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86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595
  面上不表现分毫,乐呵道,“真好,这样咱就不用怕岭南人了。”
  进城后,待四下无人,她问李解对此事的看法,李解说,“咱不曾与荆州王打过交道,不了解他的为人,但难保他不会用婚事蒙蔽益州王,等益州放松警惕之时借道给岭南人攻打钦郡城。”
  岭南有野心,荆州王又何尝没有?
  往后数年是群雄逐鹿的世道了。
  “岭南人要是攻破钦郡城,益州城肯定不保。”
  “是啊,希望益州王有防人之心吧。”
  梨花纵有通天的本事也阻止不了两州联姻,何况联姻是好是坏还没个定数呢。
  她说,“回去后问问李家兄弟对那位荆州王了解多少吧。”
  眼瞅着囤了粮,日子好过点,结果又听说了这种事,梨花心里不免蒙了层阴霾,直到看到麦地施肥的古阿婶,心情才好了点,“古阿婶...”
  弯着腰的古阿婶抬起头,看到梨花,喜出望外的迎了出来,“你们来了?”
  梨花朝院里看了眼。
  竹篱笆较之前更高了,顶部还挂了密密麻麻的荆棘,她问,“城里治安不好?”
  古阿婶丢了手里的粪瓢,伸手帮忙拉车,“白天有官差巡逻,没出过什么乱子,半夜天黑就不行了,这几日,街头有好几户人家进了贼,去衙门高官,到现在也没把人抓住。”
  “谨慎起见,我就重新围了圈竹篱笆,买了些荆棘回来挂着,这样真有贼人,我也能知道及时喊人。”
  怕梨花担心,她朝隔壁院点了点下巴,“不过咱隔壁住的就是官爷,贼人不敢来这儿偷盗。”
  梨花看向半掩的屋门,“芳姨呢?”
  “去集市没回来呢,咱的布卖完了,整天无所事事的,她爱凑热闹,每天都去集市跟人聊八卦。”
  古阿婶喜欢独自待着,就没去。
  “没出什么事吧?”
  古阿婶迟疑了瞬,“有件事不知道算不算。”
  “什么事?”
  “你芳姨不是好八卦吗?有次说漏嘴,提到了庄子,与她走得近的几家人都想投靠咱。”这事出乎古阿婶的意料,她不知如何是好,“她们求到我面前来,我说要问过你的意思才行。”
  “她们品行如何?”
  “我和她们接触不多,不了解。”古阿婶犹豫道,“不过看她们屋前屋后的麦地打理得还算好,应该不会懒惰之人。”
  “她们以前是干什么的?”
  “在酒楼打杂的...”
  梨花想了想,“等芳姨回来问问再说。”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梨花装了一筐菘菜,晚饭是烤馍配菘菜汤,汤汁清香浓郁,矮妇一进门就问,“煮什么呢?”
  见梨花坐在桌边,跟老鼠遇到猫似的,眉眼顿时耷拉下来,“小...小娘子,你怎么来了?”
  “无事来看看你们。”
  矮妇偷瞄古阿婶,心虚得不行,要知道,古阿婶更得梨花信任,但她仗着是掌柜,卖完布其余事一概不闻不问,天亮出门交友,天黑回家吃饭,比山里不知舒适了多少。
  她躬身走到桌前,讪讪道,“小娘子什么时候来的?”
  “上午。”
  矮妇心头咯噔,岂不知道她一整天都不在?她脑袋垂得更低了,“我...小娘子不是让我打听消息吗?我去集市逛了逛。”
  人的性子是很难改变的,梨花没有刁难她的意思,“坐下说吧。”
  矮妇忐忑的拉开凳子坐下,脑子转得极快,“前阵子,王都那边死了许多人,百姓们怀疑是瘟疫,好些人都来了益州,知道我为小娘子你办事,有心追随你...”
  梨花定定的注视着她,“人牙子回来了?”
  矮妇怔了怔,“王都不好混,他只能回益州,他让我传句话,若你肯收留他,十年内他死心塌地的为你做事。”
  “他人在哪儿?”
  “先前的宅子塌了,回益州后,在集市那边搭了个草篷住着的。”
  “他还在做老本行吗?”
  “在的,只是粮食紧缺,卖人的多,买人的少,尤其城里没盐,一小袋盐都能换四个人生了。”矮妇承了死鬼的情,自然要偿还,“小娘子,你要不要见见他?”
  “明天吧,还有谁想追随我,通通带过来。”
  从安福镇回来的路上梨花就偷偷算过了,以目前的囤粮,到明年六月山里人都不会饿肚子。
  而明年开春有吃不完的野菜,所以多养些人没问题的。
  矮妇喜上眉梢,“我替他谢过小娘子了。”
  “为时过早,我有粮,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你还在打听到哪些事?”
  矮妇端直脊背,清了清嗓子,眉飞色舞道,“戎州城埋着金银珠宝,去那儿的人个个都笑弯了腰,小娘子要不趁此机会大捞一笔?”
