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27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10      字数:3387
  “没留意。”
  “小娘子,将来有天戍守益州城的将士退回钦郡城的话咱们怎么办?”明明在城里时过得不怎么好,可想到没了官府庇佑,心里止不住一阵空落。
  戎州已经不复存在,益州也会那样吗?
  “那时候东高村安全的话就继续住这儿,危险的话就迁村。”
  “迁到哪儿去?”
  在这儿,四周的地都是她们的,迁到别处,田地就得由官府说了算。
  说来也怪,想到官府可能会离开,心里万般不舍,但想到上面有官府压着,心里又不愿意。
  第216章
  戎州仍是令人畏惧之地,眼下如实相告只会弄得人心惶惶,故而梨花有意卖了个关子,“必不会让你们身处险境就是了。”
  众人不由得想到梨花在别处的庄子。
  村里的粮食,油盐,腌菜肉类全是庄子送来的,能去那儿是最好的。
  庞大娘说,“庄稼已经种下了,即使迫不得已迁村,秋日也得回来收粮食才行。”
  其他人连连点头附和。
  地里的庄稼是她们起早贪黑种的,撒种前,她们辛苦的除草沃肥,期盼有个好收成,到头来便宜了别人的话,她们会忍不住杀人的。
  “小娘子,将来迁村的话能否留几个人守地?”
  梨花默了瞬,回道,“看那时乱到何种程度吧,毕竟,粮食没了还能再种,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话让在场的人动容,是啊,要不是想活,谁会来这荒废之地呢?
  梨花望着小路,没注意众人脸上的动容,继续说,“难民会越来越多,你们全守在这儿不是法子,不如分成几拨轮流巡逻...”
  众人欣然点头,“这就安排。”
  她们商量时,梨花走向草篷过来的李解,脸色略显凝重,“人群里有感染了瘟疫的。”
  岭南人嗜血是被人咬了后发病所致,后来随着病情加重,嗜血者的身形容貌才变得奇特突出,按罗四的描述,感染瘟疫后,闻到腥味就馋得流口水,眼睛更是不受控制的被肉吸引。
  回来时,她留意到好些难民流口水了。
  李解低头看手里的匕首,温声询问,“三娘子准备怎么做?”
  “杀了...”梨花眯起眼,语气没什么变化,“在事情变得复杂以前...”
  李解讶异的抬眸,梨花朝他点头。
  李解不由得眺向路上偶尔直起身望过来的人,思忖道,“难民多是结伴而来的,突然动手,恐会激怒他们奋力抵抗,到时打起来怎么办?”
  他顿了顿,“引去益州怎么样?那儿有官兵,难民应该不敢强行攻城...”
  “他们骗过守城官兵进城怎么办?”
  李解回答不上来了。
  任由感染瘟疫的人进城,待他们彻底成为嗜血者后,城里就不得安宁了,想到这个,李解就觉得还是杀了省事,“那我想法子引他们去山里杀了...”
  看举止怪异的难民不在少数,如果要全部杀了,还得找些人帮忙才行。
  梨花说,“老规矩。”
  她做诱饵。
  不过,在这之前,她让李解去趟益州城,告诉守城官兵感染瘟疫后的特征。
  能将其拦在城外就别让其进城。
  李解不赞同,“任由那些人乱走的话,东高村就危险了。”
  其实,将人引进城是最好的,城门一关,那些人出不来,无论山里还是山脚都安全了,当然,这样做的话不可避免的会祸害到城里的无辜百姓。
  李解纠结起来,“不能像笼络罗四那样笼络他们吗?”
  “不到时候。”梨花说,“他们一路逃亡,杀了多少人做了多少恶事咱一概不知,第一次就示好的话,他们会以为咱怕了...”
  两军交战,心里无惧的一方胜算总是要大点的。
  李解领会到她的意思,“那我早去早回。”
  尽量赶在天亮前将事情解决了。
  “注意安全。”
  村里的男人全部抄家伙守在村口,赵青山更是穿上了盔甲,见梨花穿着布衫出来,担心得不行,“三娘,我和你堂叔他们守在这儿就行,你进村待着。”
  他面色肃然,玄色盔甲在月色下泛着冰凉的光,竟有几分悲壮。
  梨花不禁有些恍惚。
  那晚,在官道上遇到骑马奔来的益州兵,他也如这般悲壮的催族里人快跑。
  “堂伯...”梨花一时忘记要说什么,直到赵青山垂头看来,她才回过神,“他们竭尽全力的逃难来此必不是为了杀人的。”
  所以,你用不着这么紧张。
  最后这句话卡在梨花喉咙里,因为,说出这话后,她突然反思自己想杀了那些感染瘟疫的是不是太过残忍了。
  明明,他们也是被人所害。
  她看向迅速钻进树丛里的李解,想叫住他,然而他跑得太快,眨眼就不见了。
  她叹了口气,“堂伯,我有事和你说。”
  赵青山上前半步,拉她朝村里走了几步,“何事?”
