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
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755
耿立华在行凶后并未逃离现场,将刀扔在地上,跪坐在昏迷的女儿身边,直至警方到达将其控制。
警方介入,受害人张强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左臂丛神经严重损伤,颈背部多处深达肌层的开放性撕裂伤伴大量失血,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构成重伤二级,遗留严重残疾。
被张强打伤的耿思敏右前臂尺桡骨骨折,右手腕部严重挫伤伴尺神经损伤。虽经多次手术,但尺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导致右手精细动作功能永久性严重受损,无法再执刀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医生职业生涯被彻底终结。
案子的审判结果很快就下来了——耿立华犯罪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但鉴于其系目睹至亲突遭严重伤害后临时起意、事后未逃离、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且受害方张强对引发本案存在重大过错,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张强亦因故意伤害罪被另案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入监初期对耿立华进行心理评,发现他存在严重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总是不断回忆女儿被打时的场景,并反复表达出自责与悔恨。耿立华的这份自责主要是对女儿前途的担忧,他并不后悔砍伤张强,一提起张强便咬牙切齿,觉得是张强毁了女儿。
经过药物及心理疏导后,耿立华的情绪趋于稳定但极度消沉,身体状况堪忧,寡言少语,极少与他人交流,对过往经历讳莫如深。平时主要的爱好是阅读医学期刊以及与女儿通信。
时间往前倒推三十年,1994年6月15日,柯小雨被害。
此时的耿立华38岁。
柯小雨是他杀的吗?
耿立华入狱时,姜凌曾看过他的个人档案。
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记录着耿立华经历过的那段人生。
耿立华出生在晏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机床厂技工,母亲是纺织厂女工。他是家中独子,少年时期经历过三年困难、大革命运动,学业中断,16岁就进入晏市机械厂当学徒工。
1978年,22岁的耿立华调入晏市医学院设备科,成为一名医疗器械维修技工。凭借刻苦钻研,成为科内技术骨干,尤其擅长精密手术器械及早期影像设备的维护。
1980年与同厂女工赵淑芬结婚。赵淑芬性格温顺,身体较弱。1982年,女儿耿思敏出生,成为耿立华人生最大的希望与寄托。他对女儿倾注全部心血,期望极高。
1985年,妻子赵淑芬因子宫肌瘤在晏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发生严重感染,引发败血症,经抢救无效于术后第7天死亡,当时耿思敏才三岁。妻子去世之后,耿立华没有再娶,独自一人抚养女儿耿思敏,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生活重心全都放在了女儿的生活与学业上。
耿立华长期在晏市医学院设备科工作,后医学院并入晏市大学,设备科升级为医学工程处,耿立华继续担任高级技师,因为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2011年提前病退。
工作期间,耿立华技术精湛,寡言少语,责任心强,但对工作要求近乎苛刻,尤其对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流程异常关注,常因此与护士、供应室人员发生争执,被认为过于较真、脾气古怪。他与同事关系疏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要说耿立华这个女儿,真的很优秀。
耿思敏自幼聪慧勤奋,在父亲严格要求和自身努力下,高考考入国内顶尖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直博,毕业后成为南江市仁心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可以说,耿思敏是耿立华一生的骄傲和精神支柱。他退休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照顾女儿生活、帮忙带大了外孙女,关注女儿的事业发展。女儿在神经外科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副主任医师,是耿立华晚年最大的慰藉和生存意义所在。
因此,当耿思敏被张强伤害时,耿立华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将身强力壮的张强砍成重伤。也因此,法官在判决时只给了十二年刑期。也因此,社会大众对他的遭遇很同情,甚至把他包装成“勇敢守护女儿的好父亲”形象。
如果不是因为说梦话被狱友举报,恐怕狱警也会觉得耿立华是个不错的人,只是一时冲动才犯下大错。
姜凌一边回忆耿立华的档案信息,一边暗自琢磨。
耿立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生活极其简朴,近乎清苦,对女儿以外的人和事显得冷漠。在邻居和旧同事眼中,是个老实巴交、有点怪、很疼女儿的倔老头。
再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柯小雨是耿立华杀的吗?