  城里值钱的已经叫李解他们搜空了。
  剩余的都是碎银和铜板。
  铜板重,不好携带,梨花暂时还瞧不上,但没有表现出来,“有机会我会派人去的。”
  “那得抓紧了,自从前几拨人尝到了甜头,城里好多人都按耐不住了。”矮妇善意提醒,“据说已经捡了十几筐铜钱,再往后就没了。”
  “还有呢?”
  人牙子是从王都回来的,知道不少王都的事儿,矮妇接着说,“益州可能要跟荆州联姻了,不过前戎州节度使好像不乐意,觉得益州王会威胁他在荆州的地位,但益州王压根不屑去荆州,还骂前戎州节度使害得数十万百姓丧命,不配为将...”
  益州王没骂错,戎州节度使确实该死。
  “然后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都的人都说荆州王也不是什么好人,不乐意两州联姻,还说荆州水患,荆州百姓流连失所,荆州是想借联姻挖益州的能人志士帮忙治理水患的。”
  矮妇没有去过荆州,院里也没荆州来的姑娘,只能转述人牙子的话,“联姻不成,两州定是要交恶了,王都的人请命,要益州王加强城门戒备,半月前,王都就只出不进了。”
  是故,人牙子出来就回不去了。
  梨花道,“还有其他吗?”
  “京城开设恩科了,欢迎天下读书人进京考科举,益州王不允许,把王都的读书人全关押起来了。”
  人牙子消息灵通,知道些别人不为人知的事儿,“益州王承诺那些读书人,年底会在王都开科举,考中者年后就为官上任,益州目前有五县,其中四个县没有县令县丞...”
  她小心翼翼打量梨花,“小娘子家要是谁想做官,这次是最好的机会。”
  梨花不由得瞟向李解,后者摇头,“我才疏学浅,哪儿有那本事?”
  矮妇侧目,眼睛顿时一亮,“李郎君仪表堂堂,定能高中的。”
  李解不吭声了。
  他连秀才都不是,哪能入得了益州王的眼?
  梨花看他不愿,跳过这个话题,“就这些了?”
  “益州粮仓渐空,益州王吩咐底下将士耕地的事儿你已经知晓,暂时没其他的了。”
  梨花道,“那就先吃饭吧。”
  矮妇看不出梨花是否满意,在衣服上擦了擦手,这才拿筷子,倏地,想起另一件事来,“明年,益州会有大批将士解甲归田。”
  “为何?”梨花立刻想到了窦娘子她们的丈夫,他们钦佩益州王,不肯留在山里怎么办?
  虽然窦娘子说会继续在山里种地,可夫妻产生分歧听谁的?
  “好像是荒废的田地太多了,必须囤些军户。”矮妇拨了拨碗里的嫩叶,双眼放光,“菘菜?小娘子哪儿来的?”
  “种的。”
  菘菜里添了猪油,吃起来香喷喷的,矮妇胃口大开,话更多了,“不怪外面的人羡慕我,我前半辈子身处勾栏院,受尽世人鄙夷嘲笑,但小娘子你让我还良,堂堂正正做了回人。”
  古阿婶好笑,“刚进城那会你不想着重操旧业吗?”
  “那不是脑子进水了吗?”矮妇不觉得丢脸,“以为重操旧业能过得轻松些,但世道早就变了,男人也没那么好伺候了。”
  集市上不是没有接客的,但无不鼻青脸肿,伤痕累累。
  她再也不想做老本行了。
  暖汤下肚,她问梨花,“明天什么时候让他们来合适?”
  “午后吧,我这趟主要送布来的,明天就回去了。”
  矮妇说好。
  结果,第二天梨花睡醒,篱笆外就有人来户徘徊着,她看过去时,他们立刻不动了,待她进了屋,又左右来回走动。
  古阿婶哭笑不得,“约莫怕你不声不响的走了。”
  “城里吃不起饭的人很多吗?”
  “是啊,春夏那会儿,大家还能吃野菜,现在草木枯萎,不投靠富裕人家,便只能吃树根了。”古阿婶也是吃过树根的,那玩意久煮不烂,嚼起来跟鞋底没什么两样,她说,“三娘会收留他们吗?”
  “那就得看他们是否入得了我的眼了。”
  到晌午,街上徘徊的人更多了,巡逻的士兵见了,问古阿婶,“你家的新布开始卖了?”
  古阿婶家的布便宜,一拿到集市就遭哄抢。
  古阿婶笑道,“是啊,午后开始卖。”
  士兵没有起疑,集市的布要价高,好多百姓都买不起。
  所以只能买便宜布。
  梨花带的鸡蛋没有吃完,午饭就吃了两个鸡蛋和两个馒头,李解吃的烤馍。
  吃完后,他请示梨花,“我叫他们进来了?”
  “进来吧。”古阿婶请人建了个草篷,里头堆的全是杂物,梨花走进去。
  人牙子冲进院,紧张的拽了拽衣衫,到草篷后,恭敬的给梨花行礼,“见过小娘子。”
  除了他,还有卖给她鸡鸭的掌柜,梨花问他,“掌柜怎么也来了?”
  “哎,物价疯涨,东家给的那点工钱养不活全家老小了啊。”他一直知道梨花不是泛泛之辈,“小娘子你宅心仁厚,还望给我们一条活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