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者:蓝鲸不流泪      更新:2025-09-08 08:15      字数:3317
  “能护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然后就把自己弄得这么累。”施也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块巧克力递给郎月慈,“不是低血糖也吃吧,甜的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从你桌上拿的,物归原主。”
  “谢了。”郎月慈接过,撕开包装,把巧克力放进嘴里,“我交代完了,该你了。”
  施也看向郎月慈,认真地说道:“以前有一个案子,嫌疑人流窜四省十三城,无差别杀人,作案共计17起,案件跨度长达十年。在第17个案子案发之后,全国各地再没有上报同类型案件,嫌疑人就此消失,至今没有归案。这个案子正式名为‘九零三案’,但坊间包括内部很多人都以‘万字案’代称。你听说过吗?”
  “有耳闻。但没仔细了解过。”郎月慈此时状态不好,以至于他在回答完之后才反应过来施也想要说什么,他坐直了身体,问道,“你的意思是……这案子是万字案?”
  “不一定。这也是我在找的东西。”施也说,“那个案子之所以被称为万字案,是因为每一个案发现场都出现过佛教的万字符,同时现场还会有一个造型很独特的挂坠。今天早上我在看物证照片时看到了死者脖子上的挂坠,跟以前万字案遗留在现场的挂坠形状一样,但刚才我在现场找了,没看到有万字符。”
  郎月慈道:“那个挂坠我记得,长得是挺奇特的。”
  施也接着说:“以往万字案现场发现的挂坠,专家说是藏传佛教的一种法器,名叫金刚橛。我今天来现场,一是想看看有没有万字符,二也是想排除一下万字案的可能。如果死者是有信仰的,这个有可能就是巧合。”
  “没有。”郎月慈摇头,“死者家里没有任何与信仰相关的东西,别说藏传佛教了,连门神和福字都不贴。如果死者身上戴的那个是金刚橛,那确实有可能指向万字案。你上报了吗?”
  施也道:“旧案重提是很严肃的事,是否并案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目前只有一个金刚橛,这还远远不够。不过我今早发现之后就给领导打了电话,明天我得回去当面向更大的领导汇报,之后具体怎么做得听领导的,所以我暂时还没有跟其他人说。”
  郎月慈喝了口水,说:“那其实你也不该跟我说的。”
  “如果真的是相关案件,肯定也不会瞒着你们。我只是不想那么早就给大家都加上压力,万一不是,反倒容易成了误导。”
  “你倒不怕误导我。”郎月慈低声说道。
  因为这本就是清零计划中的一个案件,而你本来就是要参与清零计划的。施也心想。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所以他换了说辞:“你比他们都理智。”
  郎月慈表情有些愕然:“你这话我可不敢接。”
  施也笑了下,说:“逗你的。其实是因为你之前根本没怎么参与这个案子,反倒是最无关紧要的,就算是确认了并案,你也不会承受那么大压力。”
  郎月慈轻叹一声:“也不知道我是不是该谢谢你。”
  “反正已经告诉你了,你要真怪我那我就接受。不过不管你打算怎么应对,这会儿你的身体状况大概都不允许。”施也说道,“你脸色还是不好,我不打扰你了,你歇会儿吧。”
  “嗯。”郎月慈又靠回到头枕上,缓缓闭了眼,没过多久,他又轻声道,“你不用下车,外面凉。”
  已经开了春,这会儿又是中午,在外面站会儿也冷不到哪里去。而且施也一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怎么也不可能让自己冻着。但即便这样,郎月慈还是无意识,又或者是下意识地说出了这句话。这是他已经成为本能的礼貌和周到。
  施也看向郎月慈,用眼神描摹着他的五官,也在用思绪勾画着他的心理。
  此时看上去有些虚弱的郎月慈,心里反倒是平静的。他没有任何外化的躯体征兆,他只是疲惫,或许这疲惫与他的情绪有关,但此刻,不是短暂出现的强关联。因为施也清楚,那天会议室里无法控制的手抖和压抑的颤抖的呼吸才是短暂的强关联——或者,换个词——发作。
  对于郎月慈,施也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但此刻,他反倒希望自己的判断不对。
  郎月慈的欲言又止,试探着发出的求救信号,那些因为无法弥补过去遗憾而不自觉投射到现在的感情和行为,全都被施也完整地捕捉到。
  郎月慈是个敏感的人,创伤之后这三年,他放不下过去,惧怕开始新的生活,用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在自苦中度过。他把自己困在了三年前,困在了晨西村。
  强大的意志力让郎月慈没有倒下,甚至还能冲破感情的漩涡挣扎着求生。但越是这样,他就越痛苦。因为理智在压抑着感情,他甚至无法彻底完成“崩溃”这个行为。修补于他已经没有意义,可他此刻无法完全“打碎”,又何谈“重塑”?