耿立华此时38岁,在晏市医学院工作,长相一般、性格孤僻,本地居民。
完美符合“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人或长期定居”的心理画像。
而且,他妻子因术后感染而死,早年丧妻之痛深埋心底,可能会形成对医疗安全、尤其是手术环节的极度敏感、焦虑与不信任。这种情绪在妻子去世后长期发酵,可能曾被某些事件触发,让他起了杀心。
——他有杀人动机。
他能因为女儿被多次投诉便随身携带刀具,能在女儿被打时怒吼出刀,说明个性偏激、冲动,有暴力犯罪倾向。
前世虽然没有给耿立华定罪,但今天洛云琛画出来的这张人物肖像,成功触发耿立华的罪犯档案,也让姜凌警醒。
可以先将耿立华列为重点嫌疑人。
虽然他不是那种一般意义上老实巴交的人,但因为工作稳定、爱女如命,同样也可能会被侦查人员忽视。
想到这里,姜凌看向洛云琛,眼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师兄,画得挺不错。”
洛云琛此刻正是得意非凡的时候,被表扬了依旧不忘自我夸赞:“那可不?和师父学了这么久,今天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
姜凌拿起画像:“好,我去找雷队,查查这个人。”
第69章 对照组
姜凌一共拿给雷骁三样东西。
——待查医疗事故清单;
——观察点异常人物行为特征清单;
——可疑人物画像。
雷骁拿到这薄薄的三页纸, 不敢置信地看着姜凌:“你们两个小组这么快就整理出这些?”
他将画像往姜凌面前一拍:“就凭你说的那些,可以画出嫌疑人的肖像?这个洛云琛倒是有点本事啊。”
“只是个初步的想法,你们先拿给当地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看看, 如果真有这么个人, 再认真调查。”
姜凌这回并没有把话说死, 毕竟耿立东到底是不是杀害柯小雨的凶手,目前并没有证据,前世晏市警方还没来得及侦查姜凌便重生了。
“这个简单。”
雷骁将画像交给手下,叮嘱了几句之后对姜凌说:“大家都是为了早点破案,你也莫在意秦队的态度。他其实人挺好的, 对手底下的人也很爱护。刚才我交上去的侦查计划里,把你说的那些都考虑进去了, 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说明秦队其实是很认可你的,只是你的这个态度……”
雷骁斟酌了一下:“我今天就托个大,以老大哥的身份说说你。你刚来,还是要注意一下态度, 不能太高调。你想破案的心我能理解,但毕竟咱们是警察, 一切都要讲证据, 不能老拿直觉来说事,是不是?”
姜凌思忖片刻, 很诚恳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以后会注意的。”
以前她拿直觉二字应付过应松茂、袁毅,但现在看来,这条路走不通。未来还得把前世档案这个辅助手段,用犯罪心理学理论好好包装一下, 争取更有说服力才行啊。
雷骁见姜凌听得进去他的话,欣慰地笑了,抬手想要拍拍她肩膀以示鼓励,却被姜凌皱眉避让开来。
姜凌也没和他讲客气:“我不喜欢别人碰我。”
雷骁想翻个白眼,但他忍住了。
他讪讪一笑,将抬起手收回来,摸了摸后脑:“行……吧,我以后注意点。”
姜凌指了指那两页清单:“这个复印后交给侦查人员,你们辛苦了。”
传统的拉网式排查,考验的是耐心、观察力和细致程度,跑断腿、磨破嘴,一个都不能漏掉。晏市北城区那么大,这得投入多少警力啊,的确是辛苦。
雷骁叹了一口气:“没办法,都是为了破案嘛。”
叮铃铃……
电话响了。
雷骁接起电话,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便挂上了电话,转过头看向姜凌:“目击证人已经到了,是将她领到洛云琛那里去,还是让小洛到会客室来?”
姜凌想了想:“到刑侦画像组办公室来吧,我也想看看洛云琛是怎么画像的。”
雷骁听她这么一说,笑着点头:“是,你们两个组挨得近,多加强联系。”
他扬了扬手上剩下的两页纸,“干得不错,继续加油。”
到底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头脑活跃,尤其是姜凌,思维极有创造力,搞理论的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带出两张清单,对照着去询问、去排查,的确能有帮助。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