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作者:坐定观星      更新:2025-09-06 09:12      字数:3271
  世子回首,望了一圈殿内跪着的朝臣,道:“儿臣想单独向您禀报。”
  羌王意识到他要说的话极为重要,神色稍稍严肃,屏退众臣,只留下世子。
  “现在可以说了吧?”
  世子压低声音,低声讲述在诏狱的经历——被关在诏狱的日子里,他隔墙听见身旁的窄狱有人,是琅琊王氏的家主,即将被问斩。
  想到琅琊王氏私底下与北朝有来往,王氏家主一度身居南朝的尚书令,位极人臣,定然知道不少有关南朝的秘辛。
  他试着旁敲侧击,承诺以后会设法照顾琅琊王氏。王氏家主思虑再三,在问斩的前一夜告诉了他一些至关重要的秘密。
  听完世子的话,羌王沉思片刻,他记得王道傀,正是他当年暗中运作,把明昔鸾偷偷送到北方,献给他。
  此人贪图功名利禄,一心光耀士族门楣,死前为了保住累世门第,维持琅琊王氏百年地位,向世子吐露南朝秘辛,倒也不出意料。
  “只是事关重大,不能轻信,还需验证一番。”羌王抚须,面色峻肃。
  看不出羌王准备何时出兵,世子也有些着急。
  世子犹豫道:“眼下已经开了春,北方依旧凛如寒冬,牛羊都冻死不少,若是还不能南下避寒,只怕……”
  他北方归来时,一路上看见南朝百姓穿着单衣,打着赤膊在田垄间锄禾,闲聊谈笑,过得悠然自得。等到过了淮水后,北朝百姓全部都裹着厚厚的皮裘毪衣,面颊清瘦,手脚冻得通红。
  对比鲜明,触目惊心。
  他堂堂北朝的子民,岂能败给南朝这堆软骨头?
  羌王闭了闭眼,再次睁开眼帘,眸光肃杀冰冷。
  “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吩咐道:“传出去,你出使南朝时被南人扣留,九死一生才逃回来,再加这次南朝皇帝轻辱我朝使者,新账旧账,一并算!”
  “砰——”
  宫漏敲响,钟声迢递。
  报时的钟声一如既往地响彻明光宫,独坐鸾台的明昔鸾仿佛意识到什么,站起身,眺望万里山河。
  风卷起她红色的发带,千里同风,两地殊异。
  永宁阴历四月初,北朝以讨伐暴君之名,派遣水师进犯长江关隘,连越瞿塘关、横江、南津关等三道关口,其中两道关口被南朝水师及时拦下。
  至于瞿塘关,堰口被凿,江水漫上堤坝,一重重浪打来,彻底打翻了江左一直以来的平静。
  天下百姓,人人自危。
  瞿塘关军报八百里加急送到太极殿时,正值子时,黑天墨地,漏尽更阑。
  赢秀睡得迷迷糊糊,隐约听见宫人低语,随后察觉到枕边人起身离开,他裹在被衾里躺了一会儿,缓缓睁开眼睛,脸上还有些刚睡醒的懵懂,
  赢秀坐起身,拨开垂帷,殿内还是黑漆漆的一片,没有点灯。
  他想了想,下了床,趿着木屐朝外走了几步,许是听到动静,察觉到殿内的人醒了,宫人连忙入内掌灯。
  琉璃灯点明,烛火簇簇,殿外的灯火次第亮起。
  “郎君,陛下说了,让您再睡一会儿。”
  赢秀摇了摇头,接过宫人手里的提灯,径直朝外走去:“我去东堂等他。”
  他直觉向来敏锐,隐隐猜测到许是北朝有所动作,南北两朝隔江对立的平衡被打破。
  赢秀提灯,一路越过漆黑廊庑,走到议政的东堂。
  黑暗中,东堂烛火通明,立在殿外,依稀能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
  “陛下,万万不可!”一道苍老的声音道:“您要御驾出征,但是边关距离京师山长水远,更何况那里杀机四伏,万一……万一……”
  朝臣满腹忧心,听得殿外的赢秀都有些不安,夜里蚊虫多,几只趋火之萤朝他手中的琉璃灯飞来。
  少年轻轻拂了拂琉璃灯,萤火随之散开又聚拢。
  “郎君,陛下让您进去。”殿门骤然打开,内侍对赢秀道。
  赢秀连忙走了进去,彼时殿内正吵得不可开交,朝臣苦口婆心地上谏。
  赢秀一踏进殿门,所有人的视线都朝他看来,眼神中明晃晃地写着:“你快劝劝陛下。”
  帷幕后,传出帝王清寒的声音:“过来。”
  赢秀走上高台,坐在帝王身边,低声问道:“你要亲自出征?”
