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687
  
  最令人揪心的,是他身体的颤抖。
  那不是剧烈的抖动,而是一种持续的、细微的、如同风中残烛一样的战栗。从他的肩膀,到弓起的脊背,再到紧紧环抱着膝盖的、细得像麻杆一样的手臂,最后是那双藏在宽大病号服裤管下、同样蜷缩着的小脚丫……全身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都仿佛在承受着无形的、巨大的压力,不受控制地发出这种高频的、濒临崩溃边缘的震颤。
  这颤抖无声无息,却比任何哭嚎都更清晰地传达着深入骨髓的恐惧和无助。
  此刻的他,就像一只被遗弃在暴风雨中的雏鸟,羽毛湿透,体温尽失,连哀鸣的力气都已耗尽,只剩下本能的、绝望的瑟缩。
  病房里很安静。
  姜凌坐在床边小凳上,目光轻柔,带着深深的悲悯。她知道,此刻的小宇已经将自己封闭起来,外界的所有靠近,都会让他感到恐惧。
  姜凌想到了自己。
  曾经的她,被赵红霞虐待、被人贩子殴打。
  她抗拒旁人的接触,她不愿意坦露心事,她将自己藏了起来。
  但和小宇比,姜凌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江守信警官解救了她,给了她父亲般的关爱;
  福利院的院长与老师,给了她安稳的生活、继续完成学业的支持;
  派出所同事理解她、肯定她、接纳她,扶持她走上刑侦之路。
  更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她找到了亲生父母。
  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助到小宇呢?
  或许,唯有爱与温暖,才能对抗恨与冰冷。
  “姜警官。”
  一道温柔的声音,打断了姜凌的思绪。
  姜凌抬起头,看到闻秀芬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姜凌冲她招招手,示意她进来。
  闻秀芬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压低声音道:“我炖了鸡汤,拿来给小宇补充点营养。”
  姜凌想到闻秀芬曾经说过,小宇以前也不肯吃她给的东西,后来有一次饿得狠了,才吃了闻秀芬煮的面条。结果一吃面条便哭了,说出了自己的委屈。
  闻秀芬身上有一股母亲般的温柔与慈爱,也许她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姜凌冲闻秀芬点了点头:“好,谢谢你。”
  闻秀芬低下头察看小宇的情况。
  看到小宇缩成一小团的模样,闻秀芬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她慢慢坐在床边,尝试着伸出手,极其轻柔、极其缓慢地、隔着被子拍抚着小宇后背。
  说也奇怪,明明先前护士靠近检查时,哪怕只是轻微的脚步声或衣料的摩擦声,都会让小宇那细微的颤抖骤然加剧,身体本能地更加蜷缩。但当闻秀芬轻轻拍抚后背时,小宇却并没有抗拒,也没有颤抖,而是慢慢睁开了眼,眼神呆呆地看着她。
  闻秀芬的眼泪无声滑落,她不敢用力,只能一边轻拍,一边用最轻柔的声音低语:“不怕不怕,小宇不怕。闻姨在,闻姨在呢。”
  小宇的眼神渐渐由涣散转为清明,他认出了眼前这个温柔的女人。
  他停止了颤抖,缓缓闭上眼,感受着闻秀芬那轻柔的拍打,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呢喃:“妈妈……”
  这一声妈妈,轻到几乎听不见。
  可是却让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李秋芸与吴建斌今晚主动要求值班,守在病房。
  刚才他俩一直站在窗边。
  听到小宇的这一声喊,李秋芸双手紧紧交握在身前,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无法移开视线,一直看着病床上那个瘦瘦小小的身影。
  小宇之所以闭上眼睛,是想假装妈妈还活着,她在拍着哄他吧?
  小宇,只有七岁。
  正是依恋母亲、需要父母关爱呵护的年龄。
  可是,他却陷入了恐怖的家庭暴力之中,被父亲的毒打吓破了胆,心理健康严重受损。
  李秋芸想起了第一次接警时,她在笔录上写下“管教失当”那四个结论。
  可是小宇背上那些狰狞交错的淤青、额角渗血的纱布,还有那双空洞得让人心碎的眼睛,却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她的轻率。
  这还是管教失当吗?
  这是暴力伤害!
  李秋芸想到今天闻秀芬前来报警时,自己态度的轻慢。如果自己能够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情况,早一点出警,是不是这孩子就不会受这么严重的伤害?
