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75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219
矮妇迎着她冷若寒霜的眼睛,打了个寒颤,“这...你不是说过了吗?”
“城里可能有你的老熟人,我也是怕你忘了。”
矮妇心虚,“我...我记性又不差,怎么会忘?”
“记住,不得跟任何人说庄子里的事儿。”
矮妇忙不迭点头,“我知道轻重的。”
一开始,她以为梨花为了保全族人不得已躲到山里来的,渐渐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她不仅派人凿石,还烧炭织布,开荒种地囤粮,这阵仗分明是想造反。
她的卖身契在梨花手里,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怎么敢乱说?
“除了买布,可还有需要我做的事?”她问。
梨花道,“屋子附近住的是士兵,你记得谨言慎行,可能的话,帮我留意城里人大部分人的动静就行。”
这么简单?矮妇有些诧异了。
梨花给她说进城用的身份,翌日,天不亮就带着她们下山。
为了运输布匹,梨花推了辆车。
古阿婶边走边挖野菜,矮妇无所事事,隔一会儿就问还有多久。
进山走了多久她已经不记得了,但隐隐觉得生不是这条路。
古阿婶多数时候是沉默的,并不搭腔,矮妇讨了没趣也不问了。
夜里,在一个荒村睡的。
没有姑娘们的呼吸声,矮妇睡得很不踏实。
回城声明明是件高兴的事儿,现在竟完全不期待了,见古阿婶坐在边上搓草绳,矮妇找话题聊,“古嫂子老家哪儿的?”
古阿婶瞥她眼就低下头去。
跟哑巴似的。
矮妇心里不舒服,小娘子不是说她好相处吗?怎会是个闷棍子?
她又问,“古嫂子跟小娘子多久了?”
古阿婶竖起食指,矮妇惊讶,“十年了?”
古阿婶笑笑,又低下了头。
矮妇不由得看向她的手,双手粗糙,手背还有疤痕,明显是做粗活的。
她不禁又问,“小娘子可与你说了城里物价?”
古阿婶摇头。
不知是不是嫌她聒噪,摇完头,古阿婶背过身,心无旁骛的搓起草绳来。
要不是为了看着矮妇,古阿婶可不想领这份差事,益州城城门四闭,进去不好藏身,哪有山里安全?
但赵家人的戎州口音重,容易暴露身份,她不同,矮妇出卖她们的话,她杀矮妇灭口能扮作益州人活下去等机会,赵家妇人没经历过人心的阴暗丑陋,一遇着事就慌了。
搓完一根绳子,她回头看矮妇。
矮妇的眼睛上下打量她,“你不会是戎州人吧?”
她记得小娘子那些婶娘在她面前就不说话。
怕满嘴的戎州音遭人嫌弃。
“不是。”古阿婶缓缓开口,竟有点益州音,矮妇坐起,“你是益州人?”
古阿婶不搭理她了,收起草绳,“你睡不着的话就守夜吧,我眯一会,醒了换你。”
第168章
矮妇看她没有戒心,便想趁机套套近乎。
“古嫂子家里还有何人?”
往日她想跟梨花几个婶娘聊聊家常,她们如临大敌似的,常常她说好几句也得不到回应。
后来她知道她们是戎州人,不说话估计是害怕暴露难民身份。
设身处地,她们也挺不容易的,老家闹饥荒已够惨了,还遇到打仗,幸好命大逃了出来,否则现在已是一堆白骨了。
和她们相处久了,矮妇已经不在意那些了。
古阿婶背过身侧躺着,手里摇着竹扇,并未答话。
矮妇喃喃自语了一番,见她手里的扇子落下,也跟着安静下来。
翌日,在城门口时,守城官兵问话,矮妇照梨花的吩咐,扮作梨花的表姑,因在王都待不下去了回来的。
她一口地道的益州口音,官兵没有起疑,只问,“王都那边怎么样了?”
“城里太平,治安也好,就是物价太高了,两天卖不出布我就着急。”
官兵看到推车上的布了,手艺粗糙,哪儿入得了王都贵人的眼,他道,“那你回来对了,天冷后,买布缝被子的人多了,偏城里布庄的布贵,好多人都买不起,你这布一进城,肯定卖得精光。”
矮妇捂嘴笑起来,“那可太好了。”
官兵放行时,不忘提醒她们去衙门办户籍。
等麦子撒进地里,衙门肯定要挨家挨户盘查的,拿不出户籍牌,会以奸细处置。
矮妇扭捏的朝他挥手,语调轻柔婉转,“知道了。”
古阿婶蹙眉,“咱进城做正经生意的,你能否稍微稳重些?”
