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作者:
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690
“兵法有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我们作为将领不能惯着手下兵将的脾性,否则怎么能打胜仗?”
“魏都司带头对主帅傲慢无礼,已然违反了军规,本就应该军法处置。你不杀他,我也会杀了他!”
“你能用枪杀不听话的手下来立威,定然是知道我方才说的兵法深意的——他们若是不怕自己的主帅,对自己的主帅无礼,战场上定然会怕敌军。还怎么能打胜仗?”
谢彦:“这个道理,我懂。只是……我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我杀了,我心里难受……”
谢彦说着,伏到了太子的肩膀上,“我活了这么大,连一条鱼都没杀过……”
“好啦,好啦!”
太子轻轻推开了谢彦,惊讶的发现谢彦的脸颊上竟然挂着泪珠,他硬生生的把到嘴边的那句“你没杀鱼,但你吃鱼”的话给咽了下去。
太子拿出手帕,帮他把眼泪给擦干了。
“在战场上,免不了会杀人的,你必须坚强啊。”
谢彦点了点头,“不用担心,第一次干了这种事,免不了会有些不适应,过几天就好了。”
谢彦说完,拿起桌上的茉莉花茶一口气喝了下去。
太子看着谢彦微微凸起的喉结,笑了笑,“在我面前,你可以示弱,但出了中营的门,你必须强势,懂吗?”
“晓得。”谢彦把喝完水的茶杯放到了书桌上。
跟太子相处将近一天,谢彦最大的感受便是“这小子长大了”。
以往遇到事情,都是他来安慰太子,如今却是太子在安慰他……
他倒像是个爱哭的“小孩子”了。
接着,他俩“意气风发”的骑着高头大马,巡检了营地中的士兵。
营地距离郢丹城约有五里路,从南边,西边和北边对郢丹城进行了包围,独独留了郢丹城的东门为“生门”。
谢彦知道兵法中“围而不合”的常识,就是要留一条“生路”给敌人跑,敌人看到有“活路”,在打的困难的情况下,便会想到逃跑,从而瓦解敌人的斗志。若是敌人真的选择了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定然全无斗志,到时候便能全歼敌军。
如果真的都围死了,敌方见无路可退,反而会全力搏杀,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那个“生门”也是诱惑人的“死亡之门”。
太子带着谢彦巡视了将近一天,让士兵们见识了他们的新“长官”。
入夜之后,两人又分析了一下“敌我形势”,太子又仔细的为谢彦阐述了自己新创的阵法……直到子时方才睡觉。
次日,太子和谢彦找都司们逐个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三天之后,谢彦大体熟悉的军营,让太子回京。
太子也知道自己是该回京城了。
于是他从军中挑选了几十个绝对信得过的士兵做谢彦的“近卫军”,又为谢彦添置了一些家具,方才带着禁军离开军营,回京城去了。
太子走后,谢彦预感到大战即将来临。
他知道即便他不攻城,敌方也会趁太子回京来攻打他,只是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间来攻打。
谢彦推测这个时间点,最有可能是在晚上的下半夜……
但具体日期真的无法确定。
与其被动等待敌方攻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不如卖个破绽让敌方来攻,就能知道敌方的攻打的准确时间了。
于是在白天的时候,谢彦故意让军中的旗帜“东倒西歪”不整齐,故意让军中的人吵架、打架……
入夜之后,谢彦让人故意聚众赌博争吵,让大都数营地关闭灯光……
谢彦就是想要制造一个“假迹象”,他要让顺康王认为,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压根就管不住整个大军营地;他要让顺康王觉得那些士兵到了晚上会关灯睡大觉;他要让顺康王忍不住想尽快攻打他。
于是,谢彦白天睡觉,晚上就像是夜猫子一般穿梭在各个军营……