  这件事殷奂从没和他说过,但他凭着和殷奂相处多日,对他的了解,隐隐约约有所预感。
  “是,”帝王略微颔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喙,“届时你留在京师,驻防建康的中军以及宿卫军会保护你。”
  ——殷奂要把他一个人留在建康?!
  赢秀顿时来了气,气得牙痒痒,却不好当着众臣的面高声骂他,只得继续低声道:“我要和你一起去。”
  他不是殷奂的拖累,他很有用。
  少年试图让殷奂明白自己有多厉害,“我会杀人,除了皇帝杀不了,别的都能杀。”
  某位皇帝:“……”
  殷奂轻轻扶额,赢秀掰过他的手,让他直视自己,语气认真:“你有没有替我想过?”
  他把之前殷奂对他说的话拿来用,就连语气也模仿得十成十,想要冰冷地质问他。
  ……很努力,但是听起来并不冰冷。
  赢秀故作严肃:“你要是在边关死掉了,我也会死,还不如和你死在一起。”他随手指了指底下的朝臣,“他们会把我杀掉的。”
  刺客对杀意很敏锐,他知道,要不是有殷奂在,只怕这群大臣恨不得当场把他解决。
  底下的朝臣:“……”
  怎么突然感觉凉嗖嗖的?难道是夜里太冷了?
  “不会,”帝王垂睫,轻轻睨了满朝文武一眼,目光寒凉,“会有人护你平安离开京师。”
  等到赢秀百年之后,他们会把赢秀迁入帝陵,到那个时候,再来陪他。
  赢秀才不管他说什么,语气异常坚定:“我要陪着你,无论去哪里。”
  难得见他如此执拗,帝王有些无奈,动作轻柔地抚平他翘起来的碎发,少年醒得太早,来时还不甚清醒,黑发随意用金绫扎起,松散地垂在肩膀一侧。
  帝王尝试劝说:“听话,寡人很快就回来。”
  赢秀对此报以冷笑,恶狠狠道:“该轮到你听我的话了,战场上刀剑不长眼,万一……”
  想到殷奂可能被袭击被埋伏被刺杀,赢秀恨不得把殷奂揣进袖子里,不让他出来。
  赢秀:“(。ì _ í 。)>”
  少年绷着脸,一脸严肃深沉,袍裾下的手却悄悄地摸上帝王的箭袖,往下摸到他的手腕,试图圈住。
  ——万般努力之下,终于圈住了一半。
  赢秀再次尝试,双手并用,终于圈住了帝王一只手。
  可算是成功了!
  实在拿他没办法,殷奂只能应允:“那你同我一起去。”
  不让赢秀跟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原因,他怕自己临死前,会拉上赢秀,生死相随,正好应了灯笼祈福纸上那句——永远和谢舟在一起。
  倘若真有那么一日,他会尽力克制。
  赢秀还那么年轻,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孩子。
  总算得到承诺,赢秀高兴得亲了帝王一口,柔软的唇瓣擦过对方的面颊,迅速分开。
  他不贪多,只亲一下下。
  殷奂眸光微动,清冷幽寂的神色罕见得出现了一丝变化,哑声道:“真到了寡人将死的时候,你千万不能做这种事。”
  不要主动亲他,这是很危险的。
  第78章
  在赢秀的软磨硬泡之下, 殷奂不得不答应他一同出征,花了几日打理好朝政,收拾好箱笼物什。
  永宁四月初八, 帝王的卤簿浩浩荡荡地驶出了建康城的大司马门。
  官道穿山而过, 四面皆青, 天地一新, 一路还算坦途。
  往日赢秀坐马车,最爱拨开纱幰, 趴在窗牖上看外边的景色, 如今他却坐得好好的,手执狼毫, 凝神查看手中的卷轴。
  这上面记录的都是历年来,南北两朝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事,包括几十年前羌人乱华,北方兵乱频频, 中原衣冠为了避祸不得不南迁。
  少年盯着卷轴看了好几日还不肯放下,坐在他一旁的帝王收起手中的军报, 侧眸看向他。
  赢秀对他的注视毫无察觉,还是认真地研究两朝军情。
  见此,殷奂不得不开口:“等到了江北,你好好待在竟陵郡, 寡人要去襄阳。”
  竟陵郡毗邻襄阳, 同样位于永水上,前者偏南,靠近江州,后者位于边关,隔着长江北直接与北朝对峙, 称得上是南朝的门户之地。
  如果说竟陵郡还算安全,那么襄阳便是绝对的危险。
  赢秀“哗”地一声卷起卷轴,抬眸直视帝王,少年似乎在这方面异常得固执:“我要陪着你。”
  车厢内,帝王低覆长睫,眼帘帷垂,居高临下,静静地凝视他,语气冷静得可怕:“寡人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