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作者:
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719
“高筒黑色胶雨鞋,鞋头或特定部位可能有反光。” 苏心婉在笔录本记下这些话。
洛云琛在画中人物的脚部,用简洁的笔触画出高筒雨鞋的轮廓,并在鞋尖位置用炭笔轻轻擦出一小片模糊的高光,暗示可能的反光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工作室里只有炭笔的沙沙声、苏心婉轻柔的询问与记录声。
姜凌与李振良他们屏住呼吸,一丝声音都不敢发出。
眼前的一切让他们看得有些目眩神迷。
这就是技术的魅力。
洛云琛平时看着没个正形,没想到工作起来这么专业。他不断添加细节刺激证人的记忆,又快速将这些细节表现在画像上,聚精会神的模样还挺是那么回事。
很快,一幅极具信息量的画像逐渐成型。
最终呈现在素描纸上的,并非一张清晰的面孔,而是一个在凄风冷雨中踽踽独行的背影。
一件厚重、扣紧、被风鼓荡的黑色雨衣,包裹住全身。
雨衣下摆、袖口处有一抹亮眼的蓝色。
一个硕大、帽檐深压的雨帽,彻底遮蔽了头部和面容,只留下一方下巴、一个充满隐匿意味的轮廓。
紧绷的手臂用力推着一辆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把弯曲。
自行车后座的铁架上,是一个厚厚的海绵厚布垫。
他的脚下蹬着一双沾满泥泞的高筒黑色胶雨鞋,鞋尖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反射着一点微光。
人像的整个姿态传递出一种压抑、匆忙、目的明确且极力隐藏自身的气息,完美融入了那个罪恶的雨夜背景。
洛云琛放下炭笔,轻轻吹去纸上的浮屑。他凝视着这幅没有面孔却充满张力和信息的雨夜独行图,满意地笑了。
他站起身,将刚完成的画像从绘图板上取下,放到王桂香面前,微笑道:“王大姐,谢谢您!您提供的细节非常关键。根据您说的,我画了一幅人像,您看看,还有什么要改的?”
王桂香低头细看,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嘴里发出夸张的惊叹:“唉哟,画得可太好了!太像了,太像了,那天晚上我看到的那个人,就是这样。”
苏心婉将记录得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笔录本整理好之后,这才侧过头看向画像,轻声道:“洛老师,这个背影,虽然没有脸,但感觉比很多有脸的画像更有压迫感,信息量也一点不少。”
洛云琛走到窗边,看着被雨水洗刷过的街道,脑子里闪过师父林卫东说过的话。
——有时候,一个人极力想隐藏的东西,恰恰会通过他无法完全控制的姿态、动作和他随身携带的物品暴露出来。
想到这里,洛云琛转过头来,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现在专注盯着画像看的姜凌,展颜一笑:“师妹,你觉得怎么样?有我师父几分功底?”
姜凌觉得,洛云琛还是专注工作的时候比较可爱。
一回到现实,就不讨人喜欢了。
看到姜凌不说话,洛云琛自鸣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果然师父说得对,还是得到基层多锻炼,我感觉我的画像水平又提高了不少。这幅画,至少赶得上师父一半的水平吧。”
姜凌点了点头:“是不错。”
李振良很凑趣地竖起大拇指:“洛组长,牛啊!”
刘浩然与周伟也开启了夸夸夸模式。
洛云琛听得浑身舒泰,眯着眼睛微笑,像只被捊顺了毛的小狗。
苏心婉与庄建柏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组长虽然专业水平高,但这爱听表扬的个性……像个小孩子一样,唉!
苏心婉送王桂香离开,洛云琛屁颠颠拿着画像去找雷骁汇报。
这一回,雷骁张大嘴,来了一句:“卧槽!”
这个京都来的洛云琛有点真东西啊!
雷骁再一次确认:“这真是根据目击证人的证词画出来的?”
洛云琛斜了他一眼:“当然!我们刑侦画像必须根据证词来画,最后还得由证人认可才算完成。”
雷骁右手拿着画,左手在桌上重重一拍,眼睛里绽放出光亮:“太好了。我马上向秦队汇报,对着图找人、找车!”
他匆匆离开,走之前不忘对洛云琛说:“给你记一功!”