  如果郎月慈没有任何求救的欲望,已经达到自洽,施也自然也不会多做什么,回去跟洪刚直接报告,说郎月慈状态不好,不适合参与清零计划,建议接受专业的治疗。可现在明显情况更复杂。
  郎月慈的心理状态像一个悖论,他极度破碎,却又极度坚韧,就这样互相拉扯着,反倒形成了一种平衡。但这内部的平衡却极容易从外部打破,施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便是接到了对方抛来的求助信号,施也也不能随便应答。因为抛出信号的是求生本能,但在这本能外面,包裹着层层迭迭的自尊、道德、是非、羞耻和理智。就算施也接住了,当郎月慈的理智回笼,他还是会把自己关回去,而且,是更严密地控制。到时候他会撤退,会回避,会抗拒,不止是施也,就连其他人都再也无法探进去提供帮助。
  二人从此形同陌路倒并不是最严重的后果,人与人之间本就是共行一段然后分道扬镳。施也怕的是,从此再没有人能帮到郎月慈,他的余生将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晦暗潮湿之中,直到心中那点儿热血彻底湮灭。又或者,他会用另一种方式回到晨西村,完成他自认为是解脱的行为。
  施也一直说心理学不是万能的,他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仍是满心热忱想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支持和帮助。他不愿看到一名优秀警察这样颓败认输,更不愿看到一个仍旧还有希望的人就这样殒落。
  第16章
  张尚翔联系当地派出所,从车主那里拿到了近半年的监控视频,等他办好手续回到车上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了。
  上车前看到郎月慈在闭目休息,张尚翔还特意放轻了动作。结果他刚上车,郎月慈就出了声:“你再不回来我都打算先带施教授去吃饭了。”
  “郎哥你没睡着啊?”张尚翔嘿嘿一笑,说,“这车主大哥太絮叨了,从见到我开始嘴就没停过,我都插不进去话。”
  郎月慈搓了搓脸,说道:“找地儿吃饭,要饿晕了。”
  “好嘞!”张尚翔立刻启动了车辆,“去哪吃?郎哥和施教授有想法吗?”
  “我什么都行,不挑。”施也说道。
  郎月慈想了想,说了个餐厅的名字。
  很快到了餐厅,张尚翔让他们先下车,自己去找停车位。
  午饭时间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又还没到,现在这个时候餐厅里人很少,郎月慈让服务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落了座。
  施也翻看着菜单,问:“你爱吃鱼?”
  “翔子爱吃。”郎月慈又补充说,“你也爱吃,对吧?”
  “咱俩一共才吃过几次饭?这你都看得出来?”
  “不是看出来的,是你说过。”郎月慈道,“这家烤鱼能做双拼,翔子吃辣的,你吃酱香还是西红柿?”
  “西红柿吧。”施也回答。
  郎月慈很快找服务员点好菜,等服务员离开后,他才接着说道:“接你来的那天晚上,咱俩吃饭点菜的时候聊过这个话题。”
  “你记性好到连这种事情都能记住?就随口一句话而已。”
  “所以有时候我也很无奈。我总觉得我的大脑不会筛选,不管不顾的,什么都记。”郎月慈看向施也,问道,“专家,我这种情况,大脑会不会超负荷?”
  施也无奈道:“我不是医生,更不是研究大脑的科学家。”
  “那我换个问题,催眠能帮我筛选记忆吗?”
  施也的嘴唇刚碰到杯子,幸好还没来得及把水喝进去,不然他这个时候大概会被呛到。他看向郎月慈,说:“你是拿我当神棍了吗?”
  “那倒没有,就是一直对催眠挺好奇的。”
  “催眠不是那种我说句话打个响指你就被我控制了的魔法。催眠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既不能帮人筛选记忆,也不能真的治病,甚至,催眠还有可能唤起被大脑保护性掩盖起来的某些记忆。”施也喝了水,放下杯子,说道,“说穿了,催眠就是更高强度的心理暗示。那些自控力很强,防御心很重,或者理性远大于感性的人都很难被催眠。怎么,你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