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作者:
点江夏 更新:2025-09-08 09:54 字数:3691
【没错,上一次接见中宗的,还是当时的太子四皇子殿下,现在新太子也支棱起来了,亲自前来接见他,这还不出奇,他顺便把中宗的弟弟也带了过来。
要知道,老五一系列神操作,中宗本来就看他很不顺眼。结果老五身边还站着他弟弟……嗯,这就很不爽了,属于一坨屎边上贴着另一坨屎,臭不可闻还碍眼至极。】
五皇子:……
呵呵,真是一点都不惊讶,这种粗俗之语,是天幕说得出来的。
刚才还如坐针毡的老四脸不红心也不跳了,甚至还有些怡然自得。
他就知道,同样被天幕嫌弃,老五才是火力重灾区,他顶多算些许风霜而已。
弘安帝把这两人的神色变化看得分明,顿时一阵无语,真想把老四的脑袋撬开,看看里面装的什么东西,是屎吗?
你在骄傲什么东西?是觉得自己强夺臣妻这种事情很自得吗?!
【中宗的弟弟,具体姓甚名谁没有记录,中宗把历史刨得相当干净,包括史册上,原本记录了名字的地方,在他登基后都全部抹黑了。所以为了分辨,这里我就把他叫做“老六”。】
弘安帝陷入沉思:老六是什么意思?在家族中排行老六?
昭平公主府,周母垂眸:“泽儿在周氏族谱上,是排行第四吧?”
周父确定地回答:“当然,这排行对不上。”
“看来,那簪子只是巧合了。”周母抬起眼帘,忽然笑了笑,“也好,卷入夺嫡,总没有亲自……来得可怕。”
周父深以为然,握住妻子的手,温柔万千地说:“叫他自己出去,体验些人间疾苦,也是极好的。”
大家都只往排行、小名、姓氏之类的方向去猜,只有还在顺着墙根撒足狂奔的周涉听懂了。
“噗……”周涉狂奔中,差点被天幕取的名字呛死,“这什么东西……”
不过他转而又想,未来的自己真是聪明,知道把名字涂了,不然这会儿自己就该凉凉了。
【中宗直接忽视了“老六”。而这边,五皇子争了好几年,终于熬走几个哥哥,心里实在美得很,也忘了什么叫谨小慎微,对中宗说:如今我是太子,你是不是该诚惶诚恐一点,唯我马首是瞻呢?
噢,这里插播一句,老五确实是个蠢材,完全没想过中宗本来就是好父皇留给他的人,每天都觉得那是四哥的人。
他也并不知道,其实老四和中宗早就反目成仇了。】
天幕下,皇宫中众人做沉思状。
啊这……
五皇子听得快抑郁了。
我杀我的人?
连他自己都觉得震撼。
四皇子自从到嘴的鸭子飞了,心情一度郁结,听到这里再也绷不住,阴阳怪气地问弟弟:“五弟当了太子,怎么比大哥还招摇?”
大哥就是他那早死的、深得皇帝偏爱的太子哥哥。
虽然素未谋面,但不妨碍他用大哥当当筏子。
三皇子也笑:“弟弟野心甚大,不知道压不压得住太子之位啊?”
上点眼药,何乐而不为?兄弟两人难得同步,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他们可爱的弟弟显然压不住,不然怎么能让中宗上位当皇帝。
五皇子被两侧夹击,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居然聪明了一回:“父皇既然立儿臣为太子,父皇的臣子,自然也是宁朝的臣子!”
太子也是君!
这话说的有点道理,弘安帝虽然看老五不顺眼,但如果是他,当然会让臣子听从于太子,这不算错。
因此他选择保持沉默。
天幕也很应景地说:
【太子殿下说得张扬了点,但问题其实不大。中宗跟他敷衍两句,就准备去见弘安帝。
结果“老六”看他要走,横移过来把他哥拦下,开始了说教,中心意思就是:皇帝陛下很好,但你也要找个后盾,太子殿下就很不错,赶紧五体投地臣服吧!】
这小子是真敢说。
这话要是自己在家说说就算了,现在皇帝可就坐在面前呢,他听着呢!
