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95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846
  “好吶。”许大谄媚的应道,随即利落的比划起来,“村长,咱们抓了俘虏是不是能立功啊?”
  出来时他媳妇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干,争取早日把手脚的铁链去了。
  只有去了铁链,才算小娘子的人。
  他都记着呢。
  赵青山看他一眼,自从他媳妇来了后,许大整个人都乐观了,说话也讨喜了。
  他道,“当然,小娘子说了,你们抓到两个人就去你们一副铁链,要是抓到四个人,铁链就全去了。”
  还有这么好的事?许大眼珠转了转,“那我得盼着他们早点来才行。”
  遗憾的是,到天亮都没看到外人的踪迹,回去睡觉时,许大颇为费解,“会不会附近没人啊?”
  赵青山没有回他,因李解往山里去了,他也想跟去瞧瞧。
  然而刚到山脚,前面的李解已折回,“不用看了,那些人昨晚在的。”
  赵青山心下大惊,歪头往枯败的山林一看,就看到两堆飘着青烟的火堆,“他...他们...”
  那群人竟然明目张胆的在山脚生火,不怕他们巡逻到此处吗?
  李解看出他的心思,朝边上小路走去,边走边说,“他们定是观察过村里怎么巡逻的,笃定你们不会来这儿。”
  事实这儿离村子有二三十米,赵青山他们的确不会巡逻到这儿来。
  “那怎么办?”赵青山跟上李解的步伐,“他们溜进村怎么办?”
  他们围着茅屋巡逻,巡逻到南面时根本看不到北面的情况,那些人要是钻空子跑进村抓了妇孺威胁他们 ,他们该怎么办?
  李解说,“今晚得换种方式巡逻了。”
  为确保能及时接应巡逻的人,他让赵青山重新召集了四十人,每十人一组,每组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顺着茅屋巡逻。
  因村里男子不多,增加的几十人有妇人。
  怕大家贪生怕死,赵青山放了狠话,谁要退缩就打断她的腿扔进山里去。
  他不喜欢益州人,哪怕闻五他们帮过族里也没能让他全心全意信任他们,因为益州逼他们进山,还殴打驱赶戎州人,尽管他没有遭遇那些非人的折磨,然而就是莫名的厌恶憎恨益州人。
  便是隐山村的人,他心里也是顾忌居多的。
  窦娘子的丈夫从军去了,不会和他们站同一个阵营的,将来益州容不下他们,窦家也会拔刀相向的。
  好几次他都想和赵大壮聊聊这件事,又怕引起村与村之间的隔阂,所以一直憋在心里不曾与人说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去年,族里人私下没少背着明夏胡几家说这话,可现在族里人好像忘了,跟那些人相处得极好。
  再三警告村民后,他去找梨花说夜间的安排。
  梨花在清点粮食,多了几十张嘴吃饭,还得回谷弄些粮食回来,听了他的话补充道,“乱起来那些人肯定会拼命,所以得把孩子们保护好。”
  “倒是忘了,待会我就让她们把孩子抱到村口的茅屋来。”赵青山低头看了眼袋子里的粮,还有话想说。
  梨花扬眉,“堂伯还有事?”
  “三娘,咱养这么多俘虏,他们叛变怎么办?”赵青山没什么野心,就想守着几亩地老老实实过日子,往日族里有事,赵大壮吩咐下来他们照做就行。
  现在要他管益州人,他总觉得会出事。
  梨花说,“不听话的就杀了,听话的绑了手脚,堂伯要是担心,就找村民盯着他们。”
  “村民跟他们合谋呢?”
  梨花停下动作,抬头看他,“堂伯可是发现了什么?”
  “没。”赵青山眉头拧成了川字,到底没忍住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就觉得他们不会真心为咱办事。”
  “堂伯为什么这么说?”
  “她们始终是益州人...”赵青山说,“他们骨子里瞧不起咱戎州人。”
  梨花说的官话,身份没有遭人怀疑,他的口音重,雷大他们那天戳穿他是戎州人后,村民看他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他和梨花说,“村里就我跟你二壮叔,应付不来怎么办?”
  梨花没察觉到他的真实情绪,“过两日我回谷再叫些人来。”
  “族里的事儿怎么办?”赵青山纠结起来。
  梨花要他来东高村是有意提携,他如果办得不好,回去肯定要遭埋怨的,而且族里谁不是想方设法为梨花分忧啊,怎么到他这儿就困难重重呢?
  思及此,他摆手,“罢了,我和你二壮叔两个人就够了。”
  梨花和赵青山相处得不多,但不曾看到他这般矛盾颓唐的时候,不由得问,“堂伯是不是听了什么话?”
  他说村民们瞧不起戎州人,莫不是村民私下鄙夷他被他知道了?
  “没。”赵青山敛下情绪,“堂伯没读过书,不会什么大道理,但堂伯知道你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族里好,冲这点堂伯就不会给你拖后腿的。”
  “堂伯怎么可能拖后腿?”梨花夸他,“堂伯你性情耿直豪爽,有什么事从不藏着掖着,这点我阿奶都不如你呢。”
  她说的是老太太祭拜遇到’菩萨显灵‘秘而不谈之事,赵青山好笑,“我哪能和你阿奶比,你阿奶做事可不瞻前顾后,不像我,老怕村民们有异心不服管教,想给你提个醒,又怕你多想...”
  “我怎么会多想?堂伯你经验老道,有所担心也是怕我栽了跟头不是?”梨花不料他担心的是这个,宽慰道,“她们已卖身于我,暂时应该不会有异心的。”
  赵青山竟忘了这点,“卖身契你可收好了?”