矮妇笑容灿烂,“我尽量改啊。”
勾栏院那种地方,举止轻浮才能揽客,矮妇习惯了。
这不,一到住所,见隔壁全是血气方刚的士兵,眼睛亮得跟捡到金子似的。
“哎呀,你们这麦苗也长得太好了吧,怎么种的啊?”矮妇自顾站去士兵们的麦地,熟稔道,“我家的麦苗怎么差那么多?”
士兵看她皮肤保养得好,笑起来春风满面的,羞赧的扶了扶幞头,“我们的麦子撒得早,麦苗自然要长些。”
“这样啊...”矮妇蹲地,认真瞧了瞧,“你们的麦苗就是比我家好。”
“现在看不出来吧。”
梨花也就开个门的间隙,矮妇已经跟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了,古阿婶面露忧色,“十九娘,她这样不会给咱招来麻烦吧?”
“不碍事。”梨花朝麦地喊,“表姑,你还没办户籍,要不托阿叔送你过去?”
她在程副将他们面前露过脸,这次进城,她特地戴上了口鼻巾,为的就是办户籍不被认出来,如果有人肯替她跑一趟的话,她感激不尽。
矮妇眨眨眼,装出副楚楚可怜的模样,“郎君可否帮帮奴家?”
这腻歪的语气,古阿婶抖了个激灵,“她真的不会坏咱的事儿?”
“她在勾栏院摸爬滚打多年,知晓怎么应付这些人,古阿婶,你盯着她,只要不出格都不用理会。”
古阿婶瞥一眼面红耳赤的士兵,忧心忡忡的点头,“行吧。”
有士兵做保,两人去衙门没有遭到为难,回来后,矮妇对他们更为谄媚,“往后就是邻里了,还请郎君们多多关照。”
进城后,她涂了胭脂,容色比普通人好。
士兵们羞红了脸,连连附和,“应该的。”
梨花在屋里铺床,矮妇欢喜的跨进门,“小娘子,你说我做老本行怎么样?”
“......”梨花神色微滞,“春花姑娘她们要织布。”
“嗐,我想的是自己接活。”
“.......”梨花抖了抖褥子,直起身,“你在勾栏院这些年还没厌弃男人?”
春花姑娘被骗,她气得嘴歪眼斜的,她以为她厌弃男人了呢。
“为啥要厌弃?”矮妇看了眼面前的小桌,拉开凳子坐下,“人生在世,不就靠讨好人过日子吗?在家讨好爹娘,出嫁讨好公婆夫婿,左右都是讨好人,那讨好隔壁那些郎君又如何?”
梨花不想沾那生意。
矮妇说,“小娘子不是想让我打听消息吗?整个益州城,有谁比他们的消息灵通?”
“我知道小娘子怕我惹火上身,我想过了,我不随便接客,只挑那几个顺眼的...”
古阿婶打扫完隔壁屋进来,听到这话,脸色不好,“一旦重操旧业,哪有你挑剔的份儿,好好做个掌柜,他们或许会敬你两分,你要自甘下贱,他们只会把你当做发泄的玩物,那时生死都由不得你了。”
梨花点头,“古阿婶说得对,既已还良,就别惦记过去了,我和堂叔说了,每半个月会送布下山,到时你们出城拿就行了。”
矮妇思考古阿婶的话。
歇了接客的心思,死鬼给了她一笔钱,好好跟着小娘子,这辈子该是衣食无忧的。
何苦再过那看人脸色的日子。
她问梨花,“我有心仪的人可以嫁人吗?”
“......”
刚进城,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吗?梨花看向古阿婶,用眼睛询问。
古阿婶道,“这世道,多是见异思迁之人,你长得漂亮,他们趋之若鹜,待你年老珠黄,谁会多看你两眼?”
矮妇不悦,“不见得吧。”
死鬼对她还是有几分真心的。
梨花也想到了人牙子,说道,“你的卖身契在我手里,五年后你若想嫁人了,就找我赎回你的卖身契,如若不然,就让你丈夫也为我办事,当然,我会付他工钱。”
矮妇心动,“他要是不肯呢?”
“说明他不是真心想娶你的。”
矮妇见多了男女之事,有些道理不用梨花细说她都懂,于是道,“我知道了,古嫂子说得对,世上多狼心狗肺之辈,我要嫁人,自会嫁个顶天立地的。”
梨花转移话题,“先收拾屋子吧。”
两间屋,一间做了卧房,另一间就是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