  梨花将自己准备杀掉那些感染瘟疫的人告诉了他,赵青山杵了杵手里的长枪,两道眉拧成了一字。
  梨花会意,“堂伯觉得这么做不好?”
  “哎。”赵青山挠头,“也不是不好,杀鸡儆猴,咱的威名传出去,将来即使有嗜血者来这也得掂量掂量是否惹得起咱,这对咱来说是好事...”
  若是这样,他就不会皱眉了。
  梨花安静站着,等他继续往下说。
  赵青山看她一眼,纠结的说,“可我看他们精疲力尽的躺在路上时总忍不住回想我们逃荒的时候,那时候多惨啊,染了瘟疫不说,还要提防其他难民和官兵,不怕三娘你笑话,堂伯天天睡觉前都求老天爷派人救救我们...”
  在这些难民身上,他看到了最难时候的自己。
  所以他才说出收留难民的话。
  想到自己自作主张,他立刻心虚起来,“我是不是错了?”
  “没。”梨花说,“见他们狼狈的睡在地上,我也想到了以前难熬的日子。”
  “可不杀他们,等他们发病就会杀我们。”赵青山回眸看向光影婆娑的小路,不自觉得握紧了长枪,“我听三娘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等李解回来再说吧。”
  逃来益州的难民太多了,守城官兵注定没空睡觉了,李解披着最后丝月色回来的,“我同守城官兵说了,他们说会将举止有异的难民单独收留,三娘子,咱或许能用同样的法子。”
  “杀他们对咱来说不难,但好处不大...”他给梨花分析,“益州看到嗜血者的能耐后,肯定会让他们参军,人多了,日后岭南北上,益州就有一战之力了。”
  益州能,他们也能。
  而且他们还有正规的嗜血军,他提议,“咱将这些人送去戎州给罗四,让罗四负责操练他们,与他们一起来的家人好友就待在戎州种地,如何?”
  果真还是官府有法子,梨花点头,问他,“守城官兵与你说了这么多?”
  “我说你出门未归,想进城寻你,守城官兵与我说你早就出城了,然后问我是否遇到荆州过来的岭南人,借这个话题就多聊了几句。”
  他说,“对了,益州王建益州为后蜀国,荆州为南平国了。”
  消息是今天送到益州的,李解说,“三娘子,这天下,彻底乱了。”
  山里人祈祷的天下太平可能再难有了。
  赵青山身形晃了下,想到什么,迫不及待的问,“那戎州呢?”
  李解舔了舔唇,眼眶一下就红了,“戎州属岭南,是楚国了。”
  赵青山怔住。
  戎州当真没有了啊。
  虽然早就知道的事儿,但心底还是止不住的难过,“楚国就楚国吧,只要咱还活着,戎州就永远在咱心里。”
  说着,背身抹了把眼泪。
  心想,山里人知道了多半也要难受许久的。
  “哎...你们说不就一场干旱吗?怎么就牵扯出这么多事呢?”他耷着肩,泪光闪烁的眼眸透过夜空眺向戎州方向,“岭南于朝廷有功,朝廷赏赐金银珠宝便是,何苦葬送数十万百姓...”
  那些到死都盼着救济粮的百姓,那些跟宁死不肯跟岭南人低头的百姓...
  朝廷还记得吗?
  他吸了吸鼻子,沙着声问,“三娘,那些人还杀吗?”
  梨花不知怎么安慰他,乱世已显,避不了的,她道,“天亮后,堂伯你将人群里有感染瘟疫的消息放出去,然后说你有药,让
  染上瘟疫的来寻你,你将村里的铁链子收回来给他们拴上...”
  “其他人呢?”
  “按你白天说的办。”
  州城改国,接下来就是战乱了,梨花说,“我和三壮叔回村再运些铁链子过来,李解,接下来几天,村里巡逻的事儿就交给你了,遇到不老实的,直接杀了。”
  李解颔首,“是。”
  梨花又交代了些事,然后叫上赵三壮连夜进了山。
  往日宁静幽深的山林不再平静,丛林里的虫鸣,黑暗深处的脚步,无不令人心惊胆寒。
  在杀了五六人后,四周才渐渐安静下来。
  赵三壮没见过梨花跟人动手,今晚算是大开眼界了,“三娘的功夫哪儿学的?”
  灯笼的光若隐若灭,昏暗间,他看梨花身手敏捷狠辣,委实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