  “收着呢。”
  “那就好。”他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那我让她们把家里的孩子抱过来。”
  是夜,待茅屋四周亮起火把后,梨花随李解偷偷潜进了山,刚走几米,便看到一团烧得正旺的火堆,火堆前坐着数十人,有男有女。
  “她们真有粮食吗?”一双手握着竹棍啃棍上的肉的汉子问道。
  “肯定有。”他旁边的黑色衣衫汉子回,“没看到她们白天生火煮饭了吗?连续四天,每天煮两顿饭,哪儿像没粮的?”
  第183章
  夜风吹得火星子东摇西晃,树梢的枯枝断裂,时不时啪嗒一声。
  梨花和李解蹲在深邃的树丛里,屏气凝神的留意着四周,谨防暗处还藏了人。
  直至啃完肉的汉子把竹棍扔进火堆梨花才缓缓吐气,“你回去知会堂伯,让他只留火把,人躲起来,等这群人溜进村后来个瓮中捉鳖。”
  李解垂眸看她,“你呢?”
  “我在这儿守着。”
  李解不赞成,他数过了,这行人总共三十四人,一旦发现梨花,势必要活捉的,他和她商量,“三娘子回去报信吧,我在这儿看着,等他们一进村我就从堵在半道,谁来我杀谁。”
  危险的事还是他来做比较好。
  梨花偏头,迎上他温和的眉眼,没有坚持,“行。”
  她慢慢挪腿退了出去,夜黑风高,小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怕惊动他们,她没有点火,摸黑回到村里的。
  这帮人似乎很沉得住气,就在周围的火把快燃尽时,黑暗中才响起窸窣的脚步。
  探路的是个汉子,用气音跟同伴说话,“没人...”
  话音一落,便是无数刻意放轻的脚步和呼吸,梨花在墙角蹲了太久,双腿都有点麻了,感觉有人轻扯自己的衣服,她将其往回拽了下。
  片刻,感觉木门在吱呀吱呀的响,她才振臂扬手,“上!”
  刹那间,漆黑的夜瞬间亮起数根火把,火光将门前作祟的人照得一清二楚,梨花再次呐喊 ,“抓捉的。”
  撬门的人吓得花容失色,啊啊啊尖叫着就要跑,全然忘了此行的目的,直到一道粗犷的男声刺破天际,“跑什么,杀了他们抢粮啊。”
  一群人后知后觉,他们来抢粮的。
  稳住心神,举起手里的家伙就扑了过去,龇牙咧嘴道,“大半夜装鬼吓唬老子?老子杀了你...”
  赵青山举着火把,把梨花拉到自己跟前,吆喝道,“立功的时候到了,还不快冲。”
  梨花掏出匕首也要往前扑,奈何赵青山死死拽着她胳膊,“三娘,刀剑无眼,你站远点啊。”
  跑最前边的是雷二他们,人牙子带着村民紧随其后,她们不曾与人动过手,奔跑时,双腿有些发颤,但双目充血,一副铁了心要拼命的意思。
  人牙子喊,“把他们围起来,不能让他们跑了。”
  雷二抡起锄头就劈了过去,许大站在他边上,右肩挨了一竹棍,顿时举着锄头乱劈,嘴里抑制不住尖叫,“啊,啊..”
  其中有几个人带了武器,斗殴间,好几个人遭划伤了,因此愈发打红了眼。
  在一顿乱拳里,穿着盔甲的赵二壮英勇得像个战神,他握着乌黑油亮的长枪,动作迅速利落,渐渐地,对方有意躲避他,卯足劲朝妇人打去。
  妇人们白着脸,厉声嚷嚷着迎上去,啊啊啊的叫声震耳欲聋。
  赵青山目不转睛的盯着她们,紧绷的脸渐渐舒缓下来,“三娘,没人退缩。”
  梨花也看到了,“堂伯,火把给我,你上去帮忙。”
  “好。”赵青山把火把递给她,捞起脚边的长枪就冲了上去。
  他刚刚不动手就是想看看村民是否会贪生怕死逃跑,她们既豁出命,他定不会见死不救,他常年劳作,力气本就要大得多,加上他经过训练,招式又狠又猛。
  慢慢的,闯入者见势头不对劲,跑进夜色想溜,赵青山大喊,“李解。”
  跑了有五六人,没等他们跑进山,突然栽了大跟头。
  来之前他们摸索过了,路面平坦,怎么会摔跤?
  几人还未反应过来,头顶忽然亮起光,露出一张冷硬的面孔来,紧接着,一张网罩下,将他们罩得严严实实的。
  他们彻底慌了,“少侠饶命。”
  李解没吭声,而是朝村里回了句,“抓到了。”
  村里已经打完了,死了七八个,其余全受了伤,村民们也受伤了,甚至有几个还被铁器划破了衣衫,赵青山丢下铁链,命人把地上的人绑了,然后带着人去接李解。
  雷二也受了伤,疼得五官都扭曲了,但不妨碍他心里高兴,“村长,我杀了两人怎么算?”
  赵青山瞥了眼地上还没断气的人,“哪两人?”
  雷二用脚踢了踢捂着伤口的汉子,“他们。”
  赵青山嘴角抽了抽,他眼睛没瞎的话,两人是遭锐器刺入肉里失血过多要死的吧,雷二用的锄头,哪儿能弄出这种伤?
  他道,“问小娘子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