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
蓝鲸不流泪 更新:2025-09-08 08:15 字数:3553
施也问:“记得死者身下的书被翻到了哪一页吗?”
“第147页。应该是关于人格与犯罪的部分。”
“记性真好。”施也玩笑道,“把记忆力分我点儿吧,这样我开会就不用记笔记了。”
“施教授,我们整理好了。”徐圣昭和张尚翔走到卧室,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施也点点头,接着说道:“卧室这边我大概看了看,你们都来过现场不止一次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二人对视一眼,都认真地点了头,还有点儿如临大敌的意思。
施也看了眼他们的神情,给出了一个笑容,说:“不用紧张,这不是考试。是不是我刚才叫你们的时候吓到你们了?”
张尚翔抿了下嘴唇,说:“是有点儿,感觉又回到学校了。”
“我这也算职业病了,抱歉,我换个称呼会不会好些?”
“没关系的,您怎么称呼都行。”徐圣昭说,“您有问题就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施也点了头,问道:“这个房间是还保持着原样吗?”
徐圣昭:“基本保持原样。我们第一次到达案发现场的时候衣柜门是开着的,拍过照之后为了勘查方便就给关上了,这个有照片您可以看。至于其他的,除去把床头柜的东西拿回去当物证检验指纹以外,别的都没动,抽屉也是拉开的。”
施也思索片刻,道:“法医推断的死亡时间是凌晨两点到四点,死者被发现在客厅,身穿睡衣,卧室的床上被子迭得整齐,死者死前还发生过性行为。结合死者的年纪、身体状况和体内的药物残留,这里面有不少矛盾啊。”
“您能具体说说吗?”张尚翔问。
施也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本,简单地画了几笔,勾勒出客厅与卧室的相对位置,接着画出两条线表示行动路径,说道:“假设死者是自己服用的药物。死者的安眠药放在床头,如果凌晨两点多她还没睡,那她的行动路径就变成了回到卧室吃药,然后再回到客厅。物证照片里表明,客厅这里放着的是一个长一米五的毛毯,这个毛毯的长度和厚度并不足以支撑过夜。如果死者平常就睡在客厅,那她大概率不会把药放在卧室床头。如果她平常是睡在卧室,那她吃完药半夜在客厅看书就不符合逻辑。其实这个时候最合乎逻辑的行动应该是吃药之后上床等待药效,然后入睡。为了营造更舒适的睡眠环境,更合理的行为是关闭顶灯,打开床头灯。可是现场记录表示室内灯开着,但是床头灯是关闭的。还有,案发时候是一月份,就算室内有暖气,以死者的身体状况和她所穿的衣服厚度来说,也不太可能不盖被子,但是床上的被子摆放很整齐。另外,嫌疑人进入屋内发现死者在卧室,那么最有可能的实施强|奸的地点是在卧室的床上。卧室小而封闭,声音不容易外传,也更好控制受害人。如果强|奸发生的地点是在卧室,那么是谁在事后整理的床铺?死者?还是凶手?哪一个都不符合行为逻辑。”
“为什么不能是凶手?”张尚翔提问。
“凶手在现场停留的时间越长,触碰的物品越多,就越容易留下痕迹。同时,如果目标是侵财,翻乱床铺翻找财物才是凶手会做的。卧室里虽然有翻乱的痕迹,但最常见的藏钱的地方却没被动过。床下、枕套、衣柜角落都没有被翻。反而是明面上的抽屉全都被拉开,还有客厅的书架被翻得最乱。书的尺寸、厚度以及封面颜色的不统一最容易给人视觉上造成凌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只要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把书柜复原,抽屉关闭,现场环境不太支持侵财的推论。”
他们在现场分析时,死者的邻居恰好回家,她看到门开着,小心地凑上来询问。郎月慈原本想将她劝离,但施也却说正好赶上了,就顺便跟她聊一聊。于是郎月慈打开执法记录仪,全程陪同并记录。
短暂地聊了五分钟,施也就结束了对话。他们转身回到案发现场,关好门后施也就说:“她应该没说谎。”
围观了全程的郎月慈终究还是问出了心里的疑惑:“我真挺好奇的,有人能骗过你吗?”
“当然有。不要神话心理学。”施也一字一顿地说道。
“好吧。”郎月慈靠在门边,“还有哪里要看?”
“做个实验。”施也说着就捏住自己笔记本的书脊,把手举到与自己腹部等高的位置,而后松手。随着“啪嗒”一声,笔记本落地,但是,是闭合状态。施也接着蹲下来把笔记本捡起,又举高了一些,与自己胸口等高,这次落地后发出的声响更大,但同样,还是闭合状态。
第三次,施也把笔记本打开,书页向下,两只手同时拿着本的左右两侧,平举与胸前,同时松手。笔记本在落地之前就合上了,落地时还是闭合状态。第四次,同样的位置,但是笔记本不是平均打开,而是一侧占比大约三分之一厚度。这次笔记本落地后较薄那一侧的封皮和最前面几页弯折,但整体还是闭合的。
张尚翔和徐圣昭在施也第一次扔本的时候就开始关注,直到第四次结束,他们已经面面相觑了。不是因为结果,而是,就这么简单的实验,竟然没有人想着去做一次。怎么会疏忽到这种程度!
