
“把堂兄堂弟他们也带上。”
“他们走了谁挖野菜?”
“有我和堂姐她们呢。”
为了以后,光学跑不行,还得有保命的招数,小孩子不适合近身搏斗,就学点能远距离攻击的,梨花道,“我记得堂兄他们在老家时爱玩弹弓,阿耶会做那玩意吗?”
“会。”
“阿耶你给他们每人做个弹弓,弓箭和弹弓配合,肯定能打到猎物。”
“那他们怕得高兴坏了。”赵广安了解侄子们的性格,看似稳重,骨子里仍是贪玩的,“三娘,你也和我一起吧。”
这样就不用干活了。
梨花摇头,“你先带堂兄他们,等他们熟练了再教我和堂姐她们。”
男孩要学,女孩也要学。
“按你说的办。”赵广安的手被擦得干干净净的,就是起血泡的位置有点渗人,他缩回手,问她白天去哪儿了。
梨花不瞒他,粗略的讲了下益州百姓的遭遇。
“老天爷怎么不甩一道雷把他们劈死啊。”赵广安气得捏紧了拳头,“我要是益州百姓,就跟官吏同归于尽!”
“她们还有孩子呢。”
“那就更不能示弱。”为人父母,就当为子女做榜样,胆小如他,不也为了梨花冒着酷暑去小蛇山求符水了吗?
梨花也想到赵广安为他四处求药的事来,赵广安的风评再差,但在她心里,是世间最疼她的阿耶。
“凶横残暴的是益州官吏,她们只是懦弱了点罢了。”见识过岭南人的恶行,梨花大抵知道面对那群穷凶极恶的人单是反抗没用,必须一击毙命。
她看着赵广安,几日光景,他憔悴了不少,眼角都长出细纹了。
从哪天起,整天笑眯眯的人开始皱眉了?
“阿耶饿了没?”
“没呢。”赵广安眼珠转了转,低声道,“我中午吃的米饭,管饱得很。”
老太太疼他,米饭压实了的,不是他吹牛,全族上下,他的分量是最多的。
不过老太太拎得清,给他的米饭是自家米蒸出来的,其他人见了也只有艳羡的份儿,以为梨花这么问是她自己饿了,他手伸进衣兜,摸出一片裹成圆形的树叶来,“给你吃...”
“什么?”
“粗粮饭团。”赵广安道,“我中午没吃的。”
族里的吃食定了量,中午他吃的自家的粮,族里的这份就捏成饭团揣兜里的。
梨花推回去,“阿耶你自己留着吃,我有吃的。”
赵广安老早就知道梨花有个藏物袋,去年冬天,她隔三差五给他酒喝,前几晚的肉粥里的肉也是她偷偷攒的,知道这种事不能泄露,他没对任何人说起过。
饭团重新放回兜,指着砍树的赵二壮他们,“那我找树枝做弹弓去了?”
“去吧。”
赵广安一身泥黄色的草衣在天青色的暮色里轻快的远去。
梨花亦去给煮饭的老太太打下手。
晚饭基本都是野菜粥,野菜多粥少,胜在撒了盐,吃着有味。
碗筷竹筒放在筐里,粥煮好后,大家井井有条的去筐里拿碗去釜边排队,老太太,老吴氏,老秦氏和山英婆负责盛粥。
老太太和老吴氏最为公平,无论是谁,一勺满当当的粥。
老秦氏和山英婆心
思多,刚开始那两天,族里人就盛得多,外姓人就少,老村长看到后,把她们训斥了一顿,然而两人好像养成习惯时,只要不是族里人,舀粥的勺子就忍不住颤抖轻颠。
其他人看了后,识趣的站在老吴氏和老太太面前的釜前。
釜里冒着热气,梨花个子矮,盛粥的话脸颊会熏到热气,皮肤受不了,便不做这事。
赵大壮回来时,肩头滴着雨,但脸上一片轻松,“三娘,隐山村的村民准备迁走了。”
太怕去益州的人带着官兵回来,村长决定翻山去东边安家了,这样一来,隐山村的房屋就能给益州百姓居住。
“他们不管那几个村民了?”
赵铁牛独有的粗嗓门一响,石洞里的石壁好像都在晃。
“我就知道村长不是什么好人,那些人去益州城多半也是他撺掇的。”赵铁牛咬紧牙,愤愤不平。
试想,换成任何一个人被最亲近的人抛弃都会火大。
见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赵青山抵他胳膊,“隐山村的事,你气个啥呀?”
隐山村的人自私自利,他巴不得他们搬走。
所以不理解赵铁牛的愤怒从何而来。
赵铁牛也觉得自己反应过了头,闷闷道,“我见不惯隐山村村长背信弃义的嘴脸不行啊。”
“行,你嗓门大,你说了算。”
不久前还想找个地安顿那些百姓,现在就有现成的房屋,梨花欣喜不已,“他们何时走?”
“我回来时他们已经在归拢行李了,我看不是今晚就是明天。”
赵大壮所料不差,她们提着灯笼过去时,一个个灯笼沿着隐山村的小路往东而去。
村民们挑筐背娃,背影匆匆,一副焦急逃命的模样。
第103章
他们走得很快,灯笼的光片刻就消失在了深黑的雨幕里。
眼看空寂的村子被黑暗吞噬,赵大壮偏头问梨花,“他们没带走的物什怎么处理?”
若是往常,他迫不及待就叫人来搜村了,无主之物,谁拿到就是谁的,不用在意旁人的目光,可如今想笼络附近村子的人,独自霸占整个隐山村的东西好像不太好...
梨花撑着伞,目光沉静的望着前方。
赵大壮不解,“怎么了?”
刚说完,忽听村里传来啪啪声。
他竖起双耳,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春雨轻柔,落在草叶上噗噗噗的,而这种时轻时重的啪啪声,更像烧柴时柴火爆裂的声响。
正要提醒梨花,便见她掉头往回跑,“堂伯,隐山村着火了,你在这儿守着,我回去喊人。”
随着她转身,伞沿的雨像溅起的水花飞来,赵大壮闭了下眼,关切道,“你慢点,别摔着了。”
隐山村周围的树去年就全砍了,又逢下雨,火势烧不起来的。
就是不知道这场火是无意还是有意。
族里人已经回了山谷,梨花先喊树村的人去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