不止是五皇子,在场几个逆子同时低下头,被弘安帝的目光看得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中宗能听他的吗?这时候他的人设是皇帝的好臣子,外祖的好外孙。但是好弟弟才不管,兄友弟恭,必须从头维持到脚。
见中宗不理会,回去他就和老五开始蛐蛐人家,说得好像中宗马上要举兵造反,再把他五马分尸一般。
前面说过老五心眼小,后来大家还怀疑他有被害妄想症,因为他听了“老六”的话,也没考虑过这兄弟两是不是有私仇,就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第二天早上一爬起来,决定了,我得弄死他!】
弘安帝实在听不下去了,眼睛一斜:“老五,你怎么想的?”
中宗会造反,这是既定的事实。但是你又没有天幕,做决定这么草率,甚至不多找几个幕僚问问,这合适吗?
咱就是说,中宗造反这事,你总得背一半的责任吧。
而且这水平也不行啊,怎么还让中宗登基了?
五皇子心里一哆嗦,也不知道父皇到底问的是该不该杀中宗,还是问他怎么杀中宗,沉默好一阵,才答道:“儿臣……惶恐。”
说完他就趴在地上装死,头也不敢抬。
弘安帝一点都不为老五的神操作生气。他甚至笑了笑,把天幕那句“皇帝的好外孙”咂摸好几遍。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不过,如果儿子不能即位,那外孙……
不不不。
弘安帝再次制止自己的大脑。外孙毕竟是外姓,又有大族限制,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就算要跳过这几个傻子,也只能在孙子里挑一挑。
可惜,他还没孙子。
三皇子不知道弘安的想法,跳得老高:“父皇!外姓岂能坐皇位?!”
一向不齐心的另外两人同时点头:“是啊父皇!”
危险要扼杀在摇篮里,上辈子没争赢算什么,这次先把他弄死不就行了?
对这个外甥,三人完全想法一致,非常心有灵犀。
弘安帝:“……把那几个小子先召进宫。”
天幕还在继续:
【那边,中宗无视了两个不安好心的人,连衣服都没换,就这么直直地进宫了。
倒不是因为他不尊敬皇帝,而是他就是去卖惨的。这种事情,他对亲爹已经做了很多遍,现在对皇帝做,也同样驾轻就熟。
他还没走到殿里,就开始嚎啕大哭,声音从殿外传到殿内,把皇帝都吵醒了。
史书形容这一幕,说“帝悲,恸哭”。另外还有一封信,是中宗后来写给女儿的,大概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景。他夸赞自己“演技上佳”,又说弘安帝被他哭得“为之一震,感同身受”,于是决定交给他独立带兵权。】
周涉已经跑到城门处,车夫还在门口等他,见他过来,连忙把他请上马车。
周涉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假装无事发生地上了马车,对车夫道:“我自己驾车出去,这边你不用管了,先回去吧。”
车夫没有多想,只以为和从前一样,是与哪些家的公子哥约好出远门,行礼后就回去了。
宫中,听到自己的表现,弘安帝嘴角一扯。
对于自己的高频出镜率,他并不惊讶。毕竟这时候自己还没死呢,这些猴子猴孙,谁也绕不过去。
但是这个中宗,怎么脸皮如此之厚?
要说哭戏,这是皇帝、臣子的必修课程,至于什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戏码,当然也常常上演,不足为奇。
可从来没有人能把这种情景写给后辈看,还在里面大加赞赏……
弘安帝摇摇头,已经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混成暴君的了。
如果要他来评价,倒更像是个脸皮厚得出奇的地痞流氓。
天幕继续补充:
【弘安帝可能刚醒,脑子还不太清醒。中宗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凭空捏造史书,经过他的手,史书只能信一半。
这一段故事的过程,我猜是这样的:中宗进了皇宫,看见躺在床上病殃殃的弘安帝,当场一个滑跪,哭着说:“外祖哇,你病得好惨,你外孙我也好惨。你儿子现在要抢我的家产,我的钱就是陛下您的钱,给您我乐意,但是他还要我的小命啊!”
咱们弘安帝还是有点护犊子心态,虽然以前不熟,但是感情都是混出来的,混了将近十年,他们早就熟悉了。按他原来那个安排,让中宗给老四当辅弼大臣,这就是一个非常信任的态度,可惜老四啊,真是把握不住机会。】
老四又被点名,一口牙差点咬碎。
真的……不用提醒他干了什么蠢事……
心好痛。
周涉还在快马加鞭跑路,出了城,心情也爽快极了,只觉得天宽地广,还能腾出手指指点点:“我有这么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