  李秋芸脸颊开始发烫,为自己的无知和曾经的推诿感到无地自容。
  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东西在她心底破土而出——那是职业的使命感。
  李秋芸抬眸看向病床边姜凌清瘦挺拔的背影。
  警察职责,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空洞的口号,不再是实习期按部就班的流程,而是眼前这个饱受摧残的孩子对母亲的呼唤,是闻秀芬一次次报警的坚持,更是姜凌不顾程序困境、力排众议的雷厉风行。
  李秋芸此刻终于明白,保护弱小、打击犯罪,这才是她穿上这身警服的意义!
  而此刻,同样内心无比震撼的人,还有和李秋芸一起分配到金乌路派出所的吴建斌。
  他也听到了那声微弱的“妈妈”,同样被病房内小宇的惨状所刺痛。但他没有像李秋芸那样情绪外露,所有的震动都内敛在那双紧锁的眉头和复杂翻涌的眼神里。
  吴建斌的目光,始终牢牢锁在姜凌身上。
  姜凌的侧脸在病房清冷的光线下显得异常沉静,但吴建斌敏锐地捕捉到了她微蹙的眉心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痛惜——那是一种深沉的、感同身受的痛。
  吴建斌想起了刚分到所里时,老魏和其他老民警闲聊时的话。
  “嘿,姜凌那丫头在的时候,咱们所里锦旗收得都比现在多。”
  “可不是嘛,那丫头眼睛毒,心又细,胆子还大。有些案子啊,看着像一团乱麻,她愣是能给你捋出个头绪来,该冲的时候一点不含糊。”
  当时吴建斌只当是前辈对优秀同事的夸赞,甚至觉得有些夸张。
  直到此刻,亲眼目睹了这起案件,吴建斌的思想有了变化。
  食堂里姜凌瞬间警觉,主动走到警务大厅询问案情;张明辉家门口,面对程序壁垒和狡猾抵赖时,她冷静布局、急智破门;印染厂筒子楼下,她为闻秀芬正名,说沉默就是纵容。医院里、病床边,面对孩子的惨状,她那份沉静下的悲悯……
  他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姜凌在的时候派出所收到的锦旗多?
  不是因为姜凌会邀功,而是因为她能看见那些藏在“家事”、“管教”幌子下的罪恶。她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敏锐的洞察力,更有一种不顾一切也要撕开真相、守护弱小的勇气。
  这种勇气,超越了简单的程序执行,是深植于警察血脉中的正义本能。
  姜凌用她的行动,为这身警服赋予了最厚重、最滚烫的内涵。
  魏长锋那句“锦旗送得少了”,此刻在吴建斌听来,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吴建斌眼神复杂地看着姜凌。
  有震撼,有敬佩,有深深的反思,更有一种被点燃的渴望。
  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那样的洞察力,那样的勇气,那样的担当。
  他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束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阴暗角落,让“张明辉”们无所遁形,让“小宇”们不再颤抖!
  病房很安静,灯光并不明亮。
  但吴建斌和李秋芸的心中,却因为姜凌的出现,被点燃了一簇明亮的火苗。
  姜凌没有说教,她用行动给他们这两个初出茅庐、懵懂青涩的警校生,上了刻骨铭心、足以重塑信仰的一课。
  这堂课的名字,叫做警察的职责。
  第91章 虐待
  消毒水的气味在病房弥散。
  看到小宇在闻秀芬的安抚下不自觉的颤抖渐渐消失, 姜凌内心略安。
  姜凌轻声问闻秀芬:“闻大姐,晓月一个人在家?”
  闻秀芬知道姜凌在担忧什么,微笑着解释道:“放心吧, 晓月吃过晚饭, 在家写作业呢。她现在上初中了, 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我留在这里没问题的。”
  虽然知道这样有点打扰闻秀芬的生活,但眼下小宇像只受伤的小兽,只有闻秀芬在身边才能有一丝安全感,也只能先麻烦一下闻秀芬了。
  姜凌道:“等小宇睡着了, 您就回去吧,这里有医生、有护士, 还有派出所警察,没事的。”
  闻秀芬看向站在窗边的两名警察。
  李秋芸和吴建斌都刚从警校毕业,年轻的面庞犹带着几分青涩与稚气。明明还是那两张熟悉的脸,但闻秀芬感觉他们俩的精气神和之前在派出所见的到有了很大不同。
  到底是哪里不同了, 闻秀芬也说不清楚。
  或许是因为,李秋芸的眼神里少了迟疑, 多了锐利;
  或许是因为, 吴建斌的表情里少了随意,多了几分责任感。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