施也再次捡起自己的笔记本,拍了拍上面的土,一边抚平折痕,一边说道:“人都有被思维惯式误导的时候,这没什么。死者身边这么多书,原本就是极大的迷惑现象。这个案子最开始的方向是入室强|奸杀人,同时存在侵财倾向,在这个思维惯式下,之前你们做的调查都是正确且合理的。我没有经历过你们的思维惯式,同时,我到这儿来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本书,所以我的关注点从一开始就在书上。虽然那本书我写得不怎么样,但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案发现场,还被死者压在身下,心里总是别扭的。”
二人有心对那个“写得不怎么样”给出响应,但又一时说不出什么来,明显有些局促。
施也倒是并没有在意,看向站在身边的郎月慈,说:“我没什么要看的了,你呢?”
“我也没有。”郎月慈说着就看向另外二人。
“我们也没问题了!今天这些我们回去还得再消化一下。”徐圣昭接话。
郎月慈:“那就回去吧。”
回到市局后已经接近下班的时间,徐圣昭把从现场带回来的东西送去检验,张尚翔则把在现场询问死者邻居的视频和笔录整理出来。
在得知马博和李隆会在大安市住一宿,明天再回来后,成云霞就让郎月慈送施也回宾馆休息。
第10章
次日早起,郎月慈准时到达酒店楼下。施也接到消息后下楼上车,接过郎月慈递给他的早饭,说:“昨天不是说好了我请吗?又让你破费了。”
“几顿早饭还是请的起的。昨天跟你在现场学了不少东西,原本应该昨晚请你吃饭的,但是怕你太辛苦,所以就今天给你带早点了。”郎月慈启动了车辆,“马博和李副今天午饭前就会回来,昨天你说想见死者的妹妹,成支也联系好了,九点会面,就在市局。”
“好,那我一会儿准备一下。”施也喝了一口热咖啡,说道,“你要是没有别的安排,今晚可以一起吃饭。昨天晚上在酒店随便吃了点儿,很一般。”
“行。那我找个餐厅。”
施也又补充说:“不用管餐标,我请。”
“谁请客到时候再说吧,一顿饭而已,不用算得那么清楚。”郎月慈接着说起了案子,“昨天我回去之后想了想,就像你说的,案发时间、性|侵、药物这三点存在着矛盾。我又把当时让我觉得不对劲的照片翻出来仔细研究,我发现最开始让我觉得不对劲的其实不是书,而是死者的位置。”
施也接话:“死者头朝向室内,而非大门的方向。”
“没错。不管凶手闯入时死者是在卧室还是在客厅,性|侵和杀人之间一定存在着时间差,只要死者醒着,就一定会有本能的逃跑动势,但死者最后的方向却是背对着门的。假设死者当时已经因为药物作用陷入深度睡眠甚至昏迷状态,那么问题又绕回去了,死者为什么会在客厅。如果是凶手把死者挪到客厅的,原因又是什么?”
施也说:“其实还有一个假设。入室杀人,但不是入室强|奸杀人。”
郎月慈沉默了下来。施也倒是没再说,专心地吃着早饭。开过一个红绿灯,郎月慈再次开口:“可是尸检显示死者生前有过性行为。”
“法医是通过局部充血以及阴|道内提取到的分泌物和润滑剂成分给出的死者死前有过性行为的鉴定。但是在其他强|奸杀人案中受害者普遍存在的撕裂伤在这个案件的死者身上并没有体现,甚至抵抗伤都几乎没有。没有提取到精斑和其他体|液,要么凶手无精,要么凶手戴了套,要么就是根本没进去。以现在的技术,即便是无精症患者,只要有过插入式行为,分泌的前列腺液也是能提取到的,只是可能不存在完整DNA所以无法追溯。但这名死者体内是除了润滑液和常规分泌物以外,没有检测到其他液体。”施也已经把早饭吃完,他小心地把包装袋缠绕好握在手里,接着说道,“如果死者意识清醒,那么她就算身体再弱也一定会抵抗,自然会有抵抗伤,而且极易造成撕裂,同时,因为清醒的人会挣扎,凶手很难在作案的同时还有机会戴套。如果死者意识不清醒,倒确实有可能是凶手防止留下证据而戴套完成性行为,那么也就是说凶手是蓄谋的,这样的话他入室的目的就不是侵财,或者说侵财不是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