案件有序推进。
三天后,专案组第二次碰头会。
秦铁山今天穿的是便装,一件蓝色短袖衬衫、一条黑色长裤,看着比穿制服时平易近人了些。
连续奋战了三天,他很疲惫,眼睛看着有些浮肿。
他搓了搓脸,咳嗽了两声:“按照先前的行动计划,我将人员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组由我亲自带队,按照传统网格式分工和户籍底册、单位名册、实地走访三结合的策略进行可疑人员排查。”
秦铁山扫视全场,目光在姜凌脸上多停留了半秒:“第二组,由雷骁带队,犯罪心理画像与刑侦画像小组参与,一共25人,重点对案发现场进行观察,并对医疗事故进行刑侦支队抽调30人,辖区派出所支援警力30人,再加街道及厂区保卫科配合人员20人,共计80人排查。”
秦铁山打起精神,哑着声音继续往下说:“今天两组碰个头,将最近三天的收获双方交流一下,再决定后续的作战计划。”
范威和秦铁山一组,由他先来汇报第一组的进展。
“我们组采取人海战术,从刑侦支队抽调30人,从辖区派出所抽调警力30人,再加上街道及厂区保卫科的配合人员20人,共计80人。重点对以下四类人群进行排查:第一,穿深蓝色工装男性;第二,拥有或者经常骑自行车的人;第三,案发时段行踪不明者;第四与医疗系统相关联的人员。”
范威身上穿的衣服皱巴巴的,脚上球鞋沾了不少泥点,胳膊被太阳晒得黢黑,起了层皮,看得出来一直在外面跑。
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拿起同样沾着泥点的本子,继续汇报。
“居民区一共查了12个,包括东区平房区6片、向阳里周边老旧小区4个、医学院家属区2个,一共登记了25-50岁男性居民2150人;发现穿深蓝工装的480人;记录自行车1,890辆。”
“工厂和单位一共查了8家,包括印染、纺织厂各1家、机械厂3家、化工厂1家、食品厂1家、医学院后勤仓库1处。登记深蓝工装男性职工1120人;提取工装样本送检45份;核查案发时间段夜班缺勤者83人”
“另外,还有5处重点区域,包括康乐诊所、医学院护理系楼、附属医院护工宿舍、两处夜间营业小吃摊,走访医护人员、护工、勤杂工220人;收集案发时段异常线索12条,有待进一步核实。”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都有侦查人员辛苦奋斗的身影。
姜凌目光端严,心中涌上深深的敬意。
秦铁山皱了皱眉,用手指关节敲了敲桌面:“讲重点!讲线索!讲发现!”
“是!”范威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加快了语速。
“我们覆盖6平方公里、接触3490人、筛查出1600个穿深蓝色工装的人,也采集了部分样本送痕检比对纤维,自行车车型以二八大杠为主……”
秦队咳嗽了一声。
范威偷偷看了他一眼,飞快地翻动着手中笔记本,跳过其中的过程,开始直接说结果。
“那个,我们发现,第一,深蓝工装过于普遍,纤维比对实验室一天只能完成20份,进度太慢;第二,自行车基数过大,特征模糊,没什么特异性。第三,医疗辅助岗位流动性大,部分临时工信息缺失。”
秦铁山沉声道:“结论呢?”
范威叹了一口气:“案发时段无可靠证人一共有400人,包括独居、夜班外出、行踪陈述模糊者,已经将他们列为需二次核查的重点名单。但是大部分的理由都是在家睡觉,无法核实啊。”
说到这里,范威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秦铁山,情绪有些低落:“秦队,三天时间太短,需要排查的人员太多,即使列出重点名单,基数仍然庞大,需进一步交叉筛查。”
说实话,排查小组真的尽力了。
锁定了这么多人,走访了那么多地方,可是二八大杠和深蓝工装这两条线索在工人阶层中覆盖率太高,大量独自在家的不在场证明无法核实,线索太少啊!
秦铁山眉头紧皱,又点了一根烟。
侦查排查阶段最耗心神,时间紧、任务重,侦查人员连续几天不眠不休都是常有的事。秦铁山这几天没回家,一直睡在办公室里,今天要开会才洗澡换了身衣服,想让自己看起来精神点。
可是,年纪来了不由人啊,深深的疲倦感让他头有点昏,只能靠香烟提神。
烟雾缭绕中,秦铁山将目光投向雷骁:“雷骁,你来说说吧。”
终于被点到名了,雷骁响亮地站起身:“是!”
看他一幅神采飞扬的模样,范威在心里嘀咕:雷队这是有了重要线索?
不仅范威这么想,就连秦铁山也来了点兴趣。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