上半夜,他会指挥一批人偷偷的架大炮,埋地雷,当然还会指挥一些人故意赌博吆喝……
终于在第四天晚上的下半夜,郢丹城城门大开,敌军举着火把从城门中蜂拥而出……
一场殊死决战就此拉开了。
第150章
腊月初六, 弦月朦胧。
谢彦站在营地的瞭望台上用望远镜看到郢丹城北门大开,云杨军举着火把,从里面蜂拥而出。
看到敌军终于出来了, 谢彦的内心还是有些紧张的。
——此刻他所在的“北门军营”里,只有他以及太子为他选的几十个亲卫军。
这里已然是一座空营了。
若是对方不管三七二十一, 全巢而动, 直接朝北边营地冲杀过来, 以人肉来引爆营地前埋伏的地雷,便会以“速度”抢占先机。
当他看到只出来了一百多号人的时候,不免长吁了一口气
显然对方没有用这么直接而粗鲁的方式“解决问题”。
敌军还是很讲究战争策略的。
一百多号人举着火把出了城门后, 在郢丹城旁的墙角下排列开了。
——他们的作用是出来照明的。
紧接着出来了火炮兵。
谢彦数了一下, 有六门火炮。
这六门火炮相当于“开门炮”, 敌军用来摧毁北门营地外的地雷的。
谢彦所在的营地离郢丹城有五里多路,但炮弹的射程不到两里,所以敌军必须把这六门火炮推到射程范围内才能发挥效用。
火炮像坦克一样难推, 敌军行军的速度大大降低了。
而谢彦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眼瞅着敌军走了一里多路, 身后的大军也跟着火炮军出来了好多……
于是,他轻轻一挥手, 瞭望台下的亲卫军敲起了激昂的战鼓, 鼓声弥漫了夜空。
敌军听到从北营中传过了鼓声,却不见士兵从营地里冲出来, 一时间有些迷茫。
很快他们便不迷茫了。
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周的“金龙军”手持冲锋枪从东西两边横扫了过来, 打的敌方措手不及。
敌军原本想着大周军营早已经“睡沉”过去了,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还会中埋伏!
慌乱之中, 敌方开始乱投手榴弹……
一时间, 喊杀声震天。
大周军队不仅摧毁了敌方的“先锋火炮”,还打的敌军抱头鼠窜。
谢彦看到敌军开始在城楼上架大炮, 立即让亲卫军敲起了“总攻”的战鼓。
大周军队很快便把战线往郢丹城边推进了半里多路。
——谢彦仔细研究过了,这个地段是敌方城楼上大炮的盲区。
当敌方在城楼上装备好大炮、向大周军队开火的时候,只能是开“空炮”了。
大周军队占了先机,北门敌军消耗过半。
此刻,金龙军已完全占据了上风。
谢彦通过望远镜看到敌军关闭了郢丹城的北门,这说明敌军已经放弃了北门外的士兵。
北门外的士兵绝望了,开始投降……
因为谢彦的“示弱”,让敌军过于轻敌,所以谢彦预判到了敌军会选择在北门“决战”。
原因有二:
第一,大周的中营驻扎在正北门外,从北门袭击,可以“直捣黄龙”,摧毁大周的统帅,将领一死,整个大周的军队便会溃不成军。
第二,无论是从东、南、西突围,最终都要过“北门关”,还不如直接从北门突围。
于是谢彦便把北门的军队埋伏在郢丹城北门的侧翼,从侧面夹击敌军,取得了初战告捷。
但很快敌军便“识破”了谢彦,敌方的大军同时从东门和西门突破……
谢彦让北营的军队从东西两营地出来包抄敌军,是想迷惑敌方、让敌方认为包抄敌军的军队来自东营和西营。
本来作为“围而不合”的东营,把守的人便不多,谢彦早就料到敌军北门不行,很可能会从东门突破,然后反包北门。
兵法讲究“虚虚实实”,所以谢彦又“赌”了一把,暗暗的把南营的军队调到了东营……
真正的“决战”便在郢丹城的东面和西面展开了!
子弹纷飞,炮声震天。
郢丹城外血流成河!
第二天的清晨,日头升起后浓雾散开。
谢彦的望远镜里,满眼都是大周将士。
大周胜了!
谢彦拿起喇叭对郢丹城外的将士们大声道:“进城活捉顺康王者,奖万两银子!活捉一个反贼奖千两银子!决不允许烧杀抢掠平民百姓,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虽然将士们已经非常疲惫了,但他们听到“有钱可赏”,都奋勇向前,去活捉顺康王以及反贼了。
谢彦则带着亲卫军进了郢丹城内,指挥他们张贴事先写好的各种告示安抚城中的百姓。
百姓知道朝廷的军队不会迁怒他们之后,纷纷出了家门,对朝廷军队投诚。